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道家講的是人與自然
1樓:
黃俊杰:儒家思想傳統中人與自然的關係。
黃俊杰(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從比較文化史視野出發,中國思維方式之特質在於「聯絡性思維方式」。儒家思想傳統以「聯絡性思維方式」為基礎,強調「人」與「自然」之間是一種相即相融,並互相滲透的關係。「自然」是「人」的創生者,「人」也是「自然」的參與者。
儒家思想家主張「人」與「自然」之間具有連續性與一體性之關係。這兩種關係之所以可能,其基礎正在於人與宇宙萬物都以生生不已的仁德為其本性。「仁」既內在於每個人的心性之中,又超越於每個個體之上,成為宇宙萬物之共同質素。
而儒家思想中「人」與「自然」之連續性與一體觀的建立與發展,正是以人「心」之自覺為其基礎。
」天「在儒家與道家思想中的含義?
2樓:網友
你好,我是哲學專業。樓上是錯誤的。天在儒家不是指自然規律,只有荀子把天當做自然規律,所謂制天命以用之。
儒家的「天」的內涵式發展的。在孔子和孟子等早期儒學,「天」主要是指人事的神性依據,所謂一起禮法**於天,所謂「五十而知天命」,天使有人格的神。另外,天還是人的天性和天賦仁心,孟子說「不忍人之心」皆是天賦,血緣宗法也是天賦。
到了荀子,天就是指自然規律了,但是荀子不是儒家的主流。到了漢代董仲舒,天徹底成為人格神,所謂「上帝」,當然不是西方的上帝。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數」,認為人只能符合天的規律才能生存繁衍。
到宋明,「天」的皆是分為兩派,一派是認為天是理也就是二程和朱熹,認為天是人間正理的綜合。另一派是陸王心學,認為天與人心相契合,天即時人心。樓主還有什麼需要幫助的隨時可以,希望採納!
3樓:安惠苑
儒家、道家所意「天」皆指神或神龍天子,但並非是道教的祖師爺的老子則將「天」說為「道」,而「道」即是意為客觀規律,非神、上帝,儒家、道家信上天鬼神皆非唯物者。
4樓:不動周圓
天,在儒家或者道家思想中,往往指自然規律,有時候用「天意」,有時候用「天命」,其意義都是一樣了。
學問要自己做,你知道此核心意義,然後引經據典,旁徵博引,一兩千字算個啥。
做學問要有恆心與耐心,在查閱資料用心思考時,你會得到很多;如果只為交差,寧可不寫,因為這樣沒有任何價值與意義。
儒、釋、道三家中,()強調人和自然的關係。
5樓:科技未來者
儒、釋、慶鎮道三家中,()櫻槐強調人和自然的關係。
a.儒家。b.道家脊差友。
c.佛家。d.儒家和道家。
正確答案:b
儒、釋、道三家中,()強調人和自然的關係。
6樓:小董懂點科技
儒、釋、道三家畝銀中,()強調人和自譁春然的關係。
a.儒家。b.道家。
c.佛家。d.儒家和道家迅蘆宴。
正確答案:b
道教玄學是真的嗎,玄學與道教的關係
玄學,此處的 玄 字,起源於 老子 中的一句話 玄之又玄,眾妙 之門 玄學本來是道家 道教 哲學上的一個用語,指的是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以 老子 為研究核心的哲學思潮。玄學又稱新道家,是對 老子 莊子 和 周易 的研究和解說,產生於魏晉。玄學是中國魏晉時期到宋朝中葉之間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也可以...
物體在水中的沉與浮與什麼有關係
物體在水中的沉與浮和物體的密度與水的密度有關。當物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的時候,物體會下沉,比如說一個實心的鐵球掉到水裡就會下沉。當物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時候,物體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比如說我們用鋼鐵造的輪船,雖然是鋼鐵造的,但由於內部是空心的,所以整個輪船的密度比水小,那麼它就漂浮在水面上了。當...
水資源的利用與環境的關係及對環境的影響
水汙染對社會經濟帶來的嚴重影響 1.城鄉居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由於我國水環境汙染嚴重,使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受到威脅。據衛生部門的調查統計,我國有65.4 的人口飲用不合標準的水。1989年國家環保局組織對全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情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48 的地表水源 20 的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