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無我,或者忘我,無我,忘我,超越自我便是德。德不配位,德行不夠,何為德,怎樣修

2022-12-04 13:26:23 字數 6090 閱讀 3104

1樓:t深深海底行

三縛結能繫縛一切人天不脫生死。三縛結中,首結即是我見;我見若斷,「能取與所取真實不壞」的世間見,便可斷除,疑見隨之即斷,對於眾生是否真可實證初果,對於諸方大師是否已斷我見等事,皆能明確判斷而無懷疑;疑見若斷,戒禁取見隨後次斷,令**轉生死的三種系縛便告斷除,即成聲聞初果人也。

什麼是我見呢?我見(有時叫身見)是指眾生執著色身為我、以見聞覺知心為常不壞我,堅認此意識心為輪迴之主體,以為此意識心死後能至來世。這是因為

六、七、八識中,只有意識心有證自證分——自己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當意識心斷滅的時候,比如熟睡的時候,就感覺什麼也沒有了,其實這時

七、八識仍然在運作,但因為

七、八識沒有證自證分——不能感覺自己的存在,所以當意識心斷滅時,我們就什麼也感覺不到了。只有當我們醒來時,意識心又生起的時候,我們才感覺自己又存在了。因此,無始劫以來,我們已經習慣於把這個能見聞覺知的意識心當成是自己——我,這就是我見。

我見產生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無明,所以眾生不知道意識心是五根觸法塵,第七識末那欲了別法塵,而由第八識生出的,這個意識心的「我」是依賴各種因緣和合而有,完全是具有虛幻性的。因為眾生不知道這個正理,才會堅執這個見聞覺知的意識心就是真實的「我」。如是我見是導致眾生生死輪迴的根本原因之一。

要斷我見,方法有二:

1,按小乘的十八界無我的觀行,或按緣起性空的觀行,產生無我的智慧。

2,觸證真心——真實的「我」,現觀五蘊、十八界之我,是由真心出生,是生滅變易、虛妄不實之我。

以上僅是最簡略的知見,若欲真斷我見,應當在仔細了知五蘊我、十八界我的基礎上,在日常生活中,歷緣對境,一蘊一蘊、一界一界逐一深細觀行。確認五蘊我、十八界我的虛妄性。

參看

南無常住十方佛

南無甚深微妙法

南無大乘勝義僧

2樓:匿名使用者

1.看大成佛經 以儘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 首先明理 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 《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淨土諸經》等

2.看修行的書 明理不求實證 則無意義 目前時代 最好最易成就的 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 能即生開悟 大圓滿法 天賜眾生福澤 能修習 當累世修的機緣 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大手印即大圓滿),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 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 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 不僅僅是開悟 且證量足 能夠灌頂加持 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 能即生開悟

3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動念」,其實是意識對外界的喜愛、分別、執取,影響產生心中的愛和慾望,因為慾望而引出各種行為反應,從而使心理產生變化的情緒。由於外界的無常和變幻,使得我們的感受和慾望也無止境,所以說,一切變異的表現都是有為法,都是有做才有受,只要根上消除無明思維,就不會產生造作中的妄念。

觀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是說不要產生無謂的聯想和造作。一切色、聲、香、味、觸受、感受……只要做到看只是看,聽只是聽,聞只是聞,嘗只是嘗,觸只是觸,起念只是覺察,這表示不要造作出「自我」。佛陀教導我們:

如果這樣修習,「自我」就不會存在,當「自我」不存在,苦也就止息了。

4樓:加內沙

佛陀的根本教法,是純正完美的解脫之道,是煩惱及苦的止息,即四聖諦:苦,苦集,苦滅,滅苦之道。實踐四聖諦,是親證涅盤的唯一捷徑:

八聖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核心是正見,如實知見,親證四諦,時時徹知五蘊的三相:苦、無我、無常,以戒律為根基,止禪(修定)為助緣,觀禪(修慧)為實踐。

5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修無我,而是觀到實際上確實沒有一個實在的我。

如果不能這樣觀到,我覺得還是不要強迫自己無我了,那樣應該不是合適的方法。

強迫無我,而實際上你又走到了另外一邊的極端。

觀到無我,是在禪修中進行的。

ps:想他人,是否也首先要安立一個有我才能產生他人呢? 所以,有人我的差異是正常的,這是因為有了產生人我差異的條件,認清這個條件變換

6樓:正心館合氣道**

這是認知問題。

你沒有真正認識到什麼是我相我性,自然難以理解。

所謂我的相與性,其實與他人與眾生的相性是一樣的,都是幻滅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其實佛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只是你沒有明白自己,為何是夢幻泡影你執著於此,自然不能忘我、無我。

