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富鈷結殼的成礦機制,下列關於富鈷結殼說法正確的是()。

2025-06-15 14:10:07 字數 3732 閱讀 1126

下列關於富鈷結殼說法正確的是()。

1樓:白日夢想家

下列關於富鈷結殼說法正確的是()。

a.富鈷結殼的厚度不大,一般有2~5釐公尺。

b.富鈷結殼一般分佈在深海內的海山上逗攔。

c.富鈷結殼富含co。

d.富鈷結殼開採容易,開謹亮採成本祥指寬較低。

正確答案:acd

富鈷結殼的勘探開採

2樓:網友

為了確定可能比較高產的地區的位置,未來的採礦者首先需要繪製結殼礦床詳圖和小比例尺海山地貌綜合圖,包括**剖面圖。一旦確定了取樣站,就可以部署拖網、巖芯取樣機以及聲納攝像機和**攝像機,以查明結殼、岩石和沉積物的類別和分佈情況。為此需要裝備齊全的大型研究船來操作海底聲波信標和拖拽裝置,並處理大量樣品。

在較後階段需要載人潛器或遙控作業系統(rov)。為進行環境評估,需部署測流計錨定裝置和生物取樣裝置。

開採結殼的技術難度大大高於開採多金屬結核。採集結核比較容易,因為結核形成於鬆散沉積物基底之上,而結殼卻或松或緊地附著在基岩上。要成功開採結殼,就必須在**結殼時避免採集過多基岩,否則會大大降低礦石質量。

乙個可能的結殼**辦法是採用海底爬行採礦機,以水力提公升管系統和連線電纜上接水面船隻。採礦機上的鉸接刀具將結殼碎裂,同時又儘量減少採集基岩數量。已經提出的一些創新系統包括:

以水力噴射將結殼與基岩分離;對海山上的結殼進行原地化學瀝濾,以聲波分離結殼。除日本外,對結殼開採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有限。儘管提出了各種想法,但這一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尚在初期階段。

富鈷結殼的形成分佈

3樓:諾哥哥_侏

富鈷鐵錳結殼氧化礦床遍佈全球海洋,集中在海山、海氏唯腔脊和海臺的斜坡和頂部。數百萬年以來,海底洋流掃清了這些洋底的沉積物。這些海山有一些和陸地上的山脈一樣大。

太平洋約有50 000座海山,其富鈷結殼貯存量最豐,但經過詳細勘測及取樣的海山卻寥寥無幾山褲。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山要少得多。

結殼中的礦物很可能是借細菌活動之助,從周圍冰冷的海水中析出沉澱到岩石表面。結殼形成厚度可達25釐公尺,面積寬達許多平方公里的鋪砌層。據估計,大約635萬平方公里的海底(佔海底面積為富鈷結殼所覆蓋。

據此推算,鈷總量約為10億噸。

結殼無法在岩石表面為沉積物覆蓋之處形成。結殼分佈於約400-4,000公尺水深的海底,多金屬結核則分佈在4,000-5,000公尺水深的海底。最厚的結殼鈷含量最為豐富,形成於800-2,500公尺水深的海山外緣階地及頂部的寬闊鞍狀地帶上。

結殼一般以每1至3個月乙個分子層(即每100萬年1至6公釐)的速率增長,是地球上最緩慢的自然過程之一。因此,形成乙個厚厚的結殼層可需要多達6,000萬年時間。一些結殼有跡象顯示,結殼在過去2,000萬年經歷兩個形成期,鐵錳增生過程為一層生成於800萬-900萬年前的中新世的磷鈣土所中斷。

這一層在新、老物質之間的間隔可以為尋找更老、更豐富的礦床提供線索。最低含氧層的礦床較豐的現象,使調查人員將鈷的富集部分歸因於海水中的低含氧量。

根據品位、儲量和海洋學等條件,最具開採潛力的結殼礦址位於赤道附近的中太平洋地區,尤其是強斯頓環礁和美國夏威夷群島、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周圍的專屬經濟區,以及中太平洋國際海底區域。此外,水深較淺地區的結殼的殲衫礦物含量比例最高,是開採的乙個重要因素。

富鈷結殼的經濟因素

4樓:東林加油

結殼除了鈷含量高於深海錳結核之外,其開採之所以被認為有利,是因為高質量的結殼儲存在島嶼國家專屬經濟區內,水深較淺,離海岸設施較近的水域。1970年代後期,特別是在1978年,當時世界上的第一產鈷國薩伊(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礦區爆發內戰,鈷價飆公升,人們對結殼的經濟潛力有了深刻的認識。由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生產持續下降,到2000年,尚比亞、加拿大和俄羅斯聯邦三國總產量佔了全球總產量(29,500噸)的一半以上(見圖)。

