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憂國憂民的詩句,不但要憂國,而且要憂民,不是隻憂國的,是詩句,不是整首詩

2022-07-16 06:52:13 字數 5474 閱讀 8587

1樓:黱瓜

以身許國 碧血丹心 疾惡如仇 大義滅親 敢怒敢言 憂國憂民 橫眉冷對 浩氣長存 ……不用謝

2樓:

居廟堂之高而憂其民,居江湖之遠而憂其君。

憂國憂民的詩句

3樓:0沫隨緣

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出自[宋] 陸游《示兒》

釋義:但唯一使我回痛心的,就是答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出自唐代: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釋義: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喜笑顏開,房屋遇到風雨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山一樣。

3、誰是中州豪傑,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釣魚翁。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出自宋代:楊炎正《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

釋義:試問誰是中原豪傑,借我舟楫浮泛五湖,當一個釣魚翁。回望這淪陷的故國,這田園歸意莫要太匆匆。

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出自唐代:杜甫《春望》

釋義: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5、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出自唐代:羅隱《雪》

釋義:都說瑞雪兆豐年,豐年情況將如何?在長安還有許多飢寒交迫的人,即使是瑞雪,也還是不宜多下。

4樓:風箏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5樓:有嗨咩

沔彼流水,朝宗於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嗟我兄弟,邦人諸友。莫肯念亂,誰無父母?

6樓:匿名使用者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版動安如山?

戎馬權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杜甫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范仲淹

7樓:匿名使用者

無情不知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當時明月,依依素影,何處飛來?

抒發憂國憂民情懷的詩詞

8樓:匿名使用者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關於憂國憂民的名言

9樓:匿名使用者

1.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2.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3.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天行健,

4.君子以自強不息」 「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胡馬度陰山。

5.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樓:洪靜白

揹負重任,不怕犧牲,為國貢獻,我最光榮!

11樓:匿名使用者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12樓:time李思怡

1.死去無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示 兒(陸游)2、遺民淚盡胡塵裡, 南望王師又一年。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

3、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訴衷情(陸游)

4.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5.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書 憤(陸游)6.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絃。

《關山月》陸游7 、遺民忍...

憂國憂民的詩句

13樓:匿名使用者

lfiuedlywehi,.,eyaliuf.]hyeiuguyuo

14樓:劉自紅死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杜甫憂國憂民的詩句

15樓:

無家別杜甫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

存者無訊息,死者為塵泥。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

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悽。但對狐與狸,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

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

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

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

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

《無家別》和「三別」中的其他兩篇一樣,敘事詩的「敘述人」不是作者,而是詩中的主人公。這個主人公是又一次被徵去當兵的獨身漢,既無人為他送別,又無人可以告別,然而在踏上征途之際,依然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語,彷彿是對老天爺訴說他無家可別的悲哀。

從開頭至「一二老寡妻」共十四句,總寫亂後回鄉所見,而以「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兩句插在中間,將這一大段隔成兩個小段。前一小段,以追敘發端,寫那個自稱「賤子」的軍人回鄉之後,看見自己的家鄉面目全非,一片荒涼,於是撫今憶昔,概括地訴說了家鄉的今昔變化。「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這兩句正面寫今,但背後已藏著昔。

「天寶後」如此,那麼天寶前怎樣呢?於是自然地引出下兩句。那時候「我裡百餘家」,應是園廬相望,雞犬相聞,當然並不寂寞;「天寶後」則遭逢世亂,居人各自東西,園廬荒廢,蒿藜(野草)叢生,自然就寂寞了。

一起頭就用「寂寞」二字,渲染滿目蕭條的景象,表現出主人公觸目傷懷的悲涼心情,為全詩定了基調。「世亂」二字與「天寶後」呼應,寫出了今昔變化的原因,也點明瞭「無家」可「別」的根源。「存者無訊息,死者為塵泥」兩句,緊承「世亂各東西」而來,如聞「我」的嘆息之聲,強烈地表現了主人公的悲傷情緒。

前一小段概括全貌,後一小段則描寫細節,而以「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承前啟後,作為過渡。「尋」字刻畫入微,「舊」字含意深廣。家鄉的「舊蹊」走過千百趟,閉著眼都不會迷路,如今卻要「尋」,見得已非舊時面貌,早被蒿藜淹沒了。

「舊」字追昔,應「我裡百餘家」;「尋」字撫今,應「園廬但蒿藜」。「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悽。但對狐與狸,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寫「賤子」由接近村莊到進入村巷,訪問四鄰。「久行」承「尋舊蹊」來,傳「尋」字之神。距離不遠而需久行,見得舊蹊極難辨認,尋來尋去,繞了許多彎路。

「空巷」言其無人,應「世亂各東西」。「日瘦氣慘悽」一句,用擬人化手法融景入情,烘托出主人公「見空巷」時的悽慘心境。「但對狐與狸」的「但」字,與前面的「空」字照應。

當年「百餘家」聚居,村巷中人來人往,笑語喧闐;如今卻只與狐狸相對。而那些「狐與狸」竟反客為主,一見「我」就脊毛直豎,衝著我怒叫,好象責怪「我」不該闖入它們的家園。遍訪四鄰,發現只有「一二老寡妻」還活著!

