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不是應該讓著老小

2025-05-02 17:00:05 字數 4943 閱讀 7627

1樓:夜行北城天

我覺得不是大的應該讓著小的,而是要講原則,不然年齡大的一直讓著小的心裡會不舒服,小的也可能會被養成傲慢無禮的習慣。

家是如果有兩個小孩,該不該大的讓著小的,我認為這得分情況。在小的兩歲以前,我會教育大的孩子要讓著小的,隨著小的越來越大,能夠慢慢聽懂話之後,我就是先問對錯,如果是搶玩具,就讓先拿的給你玩兒,如果是打架,就懲罰先動手的人。

當然也有很多家庭主張讓著小的,那麼這兩種方法的利弊在哪呢?首先長幼有序,大的讓小的,這種情形培養出來的孩子,懂得愛護自己的弟弟妹妹,心胸會比較開闊,在人群中會得到懂事的高評價。

但是「大讓森指小」,忽略了大孩子其實也是孩子,他會想「憑什麼啊?明明是我先拿到的」,容易讓大孩子感到委屈,小的孩子呢則會因年齡的優勢彎彎享受到的優待,養成刁蠻任性的個性的同時,還可能因為養成完全嚴格講規則的習慣,造成沒情商,其實生活中很多事情不是隻講原則的,還得有一此鬧配定的禮讓。

不分年齡,講原則,先來後到,孩子也會養成遵循規則,不會苛求年齡的優待,敢於承擔責任。但是成年後缺乏一定的人情世故,不容易變通。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中,當家長遇到類似情況,在給大孩子強調禮讓和規則的同時,還得教會孩子感謝與分享。讓小的孩子為哥哥姐姐的禮讓道謝,並且儘量讓兩個孩子一起玩,讓小的學會與大的孩子分享。另外,也可以在其中增加一些互動,比如家長當裁判,現場用石頭剪刀布決定誰先玩兒,玩兒多久,從而讓孩子們養成既有規則,又有情商,從而享受人際交往帶來的快樂。

同理,有些家長教育孩子「你是主人,得讓著客人」也是一樣的道理,雙方家長都要教會孩子感謝與分享。不過,這種場合主人要給自己家孩子給強調:讓客人盡興是主人的責任,也是主人的風度。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從小便懂得是非觀念,更重要的是學會尊重!要懂得親情,但不是一味的無原則的退讓!

2樓:承柳

我覺得應該是老大只是在兄弟姐妹面前,承擔的責任多一些,面對家庭問題時,要比弟妹考慮得多,身先是足罷了。可不是非得什麼都讓著吧???

看了你後面說的高粗,我覺得和老大就沒多大關係了。我老公是他家裡最小的,有乙個哥,兩個姐。他家花錢的事大家平攤,雖然我和老公那時還沒成家。

出力就更別提了,他哥和乙個姐在外地,另乙個大姐根本不露面,費力不討好的事我和老公幹了個夠。其實也別想什麼老大不老大的。我老公教我一句:

做兒女的,別跟其他人比,拆念廳對得起自己良心就行。咱也得活著不是???

不能說就因為自己是老大或兒子,就沒權利活著了?看條件來唄。有錢出錢旅隱,有力出力。還那句話:對得起自己良心就行。原則上的事,可不是讓著就能解決問題的。

老大到底該不該讓著老小?

3樓:情感生活甜甜

答:當然是不正確的。無論什麼事,都有先來後到,正確與否,要就事論事,憑什麼大的就要讓著小的,這對老大不公平,也會對老大的心理造成傷害。

結束語:家裡有兩個孩子的家庭,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教育,孩子都有自己思考的能力,如果你長期用那種『大的要讓著小的』,這種教育觀念,會把兩個孩子都毀了的。

老大就該讓著小的嗎?

4樓:帳號已登出

很多家庭可能有2個或者2個小孩,然而,父母在教育孩子以及日常生活中無法做到「一碗水端平」,現實存在著父母壓根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委屈]大多數父母都會更偏向最小的孩子,認為大的就應該讓著小的,理所應當。但是,父母往往忽略了乙個事實,老大在家中往往也就是個孩子,當老大是她/他別無選擇的,是父母讓他/她成了老大,她/他也需要被關心、關注、愛護。

現實中,很多父母都很習慣性地要求大的就應該讓著小的,如果老大不願意的話,就對老大進行道德綁架,父母不知道在這種做法背後,已經傷害了老大,甚至已經破壞了孩子們之間的姊妹/姐弟之情,也可能扭曲了小孩子的三觀。慢慢地,老大成了討好型人格,變得要察言悅色,小心翼翼。

那麼,作為父母,當小孩子之間出現矛盾的時候,應該怎麼樣呢?

