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是由哪些戲曲進京演出互相融合形成的

2022-03-19 03:33:12 字數 4913 閱讀 5074

1樓:李儼姜秋寒

京劇是在2023年為乾隆帝八十壽辰慶祝演出而進京的徽班基礎上,於嘉慶、道光

年間同來自

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互相影響,逐漸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漸融合發展而形成的,期間經過了徽秦合流和徽漢合流兩個階段。

1、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戲曲舞臺上盛行崑曲與京腔(青陽腔)。乾隆中葉後,崑曲漸而衰落,京腔興盛取代崑曲一統京城舞臺。

乾隆四十五年(2023年)秦腔藝人魏長生由川進京。魏氏搭雙慶班演出秦腔《滾樓》《背娃進府》等劇。魏長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潤,唱腔委婉,做工細膩,一出《滾樓》即轟動京城。

雙慶班也因此被譽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開始衰微,京腔藝人紛紛搭入秦腔班謀生。乾隆五十年(2023年),清廷以魏長生的表演有傷風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將魏長生逐出京城。

徽班進京後,在京城很受歡迎。而自魏長生被迫離京,秦腔不振,秦腔藝人為了生計,紛紛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兩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過程中,徽班廣泛取納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劇本移植。

2、徽漢合流、

漢劇流行於湖北,其聲腔中的二黃、西皮與徽戲有著血緣關係。

徽、漢二劇在進京前已有廣泛的藝術交融。繼乾隆末年,漢劇名家米應先進京後,道光年初(2023年),先後又有著名漢劇老生李

六、王洪貴、余三勝,小生龍德雲等入京,分別搭入徽班春臺、和春班演唱。

漢劇演員搭入徽班後,將聲腔曲調,表演技能,演出劇目溶於徽戲之中,使徽戲的唱腔板式日趨豐富完善,唱法、唸白更具北京地區語音特點,而易於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2023年)各大名班,均為老生擔任領班。徽、漢合流後,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調與安徽的二簧調再次交流。

徽、秦、漢的合流,為京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2樓:

京劇是由徽劇、秦腔、漢劇進京演出後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按說對你的提問的回答已經完成,但是我還想多說幾句,就是既然京劇是由這三個劇種融合而成的,為什麼說京劇是由徽班進京而逐漸形成的呢?因為第一,徽班進京早於秦腔和漢劇,第二,秦腔和漢劇最後都融入了徽班,所謂「徽秦合流」和「徽漢合流」,最後形成了四大徽班,京劇的第一代名家都是出自徽班。

所以現在一般都說是徽班進京造就了京劇。就這麼簡單的說一下,如果要講,那得寫一本書,所以就不羅嗦了。

京劇是由哪些戲曲進京演出互相融合形成的

3樓:宣起鞠惜萱

京劇是在2023年為乾隆帝八十壽辰慶祝演出而進京的徽班基礎上,於嘉慶、道光

年間同來自

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互相影響,逐漸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漸融合發展而形成的,期間經過了徽秦合流和徽漢合流兩個階段。

1、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戲曲舞臺上盛行崑曲與京腔(青陽腔)。乾隆中葉後,崑曲漸而衰落,京腔興盛取代崑曲一統京城舞臺。

乾隆四十五年(2023年)秦腔藝人魏長生由川進京。魏氏搭雙慶班演出秦腔《滾樓》《背娃進府》等劇。魏長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潤,唱腔委婉,做工細膩,一出《滾樓》即轟動京城。

雙慶班也因此被譽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開始衰微,京腔藝人紛紛搭入秦腔班謀生。乾隆五十年(2023年),清廷以魏長生的表演有傷風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將魏長生逐出京城。

徽班進京後,在京城很受歡迎。而自魏長生被迫離京,秦腔不振,秦腔藝人為了生計,紛紛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兩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過程中,徽班廣泛取納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劇本移植。

