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尺芾的代表作有哪些,公尺芾最有名的作品

2025-07-05 03:05:21 字數 4287 閱讀 4068

1樓:網友

宋代著名書畫家公尺芾,小時候在私塾學寫字,學了三年,仍把字寫得歪歪扭扭的,老師和家長見了直搖頭。

有一天,一位進京趕考的秀才路過村裡,公尺芾聽說這秀才寫得一手好字,就跑去請教,秀才仔細看了公尺芾臨帖寫的許多字,說:「跟我學寫字,必須買我的紙,每張五兩銀子。」公尺芾聽了嚇了一跳,心想:

哪有這麼貴的紙,這不是存心為難人嗎?

公尺芾求學心切,叫住秀才,請他稍等片刻。公尺芾好不容易借來五兩銀子付給秀才,秀才把紙給公尺芾,再三叮囑:「好好寫吧,三天後給我看後再決定是否收你做徒弟。」

公尺芾捧著紙回到家裡,攤開紙想寫字,但不敢輕易落筆。怕弄費了這張**買來的紙,他翻開字帖,用沒蘸墨汁的筆在書案上劃來劃去,認真琢磨字型,都入了迷。

三天後,秀才來了,見公尺芾入神地練字,而茄顫巨集紙上卻未寫乙個字,心中暗暗高興,秀才故作驚訝地問:「怎麼還沒寫呀?」公尺芾一驚,如夢初醒,方才想起三天期限已到。

秀才請公尺芾寫個字看看,公尺芾不慌不忙,在紙上寫了乙個「永」字,秀才讚揚公尺芾的字大有進步,問他:「你為什麼三年寫不好字,三天卻能寫好呢?」 公尺芾紅著臉說:

因為紙貴,我怕浪費了紙,所以事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

秀才大為高興,稱讚公尺芾已經懂得寫字的竅門了。接著揮筆在「永」字後面添了七個字,變成了「永誌不忘,紋銀五兩」。接著,他從懷裡掏出那五兩紋銀還給公尺芾,鼓勵公尺芾好好地練字,便出門上京趕考去了。

此後,公尺芾一直把五兩紋銀放在案頭,把秀才的話銘刻在心,經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書畫家。他的代表作是:珊瑚帖、研山銘、彥和帖、張都大帖、虹縣詩、蜀素帖、參政帖、苕溪詩卷、論草書帖、張季明帖、叔晦帖、鄉石帖、伯洞唯充帖、三吳帖、篋中帖、竹前槐後詩帖、臨顫冊沂使君帖、清和帖等。

2樓:櫻花

公尺芾的代表作有凱銷銷;

珊瑚帖 研山銘 彥和帖 張盯遊都大斗賀帖 虹縣詩 蜀素帖 參政帖 苕溪詩卷 論草書帖。

張季明帖 叔晦帖 鄉石帖 伯充帖 三吳帖 篋中帖 竹前槐後詩帖 臨沂使君帖 清和帖。

公尺芾最有名的作品

3樓:情感人生最為重要

公尺芾最有名的作品是《蜀素帖》。

公尺芾的《蜀素帖》,可以說是他最巔峰的一部作品,用筆多樣,頗有晉人之風,在筆法上保留了王獻之的特色。

行書是介握唯帆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書體,兼具實用性和審美性。自山薯古便有說法「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而公尺芾在《蜀素帖》採用行書形式書寫,書風沉著痛快,節奏感突出,展現出深厚的功力和素養。

蜀素帖》中的連筆較多,行筆的快慢能清楚地感覺出來,一篇的好的行書作品,不能通篇慢連,也不可通篇快連,唯有快段雹慢結合,才能彰顯活力。

公尺芾書法特點是什麼?

4樓:鬧鬍子

公尺芾書法特點是豪爽而不墨守成規,注重自然。

公尺芾的筆法特點是在轉折、正側、頓挫中起筆的時候都是先重後輕,捺筆的輕重就變化很多,並不固定。

善於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沉著痛快的風格。字的起筆往往頗重,到中間稍輕,遇到轉折時提筆側鋒直轉而下。捺筆的變化也很多,下筆的著重點有時在起筆,有時在落筆,有時卻在一筆的中間,對於較長的橫畫還有一波三折。

勾也富有特色。

公尺芾墓

公尺芾墓在江蘇省鎮江市南郊鶴林寺附近的黃鶴山北麓,為北宋晚期大書畫家公尺芾的衣冠冢。墓有石擴,直徑11公尺,墳包徑約4公尺,外包護石。王有臺階60級,兩邊置玉帶坡,墓道由上而下向北伸,長60公尺。

墳前墓碑,上刻1987年春重修,**部分鐫刻「宋禮部員外郎公尺芾元章之墓,曼殊後學啟功敬題」。墓門兩側各有乙個下方上圓雕刻雲朵紋的大理石柱,墓前50多公尺處尚有石坊柱一對,上刻聯語:「抔土足千秋襄陽文史宜和筆,叢林納數武來朝郎署公尺家山。

自公尺芾墓重修以來,每年接待包括日韓東南亞在內的大量海內外的遊客,許多慕名而來的文人騷客將之視為「文化之冢」。

公尺芾最有名的作品

5樓:桃花不換酒呀

來戲帖》,翰牘九帖之一,紙本,行草書,縱釐公尺,橫釐公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致伯修老兄尺牘》 翰牘九帖之二 紙本 行豎尺草書 縱釐公尺 橫釐公尺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晉紙帖》,翰牘九帖之三,紙本,行草書,縱釐公尺。橫釐公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適意帖》又稱《玉格帖》,翰牘九帖之四,紙本,行草書,縱釐公尺,橫釐公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賀鑄帖》,翰牘九帖之五,紙本,行草書,縱釐公尺,餘拆高橫釐公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公尺芾《丹陽帖》,翰牘九帖之六,紙本,行草書,縱釐公尺,橫釐公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致伯充尺牘》又稱《業鏡帖》, 翰牘九帖之七,紙本行草書,縱釐公尺, 橫釐公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御扮。

