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石艾青寫作文,《礁石》艾青賞析有哪些?

2025-05-06 00:40:09 字數 3714 閱讀 6618

《礁石》艾青賞析有哪些?

1樓:八卦娛樂分享

此詩沒有直抒胸臆拿陸式的呼號,只有冷靜的客觀描寫,採用的是旁觀者的敘述視角,彷彿詩人只是在呈現乙個事實。

在詩人的筆下,「礁石」具有無比堅定的意志和英勇消薯頃頑強的抗爭精神,任憑「無休止」的狂風惡浪吹打,依然昂首挺胸。

儘管「臉上和身上」留下了「象刀砍過」的累累傷痕,卻毫無畏懼、決不退縮,照樣巋然不動,並且還「含著微笑,看著海洋」帶著必信的信心和無比樂觀的精神,笑迎更猛烈的挑戰,承受更嚴峻的衝,是乙個大無畏的英雄形象。顯然,這「礁石」有著象徵性。

礁石》是現代詩人艾青。

於1954年7月創作的一首新詩。詩人通過此詩表達了對這種堅韌頑強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讚美,亦對正處在種種困擾和擠壓中的祖國手滲人民以深切的鼓舞。

此詩語言凝練,採取烘托、比擬等手法,以冷靜客觀的描寫手法。

以旁觀者的敘述視角作形象的勾勒,不作意義或感情的闡發,把其中的意韻留給讀者去體會,十分富於詩歌美。

礁石》被選為**廣播電視大學。

等高校的《大學語文》

教科書中的課文。

艾青短詩《礁石》原文

2樓:布吉島該叫啥

《礁石》

現代 艾青。

原文:乙個浪,乙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每乙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裡,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3樓:匿名使用者

乙個浪,乙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乙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象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裡。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礁石》是艾青的代表作嗎?

4樓:帳號已登出

礁石》是一首詩情濃郁而又耐人尋味的詠物小詩。詩中詩人從全新的角度觀察事物,並將自己的思考熔鑄於「礁石」這一具體意象中,謳歌了「礁石」的光輝形象。

乙個浪,乙個浪,無休無止地撲過來」,乙個「無休止」,乙個「撲」,狀寫了海浪的氣勢洶洶,不可一世,「無休無止地撲過來」,足見海浪之多,時間之長,飢滑它是決心要把礁石衝碰物擊得粉身碎骨的,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深受海浪的無情撲打,礁石該怎麼辦呢?為了生存,它頑強地同海浪進行鬥爭:

每乙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這是何等鎮定、勇敢!面對強敵,面對困難,礁石主動迎擊,把敵人踩在「腳下」。這裡,寥寥數語便把礁石堅強、勇敢的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

透過礁石形象我們不難發現,礁石其實也是詩人堅忍不拔的自我精神的真實寫照。

礁石在與浪的搏鬥中,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裡/含著微笑,看著海洋……」經過巨大的磨難爛吵臘,礁石雖然傷痕累累,但它仍巍然屹立,含著微笑,看著海洋,對勝利仍充滿信心,足見礁石是何等的自信與偉大。因此,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成一塊普通的石頭,也不能僅僅侷限於艾青的自我形象,我們還可以把它看成是那些敢於反抗壓迫、抵制逆流的英雄形象。他們不畏強權,勇於抗爭,用微笑面對困難和險阻,他們應是時代和社會的中流砥柱。

賞析 礁石 艾青

5樓:溫尕

由於礁石的形象被提到象徵的層次,它的意蘊已超越了特指的象徵物件和歷史條件,使人產生多重聯想和解悟。

她可以理解為一種正直偉岸的人格精神;在兩種人間力量中有表現為「正義」「真理」的象徵;在社會發展的歷程中,他又使人們想起進步與腐朽之間的衝突---在礁石和海浪這兩個對抗的形象中,與象徵「正義」「真理」的礁石相對立的海浪,其外的特徵是**的、強大的、攻擊的,從內在力量來看,它確是怯懦、虛弱和無能的。相反,巍然屹立的礁石,雖然總是被動無辜的受到傷害、踐踏,雖然渾身佈滿傷痕,但由於具有不滅的內在偉力,海浪的衝擊砍削只能更加增強他堅硬頑強的本質,他永遠以強者、勝者的自信心和昂然的姿態撞碎外強中乾的海浪,「含著微笑,看著海洋在結構上,它的視點先對準海浪,再轉向礁石;以動態寫海浪,以靜態寫礁石。這正是為了以海浪外在的狂暴、囂張和侵害的本性與它的徒勞、失敗,有力的反襯礁石的堅韌、靜穆、深沉的內在力量以及他無繩反抗和勝利。

