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成蟹生態養殖過程中提高與穩定水溫措施是什麼?

2025-07-07 20:55:10 字數 3937 閱讀 3191

1樓:知67872稚苯

青苔衡中的種類較多,少量的青苔對河芹腔蟹生長無礙,等咐首山青苔老化後撈除,注意底改,以免死亡後汙染水體。但是大量青苔暴發對水草特別是輪葉黑藻的生長髮芽是毀滅性的,廣大養殖戶深受其害,有時越撈其繁殖越快,用藥防控也是暫時性的,10天以後又捲土重來。遇到青苔厚蓋塘底影響水草生長時,要採取果斷措施,突擊清除,突擊補栽水草,以免影響水草佈局。

現推薦一種預防方法:先是環溝內通過肥水加深水色來控制,再是板田上水要迅速,突擊加深池水到40釐公尺,突擊施肥,施用有機肥後,潑灑芽孢桿菌,促進有機大分子快速降解為營養物質,促進藻類生長。<>

2樓:曉淡

藍藻暴發的塘口一般有機質較多,底泥較肥沃或水草腐爛、水質變化,遇盯渣上高溫,ph值公升高,3~5天遍佈全池,不及時防控會越來越多,惡化水質。藍藻預防方法有:保持水體透明度40〜50釐公尺,夏季避免水質過肥,使用果酸類、em菌、乳酸菌等微生物製劑調節ph值,保持蟹池中一定水流。

藍藻處理方法有:可採用「化學生物綜合法」,在藍藻出現的初期,先用適量(正常消毒劑量1/2)二氧化氯等消毒劑對水體消毐,破壞藍藻活力,再施用光合細菌加腐殖酸鈉防治,利用光碧培合細菌與藍藻爭奪營養,腐殖酸鈉遮光抑藻。通過消毒,殺藻殺菌,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此時投放有益微生態,有利於形成優勢菌群。

3樓:戰歌

換水注意事項,控制每次的換水量,避仔沒免大排大灌造成環境鉅變,產生應激反應。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1/10,採用邊排邊進的方法換水,宜小排小進,進水時必須採用80目篩絹網過濾,以防敵害生物進入。注意:

脫殼期不能換水。用藥注意事項 藥物防病治病方面,應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如水溫或ph值高、低等),科學合理地用藥。用藥前要關注藥品的成分、含量、質量、使用劑量和方法及相關生產的廠家,把握好劑量。

堅持「防重於治」的原則,在防病用藥時機上遵循「四不用」原則,即「脫殼期間不用、水質不好不用、天氣不佳不用、吃食不正常不用」。堅持以規範生產管理,調控水質,防止應激反應、提高養殖品種免疫力作為防病的根本。生物製劑使用注意事項 根據不同水質狀況選擇不同的生物製劑,使用時要注意天氣情況、使用方法、用量等,要了解生物製劑是好氧菌還是厭氧菌,如是好氧菌特別要注意蟹池溶解氧情況,要在天氣晴好、水質狀況良好的狀況下使用。

用後必須加強增氧,千萬不要在陰雨天或水質狀況不佳等池塘溶解氧低下時使用,防止由於缺氧引起不必要的損失。肥料使用注意事項 蟹池施肥以基肥為主,以「前氮後磷、少量多次」為原則,做到「基肥要早、追肥要少」,蟹池一般在5月20日後不再使用肥料。有機肥下塘後大量耗氧,必須在天氣晴好、水質狀況良好的狀況段告下使用,每次的使用量要小,用前、用後必須加強增氧,千萬不要在陰雨天或水質狀況不佳等念燃納池塘溶解氧低下時使用,防止由於缺氧引起不必要的損失。

洪災過後蝦蟹養殖池塘管理的關鍵措施是什麼呢?

