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 王(周桓公)奪鄭伯,鄭伯不朝。秋,王以諸侯伐鄭左傳》

2022-10-10 12:01:18 字數 1960 閱讀 7172

1樓:匿名使用者

充分,因為諸侯有定期朝覲天子的義務,否則天子可以予以討伐;一是周王剝奪了鄭莊公的職務權力,二是平王東遷後周王室衰落權威喪失,鄭莊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中。

2樓:匿名使用者

周王室的衰微

東周遷都洛陽後,王室衰微,而鄭莊公號稱「小霸」,已經不服周王的號令,更是射中大王的肩膀,周王室的尊嚴已經喪盡

3樓:淡茶一杯

從春秋戰國的時代背景分析。

王奪鄭伯鄭,鄭伯不服。秋,王以諸侯伐鄭伯。鄭伯御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朝。秋,王以諸侯伐鄭,鄭伯御之。———《左傳》

翻譯:周桓王收取了鄭莊公(對東周的)參政權,鄭莊公就不去朝拜他了。(魯桓公五年)秋天,周桓王派諸侯攻打鄭國,鄭莊公抵禦這場戰爭。

春秋以來,周天子已喪失了諸侯的共主地位,周平王削弱鄭莊公的輔政權力,引起鄭國怨恨,雙方以交換人質作保證。周桓王執政,周鄭關係進一步惡化,雙方發生戰爭,東周失敗,成為王室衰危的一個標誌。

5樓:匿名使用者

東周初年 周天子的實力還很強大 還是諸侯之首..周恆王奪去了鄭莊公參與王政的權力,鄭伯從此不再朝覲..周天子帶著諸侯國去討伐,鄭伯居然抵抗周王的 《合法入侵》..

最後周王被打敗 周天子從此一落千丈 周天子號令天下時期 一去不復翻..王權 衰落!

6樓:

你第五個字寫錯了。原文為 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服。秋,王以諸侯伐鄭伯。鄭伯御之。

周桓王奪去了鄭莊公參與王政的權力,鄭伯從此不再朝覲。 秋季,周王帶領諸侯討伐鄭國,鄭伯出兵抵禦。

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朝。秋,王以諸侯伐鄭,鄭伯御之反映了怎樣的歷史現象

7樓:小奇

東周時期周王室衰落,諸侯強於王室

8樓:faithi茶扉

東周後期諸侯權利過大。。。周王室衰弱

9樓:蒼騎士

東周時期分封制衰落,諸侯不理會周王

10樓:何小平

反映了周朝末期分封制的崩潰。

「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朝。秋,王以諸侯伐鄭,鄭伯擊之。」(見《左傳 恆公五年》)這則材料反應的問題

11樓:匿名使用者

c.周王室的衰微!周天子(桓王)罷黜了鄭伯在**的官職,鄭伯從此就不去開朝面聖了,周王因此召集諸侯攻伐鄭伯,鄭伯不但不認錯投降反而反抗王師,還射傷了桓王,桓王還因為此次的受傷和受辱,不久鬱鬱而終(此是後話)!

其實說的就是鄭伯不再把周天子當一回事了,而周王室經過東遷之後的以威信大損,至周桓王被鄭伯擊傷(致死)之後,周王室的權威已蕩然無存,之後到莊王問鼎一直到秦國滅東周奪九鼎,這段時間,周王室更是名存實亡!

樓上的a答案明顯不符!宗法制的內容主要是規定怎樣繼承和分配權力!材料中並沒有明顯提到權力的繼承和分配!

至於禮崩樂壞和周室衰微的表裡關係問題,保留意見,但只針對此題的話,正確答案是「c.周王室的衰微」!

12樓:念英韶

a。宗法制度下是不能這樣做的,用成語來說就是禮崩樂壞。就這麼一句描述不足以說明諸侯爭霸局面的形成,僅僅是一個國家內發生的事情,說明不了局面形成。

周王室衰微是表象。d就更沒有什麼道理了

「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朝。秋,王以諸侯伐鄭,鄭伯擊之。」引文從實質上反映了

13樓:我想說

b,(1)在我的印象中,鄭莊公是春秋時期較早的一個比較強悍的諸侯王,強悍而已。

(2)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齊桓公現在還沒有登臺,目前是沒有到爭霸的階段,

(#)就這段話的字面意思看,反映不出「霸」字。

a的話,想都不用想,如果他強大,鄭伯還會「擊之」嗎

高一歷史題

不可以。原因 羅馬法雖然有侷限性,但是它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比較完備的法律體系 它提出的法律的原則,對近代歐美資產階級法律產生了重要影響。希望對你有幫助。不可以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 層建築合適的上層建築對生產力是起到促進作用的羅馬法在當時是適應了當時生產力需求的,是適應社會潮流的對於...

誰有高一歷史必修2每課筆記,高一歷史必修二預習筆記

您好,我看到您的問題很久沒有人來回答,但是問題過期無人回答會被扣分的並且你的回 懸賞分答也會被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你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二,您可以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 論壇裡去看看,那裡聚集了許多專業人才,一定可以為你解決問題的...

一道高一歷史題,一道高一的歷史題

內服與外服制度 內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動區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屬國,商王通回過兩種不 答同的管理制度來處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務。由此,商王控制著聯盟的實際權力,與各附屬國形成了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臣服於商族的部族,大都是迫於武力征服才承認商王的中心地位。臣服只是在商王強大的軍事征服下才結成的一種臣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