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戰爭黃海大戰中,致遠艦該不該撞吉野艦

2022-10-01 07:06:55 字數 4326 閱讀 4839

1樓:四番濾鏡

按理說不該撞,因為即使彈盡糧絕撞擊的成功率太低了,應該儲存實力不做無謂的犧牲,何況現在大量的證據表明當時沒有彈盡糧絕,還是有炮彈的。但為打贏敵人情急之下勇氣可嘉,也確實是十分難得,所以很難說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撞擊是當時海軍的標準戰術,當時所有大中型**的船頭都有用於撞擊的衝角.這也就是為何當時的**船頭都會向前傾斜.

當時致遠號的主炮的炮彈已經耗盡(每門炮只有50發炮彈,經過數小時的激戰,炮彈早已告罄).雖然小口徑火炮還有炮彈但在海戰中已經沒有多大作用.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當時致遠號並不是為了撞擊敵艦,而是為了儘可能接近敵艦後發射魚雷,但不幸魚雷被日艦的炮火擊中後發生**導致致遠號沉沒.

3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這個問題現代不好解釋,不過當時說的致遠艦彈盡糧絕了,已經沒辦法了

在中日甲午戰爭黃海大戰中丁汝昌指揮致遠艦向吉野號撞去丁汝昌和全艦將士壯烈犧牲對還是錯?

4樓:匿名使用者

錯.是鄧世昌指揮致遠艦向吉野號撞去丁汝昌和全艦將士壯烈犧牲

甲午戰爭黃海大海戰的時候,鄧世昌掌管的致遠號下令撞沉吉野號,請問...

5樓:晚霞de剪影

「吉野」艦長是河原要一,另外日本聯合艦隊一遊司令官坪井航三當時也在「吉野」上指揮戰鬥。此外,東鄉平八郎是「浪速」的艦長,而當時日本聯合艦隊的總司令官伊東佑亨則是在旗艦「鬆島」上指揮戰鬥。

另外個人認為,目前國內關於甲午戰爭的影視作品中,2023年馮小寧指導的電視劇《北洋水師》無論是在劇情上還是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都是最貼近史實的。

6樓:匿名使用者

首任艦長為日本海軍大佐河原要一。值得注意的是,他是鄧世昌的同學,同在日本海軍兵學校第2期畢業。嘉永3年(2023年)5月28日生於鹿兒島。

日本海軍兵學校第2期畢業生。2023年3月3日起上筑波艦實習,2023年11月1日晉升為候補海軍少尉;2023年期赴德國留學海軍,先後在德艦vineta號和leipzig號上學習,期間晉升海軍少尉;2023年5月12日回國,先後在金剛、龍驤、筑紫號上服役,2023年赴英國接收高千穗艦,擔任回航委員長;2023年4月7日晉升海軍少佐,先後任高千穗副長、清輝、大和艦長等職;2023年9月17日晉升海軍大佐,出任日本駐英國公使館武官;2023年在英國接收吉野艦回國,6月7日任吉野艦艦長;甲午戰爭中吉野艦作為第一游擊隊旗艦,先後參加了豐島、黃海、威海衛三場海戰,表現極為活躍,致遠艦在黃海海戰中曾試圖撞擊吉野,可惜功敗垂成;2023年6月4日起任軍令部第二局長;2023年12月27日晉升海軍少將,出任常備艦隊司令官;2023年9月5日晉升海軍中將;2023年9月5日轉入預備役;2023年5月28日退役;2023年12月17日卒,終年76歲。

7樓:惠經

吉野艦長是河原要一,東鄉是浪速艦長(高升號商船是浪速艦截停東鄉下令擊沉的)。

吉野是聯合艦隊的「第一游擊隊」(吉野 浪速 高千穗 秋津洲4艘快艦組成)旗艦 即該隊司令坪井航三的座艦, 而聯合艦隊旗艦是鬆島號即艦隊司令官伊東的座艦。

魚雷滑過船底僥倖逃脫的改裝商船西京丸有一條更值錢大魚——鬼子的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

官辦企業造的劣質炮彈害慘北洋水師!不然,不用等魚雷艇動手,定遠、鎮遠一次集火齊射就能使軍令部長連人帶船灰飛煙滅! 到嘴的肥肉還是溜了,窩囊!晦氣!