這就好像你有一面鏡子。你總拿著照自己,那麼鏡子裡便是自己,鏡子外邊也是自己。

但如果你沒有照自己,如果鏡子裡沒有自己,鏡子外也就沒有自己了。

這鏡子就是執著,你照自己就有我相,照他人就有他相,照眾生就有眾生相但你什麼都不照,把這鏡子砸了,就什麼都沒有。

其實心中本來也什麼都沒有,是你的執著給自己了這樣的束縛所以需要修行,需要放下

7樓:紅光亞芳

沒有祕訣,那是人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哪有那麼容易改變。動念很正常,所以我們才要修,如果不起心不動念,如如不動,那就是菩薩了。我們也有不動念的時候,關鍵是能把這種狀態保持到多久,一切放下,也是一天放下一點進步的,這是我們一世的功課。

多多聽經聞法,慢慢體悟。要真的看破才能放下。不要著急,學佛要紮紮實實的走好,功夫是真幹得來的。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嗎。加油。

8樓:匿名使用者

師兄修了多久啊?功夫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積累起來的。

起心動念是很正常的,你要是無法壓制念頭,就讓念頭起來好了。但你必須要知道把注意力轉到佛號或你修的法門上來,這樣一來,念頭自然而然就消失了。這就有點像轉移注意力了。

沒有什麼祕訣,至少末學沒聽說過。看那些古德傳記,都是自己修行得到正果的,沒有依賴祕訣的。

建議師兄深入經藏,常用經藏典句衡量自己,例如金剛經,有「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句,可以時時憶念,時間稍長,即有收穫。

阿彌陀佛!

9樓:昌義律所黃飛宇

樓主,我覺得您要那祕訣呀,法訣呀,方法呀...不對!

用您的「我執」去多結善緣,得明師或經典給您一個覺悟,and then,all the things will be well.

10樓:匿名使用者

我給你一個建議,那就是去多想想他人,把想我的時間用來想他人的疾苦,為他人奉獻,利益他人,我自然就無了,到**去了呢?和眾生本為一體,他的苦也是我的苦,他的樂亦為我的樂。

南無阿彌陀佛

11樓:回到清朝當和紳

怎樣才是修「無我」呢?又如何決定修對了沒有?想修「無我」是不是也是一種我執呢?若是我執,豈非愈修「無我」愈加強我執,那又怎能達到無我呢?

希望你能明白無我的真諦

12樓:匿名使用者

以你的方法是我執,做到你的目的就會是法執。你根本沒有找到真正入門的路。佛法的根本是無分別心。

13樓:哈哈阿阿呵呵

動念,就隨之~轉念頭,(換位思考等方法)

14樓:

無訣就是有訣。追求有訣,也是動念。

無我,忘我,超越自我便是德。德不配位,德行不夠,何為德,怎樣修 20

15樓:慕_四夕

所以想培福修德,就不能有太多個人的主觀意志,不能有太多的自我。只有一個人的自我不斷地減少,降低,才能斷惡行善,才能廣結善緣,才能眾緣和合。如果有「我」參雜進來,就不是真正的德。

究竟圓滿的德一定是不包含自我在內的,否則就是自我的表現、自我的需求。一切都不從自身考慮,不從自我出發,都是為了別人,這才是德的最高體現。

16樓:匿名使用者

無我忘我的意思是無五蘊我不以五蘊為我,五蘊無常是生滅法,如果以五蘊為我,那麼五蘊法變滅時那個我也隨之變滅,新的五蘊法生起,新的我也隨之生起。那到底那個才是真正的我呢?所以說五蘊無我。

不要把這個無常的五蘊認做真實的自己,就是忘我。平等是功見性是德。見性就是明白那個不生不滅的自性,這性就是德。

自性就是佛就是菩提就是大圓鏡智就是金剛不壞就是如來。迷即凡夫,悟即菩提。比如剛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迷失了方向的人,認南為北,但是他努力辨別記憶正確的方向,慢慢時間久了,某天一念之間就從新轉過向來了。

只要能堅持學習正確的道理,明白和迷糊只是一念之間。

人如何能能達到忘我的境界?

17樓:匿名使用者

人的身體由五蘊組成。即色、受、想、行、識。有相為色;領納名受;取像曰想;遷流為行;分別為識。

蘊者積聚為義,謂積聚生死之過患,亦曰「五陰」。陰,以陰覆為義。無明黑雲之所陰覆,蓋覆真性,攝盡有為。

人的身體沒有一個真實的不變的東西存在。是五蘊的組合。是五蘊的假象。

 之前寫一篇文章《略談「無我」》 佛法的「無我觀」是區別與其他宗教及哲學的。而其他宗教或者哲學基本上沒有敢於承認無我觀的。三藏教中修別相念主要是講苦、空、無常、無我。

別相念者即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

四觀法無我。對治依於五蘊所起四倒。

分析我是從五蘊來入手的,五蘊即色、受、想、行、識。

第一是從色蘊上分析,我們的身體是不是我那?當一條毒蛇咬了我們的腳,醫生說要截肢,為了保命我們不會在乎腳。然而別人踩了我們的腳,我們可能會很在乎這是我的腳。

到底這隻腳是不是我?為什麼在不同時候有不同的認識。現代的醫學發達到可以換臟器肢體,到底那個被換去的是我還是換來的是我?

