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的故事,關於葉聖陶的故事

2022-04-06 00:32:40 字數 6104 閱讀 2588

1樓:要開心

主編或編輯過《文學週報》、《**月報》、《中學生》、《國文月刊》、《筆陣》等。

2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10.28

關於葉聖陶的故事

3樓:金果

1、兒時的葉聖陶,很得父母的寵愛,因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所以父母對他抱有很大的希望。他們盼著兒子日後靠著科舉能夠飛黃騰達、榮宗耀祖。

葉仁伯為了使兒子求得功名,讓葉聖陶三歲時就開始識字、練字,到六歲那年,葉聖陶識字已有三千左右,字也寫得相當漂亮。

朱氏識字不多,但滿肚子裝著世代流傳下來的謎語、詩歌、兒歌,經常說給兒子聽。我國蘇南地區流傳的謎語,具有很強的知識性和趣味性。

葉聖陶猜謎語時興致很高,從中得到了智慧的啟迪。那些誦讀起來悅耳動聽的古代詩詞,辭采華茂,言簡意豐,葉聖陶能夠背出很多。

尤其是兒歌,形象生動,想象奇妙,韻律優美,把葉聖陶給迷住了,他時常掛在嘴上哼唱,唱得眉開眼笑。

2、葉仁伯勉勵兒子熟讀聖賢書,但由於家境寒苦,他不主張像富戶人家那樣把子弟關在書房裡「一心只讀聖賢書」,而認為帶孩子出去跑跑,熟悉社會和認識社會上的種種人和事是務實的。

「不識字好過,不識人難過」。葉仁伯抱著這種傳統觀念,讓兒子跟著他出門到親戚家拜年、賀壽、吃喜酒,清明節到鄉下上祖墳,秋天到鄉下看收租子。

這一切大大地開闊了葉聖陶的眼界,使他無形中受到人情事理的薰陶。葉聖陶童年時代,就領略了蘇州民風民情的淳樸,也孕育了關心民間疾苦的縷縷情思。

葉聖陶自幼生活在文化氛圍很濃的吳地,遠山近水、亭臺樓閣、齋堂殿館、廟院庵祠,甚至連城裡的路名,都有來歷;哪怕是一塊匾額、一個牌樓、一座橋樑,都有傳說。

父親總要帶他去看,說給他聽,而且回家後還要求他回憶參觀時的先後次序,作類似日記的記錄,作為「開筆」之前的寫作訓練。

3、葉聖陶到了八歲時起,就「開筆」作文了。老師出的題目是《登高自卑說》,作文之前,向他提示「這應當說到為學方面去」。葉聖陶依照老師的吩咐,共寫了八十多字。

老師看到他寫的毛筆小楷字方方正正,文句又曉暢流利,說理通達,便不斷地稱讚,特別是對文章的結尾「登高尚爾,而況於學乎」感到滿意,情不自禁地在「爾」和「乎」這兩個字的旁邊。

用紅筆劃了兩個圈。葉聖陶高興地把作文字帶回家給父親看,父親見兒子敏悟好學、天資聰明,笑得十分開心。經過近兩年的刻苦學習,葉聖陶大有長進。

居然能夠寫出三百字以上的經義史論或時務策論的文章了。父親急迫地希望兒子趕快成長,又將葉聖陶送進了另一所私塾,以便學得更好,能夠考上秀才。

父親教育他要如他在《登高自卑說》裡所說的那樣,拿出登高的毅力去對待學習。葉聖陶明白父親的企盼,決心勤學奮進。

4、葉聖陶做小學教員時,有一次在校園內行走,無意間看到一個男孩舉起一塊大磚頭,正想向另一個男孩砸過去。葉聖陶趕緊上前制止了他,並請舉磚頭的孩子到辦公室去一下。

當葉聖陶來到辦公室時發現該生已站在那裡等他,葉聖陶溫和地遞過去一塊糖果,並說:「你來的比我準時,這說明你很守時,獎勵你的。」

之後又拿出第二顆糖果說:「你能聽從我的訓斥把磚頭放下,這是你對我的尊重,為了這一點,我獎勵你第二塊糖果。」學生半信半疑地拿了過去。

這時葉聖陶又拿出了第三塊糖果說:「聽其他學生說,你要打的那人欺侮女人,所以你才動手教訓他,從小就有正義感,這是獎勵你的第三塊糖。」

當葉聖陶拿出第四顆糖時,該生已經淚流滿面,有悔改之意。葉聖陶接著說:「你已經知道武力不能解決問題,看到自己錯了,因此我把最後一顆也給你,獎勵你知錯就改的好品質。」

