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陳正甫《會心集》的譯文

2025-05-10 15:02:33 字數 2465 閱讀 1858

1樓:淳于赬

世間人所難獲得的只有趣罷了。趣就好比是山上的顏色,水裡頭的滋味桐悉,花裡頭的光影,女人裡頭的恣態,即使擅長言辭的人也不能一句話說清楚,只有領會於心的人知道它。現代人仰慕著趣的名聲,追求近似於趣的東西;於是有辨說著書法繪畫,鑑賞著古董就自以為是「清」了;又有不務實際想些玄奧道理,離開紅塵、不問世事就自以為是「遠」。

等而下之,又有像那韋蘇州(應物)的刻意燒香煮茶的人。這些都是趣的皮毛,和趣的神情沒什麼關係。趣從自然而然中得來的就深刻,從後天學問中得來的就局神乎淺薄。

當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叫做趣,然而無論做什麼統統是趣啊!臉上沒有嚴肅的表情,眼睛沒有固定的樣子,嘴巴喃喃發聲而想說話,腳跳來跳去而不固定,人生的至樂境界,真沒有超過這個時候了。《孟子》所謂的「不失赤子之心」,《老子》所謂的「能嬰兒」大概就是指這個啊!

趣的最高最高境界。山林裡的人,不受限制不受束縛,能夠自由自在的過日子,所以雖然沒有在追求趣,卻已經接近趣了,那些愚味庸俗的人他們接近趣,往往因為他們沒有品味。可是品味愈差,他們所追求的就愈來愈下流,有的人就縱酒吃肉,有的人放情聲伎,完全順自己的意思去做事情,毫不忌諱、全不害怕,自認為自己無望於世,所以全世界嘲笑他他也不管,這又不是趣了。

等到人年紀漸瞎笑大,官職漸高,品味就漸漸地大,身體像套著無形的枷鎖,心靈如同扎著芒刺一般,全部身心,都被見聞知識所束縛,道理學得越深,然而離情趣越遠。 我的朋友陳正甫,是個深深獲得趣的人。所以他所寫的《會心集》一些人,趣佔了大半。

否則的話,即使有人狷介好像伯夷,清高好像嚴光也不錄取在裡頭。啊!誰說品味像陳君這樣,官職像陳君這樣,年紀壯盛像陳君這樣,竟然能夠懂得趣到這樣的地步哪!

敘陳正甫會心集的原文

2樓:小涵系列

世人所難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態,雖善說者不能下一語,唯會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於是有辨說書畫、涉獵古董以為清,寄意玄虛、脫跡塵紛以為遠,又其(2)下則有如蘇州(3)之燒香煮茶者。

此等皆趣之皮毛,何關神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學問者淺。當其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無往而非趣也。面無端容,目無定睛,口喃喃而欲語,足跳躍而不定,人生之至樂,真無逾於此時者。

孟子所謂不失赤子,老子所謂能嬰兒,蓋指此也。趣之(4)正等正覺(5)最上乘也。山林之人,輪侍無拘無縛,得自在度日,故雖不求趣而(6)趣近之。

愚不肖之(7)近趣也,以無品也,品愈卑(8),故所求愈下。或為酒肉,或為聲伎,率(9)心而行,無所忌憚知鏈,自以為絕望於(10)世,故舉世非(11)笑之不顧也,此又一趣也。迨(12)夫年漸長,官漸高,品漸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節俱為聞見知識所縛,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遠矣。

餘友陳正甫,深於(13)趣者也,故所述《會心集》若干卷,趣居其(14)多。不然,雖介(15)若伯夷,高若嚴光,不錄也。噫,孰謂有品如君、官如搭桐孫君、年之壯如君,而(16)能知如此者哉!

敘陳正甫會心集的註釋

3樓:溫柔_慄恦溍

1)敘:通:「序旁肢」,為。作序。

2)其:指示代詞,那些。

3)蘇州:唐代詩運賣世人韋應物任官終於蘇州刺史。

4)之:定語配畝後置的標誌詞。

5)正等:即上等;正覺:佛教以洞眀真諦追到大徹大悟的境界。

6)而:錶轉折。

7)之:取消句子獨立性。

8)卑:低等的。

9)率:順從。

10)於:和。

11)非:指責、批評。

12)迨:等到。

13)於:在。

14)其:語助詞。

15)介:孤高。

16)錶轉折。

敘陳正甫《會心集》的作品註釋

4樓:荼蘼☆稤

⑴不失赤子:《孟子·離婁下》:「大人(有德行的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初生的嬰兒。

能嬰兒:《老子》第十章:「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大意為:專粗守氣,致力柔和,能像無慾的嬰兒嗎?

正覺:梵語三菩提的意譯。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卷二本:「『三』雲正,覺雲『菩提』,即是無上正等正覺。」佛教徒以洞明真諦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為登正覺。

陳正甫:陳所學,字正甫,一字志寰,景陵人,西元1583年(萬曆十一年)進士,此時任徽州知府。

介:孤高,有操守。伯夷:商末孤竹君長子。周武王滅商後,與其弟叔齊逃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

高:清高。嚴光:字子陵,東漢初會稽餘姚人,曾與劉秀同學。劉秀即位後,他改名隱居,後被召到京師洛陽,任為諫議大夫,他不肯受,歸隱於富春山。

敘陳正甫《會心集》的介紹

5樓:黃昏的狂

敘陳正甫《會心集》是明亮櫻代袁巨集道所作。這篇文章為作者於西元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遊歙縣(明徽州治所,今屬安徽)時所作。文章先就「趣」、「自然」以及二者的關係用很大篇幅從多種角度反覆辯說,結尾以寥擾鍵瞎寥數語將所論與所敘物件聯接起來。

結構呈倒三角形,看似喧賓奪主,緩空實是欲擒故縱,極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