鈷和其他許多賤金屬一樣,現貨市場**在過去30個月裡持續下降,從1999年5月每磅20美元以上跌至每磅10美元以下。在歷史上,鈷價波動較大。在1979年前薩伊沙巴省發生動亂期間,鈷價在數週之內激增三倍。

當時薩伊約佔全球**量的一半。現在,鈷生產在地域上遠沒有以前集中。但從中、短期來看,需求仍趨於缺乏**彈性。

只要認為可能出現**問題,**仍可能迅速倍增。

鈷**不確定的乙個原因是,在薩伊和尚比亞這兩個主要生產國,鈷是銅礦業的副產品。因此,鈷的**量取決於對銅的需求。碲的**量也是如此。

這種不確定性已促使企業尋找其他代用品,因此市場僅略有增長。如果可以為這些金屬開發出其他重要**,這將提供較有力的誘因,在產品中重新使用這些金屬,從而增加消耗量。對鈷以外的一種或多種結殼富含金屬的需求,最終可能成為開採結殼的驅動力。

富鈷結殼的特點成分

5樓:手機使用者

富鈷結殼價值。

除鈷之外,結殼還是其他許多金屬和稀土元素的重要潛在**,如鈦、鈰、鎳、鉑、錳、磷、鉈、碲、鋯、鎢、鉍和鉬。結殼由水羥錳礦(氧化錳)和水纖鐵礦(氧化鐵)組成。較厚結殼有一定數量的碳磷灰石,大部分結殼含少量石英和長石。

結殼鈷含量很高,可高達;在某些海山的大片面積上,結殼的鈷平均含量可高達1%。這些鈷的含量比陸基鈷礦至的含量高得多。在鈷之後,結殼中最有價值的礦物依次為鈦、鈰、鎳和鋯。

另外乙個重要考慮因素是結殼與其附著生長的基岩在物理性質方面的反差。結殼在各類岩石之上生成,因此使用普通的遙感技術難以區分結殼及其基岩。然而,結殼與基岩的不同之處在於結殼發出高得多的伽馬射線。

因此在勘查上覆沉積物較薄的結殼以及測量海山上的結殼厚度時,以伽馬射線進行遙感可能是有用的工具。

未來採礦者在尋找可以開採的結殼時,很可能注意以下一些特點。包括:水深不超過1,000-1,500公尺,年齡在2,000萬年以上的大海山,其頂部沒有大環礁或暗礁,所處位置有持續的強烈底流,上覆水體較淺並且為成熟的低氧帶,遠離大量注入海洋的河流和風生碎屑物。

此外,他們要尋找的海底應起伏不大,位於山頂階地、鞍狀地帶或隘口,坡度平緩並且當地沒有火山活動。鈷平均含量至少應為,結殼平均厚度不低於4釐公尺。

富鈷結殼的介紹

6樓:雍密

又稱鈷結殼、鐵錳結殼。生長在海底岩石或岩屑表面的皮殼狀鐵錳氧化物和氫氧化物。因富含鈷,名富鈷結殼。

表面呈腎狀或鮞狀或瘤狀,黑色、黑褐色,斷面構造呈層紋狀、有時也呈樹枝狀,結殼厚05~6釐公尺,平均2釐公尺左右,厚者可達10~15釐公尺。構成結殼的鐵錳礦物主要為δmno2和針鐵礦。其中,含錳鈷鎳銅平均值)、鉑(稀土元素總量很高,很可能成為戰略金屬鈷、稀土元素和***鉑的重要資源。

富鈷結殼的工業用途

7樓:花槿柒柒

富鈷結殼所含金屬(主要是鈷、錳和鎳)用於鋼材可增加硬度、強度和抗蝕性等特殊效能。在工業化國家,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鈷消耗量用於航天工業,生產超合金。這些金屬也在化工和高新技術產業中用於生產光電電池和太陽電池、超導體、高階雷射系統、催化劑、燃料電池和強力磁以及切削工具等產品。

富鈷結殼的相關事件

8樓:輕鬆還穩重的小白楊

2012年9月4日,根據*****提供的訊息,國際海底管理局公佈資訊,確認中國率先提交富鈷結殼礦區申請。如獲海管局核准,中國將在西太平洋獲得面積為3000平方公里的富鈷結殼資源專屬勘探礦區。

2013年7月19日電(記者朱慶翔)國際海底管理局19日核准了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簡稱「大洋協會」)提出的西太平洋富鈷結殼礦區勘探申請。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就3種主要國際海底礦產資源均擁有專屬勘探礦區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