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在做什麼,我打算養鸚鵡魚,需要什麼東西做什麼準備和注意事項?

2022-10-17 01:04:31 字數 6069 閱讀 6708

1樓:紅龍魚

(一)病態表現

有時不同的病有相同症狀,這就需要根據特殊症狀做為確診的主要依據。

(1)病魚精神不振,萎靡,俗稱「不現實」,活動量明顯減少;

(2)離群躲在角落或扎堆。

(3)尾鰭、背鰭或不伸展,俗稱夾尾巴。

(4)食慾不振,不搶食。

(5)體表顏色不鮮豔。

(6)身上出現特殊病變或症狀是診斷的主要依據。例如:斑點、爛塊、紅腫、水腫、充血、瘀血、出血、顏色異常、粘膜增多、粘膜脫落或到處蹭其體表或各鰭、到處鑽左右擺動等異常表現。

(7)熱帶魚患傳染病須具備3個條件:

①病原體: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等;

②傳染途徑:被汙染的水、用具、水蚤、病魚等。

③易感動物(魚):同種魚大部分同時得了相同的病。

(二)發現病魚的措施

(1)首先區別是否是傳染病,應及時診斷,如不能確診一律暫時不動或按傳染病飼養管理。

(2)發生傳染病的魚群或個體應嚴格隔離,一切飼養用具都要分開使用。

(3)根據病情發展,可酌情停食或少喂飼料,詳細觀察其取食及活動情況,在確診後可以酌情投藥。

(4)發病期間加強飼養管理,注意水溫變化,最好使其恆溫,換水尤應慎重。也可酌情淘汰病魚。

(三)介紹幾種常見魚病

1.白點病 是傳染性很強的外寄生蟲病。

(1)病原體:多子小瓜蟲(寄生蟲)。傳染途徑:

水蚤、病魚,汙染的工具是熱帶魚的1號病。熱帶魚比金魚易患白點病,水溫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誘因,也是初學者常常失敗的原因。歐洲最初興起熱帶魚飼養業時曾因此病全軍覆沒。

及時發現早**,早隔離,加強消毒,保持恆溫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白點病分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為2~3天,常致魚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達60%~70%。

(2)症狀:早期,各鰭及身軀有個別的小白點,有食慾,精神沒有多大變化。中期,鰭、身軀到處是白點,沒有食慾,不愛活動,到處蹭癢,顏色變暗。

晚期,白點佈滿全身,魚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魚有氣無力,左右搖擺,體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難,窒息而死。

(3)**:此病要綜合**,只用藥收效不大,加強飼養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減少汙染,保持水溫恆定,升溫比原水溫高2~3℃為佳。

在沒有水草的情況下可適當投藥,水草對各種藥物敏感很快枯死。熱帶魚常用驗方如下:參考驗方1:

早期可投入0.5%~1%食鹽,可取得一定效果。參考驗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劑灑全箱。

用火柴棍蘸甲基藍結晶粉,涮入病魚箱內變色即可,都有較好效果。參考驗方3:早期、中期,將紅汞放入水中,變成淡紅色即可,有很好的消滅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覆使用,因汞有毒,魚不易排出體外。

參考驗方4:中期、晚期,特效藥為硝酸亞汞,但魚對此藥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況下不採用。90×45×60(釐米)箱放綠豆粒大小一塊即可,此藥也不能反覆使用。

北京動物園**此病**率較高,一般損失不大。

2.出血性腐爛病 為細菌性傳染病。

(1)病原體:為細菌。傳染途徑為水蚤或病魚以及被汙染的工具。此病不易**,好了後常常是帶菌者,水質惡化立即又發病,死亡率較高,一般為50%左右。

(2)症狀:魚體出現出血點,各鰭由鮮紅充血變成蒼白而爛掉,腮絲也由紅變白,部分爛掉。解剖內臟有出血點。常併發腸炎。發病急,蔓延快(2~3天)易造成大量死亡。

(3)**:停食4~5天,全箱投抗生素藥物青黴素:90×45×60(釐術)箱80萬單位,上、下午各1支,連續3天為一個療程。

一般4~5天可**,初期可**,中期可以得到控制,爛掉的鰭需1個月左右才能長好。把患病箱內的水草拔出用清水衝淨並用美藍消毒(用火柴棍蘸一下美藍結晶變化即可)15~30分鐘。在病魚箱內投放呋喃西林粉劑(1~5ppm),一般3天可得到控制,6天左右**。

