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鐘的年齡有多大?

2025-05-04 19:35:06 字數 3721 閱讀 5500

1樓:影子

中國最古的計時器,要數日晷和漏壺。

東漢大科學家張衡在創制渾天儀時,為了使其能自己轉動,採用了齒輪系統擾激把渾象和漏壺聯絡起來。這可以說是最早的天文鐘。以後,從三國到隋初雖都有人制造過渾儀和渾象,但都沒有超過張衡的創造緩消襪。

唐開元年間,天文學家一行和梁令瓚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帶有擒縱器的巨型天文鐘——「渾天銅儀」。它的發明遙遙領先於西方國家在14世紀發明的第一具機械時鐘。到了北宋時期,上面提到的這些儀器都湮滅了,連資料都沒有留下來。

著名科學家蘇頌,在公元橋棚1089年年底,終於創制出一具傑出的天文計時儀器——水運儀象臺,設在當時的首都開封。中國就這點本事,發明了的東西「湮滅」了,只能再由後人重新發明,延續性上的可悲啊!

2樓:樂奏文章

由中國人在北宋時期發明的,到了1090年,北宋宰相蘇頌主持建造了一臺水運儀象臺,每天僅有一秒的誤差。到了1090年,北宋宰相蘇頌主持建造了一臺水運儀象臺,每天僅有一秒的誤差。而且,它有擒縱器,正是擒縱器工作時能發出嘀嗒嘀嗒的聲音。

這就是鐘錶與計時器的區別。國際鐘錶界都把擒縱器視為鐘錶的心臟。在瑞士,找到了一本世界鐘錶界的權威書刊上寫到:

現代機械鐘錶中使用的擒縱器源自中國古代蘇頌的發明。」之後,又在英國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的一本書中,找到了他的一段話:「蘇頌把鐘錶機械和天文觀察儀器結合以來,在原理上已經完全成功,他比羅伯特·胡克先行了六個世紀,比方和斐?

與胡克同被西方認為是天文鐘表的發明人?先行七個半世紀。含神」由於矯大羽知道擒縱器在鐘錶發明中所佔的決定性作用,他在實地考察和查詢了大量有關水運儀象臺的資料後,翻閱了蘇頌所著的《新儀象法要》一書,並找到了西方權威人士的話作為旁證,大膽斷言是中國人開創了掘老並人類鐘錶史,並影響了後來西方鐘錶的進展。

中國古代有日晷、水鍾、火鍾、銅壺滴漏等,這隻能算是古人的計時器。沒有嘀嗒嘀嗒的鐘表聲,都不能稱作鐘錶。到了1090年,北宋宰相蘇頌主持建造了一臺水運儀象臺,每天僅有一秒的誤差。

而且,它有擒縱器,正是擒縱器工作時能發出嘀嗒嘀嗒的聲音。這就是鐘錶與計時器的區別。國際鐘錶界都把擒縱器視為鐘錶的心臟。

在瑞士判跡,他找到了一本世界鐘錶界的權威書刊上寫到:「現代機械鐘錶中使用的擒縱器源自中國古代蘇頌的發明。」

3樓:網友

‍中國計時儀器史學會秘書長陳凱歌則撰文指出,中國計時儀器,從西元前27世紀皇帝創關漏水,以及文獻上記載古人李腔利用太陽照射樹幹投影變化來掌握安排生活工作等史伏穗料算起哪廳衫,我國計時儀器發展史少說也有五千年了。其中,唐代著名天文學家一行和尚總結前人發明創造,造出了「水運渾象」能自動撞鐘擊鼓報道時間,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巨型天文鐘;宋代蘇頌領導組織民間能工巧匠,創制了「水運儀象臺」,還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鐘錶結構原理專著———新儀象法要》。元代郭守敬「大明殿」實際上是乙隻世界上最早的獨立機械時鐘。

最古老的時鐘是什麼

4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世界上最早的機械鐘是725年由中國的一行和梁令瓚兩人發明的,這種鍾附有控制擺輪速度的裝置。

今天仍在報時的最古老的鐘是英國威爾特郡索爾茲伯裡大教堂的沒有鐘面的鐘。這座鐘製造於1386年或更早,1956年重修它以前,它已報時498年,鐘擺擺動的次數超過了5億次。

另外,在英國薩默塞特郡韋爾斯大教堂內有座鐘,它建造的年代大約為1335年。如今,這座古鐘僅剩鍾殼。

鐘的歷史有多少年?

5樓:苦苦的掙扎

西元1088年,宋朝的科學家蘇頌和韓工廉等人制造了史上首座以水力作自動化機械操作的水運儀象臺,它是把渾儀、渾象和機械計時器組合起來的裝置。它以水力作為動力**,具有科學的擒縱機構,高約12公尺,7公尺見方,分三層:上層放渾儀,進行天文觀測;中層放渾象,可以模擬天體作同步演示;下層是該儀器的心臟,計時、報時、動力源的形成與輸出都在這一層中。

西元1276年,中國元代的郭守敬製成大明燈漏。它是利用水力驅動,通過齒輪系及相當複雜的凸輪結構,帶動木偶進行「一刻鳴鐘、二刻鼓、三鉦、四鐃」的自動報時。自宋起,十二時辰分初正即廿四小時系統,一刻即今天的十五分鐘,其準確度較德國之桌鍾早三百多年。

西元1283年在英格蘭的修道院出現史上首座以砝碼帶動的機械鐘。

6樓:噠噠噠啦噠噠噠噠

第一次工業革命有的。

7樓:曾經漫山遍野

不知道,我只是來做每日任務的。

最古老的鐘叫什麼?

