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猴年馬日
韓非(約西元前280年—西元前233年),又稱韓非子,戰國末期南韓新鄭(今屬河南)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法家學派代表人物。[1]
韓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於一身,將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為一體,為後世留下了大量言論及著作。其學說一直是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統治階級治國的思想基礎。
韓非出身南韓宗室,約韓釐王十五年(前280年)出生於戰國末期南韓的都城新鄭的乙個貴族之家。
韓釐王二十年(前275年),南韓難深重。韓非始讀「家有之」的商、管之書和孫、吳之書,也讀各類雜書。
韓桓惠王十年(前262年),秦將白起率兵攻韓,一下攻取五十城。南韓上黨郡守降趙。南韓統治層開始分崩離析。在此前後,青年韓非開始上書,這個歷程約為五年。
韓桓惠王十五年(前257年) ,韓非痛恨治理國家不能尋訪任用賢明的人才,反而提拔浮誇之人在有實際功績的人之上,於是開始埋頭著述。
韓桓惠王十九年(前253年),荀子離開稷下後,來到楚國,春源頃申君任命其為蘭陵令,繼續受徒教學。在此前後,韓非投奔荀子門下,「學帝王之術」,同學者有李斯等人。[5][6]
出使秦國。韓非的書傳到秦國,秦王非常讚賞韓非的才華,他看到韓非的文章後說:「寡人若能見到此人,與他交遊,便是死也沒遺憾了。
韓王安三年(前235年),因秦國攻韓,韓王在危急關頭召見韓非,與韓非謀劃削弱秦國的實力。[5][6]
獄中被害。李斯、姚賈陷韓非,詆譭他說:「韓非是南韓的公子。
如今您想兼併諸侯各國,韓非終究向著南韓而不會向著秦國,這是人讓慎之常情雹滑陸。如今您不任用他,留他很長時間才放他回去,這是給自己留下後患,不如加罪於他依法懲治他。」秦王認為他們說得很對,便將韓非交法官治罪。
李斯指使人送毒藥給韓非,讓他自殺。韓非想親自向秦王表白,沒能見到。後來秦王十分後悔,派人赦免韓非,韓非已經死了。
韓非子 韓非 是什麼朝代的人,孔子,孟子,韓非子,老子分別是什麼朝代的啊??
韓非是戰國時代韓國的貴族,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國貴族公子。與李斯同為荀子的學生,多次上書韓王勸其變法圖新,未被採納。後來他的著作傳到秦國,秦始皇極為讚賞,後來出使秦國,遭李斯的讒言自殺於獄中。韓非子任法術而尚功利,信賞必罰,排除仁愛。他是一個歷史進化論者,變 是他思想的一條主線和核心,主張因地制宜...
韓非子。說林下解釋,韓非子。說林下 解釋
伯樂教他所憎惡的人識別千里馬,教他所喜愛的人識別普通馬。千里馬偶爾才有一個,識別這種馬得利慢,普通馬每天都有人 識別這種馬得利快。這就是 周書 上說的 把特殊條件下說的話當作普遍法則來引用,是一種迷惑 桓赫說 雕刻的原則是,鼻子不如先刻大一些,眼睛不如先刻小一些。鼻子大了可以修小,小了就不能修大 眼...
韓非子寓言類文言文,韓非子寓言類文言文四篇
守株待兔 自相矛盾 濫竽充數 老馬識途 買櫝還珠 鄭人買履 扁鵲治病 宋人疑鄰 畫鬼最易 擊鼓戲民 魯人搬遷 心不在馬 曾子殺豬 自相矛盾 螳螂捕蟬 等 韓非子的短篇寓言故事原文 韓非子 五蠹 記載 文言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