發病初期也可用0.5%~1%的食鹽,亦得到控制。

3.輪蟲病 此病為傳染性原蟲病。

(1)病原和症狀:病原體為輪蟲,傳染途徑多為喂水蚤時帶進蟲體。新魚蟲要清洗多遍才能餵魚,否則易得此病。

發病率高,死亡率不高。一般症狀:輪蟲在箱內聚成雲霧狀。

魚浮在水面,在魚身上、鰓內到處寄生。色體粘膜增多,呼吸困難。病魚如不及時**,也會大量死亡。

(2)**:最好的方法是把全箱的水倒掉,把魚移入新箱,再投些藥。**的特效藥是硫酸銅,90×45×60(釐米)的箱放綠豆大小結晶塊即可。

水草對硫酸銅特別敏感。要拔掉草再投藥。不能用部分換水方法處理,這樣反而加速輪蟲的大量繁殖,魚將加速死亡,所以必須全換水與投藥同時進行。

此外也可用0.5%~1%的濃鹽水**也有效。

4.水黴病 是黴菌性傳染病。

(1)病原和症狀:病原體為各種水黴菌。傳染途徑:

水蚤、病魚。養過2~3年魚的房屋到處有黴菌,新水2~3天就可汙染黴菌。在魚沒有外傷或魚體健壯時不發病。

反之,即刻可以發病。雖有傳染性,但發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但病程長(幾個月),也不容易**。在魚外傷外長出白長毛或白毛纏身。

魚卵更易感染。

(2)**:沒有特效藥,以預防為主。保持水質的清潔,和魚體健壯。

日常操作及撈魚時要輕巧,不要造成魚體外傷。用0.5%~1%食鹽可以抑制黴菌生長。通風多晒太陽,增加紫外線照射,以及流動的水是最好的預防措施。

此外,也可將患魚撈出,把外傷處的白毛用鑷子取下,在患處塗些呋喃西林乾粉,有一定療效。

5.癤瘡病 為細菌性傳染病。

(1)病原和傳播途徑:病原體為桿菌。傳播途徑:

水蚤,病魚或工具。熱帶魚中有幾種易染此病。如二年的虎皮、一年以上的小桃核、紅桃核、蔓龍。

這類魚特別易因患此病而死亡。但發病率不算高。自然死亡率不高。

(2)症狀:魚體從肌肉層長出硬泡,有時能流出大量膿血。

(3)**:待泡熟後開刀排膿,再用呋喃西林水沖洗乾淨,塗呋喃西林乾粉或抗生素粉劑均可收到較佳效果。嚴重者立即淘汰,發現身上有鼓包者撈出單獨**。

大型魚可肌肉注射青黴素(4~8萬單位)或用藥液沖洗瘡面。預防此病應保持水質清潔,防止魚外傷。

6.爛鰓病 為細菌性傳染病。

(1)病原:病原體為粘球菌,傳染途徑主要是病魚。從商店購買魚易帶此病。

金魚、熱帶魚都易得此病,不易**。常常併發腸炎,有時不出現任何症狀魚即死掉,只有撬開腮蓋或解剖後,才能確診此病。死亡率一般50%~60%,有時高達80%。

(2)症狀:腮絲由鮮紅變成蒼白,由外緣開始靡爛,脫落。腮蓋骨內充血,中心骨壞死脫落。

腮絲之間粘膜增多,呼吸困難,輕者浮水面,重者沉箱底很快死亡。有的魚併發腸炎,解剖腸出血,亦有潰爛的斑點。輕者有食慾,重者無食慾。

(3)**:個別魚得病撈出淘汰。如普遍患病,全池灑藥,停食4~5天。

用紅汞**,其用量以使水變色即可,能保持3~4天,亦可撒呋喃西林粉劑,濃度為1~2ppm。還可用抗生素(青黴素、金黴素、紅黴素)。90×45×60(釐米)1次用80萬單位,上、下午各1支,3天為一個療程。