1、幫助孩子之間奠定相親相愛的基礎。

父母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要一視同仁,要自省。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之初,性本善。

要營造公平、溫暖的家庭氛圍。相信孩子也是會有同情心的,讓小孩子明白一家人是要相親相愛、互相幫助、關心的。而不是就一定規定老大要讓著弟弟妹妹,這樣是不利於家庭和諧的。

只要父母做到公平、公正,相信老大會自覺得謙讓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也會謙讓老大。

2、教會小孩子自己處理矛盾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間產生矛盾,而父母若總希望能快速解決孩子的矛盾的話,難免會不自覺過分得去指責老大,這樣子會自然而然地偏向小的。這是不利於解決孩子間的矛盾的,嚴重的還會造成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若父母沒有急急忙忙地參與進來的話,那麼孩子之間就沒有依賴。

應該教會他們正確處理矛盾的能力。

3、長幼有序,需要的是尊重與恭敬。

長幼有序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長幼有序要求的是乙份責任與擔當。父母要盡到父母的責任、子女要盡到子女的責任、姐姐要盡到姐姐的責任、弟弟妹妹要盡到該有的恭敬與尊重。

而不是弟弟妹妹永遠是享受著被忍讓的獨權,這會讓弟弟妹妹潛意識裡會覺得姐姐活該要讓著他們。

其實無論是哪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孩子。身為父母,就應該一視同仁。不應該遷就乙個、委屈另乙個。

老大必須讓著小的嗎?

5樓:憶寒

不一定的,教是要這樣教,但是選擇權應該交給做選擇的人。

如果總是讓大的讓著小的,那麼老大就容易失去安全感,並懷疑父母對她的愛,認為是小弟弟/妹妹的出生奪走了媽媽的愛,她會覺得受到了傷害,甚至會對弟弟/妹妹心生恨意,故意做出傷害小弟弟/妹妹的舉動。

同時,老二在這樣的寵愛中易形成唯我獨尊的優越感,對弟弟妹妹個性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態度很重要,如果家有兩個孩子,父母要儘可能對兩個孩子一視同仁,雖然老二肯定會讓媽媽更關注一些,但父母也絕不能忽視老大的感受。

同時,對老二,父母也不能有求必應,讓老二和姐姐/哥哥交流。比如:「這是姐姐的東西,如果你想玩,就要和姐姐商量,如果姐姐給你,你就可以玩了。」

這樣既照顧了老大的感受,又可以從小培。

養孩子的交往技能。

老大就要讓著小的嗎?

6樓:染汝學姐

不一定。那麼家庭應該怎麼處理孩子關係呢:

首先,爸爸媽媽在家裡要設定一些規則,比如誰先在玩的玩具就暫時屬於誰,不能因為你是小的哥哥姐姐就必須讓給你。比如前面那個小男孩,他搶到那個,面具之後立馬丟在一旁,他並不是想玩,他只是喜歡從哥哥手裡搶東西的感覺。這大概是大部分孩子都有的心理,總覺的別人手裡的更好玩。

可是作為大人我們不能助長這種氣焰,讓小的覺的大人會幫他搶東西,時間長了他會有優越感,而老大則會心理很受傷,覺的爸爸媽媽更愛弟弟妹妹。

同時,父母不必事事參與,有的時候孩子自己之間就能處理好一些小摩擦。他們有自己處理事情的特有角度。當大人以成年人的角度來處理矛盾的時候,很多事情反而會複雜化。

比如去年過年回老家的時候,一群小朋友聚在一起玩鞦韆,大家都想先玩和玩的久,要怎麼辦呢?後來小朋友自己之間通過石頭剪刀布決定順序和玩多少下,大家都按規則來玩悉晌畝,氣氛其樂融融。如果是大人來處理,可能就會說讓弟弟妹妹先玩吧,他們還小應該讓著點。

最後,父母可以試著和老大建立特別的親子時光,比如每週六下午就是屬於媽媽和大寶的約會時間。這個時間媽媽可以帶著大寶去公園,遊樂場玩,總之這是隻屬于大寶睜森的親子時光。其謹脊實父母的精力有限,有了二寶以後難免會疏忽大寶,我們能做的就是讓大寶知道爸爸媽媽是愛他的。

這份獨有的親子時光會溫暖著他,讓他知道自己還是被愛的。

一味忍讓妥協的孩子會變的自卑,久而久之會形成討好型人格,對孩子的性格影響深遠。所以別動不動和孩子說,你是老大,要讓著弟弟妹妹了!

