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美洲大陸的非洲居民,而且比哥倫布早1000多年的是

2022-03-20 17:34:22 字數 4648 閱讀 1127

1樓:南昌志明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上航線之一,我國開闢的海上絲綢之路,自古便成為國際交通**和文化交往的海上交通大動脈。廣西合浦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早在數千年前就被記錄在冊。廣西少數民族先民的足跡遠渡重洋,最遠到達了美洲大陸,比哥倫布宣佈發現美洲,早了2500多年。

1. 北海 當年曾經叫「海口」

中國有兩條絲綢之路。一條叫做陸上絲綢之路。唐代以後,在西北界,這條絲綢之路經過大沙漠、東亞,到達阿拉伯,到達非洲。

另一條年代更早,稱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起點,在廣西的合浦,廣州的徐聞。合浦之所以成為最重要的出海基地,是因為當時珠江出海口尚未開闢,從中原來的物資,通過湘江進入靈渠,沿桂江南下到藤縣、蒼梧、梧州囤積,再沿北流江南下,進入南流江,運到被稱為「海口」的北海。

因此,合浦早在先秦便成了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最主要的出海基地和口岸。「北海」在壯語裡面,就是「海口」的意思。「北」是壯語,在壯語裡是「嘴巴」的意思。

中國壯侗語族民族的先民,早在新石器時代就開發了南海,並以此為基地開拓出海上絲綢之路。廣西少數民族先民的足跡甚至遠渡重洋,最遠到達了美洲大陸。

這麼說依據何在?

中國人幾千年前去美洲,在民間傳說中早有傳聞。壯族民間傳說《母子訪天邊》膾炙人口,故事說的是壯族祖先向往太陽升起的東方,一個強壯的男子爭著要去。可另一個小夥子說:

我年輕,日子比你長,天邊很遠,我去合適。大家一想也對,都同意他去。這時一位年輕的孕婦站起來說:

我去最好,尋找天邊的路很長很長,萬一一輩子走不到就誤事了。我肚子裡有個孩子,我走不到,就由孩子走下去,保險!大家聽了都很感動,同意孕婦去找天邊。

孕婦勇敢地上路,一路上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頭,卻沒有走到天邊。她的兒子繼續母親的路程,終於找到天邊。他在遙遠的東方變成了一顆啟明星,每天早晨從東方升起,告訴家鄉的父老兄弟:

我找到天邊了!

這個故事蘊含著壯族祖先崇拜太陽和出海尋找生活新空間的憧憬。

2. 怪石 來自遙遠的東方

中國人最早到達美洲的傳說後來終於得到事實的認定。2023年,美國潛水員梅爾斯特里在洛杉磯附近海里發現了一塊形如輪胎的怪石,重達250公斤。他與夥伴繼續尋找,又得到了8塊怪石。

經過鑑定,「怪石」是5塊石錨、2個石枕和1個石碼(起錨工具)。2023年,類似的怪石發現更多,達到30多塊。美國聖地亞哥考古學家詹姆斯·莫里亞蒂對之做了如下描述:

「新發現的石錨有兩起,一起是兩件『圓柱體』和一件『正三角形』的人工石製品。另一起是『一塊中間有孔、大而圓的石頭』,石頭上集聚了一層薄薄的錳礦外衣。」

這些石塊從何而來?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印第安文化權威克萊門特·米恩認為:「這種石塊顯然不是印第安人制造的。

」美國地質學家皮爾遜和詹姆斯·莫里亞蒂經過研究指出,這類石料為砂岩(灰巖),不存在於美洲太平洋沿岸。美國學者最後在中國華南沿海找到了這種石料,並在中國文獻裡找到了2000多年前的航海記錄,當時的船隻習慣於用石錨,形狀和加利福尼亞淺海發現的相同。可以肯定,這是中國華南人早先到達美洲時留下的。

他們對石錨表層的錳進行測定,厚達3毫米之多。錳在石頭表面的積累是2023年1毫米,故可斷定中國南方人是在2023年前到達美洲的。

這訊息振奮了中國人!北京大學專家趕到美國對石錨進行鑑定,結論與美國專家相同。據查,中國古稱石錨為「矴」,又作「碇」。

字典解釋為垂舟石,意思是下垂使舟船穩定,是早期用於穩定舟船的工具。它有三個功能,一是停船時下水為錨;二是行船時作鎮舟石以穩定航行;三是平時可作體能鍛鍊工具石鎖。《新唐書·孔戣傳》載:

