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投訴人指紋有風險嗎

2025-04-29 15:10:03 字數 1477 閱讀 7311

1樓:網友

您好,獲取投訴人指紋存在一定的風險。

首先,指紋是一種個人識別資訊,獲取他人指紋涉及到個人私隱問題。如果未經充分授權或法律程式,私自獲取他人指紋可能會引起法律糾紛。

其次,指紋資訊也可能被用於惡意用途,如身份盜竊、詐騙等。一旦指紋資訊被洩露,可能會給投訴人帶來不可預料的風險和損失。

此外,獲耐悔純取指紋也存在技術風險。如果使前汪用不當的裝置或方法,可能會對指紋本身造成損傷,甚至導致指紋無法識別。

因此,獲取投訴人指紋需要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採用安全可靠的技術和方法,保護投訴人個人隱昌咐私和資訊保安。

2樓:網友

依法被採集指紋沒有風險,非法被採集可能涉及人格權問題。

可以肯定的認為,指紋屬於自然人的個人資訊。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個人資訊屬於民事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資訊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資訊保安。

同意屬於依法取得,強制取得需要通過法律規定。

有人認為,自然人的個人資訊是民法典,或者民法總則規定的新型民事權利,該法實施前沒有法律規定。事實上,我們可以通過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就能夠看出該權利早已被其他法律保護。

捺指紋事實上也是個人資訊。刑事訴訟法對不同身份的人分別作出不同的規定,如,對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言語類筆錄應當簽字與捺印;對其他人員的筆錄規定為簽字或捺印,至於是簽字,還是捺印應當有相關人員自行決定(不能簽字的人可能例外)。再如,逮捕證等正攔法律文書,犯罪嫌疑人須要簽字與捺印,而出庭通知等只需簽字即可。

因此,偵查人員等司法人員不得強迫證人等捺指印,否則可能侵害他的人格權。

由此可以推斷出,自然人違法或者犯罪,相關組織可以採集自然人的資訊;另外,其他法律也可能規定採集自然人的資訊,如結婚登記等。注:筆者第一次被採集指紋辦理結婚登記時。

同樣,自然的個人資訊屬於民事權利,自然人同意也可以被採集,但不得附加其他條件事實上必須被採集,如,房產開發商不能以不捺印,不**房屋。

對自然人的個人資訊,無論是合法取得,還是非法獲取,均不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資訊,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犯罪。一般而言,資訊被採取不會有什麼風險,特別是法定的組織,如公安機關採取指紋。

任何事項均可能有風險,如,喝水,可能被水噎,但我們不能不喝水。相信現代科學技術可以判別出指紋被非法罩清鬥利用,如,他人利用貸款、欠條等。事實上,複製的指紋與當場捺的物磨指紋是有區別的,當場捺的指紋有生物細胞,而影印的指紋可能沒有,即使有也時間來否定當然捺印。

因此,指紋被採集無需擔心非法利用。

3樓:數碼瞭解

獲取投訴人指紋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具體取決於獲取指紋的目的、方式和使用範圍。如果指紋是在合法的情況下根據明確的程式和許可權獲取,並且用於特定的法律目的,比如刑事犯罪調查等,則一般來說是可以接受和安全的。

然薯清橘而,如果指正盯紋是未經授權或者非法獲取,數團或者被濫用用於違法活動,那麼就會對個人私隱和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在收集、處理、儲存指紋時一定要遵循相關法律規定和標準,並採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以確保資料安全和防止濫用。

人的指紋會相同嗎,人的指紋有相同的嗎?

每個人的手指上,都有花紋各異的 圖案 這就是指紋。指紋分為三類 一種是鬥型,由許多同心圓或螺旋形紋線組成 一種箕型,紋線類似於畚箕,一邊開口 另一種是弓型。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世界上還找不出指紋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指紋是胎兒出生前一個月左右時形成的,此後指紋終身不變,即使因刀傷 火燙或化學腐蝕而表皮...

人的指紋有一樣的嗎?人的指紋確實不會有相同的麼?

指紋是人類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 所形成的紋路。指紋能使手在接觸物件時增加摩擦力,從而更容易發力及抓緊物件。是人類進化過程式中自然形成的。目前尚未發現有不同的人擁有相同的指紋,所以每個人的指紋也是獨一無二。人的指紋確實不會有相同的麼?是的,不會相同。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發育不同,指紋也會有所差異。因此指...

12369投訴會洩漏投訴人的資訊嗎

12369投訴是不會洩漏投訴人的資訊的。環保舉報的四種主要途徑 1 全國統一的環保舉報 12369 3 12369網路舉報平臺 4 環保部門官方微博。投訴不會洩露投訴人的個人資訊,但是這類投訴基本不成功。上次市區禁止放煙花,我連續打了十幾分鐘的 就是沒有人接聽。肯定會洩密,就在前兩天我投訴我們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