同時,它採用了最為簡潔的語言和最純粹、質樸的白描手法,以取得與礁石抱朴守真的品格「同質」的效果。

艾青《礁石》的賞析

6樓:對他說

乙個浪,乙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乙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象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裡。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1954年7月25日。

它依然站在那裡,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這是《礁石》中的一行詩。艾青在為別人題詞的時候,常常引用這行詩。比如1985年,艾青到秦皇島訪問,他在為青年們的題詞中就有這一行詩。

而《礁石》這首詩寫於1954年,距1985年已經三十乙個年頭了。經過了漫長的時日,而在這漫長的時日中,詩人還經歷過二十年的磨難。其生命差不多是在死亡線上掙扎。

在好不容易復出之後,詩人仍然牢記著這行詩:「含著微笑,看著海洋……」可見這行詩在詩人心中的份量。這行詩差不多已成為詩人的座右銘,詩人還希望成為青年人以及其他人的座右銘。

這行詩的含意確實深刻而豐富,說它是詩人一生經驗的總結,也並不過分。對於人生,對於社會,對於歷史,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詩人以「含著微笑,看著海洋」八個字來概括了。

這微笑,在艱難困苦面前是一種自信,在殘酷的敵人面前是一種強者的藐視,在歡樂與勝利的時刻是一種舒暢。總之,不管是在歷史的風雲中,還是在個人的蹉跎的征途上,都應該採取一種積極的態度,勇敢地迎接生活,也勇敢地迎接各種挑戰。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從這行詩,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風姿。也可以說,是我們瞭解詩人、認識詩人以及詩人的詩的一把鑰匙。理解了這行詩的深刻而豐富的內涵,就可以理解詩人一生對於生活的態度,以及詩人創作中的基本旋律了。

這行詩看來得之輕而易舉,實則它是詩人生命的結晶,越瞭解詩人,就越會感到這行詩的鋼鐵般的沉甸甸的份量。

礁石》這首詩是寫礁石,著重在寫礁石的堅強、堅韌不拔的精神。可以說,這是詩人的自我寫照。從少年時代起,詩人就顯示出一種倔強的品格。

他不屈服於父親的壓力,毅然和地主的家庭以及這個家庭的根深蒂固的舊觀念決裂。而後他在敵人的監獄中,這種倔強又經過了淬火,變成頑強、甚至英勇了。再以後的二十多年磨難,使這種頑強變得更加沉勇了。

當然,這種堅強不只是一種個人品格,它是以對於生活的堅定信念,對於正義的無比堅貞為基本構成要素的。

不僅如此,這首詩還具有著廣泛的意義。礁石的形象,是社會生活中的。

7樓:high芋頭小姐

《礁石》此詩所描繪的礁石的形象,正像乙個久經鬥爭考驗的人,無論東西南北風,無論多少的傷害打擊,都不能讓它移動一步,都不會讓它失生活的信念和信心。經受刀砍浪打的礁石,依舊微小地面對海洋、歷經磨難的鬥士依舊勇敢堅強地活著。

詩人通過此詩表達了對這種堅韌頑強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讚美。這種存在,既可以是乙個人,也可以是正處在種種困擾和擠壓中的祖國。此詩沒有直抒胸臆式的呼號,只有冷靜的客觀描寫,採用的是旁觀者的敘述視角,彷彿詩人只是在呈現乙個事實。

礁石》—艾青。

乙個浪,乙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乙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像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裡。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礁石這首詩讚美的是什麼,艾青的《礁石》讚美的是什麼精神

礁石 是艾青1954年7月在南美旅行時寫的一首短詩。在一般人的筆下,礁石總是被描寫成阻塞航道 碰毀船隻的醜惡事物,但艾青則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觀察和描寫它。在詩人看來,碰毀船隻不是礁石的責任,因為事實是航船觸碰礁石而不是礁石去碰撞航船。礁石屹立在海上,礁石受到來自多方的災難 四方的海浪無休止的襲擊。而...

從艾青《礁石》的詩句裡,可以感受到詩人怎樣的心境

礁 石艾青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像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裡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1954年 艾青 1910 1996 原名蔣海澄。礁石 這首詩是艾青1954年7月寫的一首短詩。在一般人的筆下,礁石總是被描寫成阻塞航道 碰毀船隻的...

改寫作文和仿寫作文有什麼區別,仿寫作文仿的是什麼

改寫作文是把原文由一種文體轉變為另一種文體,或者是對原文的內容進行改編。仿寫作文是指仿寫例文的寫作結構 順序或方法,不能照抄內容,也不能改頭換面,文章的題材自己要重新選擇。改寫作文是從別人的基礎上把文章進行修改。而仿寫作文是以別人的寫作形式自己寫一篇類似的作文。改寫要求材料相同 仿寫要求結構或形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