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物理簡單拉哈?物理怎樣學才更簡單?

2025-05-13 07:11:02 字數 4844 閱讀 5824

1樓:他愛別人

其實,物理這一毀逗科屬於理科我感覺挺難的,而且不好懂很複雜深奧,這一點如果不好好課後看書複習的話是很容纖瞎賣易掉隊的首先翻開、理綜課本,開啟目錄,將大綱裡面要求的要點(不知道的去問老師)乙個不漏的標神世出來。

從第乙個重點開始,在腦中冥想如果很陌生,不知所云,恭喜你,你找到了乙個可以提高至少5分的點!幸福吧?趕快翻課本,把那個點誓死砸實!

明白?很重要很重要,就算你和老師鬧翻了臉,也要將這一乙個點乙個點的往下來,並且不斷的回憶之前的點,反覆輪迴至少5編,那麼,恭喜,你數學、理綜基本知識絕對沒問題了。

這樣的話,基本要花4天左右。還沒完,繼續開啟目錄,思考各個點之間的聯絡,能想起來多少是多少。 然後,開始重複做以前做過的套卷,鞏固剛學會的東西這樣大概要1-2天。

按我說的做,至少提高60分,前提是你耐得住寂寞,忍得下來)

把目錄看了乙個編,方程式的條件、以及一些基本的常識掌握好,物理解答題,一般不難的,比起數學壓軸題,簡單多了。題型基本確定的,實際上,也就是套公式。

估計你公式都掌握的不牢,還有,每列乙個式子,都考慮下是否有遺漏的力,比如摩擦力,還有這個過程中,加速度方向改變了沒等等的,很多都是必考而且易錯 點。數學、理綜、英語都可以這麼解決。

這樣就ok咯,我是為榮譽而戰的哦!!)

2樓:匿名使用者

多做題,有不明的就多問,不要拖。

3樓:網友

1.從頭檔枯到尾看一遍者芹書本和做課後習題可提高20分;

2.細心可提高10分。

3.(最重要)物理就是標量和向量的問題,解物理題絕不能籠統,例如物體的受力方向大小,哪個物體首蠢畢受哪種力,為什麼受力要清清楚楚。30分。

4.整體法和隔離法。

4樓:綠油油虹穎

其實物理還是很好學的,主要考的就是過程的分析,只要過程搞清楚了,分基本上也就到手了。

5樓:網友

你應該是高中生吧 如果是的話 那這個現象是正常猛襲的因為高中物理難度是逐漸上公升的。

但是要想學好物理首先要知道自己那裡不會認識自己的弱點。

其實你也沒有必要做很多的題。

原因是 你現在枝春兄如果有時間的話 可以看看你以前做過的 再溫習一遍。

你肯定又不會的 甚至是老師講過的也會有。

把這些弄懂 搞清老師的解題思路 並融入你自己的思想。

我想你肯定有收穫的。

孩子 學習就是在不斷 錯中成長的 把錯的弄懂 弄森鬧到老師講完後錯的自己。

又能獨立分析解決就可以了。

6樓:網友

1、理解物理情景。

2、根據物理情景,選取相應的物理知識,公彎搜式,規律前畝解答。

3、多問問老師或同學。埋悔歷。

物理怎樣學才更簡單?

7樓:仲訪夢

一是要改變思維習慣。不同的學科知識有不同的特點,有不同的邏輯體系,因而學習物理時要改變原有的思維習慣,要注意按物理學的規則和要求去思考去判斷,不要憑想當然,不要跟著感覺走,否則,就走不出疑惑的泥沼。

例如,要求測量一段金屬絲的直徑。具體辦法是將這段金屬絲緊密地繞在一支圓鉛筆上,並設在鉛筆上繞的匝數 n 是 30 匝,用公釐刻度尺測得 30 匝線圈的總 「寬」度 1 為 公釐,最後計算出金屬絲的直徑 d 是多少。

我班上有的同學寫出了這樣的算式: d = 1 / n = 70 . 0 公釐/ 30 = 2 . 33 公釐。

老師說這個結果是錯的,正確的結果應是 2 . 3 公釐。有的同學就感到想不通,憑想當然,認為小數點後面的位數越多越好。

結果不能脫離最基本的實驗事實,因為測量的所使用的工具是公釐刻度尺,所以得出的結論就只允許在公釐位後出現一位估測數。若公釐位後出現兩位數,則反映測量的工具精確到了絲公尺位,而實際上公釐刻度尺只能精確到公釐位。

二是要改變學習方法。學習的內容不同、目標不同,與之相適應的方法也就不同。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它與以前所接觸的思辨性較強的知識有區別,所以,要注意多觀察,要認真做實驗,並要記住一句話:

智慧出在手上。

當然,談到改變學習方法,對於初學物理的同學,免不了有些抽象。萬事都有乙個過程,要想找到好的學習物理的方法,不可操之過急,其有效的步驟是:先要認真學習和掌握物理老師所介紹的方法,接下來就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總結和摸索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

8樓:未向什麼

多用腦袋思考,老師講的知識點一定要想清楚。

怎樣學習物理最簡單

9樓:網友

不能硬背。

物理—「悟理」。

體會透裡面的道理,一切變得很容易。

我只有「悟理」好。其它科(特別是記憶的科)全不行。)

