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春雨初霽和書憤的區別(從背景來說)

2022-11-21 00:16:20 字數 4400 閱讀 5978

1樓:學院派魚多多

南宋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與《書憤》,是一年內所作,截然不同地表現了詩人內心的不同側面。

一、創作背景不同。

1、《臨安春雨初霽》,是在奉詔入京,被任命為嚴州知州的背景下。一生奮鬥不息、始終矢志不渝地實現自己的報國理想的陸游,這次是授之以權,使之報國有門。

2、《書憤》,背景是陸游居家鄉山陰。陸游時年六十有一,詩人被黜,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銜在故鄉蟄居。

二、詩中的場景背景不同。

1、《臨安春雨初霽》,背景是詩人奉詔住在旅社小樓上,徹夜聽著春雨的淅瀝;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傳來了叫賣杏花的聲音,告訴人們春已深了。是用明媚的春光作為背景,才與自己落寞情懷構成了鮮明的對照。

2、《書憤》,場景背景是詩人青壯年時期的戰鬥生活情景,飽含著濃厚的邊地氣氛和高昂的戰鬥情緒,引出對抗金英雄的追思。

三、詩中情緒背景不同。

1、《臨安春雨初霽》,詩人對於政治舞臺上的傾軋變幻,對於世態炎涼,體會得更深。這種情感上的不同背景,詩的開頭用了一個獨具易動的巧譬,感嘆世態人情薄得就象半透明的紗,說出對世態炎涼的內心感受。這次奉詔入京,也引起他「誰」的疑問。

2、《書憤》,詩人通過今昔之對比,從而突出了對現實狀況的不滿,隱含著一種憤懣的情緒背景。

抒發了對苟安而不思抗金的投降派的極度憤慨。最後,通過對諸葛亮的讚揚,嘆息南宋朝廷中就沒有一個可以與之相比之人,用以表明對朝廷不思恢復中原的氣憤。此詩雖然沒有用一個「憤」字,但是胸中那鬱積之「憤」在字裡行間仍然表現得淋漓盡致,其愛國之情將永遠感染著每一位讀者。

2樓:穠華

《臨安春雨初霽》反映了作者內心世界的另一方面,作者除了在戰場上、幕帳中和夜空下高唱報國之外,偶爾也有惆悵徘徊的時候。

《書憤》在一定意義上是作者對自己悲壯一生的總結。「早歲那知世事艱」,卻終有膽量說「千載誰堪伯仲間」,把一生留給歷史公斷。

《臨安春雨初霽》、《書憤》的比較可以顯現出詩人感情思想的一個短時期的反覆。陸游畢竟是陸游,他不會永久地停留在「閒」「戲」之上的。不久後他在嚴州任上,仍堅持抗金,並且付諸行動,表達於詩文,終於又被以「嘲詠風月」的罪名罷官。

《書憤》與《臨安春雨初霽》在表現重點和詩歌風格上的差異

3樓:匿名使用者

前者是作者在奉旨進京後住在客棧裡所寫。世味年來薄似沙(無人理解),誰令騎馬客京華?(受聖命)小樓一夜聽春雨(無法入眠)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無耐之舉,不被重用)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自嘲) 全詩是對不被重用的無耐,以及對朝廷苟且偷安,無意北伐的徹底失望。

《書憤》寫了作者對投降派把持朝政的不滿,隱含對統治者的批評。但是後兩聯作者表達了對北伐未失去信心,願意像諸葛亮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4樓:匿名使用者

前者悲傷,抒發了作者的懷才不遇。

後者歡快,表現出作者的欣喜與愜意。

《臨安春雨初霽》 《書憤》表現重點和詩歌風格上的差異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兩首詩均寫於陸遊62歲的時候,從意象上看《臨安春雨初霽》中紗、小樓、春雨、深巷、杏花、矮紙、晴窗、細乳、茶、素衣等意象給人以清新閒淡的感覺,而《書憤》中中原、山、樓船、夜雪、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衰鬢等這些有氣勢力度的意象給人以壯闊沉鬱的感覺。《臨安春雨初霽》意象以實為主,敘述現在;《書憤》意象以虛為主,回憶過去。但都表達了詩人報國無門的感情。

《臨安春雨初霽》 《書憤》表現重點和詩歌風格上的差異。

6樓:池康適

前者是作者在奉旨進京後住在客棧裡所寫。世味年來薄似沙(無人理解),誰令騎馬客京華?(受聖命)小樓一夜聽春雨(無法入眠)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無耐之舉,不被重用)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自嘲) 全詩是對不被重用的無耐,以及對朝廷苟且偷安,無意北伐的徹底失望。