5、著名作家蕭乾先生在悼念葉先生的文章裡說:「2023年以後,許多張笑臉變成橫眉豎眼,許多好友變為路人。可無論我被糟踐成垃圾也罷,渣滓也罷,他見面或寫信。

始終稱我作『乾兄』──30年代我還是個小夥子時,他就一直這麼稱呼我──敬重之外,我對葉老還有滿腔感激之情。」可惜那時我對葉先生「交友處世」的重要教導領會不深。

以致在那場政治災難中,同不少親友中斷了交往,所幸與葉先生的交往如常。2023年下半年的一天,我去看望「賦閒」在家的葉先生,他非常懇切地勸我:「你該同我劃清界限。」

我流著眼淚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如果我確信葉先生的某種思想是不符合真理的,那我會同這種思想劃清界限。至於葉先生,您永遠是我的老師,我還會常來看您,面聆教誨。」

葉先生聽了也潸然淚下。看到五屜櫃上葉師母的大幅遣像旁邊,新擺一個小鏡框,裡面裝著60年代初期葉先生和我在青島海濱的合影,知道葉先生還一直惦記著我。

4樓:鬱小悶小悶

葉聖陶兒時故事

葉聖陶從出生起就屬於天資過人那一群。父親葉伯仁望子成龍,給他找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私塾。葉聖陶三歲開始識字、練字,據說六歲時認識至少三千字。

父親為了培養兒子習慣、督促兒子學習給他立下了「背不出書就不能吃飯」的規矩。葉聖陶記憶超群,學習積極性又高,基本沒有犯過錯誤,頓頓都能按時吃上飯。父親大喜過望又給兒子請了遠近聞名的私塾,私塾先生要求頗高,葉聖陶絲毫沒有怠慢學習,很快就能熟背《四書》、《詩經》等古典書籍。

葉伯仁對兒子的教育不僅僅侷限在學習上,他覺得小孩子應當多見見世面。由於父親是賬房先生,葉聖陶年少時,常常隨父親在社會上闖蕩收租。父親帶他拜年、賀壽、參加婚喪、各式典禮讓他見識了社會上的民情風俗,也讓他早早體會到了人情冷暖。

這些場景在葉聖陶後來的寫作中顯現。在《多收了三五斗》中葉聖陶能真實寫照農民悽苦生活,離不開兒時的所見所聞。

擴充套件資料

葉聖陶的名言

1、品德教育重在實做,不在於能說會道。

2、文當然要作的,但是要緊的在乎做人。

3、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緊要之點。

4、德行須從民主來修養。

5、小學教育的價值,就在於打定小學生一輩子有真實明確的人生觀的根基。

6、學校教育應當使受教育者一輩子受用。

7、教育之要點,當天逾養成兒童正確精神之思想能力。

8、學校教育的目的就在於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

9、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培養學生具有各種良好的習慣。

10、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

葉聖陶人物生平

2023年,出生於蘇州吳縣。

2023年,考入草橋中學,畢業後任小學教員。2023年被排擠出校,開始文言**創作。

2023年11月,改為現名葉聖陶,筆名有葉錦、聖陶、斯提、桂山、秉丞、郢生等。同年中學畢業,後成為鄉鎮小學教師。

2023年,任上海商務印書館尚公學校國文教員,為其編寫小學國文課本。

2023年,進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尚公學校執教。我國的第一個童話故事《稻草人》是他寫的。

2023年,應聘到吳縣甪直吳縣第五高等小學任教,進行教育改革,編寫新的教科書,工作到2023年,並開始寫作。

2023年,在《婦女雜誌》第4卷2、3號上發表他的第一篇白話**《春宴瑣譚》。

5樓:匿名使用者

葉聖陶小時侯的故事

葉聖陶, 2023年10月28日生於江蘇蘇州府懸橋巷的一個平民家庭,聖陶是他的字。

葉家開著一爿叫做「協記」的小布店,位於懸橋巷口。

葉聖陶的父親葉仁伯,是「吃知數飯的」,即經管賬務,平常人家稱呼他「賬房」或「賬房先生」。他主要是替一位姓吳的地主家收租子,另外,一些大戶人家逢到婚喪喜慶之事,也請他去臨時料理賬務。葉聖陶家裡除了父母親和兩個妹妹之外,還有祖母和外祖母,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全靠父親微薄的收入來維持,日子過得還是有點緊巴的。

