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和憶長征這兩首詩在語言風格上有什麼不同

2025-05-03 16:10:05 字數 1772 閱讀 1271

1樓:秋水伊人

世界偉人,詩人***的七律《長征»這首詩的語言凝練,大氣磅礴,樂觀豁達,境界浩大,氣象闊遠,意境雄渾,感情奔放,構思奇偉。

而«憶長征»作者李志民,作者參加了二萬五千裡的長征這首詩語言直白,細膩真切!

風蕭蕭,雨飄飄,敵人的飛機大炮依然沒有阻擋勇敢的長征戰士前進的步伐;面對強敵依然沒有絲毫的膽怯。浩氣比天,千軍勢如潮。為國仇家恨,只要長纓在手不會有絲毫的退讓的英勇樂觀的精神完。

2樓:文雅又靈敏丶百花

七律長征》是一首七言律詩,選自《***詩詞集》,這首詩寫於1935年10月,當時***率領**紅軍越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回顧長征一年來所戰勝的無數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悅的戰鬥豪情,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困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的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裡也不過是一顆泥丸,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裡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後個個笑逐顏開。

江城子憶長征,李志明,長征萬里路迢迢,風蕭蕭雨飄飄,浩氣比天,千軍勢如潮,為雪國恥灑熱血,真理在恨難消,夢斷推窗聽鼓角,冷月嬌流螢高。

3樓:喵爺爺的寶寶

七律長征基本表達的是大氣磅礴的感覺,主要是體現巨集大。

而憶長征是以細膩的情感描寫當初長征的一些回憶,更加體現的是懷念。

4樓:網友

七律 長征》語言凝練、氣勢磅礴,而《憶長征》語言直白,細膩真切。

七律長征的詩意和中心思想?

5樓:網友

七律長征中從描寫巍峨的雪山,寒冷的鐵橋等表達了對紅軍不怕艱難險阻的優秀品質的讚美,同時也寫出長征時的艱辛。

但是全詩讀起來朗朗上口,氣勢高昂,讓人雖為巍峨的雪山,寒冷鐵橋所膽怯,但是依舊想像詩中的紅軍一樣,用自身的勇氣,堅毅的意志來克服這些困難。

七律·長征》是一首七言律詩,選自《***詩詞集》,這首詩寫於1935年10月,當時***率領**紅軍越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回顧長征一年來所戰勝的無數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悅的戰鬥豪情。

6樓:士多啤梨乳酪醬

七律。長征的譯文:行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苦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

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裡也不過是一顆泥丸。金沙江逐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鮮橋桁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

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裡精靈的名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七律長征的中心思想:這首詩形象地概括了紅軍長征的戰鬥歷程,熱情洋溢的讚揚了中國農工紅軍不怕艱苦,克服困難,勇往直前,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等思想感情。

7樓:一定之規

意思:紅軍不怕長征路上的艱難困苦,把艱難的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絕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裡,不過是一顆滾動的泥丸。

金沙江的浪潮拍堤的懸崖絕壁。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這千里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詩意和中心思想:這首詩是***對長征一年以來戰勝的艱難險阻的回顧,高度讚揚了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充滿著戰鬥的喜悅和豪情。

不怕"是這首詩的詩眼。

8樓:公尺謹

《七律·長征》中心思想 這首七言詩通過對舉世聞名的長征的生動描寫, 讚頌了中國工農紅軍的革命 英雄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七律長征全詩毛澤東七律長征原文

七律 長征 是一首七言律詩,選自 詩詞集 這首詩寫於1935年10月,當時 率領 紅軍越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回顧長征一年來所戰勝的無數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悅的戰鬥豪情。原文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七律長征全文的詩眼是哪一句,毛澤東《七律長征》的詩中,全詩的詩眼是什麼

紅軍不怕遠copy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首聯開門見山讚美了紅軍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革命精神,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詩的藝術基調。它是全詩精神的開端,也是全詩意境的結穴。不怕 二字是全詩的詩眼,只等閒 強化 重申了 不怕 遠征難 包舉了這一段非凡的歷史過程,萬水千山 則概寫了 難 的內外蘊涵。這一...

閱讀題,《七律長征》,謝謝,閱讀題1七律長征是一首什麼詩

1 平常 3 害怕 1 臉上的表情 a.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 1 平常 2 冷3 臉上的表情4 b 一 1平常 2窮困 3臉上的表情 二 1b 閱讀題 1.七律 長征是一首什麼詩 七律 長征 是一首七言律詩,選自 詩詞集 這首詩寫於1935年10月,當時毛漢東率領 紅軍越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回顧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