「戣為嶺南節度使,蕃舶泊步,有下碇稅,戣禁絕之。」可見嶺南船舶有以石錨為鎮舟石之俗。廣州市東郊出土的陶船模型上,船頭即吊有石錨。

在廣西貴港出土的銅鼓上,刻有鳥形船紋,船頭船尾各刻有個帶長繩的石錨。這是海船,故有兩錨,泊舟時可以防止巨浪覆船。而河姆渡出土的是真正的石錨。

石錨在壯族地區一直使用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筆者2023年在廣西馬山勉圩紅渡便見過泊舟時使用石錨定舟。

**民族大學著名越史專家、《太平洋》編委會副主任石鍾健教授認為:「第一,中國古代東南沿海越人船隊,由於種種原因,早在公元之前的一二千年間,已經來到了南北美洲。第二,他們分別從太平洋北岸航路和太平洋中路諸島間,從西到東,闖出了太平洋上的兩條古路,留在北美『淺海』中的石錨,和散佈在太平洋群島以至南美等地的石錛,就是古代越人打通太平洋航路的實物見證。

第三,越人船隊雖不能說是世界上從海路最先來到美洲的人,但至少比哥倫布到西印度群島早幾千年。第四,亞、美兩大洲的海上交通,至晚在公元之前的一二千年間,已經開始了。」

3. 鏈條 蜿蜒在太平洋上

那麼,去美洲的航線在**呢?

在南太平洋的大洋洲,從西到東有一系列島嶼,形成鏈條。駱越人從南海出發,由東沙群島或西沙群島到中沙群島,再到南沙群島的太平島。準備就緒後,橫過蘇祿海、蘇拉威西海,在巽他群島落腳,而後往東到達西里安島。

經珊瑚海,在斐濟群島、薩摩亞群島停留補給,再經庫克群島、土布艾群島繼續往東。沿皮特克島、漁西島、復活節島、聖安布羅修島等到達南美。

在這條航線上,沿途密佈許多島嶼和島礁,被稱為鍊形地帶。小島上草木繁茂,周圍水族麇集,給航海者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衣食之源。這一鏈條與赤道平行,離赤道不遠,氣候溫暖潮溼,終年可以航行。

2023年前,越人由於崇拜太陽,往東尋找太陽升起的地方,加上受到北來的壓力,海邊駱越人在原始宗教的導引下,往東尋找生存的新天地。他們耐心地一個島嶼一個島嶼往東,最終到達美洲。

考古發現,當年的駱越人出海對付海浪也有很聰明的辦法——他們把兩隻船連在一起,扛三個槓在中間,叫做雙體船,古籍上稱為「雙體舲舟」。雙體舲舟走起來比較慢,但不容易翻。

在駱越人走過的路線上,除了石錨,還留下了其他足跡:

(1)有段石錛:專家認定,有段石錛是中國新石器晚期越人的生產工具,是越文化的主要標誌之一,分佈於中國東南沿海和華南廣東、廣西等省區。越人石錛區別於中原石錛的特點,是中部隆起一脊楞,為的是方便綁在鶴嘴鋤形木柄上。

凡越人到過的地方,都有這種工具出土。中國著名考古專家林惠祥著文說:「在南洋、太平洋和南美洲也有發現,菲律賓的數量相當多。

在太平洋玻利尼西亞群島,如夏威夷、馬克薩斯、查森姆、庫克、塔西地等島都有。在太平洋東部的復活節島,甚至南美洲的厄瓜多,同樣也有發現。」林惠祥進一步指出:

「有段石錛散佈的原因,是『由於民族大遷移,人類物質文化也隨之而傳播』。」

(2)駱越人留下了甕棺葬。在菲律賓中部的巴拉望島塔崩洞發現的甕棺葬,年代與加利福尼亞的石錨相同。壯族祖先早在一萬年前的甑皮巖時代,就留下了甕棺。壯族至今還完整保留這種習俗。

(3)懸棺。先秦南方民族有將棺材放置於山崖巖簷下或山洞裡的習俗,駱越人也不例外,他們把這種習俗帶到了太平洋鍊形島嶼上。

(4)經科學測定,鍊形地帶民眾的dna與壯族很接近,說明鍊形地帶的人在血緣上與華南人種很接近。日本大阪醫科大學科學家鬆元秀雄通過dna研究,發現復活節島上人的遺傳基因與嶺南壯人相同的頻率達到67%。加裡曼丹的尼爾山洞人、澳大利亞的維蘭德拉湖古人,與廣西「柳江人」有一定聯絡。

