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運用了哪些典故?
1樓:絃歌清影
本詞中共用了五個典故,分別如下:
1、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孫權)(孫權擊敗曹操,建太平偉業)
2、寄奴曾住(劉裕)(劉裕北伐收中原,氣勢如虎)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劉義隆)(劉義隆北伐,因草率而敗北)
4、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拓拔燾)(拓拔燾擊敗宋文帝)
5、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廉頗雖老仍不忘國)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歲,在位二十四年,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蘆閉於蔣陵。
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縣綏輿裡,生於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西漢楚元王劉交之後 。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數答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皇帝(420年—422年在位)。
劉義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即宋文帝(424年-453年在位),小字車兒,中國南北朝時期劉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劉裕第薯譁慧三子,宋少帝劉義符之弟,初封宜都王,元嘉元年(424年)即位,在位三十年,年號「元嘉」。
拓跋燾(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音「必」)狸,鮮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長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時也是優秀的軍事統帥。
廉頗,生卒年不詳,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國苦陘(今保定定州市邢邑)人, [1] 嬴姓,廉氏,名頗,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上片寫了什麼內容?
2樓:漫閱科技
詞上片寫詞人立於京口北固亭之中,面對萬里秀美如畫的大好河山,追憶孫權和劉裕這兩位英雄人物,兩位英雄已去,如今再難尋覓像他們一樣的英雄。孫權以弱制強,使東吳成為三國鼎立中的一足,然而他的豐功偉績早已被風雨沖刷乾淨。南朝宋武帝劉裕歷經千辛萬苦,從京口起兵,「金戈鐵馬」,揮戈北代,「氣吞萬里如虎」,收復了大片失地。
而今的南宋統治者呢?只是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並無半點起點之意,一味割地求和,與前面兩位英雄形成鮮明對比。
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除了名字還有哪些詞表達作者對孫權的贊
生子當如孫仲謀。原文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追憶英雄孫權 辛棄疾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全詞豪壯悲涼,義重情深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讀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
辛棄疾的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
佛狸的讀音是b l 聲母是b和l,韻母都是i,意思為借指北方少數民族入侵者。一 原文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二 譯文 我回到南方已經有四十三年了,看著中原仍然記得,當年揚州路上,到處是金兵南侵的戰火烽煙。怎麼能回首啊,當年拓跋燾...
高二語文必讀名著書目,高一語文必讀課外名著有哪些?
高一語文必讀課外名著有哪些?如下 紅樓夢 曹雪芹。 三國演義 羅貫中。 駱駝祥子 老舍。 哈姆萊特 莎士敏拿比亞。 女神 郭沫若。 子夜 矛盾。 家 巴金。 茶館 老舍。 做拿橡圍城 錢鍾書。 談美書簡 朱光潛。名著名詞解釋 名著就是指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和知名度,純旁且包含永恆主題和經典的人物形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