4樓:笑馬談娛樂

一、第一時間排出池塘過多積水,保持合理的養殖水位。

二、及時調節水質,給蝦蟹營造舒適的環境。

1、及時監測水體中化學指標。

一般雨後蝦蟹塘ph偏低(,而蝦蟹合適的ph在之間,可以通過潑灑生石灰(10~15kg/畝)來調節水體酸鹼度。

2、及時消毒。

雨後池塘內細菌滋生,蝦蟹免疫力低,如不及時消毒,可能會造成疾病的高發。

3、及時提高池塘透明度,促進水草的生長。

下雨期間陽光少,池塘水體流動較大,水草上會附著一些泥漬,影響水草的生長,建議使用通威飼料伴侶3(畝)來提高水體透明度,促進水草生長,保證蝦蟹的正常脫殼。

4、解毒改底。

陰雨天氣微生物細菌大量死亡釋放毒素,一些免疫力差的蝦蟹死亡的屍體堆積在池塘底部,如果不及時分解,會引起細菌的滋生和水質的破壞,因此需要及時使用通威改水解毒寶(畝)來改善池塘底部環境。

5、補充新鮮藻種,增加池塘溶氧,防止藍藻。

用通威飼料伴侶4+**肽+通威光合細菌,及時補充新鮮的藻種,維持池塘充足的溶氧,形成有益藻為優勢種群的藻相。

6、及時補鈣。

7月份是螃蟹脫第4道殼的時候,發現脫殼及時補鈣。

三、提高蝦蟹抗應激能力,維護蝦蟹健康。

持續的陰雨,造成了池塘大量蝦蟹的應激,有些免疫力差的已經死亡,有些免疫力強的仍在慢慢恢復,這時候需要我們及時潑灑抗應激產品及保肝護膽產品來幫助蝦蟹加快恢復體力,及早正常生長。建議池塘潑灑通威應激靈,同時拌料內服三黃散+多維+肝膽舒靈保肝護膽。

四、及時打撈死亡的蝦蟹及被夾段的水草。

死亡的蝦蟹給細菌繁殖提供了環境,不及時打撈會引起蝦蟹疾病的爆發;而腐爛的水草會造成水質的惡化,因此需要及時打撈。

五、科學的增加投餵量。

陰雨天投餵量減少既影響了蝦蟹的正常生長,也造成了水草的大量被夾,因此養殖戶朋友們會在天氣好的時候迅速提高投餵量。但武漢通威在此提醒廣大養殖戶朋友,投餵一定要遵從科學原理,過多投餵不僅浪費飼料,增加成本,而且會破壞本來就很脆弱的水體。建議養殖戶朋友們做食臺來觀察蝦蟹的吃食狀況,科學投餵。

六、適當補充苗種。

有些池塘可能因為池塘水滿,蝦蟹逃走或蝦蟹死亡較多而造成池塘蝦蟹存塘量低,這個時候要適當補充一些苗種進入池塘,從而保證效益。

5樓:諾諾教育

調整模式。對於完全淹掉的池塘建議養兩季小龍蝦的模式,第一季用吃不敗,前一年秋季投丁公紅,或年後三月投蝦苗,第二季6月底植燈籠泡草,7月中下旬梅雨過後水位下降再投苗,因地制宜,優勢明顯。

6樓:小長學姐

關鍵措施就是要加強對於池塘的管理,還是要加強對於池塘水源的更換,這樣才可以防止水塘出現疾病。

7樓:網友

關鍵措施是抓緊修復水毀池塘和網箱、網圍等設施。洪水過後池塘、網箱部分受毀,應迅速重築池堤,修補網箱、網圍,儘快恢復養殖生產能力。對機電裝置也應儘快維護和保養,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養殖螃蟹池塘裡的水渾,對螃蟹生長有影響嗎?