老大就要讓著小的嗎?

7樓:網友

讓著弟弟妹妹並不是一定的,謙讓不應該以年齡為前提。謙讓是美德,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傳了幾千年。但謙讓要建立在孩子自願的基礎上,輪仔不能以大人的意志為準。

成長期的孩子都是一樣的,需要父母的公平對待。很塵蠢多時候小孩之間發生矛盾,其實和年齡無關,父母要對事不對人,不能因為老二年齡小就一味的遷就,而老大年齡大就應該謙讓,這容易讓老大對父母沒有信任感,也會讓老二變得自私,不利於孩子之間親密感情的建立。

父母應該怎麼處理孩子之間的問題:

1、不強制孩子分享。當父母要求孩子分享時,孩子會想,為什麼要給別人玩呢,這明明是我乙個人的東西。這種時候父母可以鼓勵孩子與他人交換,比如「你看,旁邊小朋友的蛋糕好像很好吃,要不要用咱們的糖果跟他交換一塊嚐嚐呢?

如果孩子不願意,那就再等等,不願意分享的孩子並不是自私,有的是缺乏安全感,有的是思維發展較為緩慢。

2、不冒然介入孩子的矛盾。有些家長遇到孩子們發生矛盾,就感到特別心煩,恨不得把他們打一頓,讓他們立刻停止,甚至自作主張替他們解決。然而這麼做的結果就是,不管孩子是不是過錯方,他都會委屈地覺得父母偏向另乙個孩子。

其實,家長不要冒然介入,而是分別和孩子溝通,在預見結果在可承受範圍之內後,儘可能引導孩子自己協商處理。一方面鍛鍊孩子處理矛盾的能力,另臘兄汪一方面避免給孩子留下「偏心」陰影。

3、不當孩子面把他們作比較。家長之間相聚,免不了談談自己家孩子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最忌諱將孩子做比較。

也許你只是隨口說說,可是這種無心的比較卻會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傷害。他會認為自己和其他兄弟姐妹在父母心中的印象是有優劣之分而感到不安,甚至因此和兄弟姐妹產生感情隔閡。

老大就必須要讓著小的嗎?

8樓:悠幸

之前有很多人都覺得家中大寶不該讓著小寶,因為大寶自身也是小孩子,憑什麼讓著老二?老大應該讓著老二?

第一,從傳統美德來說,就應該尊老愛幼,愛護比自己小的,尊敬比自己大的。

第。二、從社會角度來說,「讓」的本身是強勢的一方讓利於弱勢的一方,目的是為了保護和維護弱勢的利益,最終達到全社會和諧共處的目的。

第。三、很多人會從愛的角度來**這個問題,覺得老大讓著老二就是讓老大受委屈了,可別忘了,老大獨自享有父母的愛有好幾年,老二呢?一出生什麼東西都得和老大分。

第。四、別說家中有兩個孩子會吵架打架,發生爭執,任意兩個孩子在一起久了都會吵架,總得有一方妥協,否則可不是家裡都烽煙四起了。

老小區被拆遷,業主應該得到怎樣的賠償 是不是有多少平方陪多少

可到當地土地部門諮詢。城市老小區拆遷怎麼賠償?賠款是不一定的,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價 基準地價 k 基準房價 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 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非住宅房屋拆遷 區位 k1 k2 k3 建築面積 地上物補償價。拓展資料 拆遷住宅房屋補償 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的拆遷補償方式分為貨幣補償 產權調換和農...

是不是家中長子都比老小聰明

不全是這樣的情況有時候老小的會比長子聰明很多。是不是家中長子都比老小聰明,這不一定吧,這樣看他們每個人的天分和每個人經歷的事情,決定他是否聰明吧。這可能是你自己個人的觀點吧,真的沒有覺得你這個觀點正確的,沒有聽說家中的長子比老小聰明。一般情況是這樣子,因為第1次的話父母親把最好的基因,而且他們在年輕...

不想結婚,但是男朋友老大不小了,我是不是應該和他分手,省的耽誤他,唉

你不想結婚的理由是什麼?如果是他沒有讓你滿意,那你的想法沒錯。既然不想結婚只談戀愛玩那我覺得你還是分手吧,你應該不是很喜歡你男朋友要不然也不會說分手就隨便分手的。不想結婚,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是自己的問題,還是男友的問題,如果是自己的問題,但年齡又可以了,那就要針對問題去改正,不要拖拉,以免男朋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