公尺芾書法代表作

6樓:可愛的糖依依

公尺芾書法代表作《書鶺鴒頌卷》,《動靜交相養賦》,《弊居帖》等。

一、《書鶺鴒頌卷》。

1、《鶺鴒頌》,唐玄宗李隆基書,行書墨跡,是現存唐玄宗唯一的墨跡,316行,行7~8字。現藏激和廳臺北故宮博物館。此件董其昌有臨本。

2、此帖書法蕭散灑落,豐厚腴美,給棚肆人行行淳明隱厚之感。運筆精到,輕入重斂,筆實墨沉,神氣完足,遒勁而舒展。

二、《動靜交相養賦》。

1、動靜交相養賦居易常見今之立身從事者,有失於動,有失於靜,斯由動靜俱不得其時與理也。天地有常道,萬物有常性。道不可以終靜,濟之以動;性不可以終動,濟之以靜。

養之則兩全而交利,不養則兩傷而交病。

2、故聖人取諸震以發身,受諸復而知命。所以《莊子》曰「智養恬」,《易》曰「蒙養正」者也。吾觀天文,其中有程。日明則月晦,日晦則月明。

三、《弊居帖》。

1、宋公尺芾弊居帖,是一種中國書法。《甘露帖》又稱《弊居帖》,此帖是公尺芾向人陳述他在潤州(江蘇鎮江)的居所「寶晉齋」的地理位置與建築佈局的信札。

2、他在信中提到居所附近不但有運河經過,還有多座富有詩意的建築亭閣環繞,庭園中也種滿了各色植物數百株,園內奇石佈滿了潔白露珠的祥瑞現象,在信中表達了珍愛而不願割捨的心情。

公尺芾書法作品代表作

7樓:留溶溶

公尺芾最好的行書作品有:

1、《臨沂使君帖》縱釐公尺,橫釐公尺。

釋文:十一月廿五日。芾頓首啟。

辱教。天下第一者。恐失了眼目。

但怵以相知。難卻爾。區區思仰不盡言。

同官行。行舉巧奉數字。草草。

芾頓首。伯充臺坐。

2、《清和帖》縱釐公尺,橫釐公尺。

釋文:芾啟。久違傾仰,夏序清和,起居何如,衰年趨召,不得久留,伏惟珍愛。公尺一斛,將微意,輕鮮悚仄。餘惟加愛、加愛。芾頓首。竇先生侍右。

3、《彥和帖》縱釐公尺,橫釐公尺。

釋文:芾頓首啟。經宿。

尊候衝勝。山試納文府。且看芭山。

暫給一視其背。即定交也。少頃。

勿復言。芾頓首。彥和國士。

本欲來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

4、《逃暑帖》縱釐公尺,橫釐公尺。

釋文:芾頓首再啟。芾逃暑山,幸茲安適。

人生幻法,中□為虐而熱而惱。諺以貴所同者熱耳。訝摯在清之中,南山之陰。

經暑衾一熱惱中而獲逃,此非幸。秋可去此,遂吐車茵。芾頓首再啟。

5、《值雨帖》縱釐公尺,橫釐公尺。

釋文:芾頓首。早拜見。

值雨。草草。不知軸議何者為如法。

可換更告批及。今且馳納。芾皇恐頓首。

伯充防禦臺坐。庭下石如何去裡。去住不過數日也。

6、《竹前槐後帖》縱釐公尺,橫釐公尺。

釋文:芾非才當劇,咫尺音敬缺然,比想慶侍,為道增勝,小詩因以奉寄。希聲吾英友。芾上。竹前槐後午陰繁,壺領華胥屢往還。雅興答尺欲為十客具,人和端使一身閒。

7、《篋中帖》縱釐公尺,橫釐公尺。

釋文:芾篋中懷素帖如何。乃長安李氏之物。

王起部、薛道祖一見。便驚雲。自李歸黃氏者也。

芾購於任道家。一年揚州送酒百餘尊。其他不論。

帖公亦嘗見也。如許。即並馳上。

研山明日歸也。更乞一言。芾頓首再拜。

景文隰公閣下。

8、《盛制檔鍵帖》縱釐公尺,橫釐公尺。

釋文:盛制珍藏,榮感。日夕為相識拉出,遂未得前見。寒光之作,固所願也。一兩日面納次。黻頓首。天啟親。

有關於公尺芾的資料

8樓:乾萊資訊諮詢

公尺芾(1051年—1107年賀亂),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公尺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嶽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

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後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

韓愈的代表作,韓愈的代表作有哪些?

韓愈的代表作有 春雪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晚春 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 等。作品介紹 1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譯文 新年都已來到,但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到二月,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兒...

魯迅的代表作是什麼,魯迅的代表作都有哪些

魯迅 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 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 思想家 教育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集 吶喊 彷徨 歷史 集 故事新編 散文集 朝花夕拾 回憶性 散文詩集 野草 雜文集 而已集 二心集 墳 且介亭雜...

諸葛亮有哪些代表作諸葛亮的散文代表作有哪些

前出師表 後出師表 誡子書 草廬對 誡外甥書 將苑 又名 心書 便宜十六策 等著作。曾發明木牛流馬 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一生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諸葛亮喜愛書法,在青少年時代就進行過刻苦的訓練,能寫多種字型,篆書 八分 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