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大名言,關於論語的名言有哪些?

2022-03-24 19:06:39 字數 5616 閱讀 4796

1樓:貓貓老師來解疑

論語名言名句彙總如下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講解】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講解】君子,吃食不要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講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講解】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故知新)

【講解】:複習學過的知識,可從中獲得新的見解與體會,憑藉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6.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

【講解】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才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

7.朝聞道,夕死可矣。

【講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

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講解】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裡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

9.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講解】發奮時候竟忘記吃飯,快樂時候就忘記了憂愁,把自己就要老了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罷了。」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講解】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講解】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講解】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路途又很遙遠。

1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講解】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14.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講解】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後落葉的。

品德篇15.巧言令色,鮮矣仁。

【講解】花言巧語,裝出和善的面孔。這種人,心裡不會有多少「仁德」(這種人不會有真正的愛人之心)。

16.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講解】有了過錯,別人都能看到;改了,人們都會敬仰他。

17.德不孤,必有鄰。

【講解】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18.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講解】: 一個人的高尚的品質和外在的表現一致,然後才能成為君子。

19.君子不器。

【講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樣(指作用僅僅限於某一方面。用於讚美別人多才多藝)

20.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講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驗他,卻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卻可用小事情考驗他。

2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 (殺身成仁)

【講解】志士仁人,沒有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的,只有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成全仁的。

2樓:小珍珠老師

1、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篇》。志存高遠,樂在其中,即便身居陋巷,衣食簡樸,又有何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格局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2、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子罕篇》。艱苦的環境,困難的時刻,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品性。百折不撓,不輕言放棄,才可能有所成就。

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篇》。別人身上總有自己學習地方,對於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學習和利用,而對於不好的地方則想辦法改進。不盲目排斥他人,隨時隨地的學習,不成功也難。

4、「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篇》。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

那些最終登臨絕頂的人,體力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們絕對是最有信念的。不自我設限,勇於進取,才不至於半途而廢。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衛靈公篇》。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事先做好了應有的準備工作,自然順風順水,事半功倍。

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季氏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麼樣的朋友,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好的朋友,可以相互提攜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反之,擇友不善終究會累及自身。

7、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衛靈公篇》。改變別人難,改變自己易,既然這樣,倒不如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以包容寬厚的心態待人,自然更容易被人接受,大家其樂融融豈不更好?

8、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篇》。過於質樸直率,就會顯得粗野,但是太在意繁文縟節、文辭修飾,又顯得華而不實。文與質相得益彰方顯君子本色。

3樓:000七

一、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要想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好的心態,往往越是急於求成,就越難取得成功。要想成就大事,就要把眼光放大、放遠,不能貪圖小利。

二、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過去的事,已經無法挽回,就不要再抱怨和後悔,白白浪費時間了;設法處理好正在到來的事情,防患於未然,才是最要緊的事。三、以約失之者鮮矣。

如果一個人很自律,在生活中能夠很好地約束自己,謹言慎行,小心低調,那他犯過錯的機率就很小了。

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人要為自己設立一個長遠的人生志向,然後沿著這個目標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才不會盲目。如果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就會被眼前的事情所困擾,不能自拔。

五、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富貴雖然是人人都喜歡的,但必須是通過正當手段獲得的,如果是通過不正義的手段得來的,那這種富貴對於我們來說,就跟浮雲一般,沒有任何意義了。

關於論語的名言有哪些? 10

4樓:匿名使用者

1、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2、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

3、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譯文:士不可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肩負重任,路途遙遠。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7、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丘

8、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9、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譯文:君子要少說虛話,多幹實事。

10、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

11、信則人任焉。——論語

12、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13、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譯文:君子坦蕩而不驕狂,小人驕狂而不坦蕩。

14、君子周急不繼富。

1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16、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8、放於利而後行,多怨。

19、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0、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學習而又時常的複習,難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

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21、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3、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5樓:少珉

回答稍等

出自《論語?泰伯》。

你好這裡有一些例句,請查收

更多1條

《論語》中的名言警句(至少五句)

6樓:苦驪穎革越

1、不恥下問;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論語·公治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終。《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樂乎;《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現在常用以表示事態發展到極頂的程度,也表示"淋漓盡致"的意思。

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擔任那種職務,就不考慮那方面的事情,語出《論語·泰伯》

5、從心所欲;隨自己的心意,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論語·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6、當仁不讓;語本《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朱熹注:"當仁,以仁為之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

"後來泛用"當仁不讓"表示遇到應該做的事,就要積極主動地去做,不應該推委。

7、惡衣惡食;粗劣的衣食。《論語·里仁》:"士致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8、發憤忘食;用功學習,努力工作,忘記了吃飯。《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

子曰:"女爰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女,同"汝",你;爰,何。)後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奮。

9、犯上作亂;犯上:觸犯長上;作亂:指造反。《論語·學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10、割雞焉用牛刀;宰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費大力氣或大材不能不用。《論語·陽貨》:

"子之武城,聞弦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也作"殺雞焉用牛刀"。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兒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語出《論語·衛靈公》。

12、好行小惠;惠:同"慧",聰明。原指好耍小聰明。《論語·衛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後也指愛施小恩惠。

13、後生可畏;後生;年輕人,後輩;畏:這裡指敬服。年輕人很容易超過老一輩,他們是可敬畏的。

《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後多用此稱讚有志氣有作為的年輕人。

14、誨人不倦;誨:教導。教人時不嫌疲勞。形容教導特別耐心。《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5、惠而不費;惠:施惠,給人以好處;費,耗費。施惠於人,自己又無所耗費。《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後來常用以形容有實利而不多費錢財。

16、家喻戶曉;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論語·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聖人設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戶曉也。"

17、見義勇為;看到了爭議的事情就奮勇地去做。語本《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18、舉一反三;比喻從懂得的一點,類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於類推,能觸類旁通。語本《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19、理屈詞窮;利用站不住腳,無話可說。《論語·先進》:"是故惡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於口以御人耳。

論語中孝道的句子,論語中關於孝道的句子有哪些

曾子曰 慎終 追遠 民德歸厚矣。學而篇第一 第九章 孔門強調厚喪葬,重祭祀,並賦予喪祭之禮以道德的意義,視作孝道的繼續和表現,寓教於禮,以達到民 不犯上作亂 的目的。表明儒家禮教雖不具備宗教的形式,卻起著宗教同樣的作用。慎終 終指喪禮,意即對親長的喪事要謹慎行事,對父母之喪要盡其哀。追遠 遠指祭祀,...

論語十則中流傳至今的成語有哪論語十則中流傳至今的成語有哪五個

溫故知新 任重道遠 死而後已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見賢思齊 見賢思齊 溫故知新 三省吾身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死而後已 溫故知新 任重道遠 見賢思齊 任重道遠 見賢思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擇善而從 三人行必有我師 溫故知新 死而後已。成語可以為4 6 8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溫故知新 任重道遠 三人...

關於十大名花的成語,中國十大名花的詩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 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曉景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黃櫱禪師 上堂開示頌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 雪梅 其一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黃巢 不第後賦菊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劉徹 秋風辭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馬戴 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