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古文中「一」的意思

2025-05-13 16:00:16 字數 2808 閱讀 1344

1樓:網友

1. 古謂方十里之地。《周禮·地官·小司徒》「乃經土地而井牧其四野」 漢 鄭玄 注:

甸方八里,旁加一里,則方十里為一成。」《易·訟》「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 唐 孔穎達 疏:「三百戶者,一成之地也。

宋 胡錡 《代田萬頃到任謝表》:「一成立中興之基,大披圖籍;九井張太平之紀,丕混車書。」 清 顧炎武 《楊明府永言昔在崑山今復來吳下感舊有贈》詩:

與君遵晦意,不負一成謀。」參見「 一成一旅 」。

2. 謂一經成就。 漢 王充 《論衡·率性》:

十五之子,其猶絲也。其有所漸化為善惡,猶藍丹之染練絲,使之為青赤也。青亦一成,真色無異。

晉 葛洪 《抱朴子·黃白》:「不數橡得口訣,猶不可知。況於黃白之術乎?

今能為之者,非徒以其價貴而秘之矣。此道一成,則可以長生。」參見「 一成不變 」。

3. 一重;一層。《爾雅·釋丘》:

丘一成為敦丘。」 郭璞 注:「成,猶重也。

邢昺 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名敦丘。」 清 方以智 《通雅·算數》:

一層謂之一成。」

4. 謂擊一下。《呂氏春秋·長攻》:「先具大金斗, 代君 至酒酣,反斗而擊之,一成腦塗地。」 高誘 注:「一成,一下。」

5. 一困畢亮定的規格。 清 惲敬 《三代因革論》:

倫物之紀,名實之效,等威之辨,授之以一成之式,齊之以一定之法。」 嚴復 《原強》:「不觀於圬者之為牆乎?

與之一成之磚,堅而廉,平而正,火候得而大小若一,則無待泥水灰粘之用,不旋踵而數仞之牆成矣。」

6. 初次製成的。 唐 劉商 《秋夜聽嚴紳巴童唱竹枝歌》詩:

來時十三今十五,一成新衣已再補。」 宋 劉一止 《喜遷鶯》詞:「怨月恨花,須不是不曾經著。

這情味望一成消滅,新來還惡。」

7. 謂奏樂一終。《禮記·樂記》「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滅 商 」 漢 鄭玄 注:「成,猶奏也。每奏武汪寬曲,一終為一成。」

2樓:婷迷土兵

1,指**敏腔的一章。《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搜拿絕」。

2,方圓十里為一成。《世姿左傳·哀元年》有田一成。

3,一重(chong),一層,《爾雅·釋地》丘一成為敦丘。(一層土就叫敦丘)

參考:成 百科》

古文中「一」的意思.

3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一」字常見以下用法:

《狼》:「一屠晚歸。」

一邊;一面。《蘭亭集序》:「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同一;一樣。《察今》:「古今一也。」

看作一樣。《蘭亭集序》:「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統一。《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

專一。《勸學》:「用心一也。」

全;一概。《岳陽樓記》:「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一旦。《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

才;剛剛。《赤壁之戰》:「初一交戰,操軍不利。」

初次。《曹劌論戰》:「一鼓作氣。」

希望能幫到您。

成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4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作動詞時:1、完成。《說文解字》:成,就也;

2、變成,成為。《後漢書·列女傳》: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3、成全;4、形成。吳均《與朱元思書》: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5、事物生長到一定的狀態。《呂氏春秋明理》:五穀萎敗不成;

6、樹立。《戰國策·秦策》:以成伯王之名;

7、訂立。如:成言,成券、成約,成說;

8、平定,講和。《左傳成公十一年》:會於稷,以成宋亂;

9、成家。如:成親,成室。

作名詞時:1、成功。《資治通鑑》:逗山成敗之機,在山洞中於今日顫中;

2、成果,成就。如:坐享其成,一事無成。

作副詞時:表示達到乙個單位,強調數量多或時間長。如:成年累月。

成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5樓:夢之緣文化

動】1.成,就也。此織生自蠶繭,成於機杼。

後漢書·列女傳》 2、變成;成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後漢書·列女傳》 3、成全。

如:成玉成其事。4、形成。

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吳均《與朱元思書》 5、..

成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6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作動詞時:1、完成。《說文解字》:成,就也;

2、變成,成為。《後漢消彎書·列女傳》: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3、成全;4、形成。吳均《與朱元思書》: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5、事物生長到一定的狀態。《呂氏春秋明理》:五穀萎敗不成;

6、樹立。《戰國策·秦策》:以成伯王之名;侍橋槐。

7、訂立。如:成言,成券、成約,成說;

8、平定,老友講和。《左傳成公十一年》:會於稷,以成宋亂;

9、成家。如:成親,成室。

作名詞時:1、成功。《資治通鑑》:成敗之機,在於今日;

2、成果,成就。如:坐享其成,一事無成。

作副詞時:表示達到乙個單位,強調數量多或時間長。如:成年累月。

古文中一的意思 一的意思有哪些

7樓:哲哥聊歷史

1、一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一邊,一面;同一,一樣;看作一樣;統羨悉逗一;專一;全,一概;一旦;才,剛剛;初次等。

2、一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讀作yī。此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本義為最小原始單位,最小的正陸褲整數兄賣,後引申為相同的,無二至的、整體的、全部的、整個的、所有的等。

在古文中,弄是什麼意思,古文中「於」是什麼意思

基本字義 1.玩耍,把玩 擺 玩 臣 帝王所親近狎暱的臣子 潮兒。戲 回。瓦 瓦 是原始答的紡錘,古代把它給女孩子玩,意為生女兒 璋 璋 是一種玉器,古代把它給男孩子玩。意為生兒子 2.做,幹 假成真。明白。3.設法取得 點錢花。4.攪擾 這事 得人心惶惶。5.耍,炫耀 搔首 姿。6.不正當地使用 ...

古文中「大學」是什麼意思,古文中「於」是什麼意思

在這裡指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詞語 大學 注音 d d i t i xu 釋義 儒家基本經典之一。原為 禮記 中的一篇。相傳為 曾子 作,近代許多學者認為是秦漢之際儒家作品。全面總結了先秦儒家關於道德修養 道德作用及其與治國平天下的關係。南宋 朱熹 把它與 論語 孟子 中庸 合稱為 四書 實施高等教育...

古文中的發生是什麼意思,古文中故是什麼意思

古文中的 發生 的意思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萌發,滋長。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皇祇發生之始,后王布和之辰。2 指使萌發 滋長。宣和遺事 前集 天能發生萬物,亦可肅殺萬物。3 指春天。舊唐書 僖宗紀 屬節變三陽,日當歲首,乃御正殿,爰命改元,況及發生,是宜在宥。4 猶出現。春夜喜雨 詩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