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國外的我國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適用何地法律
1樓:李紅豔
根據相關規定,定居國外的我國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如其行為是在我國境內所為,適用我國法律;在定居國所為,可以適用其定居國法律。
一、監視居住人的指定居住地可以抵減刑期嗎。
犯罪分子在先前若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是可以折抵刑期的;折抵的計算方式應當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期限應當折抵刑期。被判處管制的,監視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的,監視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二、外國定居的華僑起訴離婚哪個法院有管轄權。
在海外結婚並定居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國籍所屬國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國內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受理。在國內結婚並定居國外的華僑,如輪閉消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婚姻締結地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我國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態枯,由婚姻締結地或一方在國內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受理。
三、監視居住日期可以判緩刑嗎。
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採取監視居住的,監視居住期間不能折抵刑期;但是在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可以折抵刑期。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期限應當折抵刑期。被判處管制的,監視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的,監視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民法典》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我國公民在我國領域外適用我國法律
2樓:周宇龍
法律分析:我國公民在我國領域外犯罪的,適用我國刑法處罰。但是,其中按我國刑法最高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已經外國審判,並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刑事管轄權是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乙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無不在刑法中對刑事管轄權作出明確的規定。我國對於刑事管轄權採用的是折跡扮粗衷原則,即以屬地原則為基礎,以屬人原則、保護原則和普遍管轄原則為補充。其中,依照屬人原則,對我國公缺逗民在我國領域外犯罪的情況,亦作了我國有司法管轄權,但有所限制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姿鎮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國際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定居國外的,他的民事行為能力可以適應其定居國法律這條法律規範是什麼衝突
3樓:湯圓炒茄子
這屬於單邊衝突規範,即「系屬」被直接規定使用某國法律的規範。
這一條的系屬公式(即處理原則)為屬人法,具體來說是屬人法中的住所地法。
至於理由的話,這樣方便啊。定居在美國難道還要使用我國的《民法通則》中的民事行為能力的規範嗎?這不是亂了套了?
美國還不嫌我國手伸得太長了?
還有,需要補充的一點是,民通意見179有:「定居國外的我國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如其行為是在我國境內所為,適用我國法律;在定居國所為,可以適用定居國法律。」
在我國境內,肯定用我國法律沒錯,但是在國外的話,雖然說「可以適用」,實際上是「基本適用」,在實踐中,不會僅僅因為一件小小的民事案件來糾結到底是美國法還是中國法的,大都預設就近原則。
我國《民法通則》143條。
我國《涉外民事關係法律適用法》11條、12條。
我國《民通意見》179條。
4樓:匿名使用者
有條件的選擇性的衝突規範,這條衝突規範全部應該是「中國人定居國外的,依國內法沒有民事行為能力,而依行為地有民事行為能力的,視其有民事行為能力」。根據該衝突規範,很顯然的可以看出其為一條有條件的選擇性的衝突規範,既其只能先適用中國法判斷,不符合條件的才能適用行為地法,這樣設定的目的是保護行為地的合法權益。
5樓:豆漿小水
樓上說的對。
補充一點是管轄權裡的屬地原則。
中國公民定居國外,民事行為在第三國實施(不是中國和定居國),該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可以適用定居國法律
6樓:七臺河李陽平
如果實施行為與中國公民或法人有關聯,而且在中國提起訴訟則按中國的法律,其依據是注意179條中的「可」字,就是說應按中國法律,也可按定居國的法律,這個「可」字是「允許」但不是「確定」。
如「在定居國所為,可以適用其定居國法律」,這是當然的適用定居國的法律,一是中國法律不能約束外國,二是外國的審判機關也不會使用中國的法律去判案。實際上民法中的此規定是多此一舉。
7樓:靈芝
可以使用定居國,法律行為發生國的法律,一般使用法律行為發生國。
公民的民事權利包括哪幾種,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分為哪幾種
律師解bai答 公民的民事權利主du要包括人zhi身權利和財產權dao利。人身版權利包括 人身自由權權 生命健康權 人格尊嚴權,人格尊嚴又包括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姓名權和隱私權等。財產權利包括 物權 債權 繼承權 智慧財產權等。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分為哪幾種?有,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三種 民事權利...
我國民法典規定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 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第二十四條 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係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
民事行為和民事法律行為的區別,民事法律行為與民事行為有什麼區別?
您好!1 民事行為是以意思表示為要素髮生民事法律後果的行為。1 民事行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上位概念,並非一切民事行為都是民事法律行為。2 民事行為包括民事法律行為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 無效民事行為和可變更 可撤銷的民事行為。2 民事行為是與事實行為相對應的概念。事實行為是指不具有意思表示內容,但按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