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汽車之路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漢朝與晉朝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
220年,漢朝丞相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漢朝首培正式結束。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
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265年,魏國相國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祥芹亂,史稱西晉。三國時代正式結束,中國歷史正式進入了晉朝時代。
280年,晉滅東吳,統一中國,三國時期徹底結束。
三國時期的經濟制度。
1、屯田制。
西漢以來,歷代為解決軍糧供給、軍費開支及補充國庫儲備,多組織士兵、利用犯人或招募百姓墾種。主要採取軍屯和民屯兩種形式。
軍屯即以軍事組織形式由士兵及其家屬進行墾種,民屯則以民戶為主體進行有組織之屯墾,其中也有利用犯人者。此外,明代還有商屯。東漢末,曹操組織的屯田為民屯,效果非常顯著。
其後,歷代多沿此制。
2、租調製。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在《收田租令》中頒佈了新的租調製,規定的田租是每畝每年繳納粟四公升:戶調是平均每戶每年繳納絹二匹、綿二斤,具體實行時根據民戶的資產劃分等差進行徵收。這種徵收實物的戶調製,實際上自東漢後期以來就已經開始,而曹操把它正式確定下來,並謹檔以此代替了繁重的口賦和算賦。
它促進了北方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對曹魏政權起到了一定的鞏固作用,使它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中據有了實力上的優勢。租調製也是中國古代賦稅史上的一次重要變革,對後代的賦稅制度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三國是什麼朝代的?
2樓:少年強則國強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乙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
220年,漢朝丞相曹丕迫使漢獻帝禪讓帝位,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標誌著漢朝時代的正式結束。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
3樓:小嫣老師
三國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
三國時期開始的時間學者各有不同見解,一般分成狹義及廣義。狹義是220年曹丕逼東漢漢獻帝禪讓,建國曹魏,使東漢滅亡開始,廣義是184年黃巾之亂開始。
歷史學家多注重三國鼎立的形成與過程,自184年東漢開始失去政權實體及群雄割據,形成了三國雛型至曹魏代漢為止,所以往往將184年到220年的時間納入三國時期加以討論。
三國時期是什麼朝代
4樓:心理零00時差
三國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
三國時期是位於漢朝與晉朝之間的朝代,三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三國時期從西元220年開始,到西元280年結束,西元280年,晉滅東吳,史稱西晉,統一中國。220年漢朝丞相曹丕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標誌著漢朝時代的正式結束,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
190年漢朝的**集權制度崩潰,軍閥四起,天下大亂,到208年的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並橡薯的雛型。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如此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三國文化的介紹
漢晉之際的學術思想發生劇烈的變動,主要受傳統思想的變絕者化與政治鬥爭有關,前者成份居大。由尚交遊、重品藻,反動而變為循名責實,歸於申韓,因尚名務虛偽反動而為自然、率直,歸於老莊。
由於東漢晚期政治敗壞,局勢混亂,曹操與諸葛亮採用名家或法家的思想來恢復社會秩序,曹操提倡信賞必罰,主張法治,提出用人唯才的觀念打破以門第或名教的標準。諸葛亮也提倡法治觀念,入蜀後修明法制,執法公平,提出治國之要,務在舉賢的主張以任才適用。
三國之後是什麼朝代,三國後面是什麼朝代?
歷史歌曲 三分蜀魏吳,二晉前後延。曹操滅了吳國和蜀後,被司馬家奪了天下,稱西晉。公元265年,魏元帝景元六年的十二月,在十多萬軍隊的簇擁之下,晉王司馬炎昂首闊步登上高臺,逼迫魏元帝曹奐讓位,改國號為晉。真tm給力 中國人居然不知道歷史 居然會說是隋朝!給你們補充點小學知識 樓主沒說你 你用於發問精神...
三國是什麼時候滅亡的
三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自古以來人們多有評價,但都因時代的 歷史的侷限性而未能把三國時期錯綜複雜的歷史關係闡述明白。下面我就以現代人的眼光來闡明我自己的觀點。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再加上黃巾起義的沉重打擊,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各方諸侯也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勢力不斷強大,形成割據紛爭的...
三國是周將軍是,三國官職一覽表
周賀 三國東吳將軍 周賀 232 孫權時期的將軍。太和六年 公元232年 被魏將田豫殺死。周賀 232 孫權時期的將軍。太和六年 公元232年 被魏將田豫殺死。吳嘉禾元年 公元232年 三月,孫權組建了規模 浮舟百艘 的艦隊,派遣將軍周賀 校尉裴潛為統帥,前往遼東。九月,周賀從遼東返回航行至成山,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