為什麼漢文帝霸陵會被誤認700多年?

2025-07-08 11:30:13 字數 1459 閱讀 1094

1樓:床前明月兒

江村大墓最終被確定為漢文帝的霸陵,長達千年的關於霸陵位置的謬誤終於被糾正了。

因為漢文帝提倡薄葬制度,不設封土裂辯堆,在史記中就記載了「治霸陵皆以瓦器,不設墳 」。所以在歷代的典籍中都沒有出現過對霸陵的描述,直到在元代的一本《長安志》的書中,才提到了霸陵在白鹿原的鳳凰嘴,自此以後的朝代後認為霸陵在鳳凰嘴,還在鳳凰嘴立碑祭祀漢文帝。可以說書中記載的這個位置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真正的霸陵在距離鳳凰嘴兩公里遠的江村。

考古專家通過各種儀器探測也沒有在鳳凰嘴下發現有陵墓的跡象,所以專家就對鳳凰嘴下是否有漢墓產生了新的疑問,隨著對江村被盜大幕進行保護性發掘,才最終確定了江村大墓就是漢文帝的霸陵,下面就說一說為啥漢文帝的銀源喚霸陵會被誤會700多年:

一、先入為主

其實漢高祖劉邦去世前就劃定了漢朝皇陵的範圍,就是在鹹鋒凱陽城的東北方,歷代漢朝的皇帝都被安葬在這個範圍內,有了這個先入為主的想法,再加上鳳凰嘴也在皇陵範圍內,所以專家都覺得如果霸陵在這個位置合情合理。

二、誤信書本

漢文帝霸陵被誤認跟元代的《長安志》脫不了關係,因為《長安志》是唯一記載霸陵位置的典籍,從元代以後,各個朝代也理所當然的將鳳凰嘴作為霸陵的位置,還多次舉行祭祀。

三、尋找困難

因為霸陵不樹不封,所以尋找起來極其困難,在古代也沒有足夠的科學技術去探測地下是否有陵墓,綜合這些原因才是霸陵被誤認700年的原因。

2樓:簡單愛

我們原本以為答轎霸陵在鳳凰嘴,主要是因為元代駱天驤《類編長安志》中記載:「在京兆通化門東四十里,白鹿原北鳳凰嘴下,《漢書》治霸陵皆瓦器不以金銀橘迅銅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

這一筆,讓後人誤會了七百多年清伍肆,我們現在還可以看到,鳳凰嘴下為漢文帝立滿了碑石。

3樓:雙魚愛仕達

因為西漢帝王的陵墓沒有鋒桐以山為陵的情況,再加上西漢的皇陵 ,差不多全在西安的北邊,他建在東塌基轎團肆邊顯然不符合規矩,所以就會被誤認700多年。

4樓:今天退休了嗎

因為當時豎數敬西漢餘慎並沒有以山為陵的情況,大多數的帝王畢螞陵墓會建造在北邊,所以人們覺得他的陵墓不會建造在東邊。

為什麼漢文帝霸陵位置竟然被誤導700多年?

5樓:沒結婚呢

因為在尋找漢文帝霸陵位置的時候,需要根據相關的史書記載,而史書記載的位置與實際位置有很大的偏差,人們也對固定的思想所牽制,所以被誤導了700多年。

6樓:人生大事

因為漢文帝的霸陵位置是特別的大的,並且漢文帝在死之前也釋出了訊息,故意混淆了位置,所以被誤導了700多年。

7樓:巨集盛星辰

這是因為相關的證據不是非常的充足,同時也有史記的記載,所以這個具體的位置被誤導了700多年。

漢文帝霸陵出土上千件彩繪陶俑,出土這些文物有什麼研究意義?

漢文帝霸陵出土了上千件彩繪陶俑,這些文物的出土對於研究漢文帝時期的社會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漢文帝是漢朝的第三位皇帝,當時漢朝正處於百廢待興的乙個時期,漢文帝採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對內減輕百姓負擔,對外採取和親政策,使漢朝得到了寶貴的和平時光,為日後開創的 文景之治。打下了牢固的基礎,而且漢文帝本人...

漢文帝以什麼聞名天下,世人對漢文帝的評價

天下惟誠不可掩,漢文帝之謙讓,其出於至誠者乎!蓋其德為三代後僅見之賢主,而其心則自愧不稱帝王之職而已矣。仁孝謙讓請採納 請問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一句表達的是什麼?現在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說這句?漢文帝一代明君,以仁義聞名天下,然而召見青年才俊賈誼,問的不是百姓冷暖而是卜卦之類,作者對此感到哀怨...

漢文帝和漢景帝為什麼都是短命鬼

漢文帝生於公元前203年,死於公元前157年,活了46歲。漢景帝生於公元前188年,死於公元前141年,活了47歲。從現在的角度來看,他們的壽命只有不到五十歲,算是英年早逝。但是對比與西漢時期20歲的人均壽命,中國古代皇帝39歲的人均壽命還是高出許多。所以在皇帝中並不算短命的皇帝,甚至高於平均值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