一般2個療程即愈。

7.感冒 非病毒性,沒有傳染性。由於水溫突然變化造成的,倒箱最易造成此病。

(1)症狀:魚倒入新箱很快夾尾,不愛遊動,或輕度地左右晃動。有個別魚沉入箱底而又馬上竄上來。若不及時發現**,可造成大批死亡。

(2)**:掌握水溫恆定,停食2~3天,以1%的食鹽灑入箱內,一般1~2天即好轉。

8.水螅 是一種腔腸小動物,常隨魚蟲帶入箱內,在水溫22~26℃大量繁殖,對成魚無大害,對幼魚是天敵。它與魚爭水族箱中氧氣及食物。一旦發現很難**。

水螅對魚雖有害,但可做為中、小學生生物實驗的教材。

(1)症狀:水螅尖端有吸盤,另一端帶有觸手的口,吸盤能在玻璃、水草上吸附,身體與觸手在水中晃來晃去,爭吃餵魚的餌料。幾天之間繁殖滿箱,更易傳入其他魚箱。

(2)**:特效藥為硫酸銅,90×45×60(釐米)箱可放綠豆粒大小結晶塊將它們殺死,但對養有水草的箱就不方便了。這種情況在發生初期(數量不太多,可放幾捆紫銅絲,3天左右可將它們殺死。

紫銅絲可與水族箱中的酸根作用,生成銅的化合物,殺死水螅。目的達到後儘快取出銅絲,過多銅對魚有毒。

9.魚蝨 是傳染性寄生蟲病。病原體為魚蝨,途徑是在餵魚蟲時常帶入魚蝨或有病魚存在。蟲體寄生於魚體表鱗片縫中吸取營養使魚逐漸消瘦,發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較易**。

(1)症狀:蟲體寄生魚體表鱗片縫之中。病魚表現不安,到處蹭。有的蟲體被蹭掉,有的蹭不掉。傳染較快。如發現幾條魚有蟲體,全箱要下藥。

(2)**:大型魚,把魚撈出用鑷子鑷掉蟲體,患處可塗磺胺、呋喃西林粉劑。小型魚類,絕大部分已得魚蝨,可用1ppm晶體敵百蟲液體浸魚或遍灑魚箱,高錳酸鉀**也有效,用量可掌握在水稍變色即可。

10.水鼓病 無傳染性。病原體尚不清,發病率不高,死亡率高。症狀:

魚腹鼓大,最初有食慾,後期無食慾。最後浮水面或沉箱底不動。用手擠腹部流出黃色液體,病程較長,最後死亡。

無法**。

11. 立鱗病 為病毒性傳染病,但傳染性不大。

(1) 病原體:病毒。誘因是用低於原箱水溫的水,直接衝到了魚體受涼而引起的。

(2) 症狀:魚的鱗片都豎起來,是因為皮下有水腫而引起。嚴重時鱗片脫落而死。發病率不高,死亡率高。

(3) **:無特效藥。但可用1a3~2a3的海水養浴數日,可恢復健康。也可用抗生素及呋喃林乾粉消炎。有一定療效。

我打算養鸚鵡魚,需要什麼東西做什麼準備和注意事項?

2樓:匿名使用者

鸚鵡魚算是比較好養的魚類,他對水質的要求不算嚴格,所以,除了用困過的水來飼養外,無需另外加料,如果真的不放心,非要加點什麼你才舒服的話那就加

3樓:匿名使用者

玻璃魚缸,加熱棒,溫度計,迴圈泵,加氧泵.

養鸚鵡魚要注意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血鸚鵡魚注意的事項:

(1)水質的管理

承襲和一般的中南美洲慈鯛所需要的生長條件一般,血鸚鵡也是需要弱性且硬度較低的水質。但是,因為血鸚鵡先天有嘴部法癒合的情況(尤其是特a級和a級的血鸚鵡),在引入水流經過鰓部以供呼吸所需的能力上就少了一半。

因此,鰓部的呼吸作用成了明顯的;致命傷!一旦鰓部受傷或是吸取氧氣的過程不順逐,會直接影響血鸚鵡的生理健康。因此,飼養血鸚鵡時需要較其他的魚類多了維持更優良的水質和提供充足的氧氣。

尤其是降低水中的溶解的養分(避免優養化),避免細菌大量滋生和引起鰓部疾病,維持鰓部細胞有效率地吸引氧氣的能力,相形之下變得相當地重要;至於充氧打氣方面,除了選用效率較高的打氣馬達之外,還要為了夏天容易停電的地區準備不斷氣的打氣系統,以便應付不時之需。

