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到中秋節了,月餅是必不可少的,月餅起源於什麼時候

2022-05-07 12:37:33 字數 5060 閱讀 6243

1樓:

月餅的起源非常的早,最早可能起源於周朝。它主要是紀念文仲所以發明了太師餅,所以才會發明了月餅。

2樓:社會一隻貓

月餅起源於周代,不過當時是用來祭祀的。後來在南方一些地區為了紀念聞仲,有人做了太師餅,就有了能吃的月餅,不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在唐代才有。

3樓: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

4樓:職場解惑七七

月餅最早起源於周代,當時為紀念太師聞仲而製作的太師餅,這就是月餅的前身。

5樓:柳綠竹

據相關資料記載,月餅起源於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6樓:詩允love詩傑

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

7樓:第二小光光

月餅據說起源於夏朝,也就是上朝的國君夏桀所創。當時的月餅被認為是春餅慢慢演變之後變成了如今的月餅!

中秋月餅起源於什麼時候,有什麼故事?

8樓:

月餅的起源如下:

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據說起源於唐代。《洛中見聞》曾記載: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

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

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

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製為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

而後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遊戲取樂。

中秋節起源於什麼時候?

9樓:廢材小小怪

中秋節起源於春秋時代。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中秋節粥飲食。」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

《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祭月、賞月、拜月《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設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10樓:富克納斯包裝製品廠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自2023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23年5月20日,***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

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 中秋月圓《西湖遊覽志餘》中說:

「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

……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說法一:中秋源於帝王祭拜活動

中秋的由來,據說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朝月。

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即「拜月」之意。祭月原是帝王的禮制,後來達官文士也效仿,此風逐漸傳到民間。

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

說法二:八月節的起源與興盛都和南京有關

八月十五中秋節,江南又稱八月節,八月節的起源與興盛都和南京有關。

作為歲時節令,中秋節形成較晚,但玩月這舉卻由來已久,東晉時,在南京「牛渚玩月」,即是流傳至今影響最廣的賞月佳話,以至演化為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群眾樂以歡度的中秋節佳節。

牛渚(今採石磯),漢時即屬丹陽郡秣陵(今南京)。《續漢書·郡國志》說,秣陵縣「南有牛渚」。早在一千六百年前,東晉於南京(當時叫建業)建都,鎮守牛渚的謝尚月夜泛舟牛渚江上,聽到有在運租船上諷詠自己的《詠史》詩,大為讚賞,於是邀請過船,此人即是袁巨集。

他們一見如故,吟詩暢敘直 中秋月圓達天明。當時謝尚身為鎮西將軍,而袁巨集只是個靠運租為業的窮書生,由於對才能的尊重,他們之間打破了身份的地位壁障。袁巨集因受到謝尚的讚譽,從此名聲大振。

謝尚玩月聞袁巨集詠史於前,文人雅士亦趨之於後,於是泛舟、登樓玩月者連綿不絕。唐朝大詩人李白遊抵金陵聞知此事,即賦詩曰:「昔聞牛渚泳五章,今來何謝袁家郎?

」感慨系之,登城西孫楚酒樓「玩月達曙」。唐歐陽詹作《玩月詩序》也說:「玩月古也,謝賦、鮑詩,眺之亭前,亮之樓中,皆玩月也」。

唐明皇是夜遊月宮,這些都是流傳至今的玩月佳話。

八月十五,時屆三秋之中,故謂中秋。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為玩月最佳時令,人們多愛此時玩月,自唐以下漸演為節令,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說法三:中秋與時令

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從時令上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這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描繪。

從淵源上說,中秋又是「祭月節」,它源於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

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這個季節在八月內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從科學觀察來看,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華夏大地上空的暖溼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如此,溼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即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淨,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節。

恰如古詩所云:「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澈。

」說法四:「中秋」的得名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一詞始見於《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據歐陽詹《長安玩月詩序》記載:

「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園。

」這就是說,舊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八月的中間,故謂之中秋。

據說中秋節在兩漢時已初具雛形,其時在立秋日。至唐代已出現登臺觀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等活動。北宋太宗年間始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節日裡有祭月、拜丹、賞月、吃月餅之俗。

明清以來的京師,此風一直未衰。

說法五:中秋吃月餅的由來

中國很早就有在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那天吃月餅的習俗,這種習俗的**說法不一。

普遍的說法是:唐朝時,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平定其屢 月餅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轉戰邊塞,結果屢建奇功。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京。

為了慶祝勝利,京都長安城內外鳴炮奏樂,軍民狂歡通宵。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過裝璜華麗的餅盒,取出彩色圓餅,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

「應將胡餅邀蟾蜍即月亮。」隨後,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一說始於宋朝。在北宋時的京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每逢中秋之夜,人們均登高樓、爬高山,待月亮升起時開始進行祭月活動,所用供品有月餅、瓜果、雞冠花之類,但以月餅為主。宋代詩人蘇東坡詩云: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那時的月餅與現在的月餅已很相似了。

今天,我們在中秋節吃月餅,不僅為了慶祝豐收,而且也是對親人團圓的一種期盼。

中秋節吃月餅怎麼畫,中秋節吃月餅是怎麼來的?

中秋吃月餅的話可以畫成簡筆畫,這樣的話比較簡單,也能夠表示這種意境吧。中秋節吃月餅的話,你可以把想象中的畫面去畫出來比,如說一家人圍在一起,嗯聚餐啊,吃月餅這些一些美好的畫面,想著畫出來就可以了。中秋節月餅的話直接就畫一個圓的月餅,然後在上面寫一些字就可以了。周杰吃月餅怎麼畫?我覺得這種的畫按照那個...

中秋節吃月餅的日記怎麼寫,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怎麼寫

中秋節吃月餅 轉眼中秋節就到來了,而在每年的中秋節裡,我們一定要做的兩件事情就是賞月和吃月餅。而聽說吃月餅有著這樣一個由來。在這裡我先給大家講述一個關於月餅的傳說吧。傳說以前月餅叫做胡餅,是打了勝仗獻給皇上的一種貢品。唐玄宗的時候,唐軍打敗了匈奴,大臣將胡餅獻給玄宗,玄宗看了看說 這麼好吃的餅叫做胡...

中秋節吃月餅的含義是什麼中秋節吃月餅有什麼意義

中秋節吃月餅的含義是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古 代就有 燒斗香 走月亮 放天燈 樹中秋 賣兔兒爺 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 吃月餅 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話說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