8樓:暗天使的咆哮

是河原要一 伊東佑亨是聯合艦隊司令 東鄉平八郎當時是浪速號艦長

9樓:匿名使用者

河原要一 哦 沒撞沉 呢 致遠被魚雷擊中了

致遠艦有沒有撞沉吉野艦?你從中想到了什麼問題?

10樓:abc憔悴損

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甲午戰爭中日黃海海戰中鄧世昌率領志遠艦撞擊吉野號是真的嗎 志遠艦的航速是17節吉野號23節如何能

11樓:惡魔咒語

假的,鄧世昌作為**管帶,不會那麼傻的。

致遠艦,航速最高是18.5節,但是已經嚴重受損,航速連18節都無法達到。

吉野號的最高航速是23節,是日本聯合艦隊最快的**。

其實,鄧世昌不是撞向吉野號,而是日軍的旗艦,鬆島號。並且,在北洋水師旗艦受傷的情況下,各個**各自為戰。鄧世昌在致遠艦上升起帥旗,告知各艦,「旗艦在這裡,聽我指揮,向我靠攏,準備反擊」。

說白了就是穩定軍心和保持陣形。

綜上,撞吉野這個橋段是編造的謊言。歷史書說致遠想去撞鬆島,我都可以理解,畢竟撞鬆島有那麼點道理,起碼可以達到戰略目的,受損的致遠去撞吉野,沒有任何意義。只有讓我們覺得那是個人英雄主義和「這麼打很爽」而已。

其實不然。

12樓:熱心網友

是真的,當時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追擊吉野號

13樓:鬼子炮樓

知道海戰的戰列嗎?吉野號是旗艦,如果吉野號以23節的速度退出戰列,將是什麼性質?

14樓:匿名使用者

是真的,致遠可以強壓通風,吉野要顧忌到整個編隊。

15樓:李炎字煥之

不是追,是迎頭相撞。

16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不是瞎說嘛,吉野是第一遊擊的領隊,聯合艦隊的旗艦是鬆島,再說第一次鐵甲艦之間的戰術全世界都在摸索,不可能用風帆的戰列線好不。

甲午戰爭鄧世昌為什麼非要撞沉吉野

17樓:匿名使用者

對,吉野艦是日本第一游擊隊的旗艦,但在之前是為了幫定遠號擋炮彈,但是卻被重創,船體略微傾斜,鄧世昌就下令開足馬力往吉野艦方向撞去,但是卻被一顆魚雷打中,擊沉。雖說致遠艦不及吉野艦速度快,但是他們原先是吸引任務,把大量日艦從定遠號吸引到致遠艦那,而日艦卻沒想到鄧世昌會這麼做,驚慌之下他們很難反應過來

2023年9月17日,日本艦隊突然襲擊中國艦隊,一場海戰打響了,這就是黃海大戰。戰中,擔任指揮的旗艦被擊傷,大旗被擊落,鄧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艦上升起旗幟,吸引住敵艦。他指揮的致遠號在戰鬥中最英勇,前後火炮一齊**,連連擊中日艦。

日艦包圍過來,致遠號受了重傷,開始傾斜,炮彈也打光了。鄧世昌感到最後時刻到了,對部下說:「我們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國海軍的威風,報國的時刻到了!

」他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衝過去,要和它同歸於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把日本人嚇呆了。

18樓:張徵忠

沒有炮彈,只能以撞擊的方式與敵人同歸於心。如果不靠近敵艦,會受到炮火攻擊,與其逃跑,不如奮力一摶。

假設。大東溝海戰中致遠艦撞沉倭旗艦吉野號,北洋水師的下場是否不一樣?

