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寫《石壕吏》時的時間,地點,境況和感情

2022-10-08 04:36:31 字數 4566 閱讀 1701

1樓:蝸牛得快跑

唐肅宗乾元二年春,郭子儀、李光弼、王思禮等九節度使各率所部圍安慶緒於鄴城,由於指揮不統一,為安慶緒所敗,六十萬大軍潰於鄴城之下。郭子儀退守洛陽。朝廷緊急徵兵拉夫。

這時杜甫正從洛陽回華州司功參軍任所,因途中親見而作組詩《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後人簡稱為"三吏"、"三別"。因其基本上採用實錄的筆法,所以有"詩史"之譽。然而詩人並非冷眼旁觀無動於衷,他是懷著一顆熾熱的仁者之心去審視國難民憂的: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四郊未寧靜,垂老未得安。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quot;"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藜。"詩人懷著深厚的同情之心為人民長歌當哭:"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天地終無情","塌然摧心肝"。他記下了戰亂時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景:青壯年全都上了戰場,新安吏只好捉少年充軍;石壕吏夜間突襲捉人,也只能帶走一位老嫗;潼關吏正加緊修築城防;新婚的妻子含淚送別新郎;"子孫陣亡盡"的老人悲憤無奈地出征;無家可歸的老兵已無須與誰告別。

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是深重的,但深明大義的人民卻強忍悲痛而同仇敵愾,勇於為國分憂。詩人筆下的老嫗、新嫁娘、垂老者、無家者,都富於可敬的犧牲精神。詩人寫出了這些普通人樸實無華卻可歌可泣的精神世界,令後人讀之不免一灑"千秋之淚"。

杜甫投宿石壕村,正碰上官吏捉人充軍。詩歌用素描的手法,清晰如畫地再現了詩人的這次親身見聞。敘而不議,這是杜甫此類詩的特點。

詩人的感情融會在平實的敘述之中,耐人尋味。一面是"夜捉人"的悍吏,一面是"逾牆走"的老翁,這是多麼不平常的時期!"吏呼一何怒"與"婦啼一何苦"的對比令人驚心。

而老婦的陳辭,更是催人淚下。就是這樣一位老婦,竟然真的被帶走了。這或許是那位老翁"逾牆"時不曾料到的吧?

《唐詩鏡》雲:"其事何長,其言何簡。'吏呼'二語,便當數十言。文章家所云要令,以去形而得情,去情而得神故也"。《唐宋詩舉要》引吳曰:「此首尤嗚咽悲涼,情致悽絕」。

2樓:背叛的使者

首詩敘述了作者在戰爭時途徑石好村,遇夜裡當差抓人當兵的事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敘事詩,反映的是安史之亂時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達了作者對民生疾苦的同情,對朝庭無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

杜甫在寫《石壕吏》時的一些情況~

3樓:匿名使用者

首詩敘述了作者在戰爭時途徑石好村,遇夜裡當差抓人當兵的事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敘事詩,反映的是安史之亂時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達了作者對民生疾苦的同情,對朝庭無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

杜甫的詩詞,文言文

4樓:允雅靜

《登岳陽樓》大曆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峽,因兵亂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這年冬天,杜甫從公安到了岳陽,這首詩就是登岳陽樓後所作。詩人寫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氣勢,亦觸景傷情,寫自己身世的淒涼孤寂,反映出詩人對時局地憂慮和關心。

全詩對仗工整用韻謹嚴,前後映襯,渾然一體。

《登高》此詩是杜甫大曆二年(767)秋在夔州時所寫。夔州在長江之濱。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絃。

楊倫稱讚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杜詩鏡銓》),胡應麟《詩藪》更推重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石壕吏》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儀等九節度使六十萬大軍包圍安慶緒於鄴城,由於指揮不統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軍潰敗。唐王朝為補充兵力,便在洛陽以西至潼關一帶,強行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這時,杜甫正由洛陽經過潼關,趕回華州任所。

途中就其所見所聞,寫成了《三吏》、《三別》。《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詩的主題是通過對「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繪,揭露官吏的橫暴,反映人民的苦難。

5樓:匿名使用者

《登岳陽樓》:九月初九,岳陽樓,百病集一身,以樂寫悲

《登高》與上首差不多

杜甫詩三首(登岳陽樓,登高,石壕吏)

6樓:沫微

《登岳陽樓》大曆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峽,因兵亂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這年冬天,杜甫從公安到了岳陽,這首詩就是登岳陽樓後所作。詩人寫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氣勢,亦觸景傷情,寫自己身世的淒涼孤寂,反映出詩人對時局地憂慮和關心。

全詩對仗工整用韻謹嚴,前後映襯,渾然一體。

《登高》此詩是杜甫大曆二年(767)秋在夔州時所寫。夔州在長江之濱。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絃。

楊倫稱讚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杜詩鏡銓》),胡應麟《詩藪》更推重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石壕吏》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儀、李光弼、王思禮等九節度使各率所部圍安慶緒於鄴城,由於指揮不統一,為安慶緒所敗,六十萬大軍潰於鄴城之下。郭子儀退守洛陽。朝廷緊急徵兵拉夫。

這時杜甫正從洛陽回華州司功參軍任所,因途中親見而作組詩《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後人簡稱為"三吏"、"三別"。因其基本上採用實錄的筆法,所以有"詩史"之譽。然而詩人並非冷眼旁觀無動於衷,他是懷著一顆熾熱的仁者之心去審視國難民憂的: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四郊未寧靜,垂老未得安。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quot;"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藜。"詩人懷著深厚的同情之心為人民長歌當哭:"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天地終無情","塌然摧心肝"。他記下了戰亂時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景:青壯年全都上了戰場,新安吏只好捉少年充軍;石壕吏夜間突襲捉人,也只能帶走一位老嫗;潼關吏正加緊修築城防;新婚的妻子含淚送別新郎;"子孫陣亡盡"的老人悲憤無奈地出征;無家可歸的老兵已無須與誰告別。

