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興商步步高
韓滔,北宋人,是**《水滸傳》裡的人物,人稱外號百勝將。他出生在東京,之前做過陳州團的練使。他是武舉人出身,用的兵器是棗木塑,就是一種類似首友培於狼牙棒的**。
他在梁山上排名四十二,對應的星座是地威星。據說他是百戰百勝,所以人送外號百勝將,不過有誇大的成分。他在跟隨呼延灼的時候被劉唐生擒,歸順梁者唯山。
在梁山擔任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他的搭檔是彭玘,他在征討方臘的時候死亡,之後被宋江追封為義節郎。早先梁山氣勢大盛,攻破高唐州的時候,呼延灼應高俅推薦,舉兵征討梁山水泊。
韓滔這時候正好在呼延灼手下告慶,他是呼延灼的得力干將,被呼延灼奉為先鋒,統領大軍,他的副將就是彭玘,被封為副元帥,負責監軍,防止有逃兵或者毀亂軍紀的。韓滔第一戰單挑的是梁山排名第七的秦明,大戰了幾十回合之後便敗下陣來,呼延灼見勢頭不對,派人前去接應,換下了韓滔,掩護他離開。但是彭玘沒有能夠脫逃,被扈三娘這個母夜叉捉了去。
之後呼延灼用計,以連環馬贏了梁山大軍。梁山痛定思痛,請了外援金槍手徐寧,並且關起門來研究連環馬的破解之計。最後林沖的鐮鉤槍法在全軍推行,正是這一槍法破了連環馬。
韓滔這次也沒能躲過去,在混亂之中被劉唐、杜遷捉了,然後綁起來帶回梁山。但是宋江卻親手給他解了繩子,韓滔最終被宋江收買。歷史上並沒有韓滔這號人物,他是虛構出來的。
把韓滔安在「百勝將軍」這個位置上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基於耐庵老先生的個人喜好。晁蓋死了之後宋江成了老大,在忠義堂設了四座旱寨。地威星韓滔就掌握其中乙個,他坐鎮後方,具有軍事指揮才能,領兵出戰,在大名府之戰中與秦明一起射中索超臂膀,將其趕回軍中。
2樓:網友
我們首先要明白,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漢的所有拆殲故事是根據一塊石碑偈語的,正好一百零八人,按照天罡地煞的星名和外號對應順序,再結森悶合功績和此御彎能力,恰巧韓滔排到百勝將這個稱謂而已,並不是說他就是百戰百勝的將軍。何況韓滔壓根就沒做到將軍,他只是乙個副將。水滸傳裡面有很多人的名號不是對應本人寫照的,除了韓滔之外還有打虎將李忠等,李忠壓根沒打過老虎,打了老虎的是武松、李逵。
所以不能說韓滔被稱為「百勝將軍」是誇大他百戰百勝。其實從歷史上來看,是沒有百勝將軍這個說法的,林沖再厲害還是輸給了呼延灼,呼延灼照樣輸給了徐寧,徐寧又在征討方臘的時候被方臘射殺,方臘最後也死在馬下。所以說沒有百戰百勝的人,韓滔百勝將軍只是乙個江湖稱謂,做不得較真。
3樓:浦秋安
韓滔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百勝將,東京人氏,原為陳州團練使,善使棗木槊。他隨呼延灼征討梁山,被劉型返唐。杜遷生擒,遂投降梁磨租棗山。
梁山大聚義時,排第四十二位瞎拆,上應地威星,是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之一,常與彭玘搭檔。征討方臘時,韓滔隨關勝攻常州。他與守將金節交戰,卻被高可立放箭射中面頰,負傷落馬。
張近仁搶上,一槍刺中韓滔咽喉,將韓滔刺死。 韓滔是梁山戰死的第四位將佐,後追封義節郎。<>
水滸傳中百勝將韓滔使用的「棗木槊」,究竟是什麼?
