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雲遮望眼的全詩是什麼

2025-04-15 02:15:26 字數 1186 閱讀 5913

1樓:小灬小灬宇灬宙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不畏浮雲遮望眼的意思是什麼?

2樓:教育細細說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比喻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原詩: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公升起。不怕層層浮雲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不畏浮雲遮望眼的含義是什麼?

3樓:愛的還是

不畏浮雲遮望眼的含義是人不能只被眼前的利益遮住雙眼,應該用長遠的眼光看世界,只有放眼大局和長遠,才能夠獲得成功。這句詩出自王安石的登飛來峰,詩中沒有過多的寫眼前之景,只寫了塔高,重點是寫自己登臨高處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哲理。

作品原文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韻譯,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昇,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表達的人生哲理

飛來峰高聳入雲,傳說在飛來峰的千尋塔上可以聽見天雞鳴叫,可以目睹壯觀的東方日出,詩人借神話傳說側面烘托出飛來峰的高大,為下文佔據較高的立足點,樹立遠大目標的議論做鋪墊,使議論自然。

只有立足高遠,才能夠排除種種迷霧,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無論生活或學習,都要有乙個較高的立足點和較為長遠的目標。

只有這樣,他才能避開種種假象的迷惑,排除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向理想之境邁進。只要努力踐行,在紛繁複雜的表象中確認事物發展變化規律,我們是能夠做到的。

不畏浮雲遮望眼的全詩

4樓:小灬小灬宇灬宙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登飛來峰》

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返纖塔上,雞鳴時分就可肢冊以看到旭日初昇。不怕浮雲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我站在高高的山頂。西元1050年,王安石登上杭州城外的飛來峰,抬眼漏飢仿望去,浮雲湧動,山河壯美,如此風景,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

不畏浮雲遮望眼中遮望眼是什麼意思

是出自北宋王安石的 登飛來峰 這句話在這首詩的意思是指,詩人擁有遠大的抱負,不會與世俗同流合汙 遮望眼 的意思是 遮住視線。出自 宋 王安石 登 飛來峰 原詩 登飛來峰 宋代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釋義 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

不畏浮雲遮望眼中的浮雲是什麼意思

是出自北宋王安石的 登飛來峰 這句話在這首詩的意思是指,詩人擁有遠大的抱負,不會與世俗同流合汙,現代可以理解為登山人在人類社會這座高峰上會遇到許多遮望眼的 浮雲 但並不畏懼,因為站的足夠高。直譯就是漂浮的雲彩,古人把浮雲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對賢臣進行挑撥離間,讓皇帝受到矇蔽。一 出自王安石...

《沁園春雪》全詩是什麼,《沁園春雪》的全詩是什麼?

北國風光,千里雪飄,望興城內外,唯餘茫茫,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神馳臘象,主要是寫一種精神的,一種寶貴的精神 詩的前段描寫了祖國的壯麗河山,抒發了詩人的愛國情懷。詩的中段點評了中國重要歷史朝代中統治者胸無大志,最終走向滅亡的悲劇。而最後一句,道出詩人將領導共產黨和全國人民,建立一個人民當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