《書憤》寫了作者對投降派把持朝政的不滿,隱含對統治者的批評。但是後兩聯作者表達了對北伐未失去信心,願意像諸葛亮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而且這兩首詩均寫於陸遊62歲的時候,從意象上看《臨安春雨初霽》中紗、小樓、春雨、深巷、杏花、矮紙、晴窗、細乳、茶、素衣等意象給人以清新閒淡的感覺,而《書憤》中中原、山、樓船、夜雪、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衰鬢等這些有氣勢力度的意象給人以壯闊沉鬱的感覺。《臨安春雨初霽》意象以實為主,敘述現在;《書憤》意象以虛為主,回憶過去。但都表達了詩人報國無門的感情,前者悲傷,抒發了作者的懷才不遇。

後者歡快,表現出作者的欣喜與愜意。

7樓:匿名使用者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詩歌】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國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詩人卻在以作書品茶消磨時光,真是無聊而可悲!於是再也捺不住心頭的怨憤,寫下了結尾兩句。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大志落空,奮鬥落空,一切落空,而攬鏡自照,卻是衰鬢先斑,皓首皤皤!兩相比照,何等悲愴?

風格上前一首較含蓄而有諷刺的意味

後一首感情更為濃烈,也更直白

陸游寫的《書憤》和《臨安春雨初霽》在詩歌表現內容、手法、風格方面有什麼不同。 40

8樓:生活玲兒老師

一、意象不同

《臨安春雨初霽》中紗、小樓、春雨、深巷、杏花、矮紙、晴窗、細乳、茶、素衣等意象給人以清新閒淡的感覺。

《書憤》中中原、山、樓船、夜雪、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衰鬢等這些有氣勢力度的意象給人以壯闊沉鬱的感覺。

二、意象虛實不同

《臨安春雨初霽》意象以實為主,敘述現在。

《書憤》意象以意象為主,回憶過去。

三、表達方式不同

《書憤》如喬峰之降龍十八掌,虎虎生風,飛沙走石,氣勢逼人。

《臨安春雨初霽》則如張三丰之太極,看似行雲流水,貌似平靜柔軟,卻是暗流洶湧,不可阻擋。

擴充套件資料

《臨安春雨初霽》反映了作者內心世界的另一方面,作者除了在戰場上、幕帳中和夜空下高唱報國之外,偶爾也有惆悵徘徊的時候。在幾乎同時所作的《書憤》中,作者就截然不同地表現了一貫的豪情。《書憤》在一定意義上是作者對自己悲壯一生的總結。

「早歲那知世事艱」,卻終有膽量說「千載誰堪伯仲間」,把一生留給歷史公斷。

《臨安春雨初霽》、《書憤》的比較可以顯現出詩人感情思想的一個短時期的反覆。陸游畢竟是陸游,他不會永久地停留在「閒」「戲」之上的。不久後他在嚴州任上,仍堅持抗金,並且付諸行動,表達於詩文,終於又被以「嘲詠風月」的罪名罷官。

他的綿綿「杏花春雨」,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發展成了「鐵馬冰河入夢來」的疾風暴雨。

9樓:水若

首先這兩首都體現了自己的愛國情懷,表達了對恢復河山的渴望和對當局者昏庸無能的憤懣。不同的是《書憤》直抒胸臆,更側重於自己壯志未酬,空有愛國之心無處施展自己的才華;而作者在寫《臨安》這首時已經是花甲之年,英雄遲暮,詩中更多的表達了一種無可奈何的心情,寓情於景,顯得委婉很多。。。

10樓:匿名使用者

陸游的詩一般都是表達的什麼愛國情懷之類的

《臨安春雨初霽》與《書憤》都有對「世事」的感慨,

11樓:戚劍晨

前者是作者在奉旨進京後住在客棧裡所寫。世味年來薄似沙(無人理解),誰令騎馬客京華?(受聖命)小樓一夜聽春雨(無法入眠)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無耐之舉,不被重用)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自嘲) 全詩是對不被重用的無耐,以及對朝廷苟且偷安,無意北伐的徹底失望。

《書憤》寫了作者對投降派把持朝政的不滿,隱含對統治者的批評。但是後兩聯作者表達了對北伐未失去信心,願意像諸葛亮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陸游的《書憤》和《臨安春雨初霽》各自的創作時間是什麼?不必詳細,大概誰先誰後就行。

12樓:柴曼雁

書憤在前,尚在家鄉山陰閒居。《臨安》是作者進京面聖接受「嚴州軍州事」的官職時,在西湖邊的客棧中等待召見是寫的,已經出山。而詩歌作於同一年。

13樓:匿名使用者

《書憤》此詩作於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這時陸游退居於山陰家中,已是六十二歲的老人。

《臨安春雨初霽》是《書憤》的同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