4樓:蝦彈文化
就是棗木柄的「槊」,是一種古代的重兵器。刀、槍、棍、棒這些都是兵器,槊也是,和這些兵器一樣,就像刀有長刀、短刀、厚背刀、雁翎刀一樣,棗木槊是槊的一種。刀槍棍棒這些都只能算作「輕兵器」,都只是砍砍人,但卻無法穿透鎧甲,力氣大的話槍也能穿透,但是槍主要還是用來刺人的。
但是「槊」,就是古代製作出來專門用來破開鎧甲的重**。
古代自從漢朝之後,軍隊中就開始大量的出現了重甲兵。在那個時候乙個重甲兵頂幾十上百個普通的步兵,原因很簡單。這些重甲兵身上都穿著厚厚的鎧甲,普通士兵手裡的刀槍棍棒根本無法傷害到躲在鎧甲裡面的人,而這些重甲兵就可以用手中的**放肆地**普通士兵,乙個重甲兵簡直就像是在一戰時期的戰場上造了乙個碉堡。
所以隋唐時期重甲兵成為了國家軍隊的主要戰鬥力。而自己這邊出現了重甲兵,對方自然有樣學樣,所以能夠破開鎧甲防禦的「槊」就被髮明出來了。槊是重**,勢大力沉,但也並不是特別重,乙個正常的士兵是能夠揮舞的。
槊的**頂端經過特殊的打造,在堅固性和鋒利性上都是其他兵器的數倍,它還具有很明顯的八個「稜」,這些「稜」就是它能夠破甲的依靠。
用現代熱**來講的話,槊就是「破甲彈」,古代的重甲兵就是現代的坦克,想要有效的針對坦克,靠著普通的步兵上去只能是送死,只有用「破甲彈」才能夠造成有效的**。
至於「棗木」,就是用棗木做的「柄」,就是類似長槍的槍桿,棗木因為堅硬、沉重,韌性又強,所以非常適合拿來做槊的柄。綜合而言,「棗木槊」在水滸傳中只不過是一種普通兵器罷了,因為梁山中可沒有重甲兵來需要特殊針對的。
5樓:秋風體育
其實就是「槊」這種**,只不過是棗木柄的,所以叫「棗木槊」。
6樓:茅廬論古今
是一種非常厲害的**,類似於狼牙棒和長槍的合體,有一丈二的長,並配上狼牙棒,能攻能守,能刺能挑。
《水滸傳》中的韓滔沒有成名之戰,為何會被稱為「百勝將軍」?
這是乙個有意思的問題,水滸傳中的百勝將軍自打出場以來就沒有什麼好的戰績,卻被稱為百勝將軍,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梁山一百單八將良莠不齊,能耐有大有小,如果仔細看這些好漢的綽號的話你會發現乙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能耐越差的人越是喜歡為自己起乙個聽起來高大上的綽號藉以為自己的臉上貼金。但乎唯實際上這些人純...
《水滸傳》中的柴進,《水滸傳》柴進為什麼沒人敢動
柴進,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十,是。大周皇帝柴世宗的後代,人稱柴大官人,專愛結交江湖好漢。江湖上有 小旋風 美稱。林沖發配滄州,路過柴進莊上,打。敗了洪教頭。柴進家叔柴皇城,在高唐州。被高廉的內弟殷天錫欺侮。柴進以為祖上。有陳橋讓位的功績,宋太祖發有鐵券丹書,不怕殷天錫仗勢欺人。誰知殷天錫打死。了柴皇...
為什麼《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被稱為四大名
四大名著 的最初提法是 四大奇書 中國在明末清初最先有了這種說法。李漁曾在醉田堂刊本 三國志演義 序中稱 馮夢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 當時已有 明代四大奇書 的說法,即 三國演義 西遊記 水滸傳 金瓶梅 明末清初之際,四大奇書 的提法已得到相當的固定和流行。清代乾隆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