不過,儘管如此,衣食問題還是可以無憂的。葉聖陶的父親為人厚道,辦事篤實,品行端正,母親心地善良,盡心持家,克勤克儉。父母的品德深深地影響了葉聖陶,他心裡想著要像父母一樣做人。

兒時的葉聖陶,很得父母的寵愛,因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所以父母對他抱有很大的希望。他們盼著兒子日後靠著科舉能夠飛黃騰達、榮宗耀祖。葉仁伯為了使兒子求得功名,讓葉聖陶三歲時就開始識字、練字,到六歲那年,葉聖陶識字已有三千左右,字也寫得相當漂亮。

朱氏識字不多,但滿肚子裝著世代流傳下來的謎語、詩歌、兒歌,經常說給兒子聽。我國蘇南地區流傳的謎語,具有很強的知識性和趣味性。葉聖陶猜謎語時興致很高,從中得到了智慧的啟迪。

那些誦讀起來悅耳動聽的古代詩詞,辭采華茂,言簡意豐,葉聖陶能夠背出很多。尤其是兒歌,形象生動,想象奇妙,韻律優美,把葉聖陶給迷住了,他時常掛在嘴上哼唱,唱得眉開眼笑。如「螢火蟲,夜夜紅;飛到西,飛到東………『搖呵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

糖一包,果一包,還有餅兒,還有糕」等等,實在富有情趣,難怪葉聖陶樂得心動神搖了!

戊戌變法後的那一年(2023年),葉聖陶六歲的時候,父親送他進私塾讀書了。塾師是當地有點名氣的黃先生,文筆很好。葉仁伯把兒子託付給這樣一個遠近聞名的長者,是十分放心的。

父親對兒子的要求很嚴,放學回家後就督促他溫習功課,還要背書,立下了「弗熟不得進膳」的家規。所好葉聖陶學習自覺,記憶力又強,並沒有出現因書背不出而吃不成飯的事情。在黃先生那裡,葉聖陶讀的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過了一年以後,葉聖陶又到了懸橋巷東南端的顧家花園,跟隨一位名叫張承臚(字元衝)的老先生讀《四書》、《詩經》、《易經》。張先生教書,認真到了一絲不苟的程度,對學生督責極嚴。他規定學生對所學內容要讀熟背誦,否則就動用戒尺施以體罰。

葉聖陶在學習上絲毫不敢懈怠,用心讀書,背誦都能上口。

葉仁伯勉勵兒子熟讀聖賢書,但由於家境寒苦,他不主張像富戶人家那樣把子弟關在書房裡「一心只讀聖賢書」,而認為帶孩子出去跑跑,熟悉社會和認識社會上的種種人和事是務實的。「不識字好過,不識人難過」。葉仁伯抱著這種傳統觀念,讓兒子跟著他出門到親戚家拜年、賀壽、吃喜酒,清明節到鄉下上祖墳,秋天到鄉下看收租子。

這一切大大地開闊了葉聖陶的眼界,使他無形中受到人情事理的薰陶。葉聖陶童年時代,就領略了蘇州民風民情的淳樸,也孕育了關心民間疾苦的縷縷情思。葉聖陶自幼生活在文化氛圍很濃的吳地,遠山近水、亭臺樓閣、齋堂殿館、廟院庵祠,甚至連城裡的路名,都有來歷;哪怕是一塊匾額、一個牌樓、一座橋樑,都有傳說。

父親總要帶他去看,說給他聽,而且回家後還要求他回憶參觀時的先後次序,作類似日記的記錄,作為「開筆」之前的寫作訓練。

葉聖陶到了八歲時起,就「開筆」作文了。老師出的題目是《登高自卑說》,作文之前,向他提示「這應當說到為學方面去」。葉聖陶依照老師的吩咐,共寫了八十多字。

老師看到他寫的毛筆小楷字方方正正,文句又曉暢流利,說理通達,便不斷地稱讚,特別是對文章的結尾「登高尚爾,而況於學乎」感到滿意,情不自禁地在「爾」和「乎」這兩個字的旁邊,用紅筆劃了兩個圈。葉聖陶高興地把作文字帶回家給父親看,父親見兒子敏悟好學、天資聰明,笑得十分開心。經過近兩年的刻苦學習,葉聖陶大有長進,居然能夠寫出三百字以上的經義史論或時務策論的文章了。