19樓:匿名使用者

致遠艦艦齡10年.出戰前,已經3年沒有維護過了.各點鏽化嚴重.

由於當時採用維護經費包乾制,大部分經費被我們的英雄鄧世昌用作其它用途.數炮即毀,甚至無法退出海戰.恰巧,吉野暫時為主炮降溫,經過致遠附近海域,致遠即衝上意圖自殺式攻擊.

可惜失敗.就算撞上去,也不會撞沉,頂多撞傷.致遠的噸位與吉野無法比.

相差太遠.還是條重傷船,速度不快.構不成威脅.

就北洋水師而言,其總噸位比日本海軍高.擁有兩門巨炮,大口徑主炮數量也多.中口徑炮的數量遠遠不如日本,小口徑炮相差不大.從這個資料上看,北洋水師微佔上風.

水師的意思是,近海作戰.海軍的意思是無論洋麵,還是海面,還是登陸,都要訓練.這方面,日本強很多.

雖然有兩門巨炮,但我告訴你一個事實,很多愛國青年不知道的事實,兩門巨炮,是英門賣給我們的,但是,只給我們三發炮彈!!!!!!!海戰時,定遠,鎮遠兩鉅艦,全在用訓練彈在打.還故意打在水裡,裝作打不中.

不敢讓日本知道我們沒有炮彈,就是失敗的最大原因.英國人可能讓你的水師強大起來嗎??如果有20枚以上的巨炮炮彈,必勝.

你想想,只要1發就足以讓任何一艘日本**退出戰鬥了.這威力絕對大啊.平均3發擊沉一艘吉野級戰艦了.

越說越激動了.

日本沒有巨炮,沒有鉅艦,這的確吃了我們的虧.他們的中口徑炮打在定遠鎮遠身上共計1000發,定遠鎮遠一點事都沒有.日本心都寒了.

不過,他們的中口徑炮換炮速度相當快,我們同等中口徑炮打10發,小日本就打了25發!!所以,其它艦受損十分嚴重,這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還有,日本的航速很快.攻守變化遠在中國之上.中國援艦到達前2分鐘,日本全艦退出戰鬥.北洋水師無法拖住敵方,否則,勝負天平將朝向我們了.

吉野為日本旗艦,最牛的艦,噸位最大,主炮大口徑,兩門副炮,一門尾炮,都是高速炮.由日本海軍"雙壁"中的一位海軍將領(名字我記不得了)如果打沉,對戰局影響非常大.

如果打沉,毫無疑問,日本將全速退出戰鬥.北洋水師將保留最大的實力.日本將轉戰為和,對自己海軍實力做出不同的評估的.

求中日甲午戰爭過程,中日甲午戰爭的過程

1894年七月的豐島海戰爆發,日本不宣而戰,之後經歷了黃海海戰 平壤戰役,之後威海衛戰役中國海 隊徹底失敗!結果 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甲午海戰的失敗,也標誌著洋務運動的破產!影響 甲午戰爭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不久就被迫簽訂了 馬關條約 賠款二億兩,割讓臺灣等島嶼等,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進一步加...

甲午戰爭日本為什麼發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的原因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日本要實行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 大陸政策 對外擴張來發展經濟。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是朝鮮內部發生了東學黨起義。從歷史上來看,每次日本完成了國內統一和統治階層的朝代更替,都會對外發動一次戰爭,從公元6世紀與唐朝海軍的白江口海戰,到明朝萬曆年間,豐成秀吉在朝鮮與明軍的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中「黃海海戰」打完之後又打了一場什麼戰役,北洋艦隊才全軍覆沒

威海衛 北洋艦隊所在地 戰役 1895年1月,日軍兩萬人在山東榮成灣登陸,偷襲威海衛炮臺,並以 封鎖東 西港口。由於李鴻章避戰求和,陸上防備亦未加強,威海衛最後失守。北洋海軍困守劉公島之後,廣大士兵仍然積極抵抗。一些貪生怕死的將領脅逼海軍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寧死不降,於2月11日自殺。北洋海軍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