8樓:77年的魚

一、螃蟹出現水渾危害是非常大的,直接和間接影響螃蟹生長。

1、水渾導致水質指標公升高,氨氮、亞鹽指標超標對螃蟹生長有影響,亞鹽直接導致養殖動物載氧能力下降,後期發病厲害;

2、水渾導致水體缺氧,水渾降低藻類、水草的光合作用,氧氣**減少,同時水體的有機質耗氧,加重缺氧;

3、影響水草生長。水草生長需要光照,如果水質長期渾濁,透明度低會導致水草正常生長,長期附著在草葉上,甚至出現死亡;

4、影響螃蟹生長。水渾缺氧會導致有毒物質(如氨氮、亞鹽)對螃蟹的毒害,同時氧氣低會導致螃蟹的生長和消化吸收不好,氧氣不足導致底部有害細菌滋生,導致螃蟹出現甲殼潰瘍,腸炎等病害,另外水渾還會導致螃蟹的纖毛蟲,蛻殼期間出現蛻殼不遂。

5、導致藍藻暴發。水渾導致透明度低使很多藻類無法適應這樣的環境,藍藻往往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這與藍藻獨特生理習性有關。

二、發生水渾後的處理方式:

1、蟲多,水發白,雜質多型別:第一天適當殺蟲、當天或第二天使用「全效底改」,第三天用「優加益生菌+奈米黑金」(或活肥)調水和培藻。

2、雜質多,透明度低,水渾:先清水,再殺蟲,當天或第二天拋灑「全效底改」,第三天「水博士+優加益生菌+活肥」,(劑量可以適當加大)隔5天后再次「優加益生菌+活肥」(正常劑量)調水培藻。

3、水發白,水輕微渾,雜質多:「水博士+優加益生菌」,或「優加益生菌+奈米黑金」。

4、雜魚過多:處理方法:用茶籽餅或地籠殺雜魚、捕龍蝦,當天或第二天「全效底改」;第二步運用「水博士」解毒調水,用「活肥」培藻。

5、螃蟹活動量大:螃蟹活動量大一般有三種情況:投適量不夠。

特點主要是早晚比較渾,處理方式:增加投食量,每天增加20%,通過觀察食臺看是否吃完,一般2—3小時內可以吃完時可以繼續加,沒有吃完可不再加料。多設定幾個食臺,以免誤判。

如果養殖密度比較大的池塘殼考慮每天投餵兩次,早晚各一次;‚高溫、低氧或毒素應激。高溫、低氧或毒素應激時,可以通過加註新水的方式緩解,關鍵是提前潑灑「全效底改」或「水博士」+「抗激靈」,增氧解毒抗應激;ƒ纖毛蟲附著。保持池底環境清爽,使用「全效底改」改底,同時使用「亮殼寶」或「青苔淨」抑制纖毛蟲再生。

6、關於菌團過多導致水體渾濁:主要問題是降低有機質的數量,消毒,可以過水,然後勤用底改。

蝦蟹池塘的綠萍怎麼去除

你說的是浮萍嗎,如果是浮萍最好還是起風的時候吹到下風口用網兜打撈,硫酸銅也可以殺浮萍,蝦蟹塘還是不要用了,百草枯也可以殺浮萍,現在已經到了春季,天氣逐漸變熱,灌南縣新安鎮劉元村指導員劉希坤前往其示範戶 賢處,賢是從事泥鰍養殖的,養殖面積500餘畝,來到泥鰍塘口,劉希坤發現水面多了幾處矩形 綠色的植物...

青蟹養殖方法 青蟹放家裡怎麼養

青蟹放家裡怎麼養 說起青蟹,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了,它屬於螃蟹的一種,在生活中我們還是挺經常吃到的,青蟹的 不算很貴,一些為了食用方便會買一些來吃,不過有時候吃不完的話,我們就要先養幾天,因為青蟹死了再吃的話不是很好,那麼青蟹買回家怎麼養呢?青蟹買回家怎麼養? 青蟹買回家的話可以用魚缸養,如果沒有可以...

為什麼說做生態養殖很賺錢,現在生態養殖好做嗎?能不能賺錢

生態養殖前景確實不錯,投入少收益大,人工成本少。一般搞生態養殖的都是多種動植物結合起來,一起做更划算。東安欣榮生態就是典型的生態養殖比較成功的 在農村怎麼賺錢?有什麼具體的專案嗎?我認為,農村復垂釣是一個非制常有潛力的專案。如今越來bai越城市化,du 很多人休閒的zhi時候都喜歡選擇去農村體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