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群的論著,楊修群的介紹

2025-05-14 04:25:45 字數 1936 閱讀 8883

楊修群的介紹

1樓:藏泉

楊修群,男,漢族,1963年10月生,安徽全椒人。現任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大氣科學學院院長,災害性天氣氣候研究所所長。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獲得者。

楊群的**論著

2樓:忻若

1、《藝術設計概論》,校編教材,參編,2005年2、《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在現代茶葉包裝中的應用》.茶葉通報。

3、《設計行為的高技術化趨勢與人性化原點的關係》科技資訊。

4、《影視動畫課程改革與研究》.新鄉學報人文社科版。

5、《三維人體建模》.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6、《動畫角色設計》.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楊修群的成就

3樓:愛你°谹敓

1981年進入南京大學氣象系天氣動力專業學習,1985年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1988年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3年在南京大學獲氣象學博士學位。1995年赴日本氣象研究所進行訪問合作研究,1996-1998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暨美國noaa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實驗室(gfdl)作博士後研究。

目前承擔本科生必修課程數值天氣預報和研究生學位課程大氣問題數值模擬、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海氣相互作用等教學任務。 已指導畢業碩士研究生10名, 博士研究生7名, 目前指導在讀碩士生6名, 博士生6名。

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專案「太平洋年代際振盪的形成機制及其與東亞氣候變化的聯絡規律研究」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專案「北太平洋中緯度海氣耦合動力學研究」,也是國家「973」專案「我國南方致洪暴雨監測與**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的課題負責人。曾主持和主要承擔完成包括國家攀登、「973」、科技攻關及**等專案16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排名第一)、中國氣象學會「涂長望」青年科技獎、江蘇省青年科技獎以及***頒發的**特殊津貼。

長期從事海氣相互作用和氣候動力學研究,在國際主要sci和國內主要核心期刊上發表**90餘篇,合作出版著作2部。成果被10種國際主要sci刊物上的**多次引用,被國內同行論著大量引用。

楊師群的專著介紹

4樓:戚方

我的第一本專著 《 東周秦漢社會轉型研究》,就試圖從中國第一次社會轉型這個重大歷史時期的制度變遷中尋找有關答案;第二本專著《禪坦反思與比較:中西方古代社會的歷史差距》,主要是從中西古代社會比較研究的層面來**中國傳統制度文化各方面的主要缺陷與差距橋襲脊。兩書總結出一些意味深長的歷史教訓,但因為是學術方面的深度考察,對一般民眾來說就顯得有些疏遠。

所以,這第三本書(編者注:即《中國歷史的教訓》),就想在上述學術研究的基礎上,用通俗的文筆與簡潔的語言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制度沿革及其相關的人物、思想、文化進行比較全面的審視,對中國歷史上一件件重大事項、一樁樁制度變遷、乙個個重要人物、一部部主要典籍……作乙個簡明扼要和深入淺出的通俗評述,從中尋找阻礙社會正常發展的有關制度文化的沉痾與教訓,可以說,這敏滲本書凝結著筆者數十年閱讀本民族歷史的深切感悟。

楊師群。<>

楊修群的科研

5樓:風寶素

主要科研成果如下:

1)早桐建立了評估氣候可預報性的新方法,揭示了季節氣候潛在可預報性的全球優勢區域和優勢季節;

2)發展了克服海氣耦合環流模式「氣候漂移」的新途徑,揭示了氣候背景態與聖嬰變率及其動力可預報性的關係;

3)提出了關於熱帶不穩定海氣相互作用發生、聖嬰迴圈負反饋及其時間尺度選擇機制的新的理論見解;

4)系統地揭示了極地海握睜世冰的時空變化規律和影響全球大氣環流的事實,闡明瞭極冰變異引起短期氣候異常的機理;

5)揭示了南半球馬斯克林高壓在東亞夏季風系統中的作用和影響段肢過程;

6)揭示了太平洋年代際變率的時空特徵及其對我國氣候年代際變化影響的事實。

「曹操殺楊修」的故事講的是什麼,曹操殺楊修可以看出什麼道理?

雞肋事件,從而楊修被殺了 在九上語文書上有 楊修說雞肋食之無味,讓將士們回家,惹怒曹 曹操殺楊修可以看出什麼道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可以太狂妄。如果自作小聰明,往往聰明所被聰明誤。可以看出人要低調謙虛,不能恃才傲物 永遠不要自作聰明,永遠不要比你的老闆顯得更加聰明,否則聰明反比聰明誤。說明你不...

楊修之死選自哪本古書,《楊修之死》一文的主要內容

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後漢書 說 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2 為人。楊修像。楊修像 3 好學,有俊才,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 又 世說新語 捷悟篇 載四則楊修展才之事,他的才華曹操亦曾自嘆不如。4 後楊修...

關於語文楊修之死的詳細講解!

楊修恃才放曠,為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姿高氏,念行置軍紀於不顧,一聞 雞肋 就自動收拾行裝,並煽動其他人也作歸計,因此,他的被殺是咎由自取。明代李贄點評 三國演義 時對這件事曾寫道跡散 凡有聰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殺其身也。即有此意。楊修之死是幾年級的課文 楊修之死是九年級上冊的課文。楊修之死 出自元末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