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初中的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古詩詞宋詞元曲各一首

2022-05-16 04:05:04 字數 6493 閱讀 1661

1樓:尹昌鵬

五律渡荊門送別

唐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七律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代 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古體詩石壕吏

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宋詞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元曲天淨沙·秋思

[元]·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2樓:匿名使用者

王績 野望

李商隱 無題

漢樂府 長歌行

蘇軾 江城子

馬致遠 天淨沙

求初中學過的五言絕句 七言絕句 五言律詩 七言律詩 古體詩 宋詞 元曲各一首 **等 加急!!!

3樓:這個哎呀呀

五言絕句:竹裡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

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七言絕句: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五言律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七言律詩: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古體詩: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宋詞: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元曲:天淨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球初中的 五言絕句 七言絕句 五言律詩 七言律詩 古體詩 宋詞 元曲各一首 **等 加急!!!

求一首五言四句的古詩!

4樓:小劍蘇

登樂遊原

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5樓:冷幽竹

少!你的要求。押韻是「ao」的多。

唐詩,宋詞,元曲有什麼區別?

6樓:為誰為誰為

1、盛行的朝代不一樣,唐詩,泛指創作於唐朝詩人所作的詩。宋詞是一種相對於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標誌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元曲又稱長短句,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

2、唐詩有五言,七言,絕句,律詩。唐詩主要是

五、七言詩,詞則要按詞牌填詞,句型長短不一,所以又叫長短句。曲和詞類似,要按曲牌填寫。所以唐人作詩可以叫寫詩,宋人作詞和元人作曲則叫填詞、填曲。

3、產生的背景不同(社會背景和文化背景等)唐詩是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江山大一統和文化大繁榮的背景下誕生的。唐人總結了詩經和樂府等前人詩歌的成就基礎上,將詩歌的格律進行系統化和格式化。使得唐詩的創作有一個相對固定的體式。

為了區別於以前朝代的詩歌,史稱「新體詩」。宋詞是在唐詩以後形成於青樓樂坊,用來和著**進行演唱的,由於有固定的曲式(又稱「詞牌」),所以將創作宋詞稱為「填詞」。元朝以後,蒙古人統治中國,對漢族的知識分子實施打壓政策,很多文人鬱郁不得志,於是,轉入到民間戲曲的創作中來.

所以,促進了元曲的大繁榮。

4、宋詞的詞牌是中原地區的曲調,元曲則是**於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調,所以元曲又叫北曲。元曲或稱元雜劇,是盛行於元代的戲曲藝術,為散曲或雜劇的通稱。相對於明傳奇(南曲),後世又將元曲稱為北曲。

元曲與宋詞及唐詩有著相同的文學地位。

擴充套件資料:

山水田園詩派

代表人物:王維、孟浩然。

特點: 題材多青山白雲、幽人隱士;風格多恬靜雅淡,富於陰柔之美;形式多五言古詩 、五絕、五律。

代表作:王維:《山居秋暝》、《西施詠》、《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孟浩然:《過故人莊》等、

邊塞詩派

代表人物:高適、岑參、王昌齡、李益、王之渙、李頎。

特點: 描寫戰爭與戰場,表現保家衛國的英勇精神,或描寫雄渾壯美的邊塞風光,奇異的風土人情,又或描寫戰爭的殘酷,軍中的黑暗,征戍的艱辛,表達民族和睦的嚮往與情懷。

代表作:高適:《燕歌行》、《別董大》、《薊門行五首》、《塞上》、《塞下曲》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浪漫詩派

代表人物:李白。

特點: 以抒發個人情懷為中心,詠唱對自由人生個人價值的渴望與追求。詩詞自由、奔放、順暢、想象豐富、氣勢巨集大。語言主張自然,反對雕琢。

代表作:李白:《月下獨酌》、《夢遊天姥吟留別》、《蜀道難》等。

現實詩派

代表人物:杜甫。

特點: 詩歌藝術風格沉鬱頓挫,多表現憂時傷世,悲天憫人的情懷。自中唐到宋代以來都繼承了杜甫的寫實風格。

代表作:《三吏》、《三別》、《兵車行》等。

7樓:匿名使用者

1、首先,他們形成的時代不同。唐宋元三個朝代不同,自不消說;

2、其次,他們的格式不同,唐詩講究格律;主要包括平仄和韻。宋詞,體式靈活,又稱「長短句」。元曲繼承了唐詩和元曲的主要特點,只是更加靈活一些。

3、再次,產生的背景不同,唐詩是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江山大一統和文化大繁榮的背景下誕生的。唐人總結了詩經和樂府等前人詩歌的成就基礎上,將詩歌的格律進行系統化和格式化。

4、宋詞是在唐詩以後形成於青樓樂坊,由於有固定的曲式(又稱「詞牌」),所以將創作宋詞稱為「填詞」。元朝以後,蒙古人統治中國,對漢族的知識分子實施打壓政策,很多文人鬱郁不得志,於是,轉入到民間戲曲的創作中來。所以,促進了元曲的大繁榮。

8樓:元寶中

1、起源

唐詩是唐朝詩歌通稱。唐詩,泛指創作於唐朝詩人所作的詩。唐詩是中的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對於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和價值。

宋詞始於樑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宋詞在古代中國文學的閬苑裡,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

元曲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

2、所屬形式的區別

唐詩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五言、七言、絕句和律詩。

宋詞是一種**文學,它的產生、發展,以及創作、流傳都與**有直接關係。

元曲是元代的戲曲藝術,為散曲或雜劇的通稱,由宋詞開始,在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

3、創作要求的區別:

唐詩注重於音韻格調,在一首詩中,詩的句數有限定,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也有一定的規律和要求,韻腳不能轉換等;在律詩當中,還要求中間四句要形成對仗。

宋詞的創作形式多種多樣。按照長短可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按照**性質可分為:

令、引、慢、三臺、序子 、法曲、大麴、纏令、諸宮調九種。按照拍節可分為:令、引、近、慢。

元曲在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在句中,允許加字和加句,平仄雖有規則但也可以平仄通押。

9樓:樹下的一絲陰涼

區別:一、起源

1、唐詩

唐詩是唐朝詩歌通稱。唐詩,泛指創作於唐朝詩人所作的詩。唐詩是中的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也對世界上許多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對於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和價值。

2、宋詞

始於樑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據《舊唐書》上記載:「自開元(唐玄宗年號)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國文學的閬苑裡,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

3、元曲

元曲又稱長短句,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

散曲,盛行於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內容以抒情為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

二、形式風格

1、唐詩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主要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

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

2、宋詞

按長短規模分

詞大致可分小令、中調和長調。一首詞,有的只有一段,稱為單調;有的分兩段,稱雙調;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

按**性質分

詞可分為令、引、慢、三臺、序子 、法曲、大麴、纏令、諸宮調九種。

按拍節分

常見有四種:令,也稱小令,拍節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長之的;近,以音調相近,從而引長的;慢,引而愈長的。

3、元曲

元雜劇元雜劇又稱北雜劇、北曲、元曲。元曲包括元雜劇和元代散曲兩個部分,它在金院本的基礎上孕育發展而形成的,正當南戲盛行之際,北雜劇走向成熟。

元散曲散曲之名最早見於文獻,是明代朱有墩《誠齋樂府》,此書所說的散曲專指小令,不包括套數。

明代中葉以後,散曲的範圍逐漸擴大,把套數也包括進來。

三、派別及代表作

1、唐詩

山水田園詩派

代表人物:王維、孟浩然、

代表作:

王維:《山居秋暝》、《西施詠》、《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孟浩然:《過故人莊》

邊塞詩派

代表人物:高適、岑參、王昌齡、李益、王之渙、李頎。

代表作:

高適:《燕歌行》、《別董大》、《薊門行五首》、《塞上》、《塞下曲》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王昌齡:《出塞》

李益:《從軍北征》

王之渙:《涼州詞》

李頎:《古意》

浪漫詩派

代表人物:李白。

代表作:

李白:《月下獨酌》、《夢遊天姥吟留別》、《蜀道難》

現實詩派

代表人物:杜甫。

代表作:

李白:《三吏》、《三別》、《兵車行》

2、宋詞

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晏殊、晏幾道、周邦彥、李清照、秦觀、姜夔、吳文英、李煜、歐陽修、史達祖等。

代表作柳永:《雨霖鈴》

晏殊:《浣溪沙》

晏幾道:《臨江仙》、《鷓鴣天》

周邦彥:《蘭陵王》(柳陰直)、《蝶戀花·早行》

李清照:《如夢令》、《醉花陰》

吳文英:《鶯啼序》、《風入松》

秦觀:    《踏莎行· 郴州旅舍》、《鵲橋仙》、《望                  海 潮》、《水龍吟》

姜夔:《揚州慢》、《杏花天影》、《疏影》、                   《暗香》

李煜:《虞美人》《相見歡》《烏夜啼》《浪淘沙                  令》《謝新恩》

歐陽修:《採桑子》《訴衷情》《生查子》《蝶戀                   花》

史達祖:《雙雙燕·詠燕》

豪放派代表人物:

蘇軾、辛棄疾、陳亮、陸游、張孝祥、張元幹、劉辰翁等。

代表作: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                     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                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摸魚兒·更能消                幾番風雨》、《清平樂·村居》

陸游:《謝池春·壯歲從戎》《夜遊宮·記夢寄師伯                    渾》《卜運算元·詠梅》

張元幹:《賀新郎》

張孝祥:《六州歌頭》

劉辰翁:《蘭陵王·丙子送春》《摸魚兒·酒邊留同                      年徐雲屋》

3、元曲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

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位於「元曲四大家」之首。

代表作:

關漢卿代表作:《竇娥冤》、《救風塵》

馬致遠代表作:《漢宮秋》、《青衫淚》

鄭光祖代表作:《倩女離魂》

白樸代表作:《牆頭馬上》

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他

五言古詩是漢 bai魏時期形成的一種du新詩體zhi.它沒有一定的格律,不限dao長短版,不講平仄,用韻也權相當自由,但句式 每句五言卻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它既不同於漢代樂府歌辭,也不同於唐代的近體律詩和絕句,故稱五言古詩.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 對偶的新體...

跪求五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絕句七言律詩的平仄格式

五律仄起首句押韻 仄仄平平 韻 平平 仄平 韻 平 仄仄 仄仄平平 韻 仄 平仄 平平 仄平 韻 平 仄仄 仄仄平平 韻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 平仄 平平 仄平 韻 平 仄仄 仄仄平平 韻 仄 平仄 平平 仄平 韻 平 仄仄 仄仄平平 韻 五律平起首句押韻 平平 仄平 韻 仄仄平平 韻 仄 平仄 ...

用平起不入韻創一首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1 平起 是指第一個字是平聲。當然根據第一字不論原則,實際創作中可平可仄。於詩律而言,此式以平聲開頭是規範做法,第一字換為仄聲屬於放寬標準。2 平收 仄收 就是看句中的最後一個字的平仄。3 入韻 即 押韻 五絕的起頭 即第一句 有兩種,一種平起,一種仄起 而收尾又各有兩種,一種平收一種仄收,這樣的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