(2)溫度控制

血鸚鵡魚雖然是雜交的,因其父母都是熱帶魚,所以其也屬於熱帶魚,是對溫度相當;敏感的魚種,重點並不是在於魚體對溫度的適應性相當差,而是因為在低水溫和水溫變動劇烈的情況下,容易因為生理的反應而失去鮮豔的體色,更甚者會出現黑色的條紋或是斑紋。

使用加溫器提升水溫在25~28℃的範圍內,便可使魚只呈現亮麗的體色和充滿活力。

(3)飼料和餌料的選取

因為蝦子體內的;蝦紅素可促進血鸚鵡顯揚體色,若能充分地攝取蝦紅素,血鸚鵡的體色鮮紅欲滴是指日可待的。但是,現在已經不用這麼麻煩了,許多坊間可獲得血鸚鵡專用飼料中,新增了蝦紅素和一類胡蘿蔔素的飼料,直接投喂就可讓血鸚鵡的體色維持在豔紅色的情況下。

(4)混養的訣竅

在混養的魚種選擇上,強烈建議還是選取一些中南美洲的慈鯛來得合適!尤其是一些中大型的慈鯛,會較身體柔弱且遊動緩慢的慈鯛來得合適。

因為血鸚鵡的體型近似三角形且無法合攏的嘴型,使攻擊性降低(僅能衝擊無法撕咬),可以選擇金菠蘿、黑雲、紅珍珠關刀、珍珠火口一類的魚來搭配,除了有多樣化的體色搭配之外,還能在某種平衡之下,達到和平共存的境界。

(5)水中的造景

對於這些體色通紅且顏色單一的魚類來說,水中的造景除了顏色的搭配和避免使用植物為造景材料之外,還需要考量魚體衝撞的力量,因此造景的堅固性也是必備的!

許多值得一提的造景提供給魚友們參考,其一是沉木或是長大的墨絲的沉木,大都擺放在水族箱的正**,和血鸚鵡的鮮紅色搭配起來,有更強烈的對比效果;其二是以木化石或岩石疊出來的水中造景。常會在水族箱中以單一或是多個石堆的方式擺設,當然,水族箱夠大才會有較多的選擇和變化。

(6)其他

雖然在必備的生長條件置妥之後,並不需要太多的照顧,但是,有耐心的定期換水,檢視水族箱中的配備,細心地觀察水中血鸚鵡的健康狀況,都是得花費一些精神和時間的。使用***的硝化細菌,可以降低水中對魚的有害物質,清澈水質,已達到減少換水頻次的效果。注意硝化細菌的用法用量,按說明書酌量使用。

一般硝化細菌放入後,過濾器不能關閉(過濾器本就應該24小時開著)以培養穩定的硝化細菌群落,一到兩天後就可看到水體清澈。

養紅鸚鵡魚怎樣換水,紅鸚鵡魚餵食及換水需注意什麼

換水的話直接就是養好的水裝到大桶子裡,在放水的桶子裡放著一根300w的加熱棒,主要是避免換水的時候溫度過低,尤其是冬天。換水的時候先放去原缸1 3到1 4的水,然後就從大桶子裡往缸裡面放水,當然不要一下放滿,少量往裡面放水,基本就是換完水後先往魚缸放1 5的水 過個兩三天再放1 5,一週內只是往缸中...

怎麼佈置養鸚鵡魚的魚缸,養鸚鵡魚怎麼佈置魚缸

血鸚鵡飼養過程中色彩更紅的幾個因素,除了飼料之外,還在於 1.飼養環境水質穩定,不宜過鹼性也不宜過酸性,同時平時換水時候造成的水質波動不要太大,波動太大會造成魚只短期內發白或起黑沙。一般建議控制水質ph為中性偏酸性,水溫無需太高,25 30度左右即可。2.燈光 建議使用增豔作用的專用水族照明燈管,例...

鸚鵡魚,地圖魚怎麼養,地圖魚與鸚鵡怎麼養

暈了 怎麼哪都有搬書來的。地圖,鸚鵡,這兩種魚很好養的,我家裡8只地圖8只鸚鵡,養了3年沒有死過。水溫我一直控制在26 30度。給我感覺就是2點 1.過濾,地圖能吃能拉,養多了很容易汙染水質,鸚鵡水質要求比地圖高,水質不好或受驚嚇身體容易變黑,通過提高水質能夠恢復。2.換水,地圖常換水長的快,3天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