2、徽漢合流、

漢劇流行於湖北,其聲腔中的二黃、西皮與徽戲有著血緣關係。

徽、漢二劇在進京前已有廣泛的藝術交融。繼乾隆末年,漢劇名家米應先進京後,道光年初(2023年),先後又有著名漢劇老生李

六、王洪貴、余三勝,小生龍德雲等入京,分別搭入徽班春臺、和春班演唱。

漢劇演員搭入徽班後,將聲腔曲調,表演技能,演出劇目溶於徽戲之中,使徽戲的唱腔板式日趨豐富完善,唱法、唸白更具北京地區語音特點,而易於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2023年)各大名班,均為老生擔任領班。徽、漢合流後,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調與安徽的二簧調再次交流。

徽、秦、漢的合流,為京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4樓:匿名使用者

乾隆末年,徽劇戲班進京演出,風行一時。道光年間,又有湖北漢劇進京,形成「徽漢合流」的局面,徽劇和漢劇互相融合,形成了京劇。

5樓:

京劇是由徽劇、秦腔、漢劇進京演出後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按說對你的提問的回答已經完成,但是我還想多說幾句,就是既然京劇是由這三個劇種融合而成的,為什麼說京劇是由徽班進京而逐漸形成的呢?因為第一,徽班進京早於秦腔和漢劇,第二,秦腔和漢劇最後都融入了徽班,所謂「徽秦合流」和「徽漢合流」,最後形成了四大徽班,京劇的第一代名家都是出自徽班。

所以現在一般都說是徽班進京造就了京劇。就這麼簡單的說一下,如果要講,那得寫一本書,所以就不羅嗦了。

6樓:匿名使用者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京劇是哪四種戲劇結合而成的?

7樓:天啟星辰

京劇是在2023年為乾隆帝八十壽辰慶祝演出而進京的徽班基礎上,於嘉慶、道光

年間同來自

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互相影響,逐漸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漸融合發展而形成的,期間經過了徽秦合流和徽漢合流兩個階段。

1、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戲曲舞臺上盛行崑曲與京腔(青陽腔)。乾隆中葉後,崑曲漸而衰落,京腔興盛取代崑曲一統京城舞臺。

乾隆四十五年(2023年)秦腔藝人魏長生由川進京。魏氏搭雙慶班演出秦腔《滾樓》《背娃進府》等劇。魏長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潤,唱腔委婉,做工細膩,一出《滾樓》即轟動京城。

雙慶班也因此被譽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開始衰微,京腔藝人紛紛搭入秦腔班謀生。乾隆五十年(2023年),清廷以魏長生的表演有傷風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將魏長生逐出京城。

徽班進京後,在京城很受歡迎。而自魏長生被迫離京,秦腔不振,秦腔藝人為了生計,紛紛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兩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過程中,徽班廣泛取納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劇本移植。

2、徽漢合流、

漢劇流行於湖北,其聲腔中的二黃、西皮與徽戲有著血緣關係。

徽、漢二劇在進京前已有廣泛的藝術交融。繼乾隆末年,漢劇名家米應先進京後,道光年初(2023年),先後又有著名漢劇老生李

六、王洪貴、余三勝,小生龍德雲等入京,分別搭入徽班春臺、和春班演唱。

漢劇演員搭入徽班後,將聲腔曲調,表演技能,演出劇目溶於徽戲之中,使徽戲的唱腔板式日趨豐富完善,唱法、唸白更具北京地區語音特點,而易於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2023年)各大名班,均為老生擔任領班。徽、漢合流後,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調與安徽的二簧調再次交流。

徽、秦、漢的合流,為京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編輯於 2019-07-20

檢視全部4個回答

高中影視表演藝考相關問題免費解答,歡迎諮詢

根據文中提到的戲曲為您推薦

北電教授全程解答影視表演藝考的相關問題,為衝刺名校的考生傾力打造夢想

北京中藝聯盟教育諮詢****廣告

高中藝考_表演系學校怎麼考_低分上更好的大學

根據文中提到的京劇為您推薦

①恩知教育_表演系學校怎麼考_低分上更好大學:高校名師任教,掌握考點要點,紮實專業基礎,名校名師1對1指導,圓重點大學夢!全國連鎖表演系學校怎麼考,就近入學,家長放心!