10樓:楓葉炒著吃

最主要的是有興趣,其次呢,可以多做實驗,物理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另外初中物理要注重力學和電學,上課要認真聽講,課餘還可以專研一些難題,我就是這麼學的,中考考了滿分的。

11樓:網友

在理解課本知識點的基礎上多做題。

我就是這麼過來的,物理成績還算不錯,呵呵。

12樓:養凌鑲

只要有興趣,學什麼都簡單。

物理怎麼學簡單

13樓:楊光

多做題,關鍵還是對題型的理解,不能抄答案。

可以去買本練習冊來做,只做一本,要弄懂得徹底,其餘的先別做,先弄懂一本後再來做其他的就會比較輕鬆,還有要預習,這樣的話,上課的話就相當於複習,會有很好的效果的。

希望你的兒子學習成績進步。

14樓:網友

上課認真聽,要做筆記,課後及時複習,多做練習題,不能只做書本上的習題。一定要記住基本定義、定理、公式!

15樓:網友

認真聽課,前提是要學好數學,對物理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找些有關的書來看。

16樓:青春沒有等待

1.認知 2.理解3.運用 ,我有次在微課網上看過老實講過一次。

17樓:網友

首先糾正一下——物理不簡單,因此學起來肯定不簡單,那我們就得來尋找這種不簡單的學習的最佳的方法。多做+多聽+多思考。

18樓:不打醬油打醋哥

理解了活學,將生活聯絡起來。

簡單的物理哈。。

19樓:網友

聲音的速度v=340m/s 遊艇的速度v』=10m/s設聽到聽到回聲時的距離為s'

2s'=vt-v't=340m/s×3s-10m/s×3s=990m∴s'=990m/2=445m

20樓:匿名使用者

聲音的速度v'=340m/s)

設聽到回聲時小遊艇距城牆的距是s

2s=v't-vt=340m/s*3s-10m/s*3s=1020m-30m=990m

所以s=495m

麻煩做哈簡單物理題,謝謝!

21樓:網友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不是物體運動的原因。

物體保持運動,可以沒有力的作用;物體的運動速度改變,或者改變方向,或者由靜止到運動,或者由運動到靜止,都必須要有力的參與。

這樣,這道題會了嗎?

22樓:氵氵氵氵氵氵

c 只有受力不平衡,才會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例如,給物體加速度的一剎那,如果有力和他平衡了,那他怎麼會加速度呢?只有一剎那大於了,才會改變。

23樓:不會蹦的蘆薈

ca錯,你假設乙個物體初速度很大,力很小,和另乙個物體力很大,初速度很小。很可能力小的速度反而大。

b錯,物體不受力時,保持原來的狀態,速度不改變。

d錯,沒有力作用物體也可以運動。

24樓:網友

a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條件,同一物體所受的力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大。

b作用在運動物體上的力消失後,物體運動的速度將不變c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從靜止變為運動,是由於物體所受力不平衡 √

d物體運動是因為運動是相對的,所選參照物的原因。

25樓:漠海雁

ca:受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跟速度沒有必然聯絡b:不受力的物體會維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c:力是改變運動狀態的條件。

d:不受力的物體可以是勻速直線運動d~

26樓:網友

a錯,根據牛頓第一定律,物體不受力也可以維持勻速直線運動b錯,同上。

c對,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唯一條件。

d錯,和ab同理。

很簡單的物理哈?

27樓:雲斐然

靜止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體,靜摩擦力為0,在上面對物體施加乙個豎直向下的力,物體的靜摩擦力還是0。

簡單的物理學具

28樓:網友

彈簧測力計,量筒,鑷子,托盤天平,砝碼滑輪,鉤碼,滑輪支架,滑輪掛鉤,槓桿橫樑,槓桿支架,槓桿,溫度計,,三稜柱鏡,半圓玻璃磚,帶手柄凸透鏡,圓錐,光屏,光具插座,圓刻度盤,平面鏡,平面玻璃,小孔板等。

物理問題 高中的 很簡單的哈

29樓:

物體從a點開始下滑到b點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w,則有動能定理有:mgh-w=mv^2/2

則可以知道w=mgh-mv^2/2

物體與水平面中蘆間的動摩擦係數是埋伍a,則彎培或。

mv^2/2=amgs則。

a=2gs/v^2

怎樣學物理

牢記公式,注意變化,注意總結,做好題,會做題。其實物理很簡單,說白了就是套公式,要把公式,概念的意義弄透,最好自己推一遍,對於實驗題,其實很多是重複的,有時需要死記著答案,但要在理解的前提上。計算題一定要看清到底代入得是什麼物理量,會不會所帶的跟計算的不一樣,這樣應該就不會錯。如何學物理 對於如何學...

怎麼學物理,我應該怎樣學習物理??

學物理要有很大的思維空間,你可以向物理成績好的男同學或老師詢問學習方法,但你不能總是問他們,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想都不想就去問他們,你要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不要總依靠他們,多做題目,尋找做題的規律。其中細節是決定分數的高低。培養興趣 理解本質!物理即 悟 理 要理解,只有從本質上理解了,什麼題目都沒問...

怎麼學物理和數學,怎樣學好數學和物理?

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多練習。數學 課本上講的定理,你可以自己試著自己去推理。這樣不但提高自己的證明能力,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還有就是大量練習題目。基本上每課之後都要做課餘練習的題目 不包括老師的作業 數學成績的提高,數學方法的掌握都和同學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分不開的,因此 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包括 聽講 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