(5)幹欄建築。幹欄建築是壯侗語族民族祖先的創造,至今這些民族居住地還有不少幹欄。沿鍊形島嶼有不少幹欄,如新幾內亞人和美拉尼西亞人中,仍喜住幹欄。

其他各島的住宅也或多或少有幹欄的特徵。

(6)吃生魚片。壯族人喜歡吃生魚片,壯話叫做「巴生」。今粵語中的「魚生」一詞就來自壯語,可見是壯人的食品。鍊形島嶼上至今仍普遍有此習俗。

(7)文身。古史載:「披髮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鍊形島嶼沿線多有此俗,類似嶺南越人遺風。

(8)語言化石。**民族大學倪大白教授、美國白保羅教授、法國奧德里古爾教授、美國馬蒂索夫教授等都認為壯語與馬來-玻利尼西亞語為代表的南島語系之間有某種親緣關係。瑪雅語中稱「腳」為「卡」,壯語也稱「腳」為「卡」,美洲印第安人語言中也能夠找到相似的詞。

一條鍊形航線,眾多考古文物,默默地證明著早在2023年前壯族祖先駱越人橫渡太平洋的壯舉……

2樓:自由仙

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是誰,這個是有爭議的,有幾種說法,其中哥倫布的只是比較公認的,哥倫布的好處是他到了美洲,而且回去了,並且把航路定下來了,使得別人可以順著到。

是非洲黑人第一個到達美洲的說法,源於美洲的一個遠古雕像,這個雕像雕刻的時間遠遠早於哥倫布到達美洲的時間,從雕像的樣貌可以看出其捲髮、厚脣典型的黑人特徵。

此外還有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是鄭和船隊的說法,據說哥倫布到美洲的時候是拿著航海圖去的。

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是遠古的中國人的說法,上古山海經中記載的扶桑國的距離和景物和現在的墨西哥及其相似(扶桑在山海經中不是日本,日本是山海經中的倭國,這個可以從扶桑和倭國在山海經中距離我們的距離推斷出來),以及山海經上的一些記載,和美洲的地形驚人的相似。

還有一個說法是,在哥倫布前1000多年就有一箇中國和尚法顯的到了美洲,據說美洲那邊發現了中式的瓷器和一些文字碑文。

美洲大陸是誰發現的?

3樓:球球

美洲大陸是哥倫布發現的。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1451-1506),義大利航海家、探險家。出生於義大利熱那亞,卒於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一生從事航海活動,是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歐洲人。

他相信地球是圓的,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的印度。在西班牙女皇鼎力支援下,先後4次出海遠航。開闢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

先後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多明尼加、特立尼達等島。考察了中美洲宏都拉斯到達連灣2000多千米的海岸線;認識了巴拿馬地峽;發現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緯度吹東風,較高緯度吹西風的風向變化。

4樓:歷史小書生

因為在翻查很多的歷史文獻中,就有很多的蛛絲馬跡,在我國2023年的時候,武王伐紂,在牧野之戰的時候,紂王兵敗自殺,可是當時還有一週在外作戰的大軍卻意外消失,而根據專家們查證,在商朝的時候,這10萬多人就帶著

美洲的原始居民是什麼,美洲大陸的原住民是什麼人種?

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又稱美洲原住民,是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居民的總稱.印第安人即美洲土著居民.此人種分佈於南北美洲各國,屬蒙古人種美洲支系.使用印第安語,包括十幾個語族,至今沒有公認的語言分類.印第安人是拉丁美洲的最早的居民.他們之所以被成為 印第安人 主要是因為當年哥倫布等探險者,以為他們到...

非洲有「富饒大陸」的稱號,非洲的礦產種類多 儲量大盛產

非洲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多樣,被譽為 富饒大陸 非洲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 金剛石 鉻鐵礦 磷酸鹽等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首位 非洲還是咖啡 棗椰和油棕等作物的原產地 非洲大型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均居世界各洲之冠 故答案為 金剛石 咖啡 棗椰 非洲地域遼闊,物產豐富,被譽為 礦產資源 非洲地域遼闊,物產...

非洲大陸特有的動物是什麼,非洲的動物的種類有什麼?

非洲羚 小羚羊 非洲野犬 非洲樹蛇 非洲野水牛 一 非洲羚,屬於牛科 bovidae 下的4種亞科。第一種亞科是似牛的bovinae 牛 此亞科再分為非洲水牛和彎角羚,包括大角斑羚 所有羚中最大者 捻角羚 白斑羚和南非羚羊。二 小羚羊,一種住在灌木叢 矮樹叢和森林中的原始的小牛科動物。三 非洲野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