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是深重的,但深明大義的人民卻強忍悲痛而同仇敵愾,勇於為國分憂。詩人筆下的老嫗、新嫁娘、垂老者、無家者,都富於可敬的犧牲精神。詩人寫出了這些普通人樸實無華卻可歌可泣的精神世界,令後人讀之不免一灑"千秋之淚"。

杜甫投宿石壕村,正碰上官吏捉人充軍。詩歌用素描的手法,清晰如畫地再現了詩人的這次親身見聞。敘而不議,這是杜甫此類詩的特點。

詩人的感情融會在平實的敘述之中,耐人尋味。一面是"夜捉人"的悍吏,一面是"逾牆走"的老翁,這是多麼不平常的時期!"吏呼一何怒"與"婦啼一何苦"的對比令人驚心。

而老婦的陳辭,更是催人淚下。就是這樣一位老婦,竟然真的被帶走了。這或許是那位老翁"逾牆"時不曾料到的吧?

《唐詩鏡》雲:"其事何長,其言何簡。'吏呼'二語,便當數十言。文章家所云要令,以去形而得情,去情而得神故也"。《唐宋詩舉要》引吳曰:「此首尤嗚咽悲涼,情致悽絕」。

7樓:匿名使用者

唐肅宗乾元二年春,郭子儀、李光弼、王思禮等九節度使各率所部圍安慶緒於鄴城,由於指揮不統一,為安慶緒所敗,六十萬大軍潰於鄴城之下。郭子儀退守洛陽。朝廷緊急徵兵拉夫。

這時杜甫正從洛陽回華州司功參軍任所,因途中親見而作組詩《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後人簡稱為"三吏"、"三別"。因其基本上採用實錄的筆法,所以有"詩史"之譽。然而詩人並非冷眼旁觀無動於衷,他是懷著一顆熾熱的仁者之心去審視國難民憂的: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四郊未寧靜,垂老未得安。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藜。"詩人懷著深厚的同情之心為人民長歌當哭:"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天地終無情","塌然摧心肝"。他記下了戰亂時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景:青壯年全都上了戰場,新安吏只好捉少年充軍;石壕吏夜間突襲捉人,也只能帶走一位老嫗;潼關吏正加緊修築城防;新婚的妻子含淚送別新郎;"子孫陣亡盡"的老人悲憤無奈地出征;無家可歸的老兵已無須與誰告別。

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是深重的,但深明大義的人民卻強忍悲痛而同仇敵愾,勇於為國分憂。詩人筆下的老嫗、新嫁娘、垂老者、無家者,都富於可敬的犧牲精神。詩人寫出了這些普通人樸實無華卻可歌可泣的精神世界,令後人讀之不免一灑"千秋之淚"。

杜甫投宿石壕村,正碰上官吏捉人充軍。詩歌用素描的手法,清晰如畫地再現了詩人的這次親身見聞。敘而不議,這是杜甫此類詩的特點。

詩人的感情融會在平實的敘述之中,耐人尋味。一面是"夜捉人"的悍吏,一面是"逾牆走"的老翁,這是多麼不平常的時期!"吏呼一何怒"與"婦啼一何苦"的對比令人驚心。

而老婦的陳辭,更是催人淚下。就是這樣一位老婦,竟然真的被帶走了。這或許是那位老翁"逾牆"時不曾料到的吧?

杜甫在寫石壕吏的時候是什麼官職

8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在寫石壕吏時是什麼官職 這首詩寫於安史之亂期間,那就應該是:檢校工部員外郎 華州司功參軍 左拾遺

9樓:

杜甫在寫石壕吏的時候是華州司功參軍

7 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已經四十八歲的杜甫,由左拾遺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他離開洛陽,歷經新安、石壕、潼關,夜宿曉行,風塵僕僕,趕往華州任所。所經之處,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這引起詩人感情上的強烈震動。

石壕吏的寫作背景

賞析杜甫《石壕吏》

石壕吏翻譯,石壕吏的全文怎麼翻譯?

傍晚投宿於石壕村,在夜裡有官吏來捉人。老翁翻牆逃走,老婦走出去應對。官吏喊叫的聲音是那樣凶,老婦啼哭的情形是那樣悽苦。我聽到老婦上前說 我三個兒子都服役去參加圍困鄴城之戰。其中一個兒子託人捎了信回來,其中兩個最近剛戰死了。活著的人暫且偷生,死的人永遠逝去。家中再也沒有什麼人丁了,只有個吃乳的小孫子。...

石壕吏記敘了怎樣的故事 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公元758年,為平息安 安祿山 史 史思明 之亂,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率兵20萬圍攻安慶緒 安祿山的兒子 所佔的鄴郡 現在河南安陽 勝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於史思明派來援軍,加上唐軍內部矛盾重重,形勢發生逆轉.在敵人兩面夾擊之下,唐軍全線崩潰.郭子儀等退守河陽 現在河南孟州市 並四處抽丁...

石壕吏中統領全詩的詞是什麼 全詩以什麼為順序 中心人物是誰 事件又是什麼

有吏夜捉人來 一句,是全篇的自提綱bai,以下情節,都從這裡生du發出來。不說 zhi徵兵 dao 點兵 招兵 而說 捉人 已於如實描繪之中寓揭露 批判之意。再加上一個 夜 字,含意更豐富。第一 表明官府 捉人 之事時常發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 捉 到 第 二 表明縣吏 捉人 的手段狠毒,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