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成風月場所,玉真公主為什麼要這麼幹呢

2022-04-12 03:21:36 字數 3179 閱讀 1398

1樓:匿名使用者

這只是給外人看的一個表象,其實這種場所也人才薈萃,她其實是為了發掘人才。

2樓:

玉真公主這麼做實際上是為朝廷輸送人才,這是對當時封建教條的一種逃脫和反抗,也是他們對追尋的自由期待。

3樓:

追求自由,突破封建教條社會對女性的束縛,可在一定程度上位朝廷輸送了人才。

4樓:泡泡小果奶

這是因為當時的她嫁不出去,當時的尼姑的意義也和現在不一樣,她又渴望自由,擺脫煩惱。

5樓:驚鴻

這其實是玉真公主對當時封建禮教的一種反抗和逃脫,不想被封建禮教所禁錮,嚮往自由,而當時條件並不允許。

6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這樣是為那些滿腔熱血的年輕人提供了就業的機會,公主確實在他們的仕途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對於朝廷來說也是為他們輸送了很多人才。

7樓:luu陽光的

雖然這和封建的很多傳統都是相逆的,但是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女子的地位,雖然結局不怎麼樣。

8樓:河工大校草

因為當時的她渴望自由,一心想要提升當時女性的地位,但是在那種社會情況下,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這個玉真公主向來和其他人不太一樣,性情比較跳脫,特別嚮往自由,不願受到這些束縛。

李白、王維和玉真公主他們三人到底是什麼關係?

10樓:探祕歷史

李白與王維同為大詩人,為何不相往來?他們與同一個女道士有緋聞

11樓:靜簷流水

唐王室好道。玉真公主是道士。經常邀請一些文人雅士搞聚會。

李白、王維為什麼也往這湊?原因和別人一樣,為了走捷徑,求升官揚名的功名,硬往達官貴人跟前湊,拍拍馬屁。三角戀什麼的,又俗,又噁心,傻子才信這個。

王維倒罷了,好看又有才。李白一口四川口音,個頭不高(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與韓荊州書》(李白為求推薦做官,給荊州長史韓朝宗寫的馬屁文章。),又要揚名立萬,又要清高自詡,玉真公主不噁心到吐就不錯了,還三角戀,真是不知香臭了。

12樓:輕文藝君

樓主要求這麼高,還不給獎勵,有點說不過去啊

【歷史】玉真公主為什麼出家做道士?

唐朝玉真公主的生平事蹟

大唐玉真公主自願出家做道姑,兩大詩人李白和王維為何卻因她反目成仇?

13樓:tio丶

其實就是因為喜歡吧,不然也不會這樣。

14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因為這個玉真公主當時是非常的漂亮,而且很有才華,與這兩個大詩人都有一定的感情,所以為了不想讓他們兩個都傷心,寧願出家當尼姑。

15樓:劉沁林

因為兩大詩人都喜歡她,因愛生恨,所以反目成仇。

16樓:有夢想的夢中人

玉真公主是假借道姑之名,方便她勾三搭四。據說李白和王維都是她的情人,這種關係難免不會爭風吃醋,反目成仇也理所當然。

17樓:玉米大豐收

但是卻與唐朝盛世有名的兩位詩人,有著數不清的...都能和她共度良宵的,而也就是這兩個人能夠...玉真公主心裡裝著王維,怎麼還能夠再對李白有

給推薦幾本有關唐朝歷史的書吧,有什麼公主之類的故事!謝了~~

1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十大女梟雄》裡面有武則天,太平公主

道觀中的什麼被稱為"宮"和"觀"?

19樓:少年神探金田一

中國道教供奉神像和進行宗教活動的廟宇。通常稱為宮、觀、廟。道教建築主要是廟宇建築組群,宋以後也有極少數的石窟和塔。

由於祭祀名山大川、土地城隍等神□的祠廟歷來都由道士主持,所以許多這類祠廟也成為道教建築。

道教起源於民間巫教和神仙方術,初步形成於東漢末年,本身沒有成熟的宗教理論。南北朝佛教極盛,道教模彷彿教,宗教形態趨於完備。唐朝奉老子李耳為先祖,上尊號為「太上玄元皇帝」,俗稱「太上老君」,成為與佛教釋迦牟尼同等地位的天神;同時,將歷史的和傳說中的人物,以及祠祀中的自然界神□納入道教神的統系,道教宮觀供奉的內容得以和佛教寺院匹敵。

唐朝命各州建佛寺,同時也建道觀一所。唐長安城內有大道觀10餘所,其中著名的有玄宗之女金仙、玉真兩公主出家為女冠的兩道觀;還有位於城市中心大道旁,佔地達一坊的玄都觀。宋朝更重道教,宋真宗時,各主要祠廟都是道觀,其中玉清昭應宮為天下最大最華麗的道觀,有建築2620間。

唐宋以後,道教繼續發展。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創全真教派,其徒丘處機得成吉思□禮遇,道教盛極一時。明清以後逐漸式微。

道教的許多宗教儀軌模彷彿教,所以道觀建築與佛寺基本相同,沒有特別的宗教特徵。如佛寺山門設兩金剛力士,道觀設龍虎神像;佛寺天王殿設4天王,道觀設4值功曹像;佛寺大雄寶殿供三世佛,道觀三清殿供老子一氣化三清像;佛寺有戒壇、轉輪藏,道觀也有同類建築等。但道觀中沒有佛寺中某些特殊的建築,如大佛閣、五百羅漢堂、金剛寶座塔等。

除此以外,道觀中的塑像與壁畫的題材多為世俗常見,建築風格也比較接近世俗建築,因此它的宗教氣氛不如佛寺濃厚。

現存道教宮觀大部分為明清時重建,早期遺物很少。

重要的有,蘇州城內玄妙觀大殿,北宋建立,南宋淳熙六年(1179)重建,面闊9間,進深6間,重簷九脊頂,規模巨大,從中可見宋代道觀的一般規模;福建莆田縣玄妙觀,始創於唐,後代多次重修,現存建築不遲於宋;山西永濟縣的永樂宮,始建於唐代,元中統三年(1262)重建,現存有4座大殿等主要建築,較完整地保留了元代建築的風貌,後因黃河水利工程於2023年遷至芮城縣;晉城府城村玉皇廟,也尚存一部分宋元建築,其中28宿塑像,造型生動,技法純熟,是元代泥塑的精品。明清遺留的著名道觀較多,如北京白雲觀,江西貴溪縣龍虎山正一觀,陝西周至縣秦嶺北麓樓臺觀,四川成都青羊宮等,都很著名。山林道觀也有許多藝術水平較高的遺物,最著名的有青城山、嶗山和武當山等。

青城山在四川省灌縣西南面,為道教發祥地之一,歷代道觀林立,現尚存38處;嶗山在山東省青島市以東臨海處,山多奇巖怪石,現存大中型道觀10餘處;武當山在湖北省西北部,歷代均為道教名山,宮觀規模巨大,主峰金殿與紫金城尤為華貴。山林道觀多結合奇秀險怪的山形地勢建造,不僅本身空間靈活,造型優美,而且構成了大面積的環境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