在色法上分析四大(地水火風)假合的我無自性,是因緣和合的我,這個我是因緣和合的一個假名而已。

第二是從受、想、行、識上分析,這四蘊屬於心所法。那麼我們只分析識蘊做一個代表。我們的前一念和後一念到底哪個是我?

如果後一念是我,那麼前一念所做的因,為什麼要後一念受果。到底哪一個念是我?是去年的念是我,還是今年的念是我?

分析後我們看佛法中的無我觀是非常科學的,而這個分析的方法在佛法中被稱為析空觀。這個分析不論是凡夫還是聖人都適用。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當佛陀無我觀提出後,很多人非常害怕。想既然都無我了,誰修誰證、誰在輪迴、誰在念佛。正是因為無我所以才會有輪迴,正是因為樹立無我觀才種修行的因唸佛的因。

如果真有一個不變的我,那麼我們會自己作主,不去輪迴、不去生病衰老、不去死亡。因為無我,才對於生老病死的無常是無奈的。

那麼這個無我觀有人會誤解為斷見。認為既然無我了就及時行樂,也不受因果了,而佛法中的無我觀不是唯物主義所說的斷見。正因為無我(這個我無自性)才不能自主才有因果的相續。

無我觀也不同於唯心主義的常見。佛法中輪迴的主體是什麼?如果有一個不滅的靈魂在就落入常見,這種常見的人會認為人死了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就如某些宗教認為精神不滅論。

對於這個問題沒有深入悟入佛法的人很難理解,所以對於外道有十四難句佛陀不回答。佛陀為什麼不回答那,譬喻佛陀是一個大學教授,一個小學生提問大學的問題,佛陀給他講了他也不會明白反而會更糊塗。當這個小學生讀到中學讀到大學的時候佛陀在講他就會明白了。

《大智度論》雲:「問曰:若佛為一切智人何不答此十四難?

答曰:無此事實,故不答。諸法有常無此理,諸法斷亦無此理,以是故佛不答。

譬如人問構牛角得幾汁之乳?是為非問。不可答也。

」小乘經的三法印(印證小乘經典)即

一、諸行無常印。二、諸法無我印

三、涅槃寂靜印。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大乘經典中經常說到「如來藏」、妙明真心、常駐真心」這些名相是不是有我那?

常常提到去偽存真,這個去掉的假我真是不是真我?如果有真我那麼這個真我是不是和無我矛盾?這個矛盾是不是大乘和小乘見地上的矛盾呢?

其實這個本身並不矛盾。因為大乘和小乘的區別是發心,而菩薩正是因為建立了無我觀行菩薩道的。正如《金剛經》雲:「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上面談到「如來藏、妙明真心、常駐真心」這些名相是佛陀方便眾生說。《百法明門論》裡面講到如來藏等屬於無為法中的真如無為。(無為法即離因緣造作之法)所以不能把這些名相理解為有我。

講了這麼多,不知道我說的是不是說明白了。

如何做到忘我的境界

要想達到 忘我 的境界,最簡單 最有效 最唯一的方法 就是對一切境界不思量 不分別 不執著 就是無心,無心 不是我們普通意義上的 沒心沒肺 而是念而不執。佛教的諸佛菩薩所修所得的就是 忘我 和 無心 黃檗禪師 曾說過 供養十方諸佛,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 可見 無心 是多麼的重要 俺把達磨 祖師 悟性...

求穿越到魔法世界或者修真的小說,求穿越到修真世界和魔法世界的小說

符合要求1.女主一定要很漂亮 2.女主天賦一定要高,能力一定要強 3.帥哥一定要多,厲害不厲害沒多大關係 4.一女n男,一定要有個好結局的 的,大概就是 魔煉大陸游學記 了 求穿越到修真世界和魔法世界的 20 重生之孔明異世點將錄 超級贊 我看了好多遍 好幾次看到本人 昏迷 你覺得贊不讚?獸修時代 ...

女主角多的修真小說,求女主角多的修真或者仙俠小說

玄女經 異界修真 異界之極品殭屍 貌似7女 仙人都市豔遇錄 正在看,女主不少 雷罰 4女 殭屍少爺 沒數 張三丰 現代生活錄 12個 只記得這麼多了 求女主角多的修真或者仙俠 修真小無賴 文 風中飄戀 簡介 無人想到被稱為修真奇才的人竟然是寒天宇這樣的小無賴,憑藉自己師門的名聲到處索取 路費 還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