8樓:網友

最古老的鐘叫沙漏,又稱「沙鍾」

是我國古代一種計量時間的儀器。沙漏的製造原理與漏刻大體相同,它是根據流沙從乙個容器漏到另乙個容器的數量來計量時間。這種採用流沙代替水的方法,是因為我國北方冬天空氣寒冷,水容易結冰的緣故。

最著名的沙漏是1360年詹希元創制的「五輪沙漏」。流沙從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輪邊上的沙鬥裡,驅動初輪,從而帶動各級機械齒輪旋轉。最後一級齒輪帶動在水平面上旋轉的中輪,中輪的軸心上有一根指標,指標則在乙個有刻線的儀器圓盤上轉動,以此顯示時刻,這種顯示方法幾乎與現代時鐘的表面結構完全相同。

此外,詹希元還巧妙地在中輪上新增了乙個機械撥動裝置,以提醒兩個站在五輪沙漏上擊鼓報時的木人。每到整點或一刻,兩個木人便會自行出來,擊鼓報告時刻。這種沙漏脫離了輔助的天文儀器,已經獨立成為一種機械性的時鐘結構。

由於無水壓線制,沙漏比漏刻更精確。

測定遠古年齡的「鍾」是什麼?

9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79年以來,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曾3次派人進入羅布泊沙漠地區考察,初步揭開了樓蘭國之謎。在孔雀河北岸發現一具褐色的年輕女屍,她的頭髮微卷,眼睛閉著,正像沉睡中的古樓蘭少女。

這具年輕的樓蘭女屍引起了一些考古學家的興趣,可怎樣來測定她死了已多少年了。墓中如有陪葬物品,可以鑑定出屬哪個年代。科學家推測,樓蘭女屍距今有2000多年了。

日本千葉縣見川地方的泥層中,發掘出了一些儲存得很好的古蓮子。美國科學家李比曾應邀去鑑定古蓮子壽長多少歲,他測定這些種子已有3000歲了。古蓮子經過培育照樣開花結了果。

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大自然的「時鐘」——放射性碳14。這種鐘錶不需要人上發條,它也不受外界溫度、壓力等影響,始終正確和不停地走動著。用它就可測定一些物質距今有多少年了。

20世紀初,奧地利物理學家赫斯在氣球吊籃裡放置驗電器,用來測量空氣導電睜做蔽程度時,發現了一種來自天外的射線,引起了許多科學家的注意。1930年,美國科學家李比發現,這些射線穿過地球的大氣時,會產生許多高能中子,這些中子像雨粒似的再撞到空氣中的氮原子上,就把氮原子變成胡碰一種新的碳原子,這種碳原子有6個質子和8箇中子。

放射性碳14是一種不穩定的同位素,它會不斷放出射線而減少,同時又在大氣中不斷產生,使碳含量保持平衡。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在活著的時候,總是不斷地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也必然吸收了混在一起的碳14。只有當動植物死亡後,它們與外界停止了物質交換,碳14的**也就停止了。從這時起,碳14由於不斷放出射線,含量逐漸減少。

大約平均每過5568年,碳14的含量才減弱一半。這叫做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這樣,如果要知道古屍或古蓮子的生長年代,只要測定一下古屍或古蓮子中碳14的含量,就可以算出來了。

考古學家使用碳鍾來確定文物的年代。地質學選用岩石中常見的放射性元素鉀40來做「鉀鍾」。鉀40放射出射線後會變成氬40。

因此,只要測定岩石中鉀40與氬40的含量,再通過計算,就可推知礦物或岩石的年齡。放射性鉀40由於具有更長的半衰期,可以用來判斷離今天幾十億年化石的年齡,悉州使用鉀鍾人們測知珠穆朗瑪峰頂的岩石是45億年前形成的。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約40多億歲了。

太空人從月球帶回的岩石,經測定已有45億歲了。

最古老的哲學,最古老的哲學

以哲學來說,有人類,且當人類能夠理性思考的時候就有哲學,所以哲學的歷史應該是與人成為人的歷史是一樣的,這是廣義的解釋。狹義的解釋,哲學的英語是philosophy,是古希臘語philo 愛 和sophia 智慧 兩個詞合成而來,也就是說哲學就是愛智的意思。而真正將哲學 愛智 與其他的觀點論分開的第一...

最古老國家埃及有多少年,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有哪幾個

古埃及人所使用的文字,通常稱之為 象形文字 是已知世界中最古老的幾種語言之一,從西元前4,000年到11世紀間,正是古埃及文流傳的精華歲月。古埃及人喜歡將象形文字刻印在石碑上,利用它們記述了近5,000年以上的歷史,這項不平凡的文化紀錄,遠遠超過人類其他地區的語言發展。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有哪幾個 世...

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是,中國哪座城市最古老?

凌家灘早在抄5500年前,在長江 襲淮河之間的巢湖流域出現了一座繁華的城市,不僅有大型宮殿和神廟建築,養殖業 畜牧業 手工業也初具規模。如今,昔日的繁華散去,成了含山縣城南40公里銅閘鎮凌家灘遺址的 亂石陣 該遺址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城市。中國現存最古的bai城是蘇州du 城,至今仍zhi保持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