父親急迫地希望兒子趕快成長,又將葉聖陶送進了另一所私塾,以便學得更好,能夠考上秀才。父親教育他要如他在《登高自卑說》裡所說的那樣,拿出登高的毅力去對待學習。葉聖陶明白父親的企盼,決心勤學奮進。

父親為了使兒子增長些文學知識和歷史知識,帶他到茶館聽說書、聽崑曲。葉聖陶小時候聽了不少的書,小書像《珍珠塔》、《描金鳳》、《三笑》、《文武香球》,大書像《三國志》、《金臺傳》、《水滸》、《英烈》。這些大書小書,他有的不只是聽了一遍,最多的聽過三四遍。

說書的,揮舞著紙扇,拍打著醒木,把故事說得活靈活現,各種人物的聲音模仿得逼真酷肖,突顯了不同的性格。聽到精彩處,葉聖陶常常被悲歡離合的情節牽引得不能自已。他時而因悲憤難抑表現出痛苦的神情,時而因喜悅洋溢舒展出快慰的笑容,他完全陶醉於其中了。

葉聖陶更喜歡聽崑曲,那典雅的曲辭、優美的音節,那時而清柔溫潤、時而悽愴沉鬱、時而高昂雄壯、時而哀傷感嘆的曲調,抓住了他的心靈,讓他百聽不厭,甚至想到要去當崑曲演員。蘇州地域文化的薰育,使他提高了藝術審美的能力。父親為他提供的這另一種教育的課堂,讓他學到了在哪一所私塾也學不到的知識,培養了他觀察現實社會的眼力。

葉聖陶的父親把家庭、私塾和社會結合起來,這種教育方法是很開明的,使孩子受益不淺。

葉聖陶六年光景的私塾生活過去了,他的人生將由童年跨入另一個階段。

2023年,以蘇州長洲縣、元和縣、吳縣三縣縣名的第一個字合成命名的「長元吳公立高等小學」創辦起來了,葉聖陶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這所學校。

這所小學的教師大多是才從日本回國的留學生,有教唱歌和歷史的章伯寅先生,有教國文的朱遂穎先生,有教博物和算學的龔賡禹先生,有教英文的杜安伯先生,等等。他們熱心於新的教育事業,講課動聽入耳,顯示了開闊的知識面,葉聖陶聽得津津有味。他從老師談論的革命思想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領悟。

章伯寅先生在課堂上教育學生說:「地不離人,人不離事。欲論人事,必先知地理。

要愛國就得先愛鄉土,曉得鄉土的山川史地、名人偉業;要愛國就得先曉得我國的自然地理、歷代英傑。」葉聖陶心領神會,咀嚼著老師所講的這些愛國大義。他懂得了要把愛國與愛家鄉這塊土地上的山川草木結合起來,要了解與熟悉歷代名人英傑創造偉業的歷史。

老師寓革命思想教育於知識的傳授之中,如清泉滋潤了葉聖陶的心田,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關於葉聖陶的,關於葉聖陶的資料

葉聖陶 1894年 1988年 原名葉紹鈞,字秉臣,漢族人,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 教育家 編輯家 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解放後,葉聖陶曾擔任出版總署副署長 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 教育部副部長。他也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委員 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委員 民進 主席。葉聖陶於1988年2...

葉聖陶簡介,葉聖陶的簡介

葉聖陶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葉聖陶的簡介 葉聖陶的簡介如下 1 葉聖陶 1894 1988 男,原名葉紹鈞 字秉臣 聖陶,1894年10月28日生於江蘇蘇州,現代作家 教育家 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 優秀的語言藝術家 之稱。2 葉聖陶以中國教育改革實踐為邏輯起點,形成了唯物辯證的中國教育改革之學在...

葉聖陶的任何資訊葉聖陶的簡介

a 葉聖陶 1894.10.28 1988.2.16 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動家。原名葉紹鈞,字聖陶,筆名葉聖陶 斯提等。生活在江南水鄉 蘇州。作品收在 葉聖陶集 裡。早年當小學教師,並參加新潮社和文學研究會。1923年起開始從事編輯出版工作,主編或編輯過 文學週報 月報 中學生 國文月刊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