恩知(北京)教育科技****廣告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京劇臉譜u盤,上天貓電器城,品類齊全,品質之選!

天貓電器城-京劇臉譜u盤,爆款行貨,新潮外觀,海量數碼好貨低至9.9起,現在下單更優惠!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京劇是由徽劇、秦腔、漢劇進京演出後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按說對你的提問的回答已經完成,但是我還想多說幾句,就是既然京劇是由這三個劇種融合而成的,為什麼說京劇是由徽班進京而逐漸形成的呢?因為第一,徽班進京早於秦腔和漢劇,第二,秦腔和漢劇最後都融入了徽班,所謂「徽秦合流」和「徽漢合流」,最後形成了四大徽班,京劇的第一代名家都是出自徽班。

所以現在一般都說是徽班進京造就了京劇。就這麼簡單的說一下,如果要講,那得寫一本書,所以就不羅嗦了。

京劇由哪兩種劇融合成的?

8樓:匿名使用者

京劇主要是徽劇和漢劇,同時吸收了崑曲的特色之後形成的。同時徽劇又有「西皮」和「二黃」兩種強調。京劇的形成是從乾隆末年四大徽班進京為標誌的。

四個著名徽班:三慶、四喜、和春、春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為給高宗弘曆祝壽,從揚州徵調了以著名戲曲藝人高朗亭為臺柱的「三慶」徽班入京,成為徽班進京的開始。此後又有四喜、啟秀、霓翠、和春、春臺等安徽班相繼進京。

在演出過程中,六班逐步合併成為著名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當時正是地方戲曲勃興、花雅爭勝的時期,一些新興的地方劇種,如高腔(時稱京腔)、秦腔等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原來兼唱多種聲腔戲的基礎上,又合京、秦二腔,特別是吸收秦腔在劇目、聲腔、表演各方面的精華,以充實自己。

同時適應北京觀眾多方面的需要和發揮各班演員的特長,逐漸形成了四大徽班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表現為:「三慶的軸子(指三慶班以連演整本大戲見長);四喜的曲子(指四喜班以演唱崑曲戲著稱);和春的把子(指以擅演武戲取勝);春臺的孩子(指以童伶出色)」。出現了「四徽班各擅勝場」的局面(據《夢華瑣簿》)。

嘉慶、道光年間,漢調(又稱楚調)藝人進京、參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習楚調之長,為匯合二簧、西皮、昆、秦諸腔向京劇衍變奠定了基礎。因此「四大徽班」進京,被視為京劇誕生的前奏,在京劇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清末宣統二年(1910),「四大徽班」已相繼散落。

京劇是由哪些劇種組成的,京劇是由哪兩個劇種演變而來的?

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後來吸收了崑曲 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但主要的是徽戲和漢戲 京劇是由什麼劇種發展而來的?徽班入京開始的,於徽戲與漢戲,又廣泛吸收了當時已存在的一些戲曲劇種如崑曲 秦腔等之優長,形成早期的京劇。京劇 我國主要劇種之一,由清代中葉的徽調 漢調相繼...

京劇中旦角都有什麼,戲曲中旦角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1 崑曲 崑曲,又稱 崑腔 崑劇 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 湘昆 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 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 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2 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

在戲曲中花架子是什麼意思,京劇中花架子是什麼意思?

京劇中的花架子指的是表演中花裡胡哨的武術動作。花架子的現實含義指的是那些專搞形式主義而不做實事的人,尤其是領導幹部。某些沒能力,又想顯擺自己的領導幹部,就搞不實用的花架子,勞民傷財,笑料百出。戲曲舞臺上演武將的角色中專門的一個行當,是花臉的一種,觀眾所欣賞重點之一就是他的功架 也稱 架勢 在戲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