見到她們,自然有許多話要問要說,但杜甫卻把這些全省略了,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象的空間。而當讀到後面的「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時,就不難想見與「老寡妻」問答的內容和彼此激動的表情。

「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這在結構上自成一段,寫主人公回鄉後的生活。

前兩句,以宿鳥為喻,表現了留戀鄉土的感情。後兩句,寫主人公懷著悲哀的感情又開始了披星戴月的辛勤勞動,希望能在家鄉活下去,不管多麼貧困和狐獨!

最後一段,寫無家而又別離。「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波瀾忽起。以下六句,層層轉折。

「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這是第一層轉折;上句自幸,下句自傷。這次雖然在本州服役,但內顧一無所有,既無人為「我」送行,又無東西可攜帶,怎能不令「我」傷心!「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這是第二層轉折。

「近行」孑然一身,已令人傷感;但既然當兵,將來終歸要遠去前線的,真是前途迷茫,未知葬身何處!「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這是第三層轉折。回頭一想,家鄉已經蕩然一空,「近行」、「遠去」,又有什麼差別!

六句詩抑揚頓挫,層層深入,細緻入微地描寫了主人公聽到召令之後的心理變化。如劉辰翁所說:「寫至此,可以泣鬼神矣!

」(見楊倫《杜詩鏡銓》引)沈德潛在講到杜甫「獨開生面」的表現手法時指出:「……又有透過一層法。如《無家別》篇中雲:

『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無家客而遣之從徵,極不堪事也;然明說不堪,其味便淺。此雲『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轉作曠達,彌見沉痛矣。

」「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儘管強作達觀,自寬自解,而最悲痛的事終於湧上心頭:

前次應徵之前就已長期臥病的老孃在「我」五年從軍期間死去了!死後又得不到「我」的埋葬,以致委骨溝溪!這使「我」一輩子都難過。

這幾句,極寫母亡之痛、家破之慘。於是緊扣題目,以反詰語作結:「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

」——已經沒有家,還要抓走,叫人怎樣做老百姓呢?

詩題「無家別」,第一大段寫亂後回鄉所見,以主人公行近村莊、進入村巷劃分層次,由遠及近,有條不紊。遠景只概括全貌,近景則描寫細節。第三大段寫主人公心理活動,又分幾層轉折,愈轉愈深,刻畫入微。

層次清晰,結構謹嚴。詩人還善用簡煉、形象的語言,寫富有特徵性的事物。詩中「園廬但蒿藜」、「但對狐與狸」,概括性更強。

「蒿藜」、「狐狸」,在這裡是富有特徵性的事物。誰能容忍在自己的房院田園中長滿蒿藜?在人煙稠密的村莊裡,狐狸又怎敢橫行無忌?

「園廬但蒿藜」、「但對狐與狸」,僅僅十個字,就把人煙滅絕、田廬荒廢的慘象活畫了出來。其他如「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也是富有特徵性的。

正因為是「老寡妻」,所以還能在那裡苟延殘喘。稍能派上用場的,如果不是事前逃走,就必然被官府抓走。詩中的主人公不是剛一回村,就又被抓走了嗎?

詩用第一人稱,讓主人公直接出面,對讀者訴說他的所見、所遇、所感,因而不僅通過人物的主觀抒情表現了人物的心理狀態,而且通過環境描寫也反映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幾年前被官府抓去當兵的「我」死裡逃生,好容易回到故鄉,滿以為可以和骨肉鄰里相聚了;然而事與願違,看見的是一片「蒿藜」,走進的是一條「空巷」,遇到的是豎毛怒叫的狐狸,……真是滿目淒涼,百感交集!於是連日頭看上去也消瘦了。

「日」無所謂肥瘦,由於自己心情悲涼,因而看見日光黯淡,景象悽慘。正因為情景交融,人物塑造與環境描寫結合,所以能在短短的篇幅裡塑造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反映出當時戰區人民的共同遭遇,對統治者的殘暴、腐朽,進行了有力的鞭撻。

鄭東甫在《杜詩鈔》裡說這首《無家別》「刺不恤窮民也」。浦起龍在《讀杜心解》裡說:「『何以為蒸黎?

』可作六篇(指《三吏》《三別》)總結。反其言以相質,直可雲:『何以為民上?

』」——意思是:把百姓逼到沒法做百姓的境地,又怎樣做百姓的主子呢?看起來,這兩位封建時代的杜詩研究者對《無家別》的思想意義的理解,倒是值得參考的。

16樓:婉轉

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征夫十室幾人在,千山空自多。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

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兵車行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杜甫憂國憂民的詩句,體現杜甫憂國憂民的詩句,五首以上要詩名

春望 中的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蜀相 中的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登高 中的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中的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 眼前何時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表達詩人憂國憂民的詩句,體現詩人憂國憂民的詩句有哪些

春望杜甫 年代 唐 體裁 五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作者范仲淹朝代宋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唐代杜甫的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體現詩人憂國憂民的詩句有哪些 人生自古誰...

杜甫憂國憂民的詩句,杜甫憂國憂民,懷才不遇的詩句

1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2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脣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