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從哪個朝代開始的,最早的點心出現在哪個朝代?

2022-02-21 14:25:42 字數 2943 閱讀 4047

1樓:此生若夢成殤

早餐貌似一直都有的吧,古代是沒有晚餐的

秦漢以前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由於農業不發達,糧食有限,即使兩頓飯也要視人而待。《墨子·雜守》說,兵士每天吃兩頓,食量分為五個等級。

第一頓稱「朝食」或「饔」,在太陽行至東南方(隅中)時就餐。第二頓稱「飧」或「食」,在申時(下午四點左右)進餐。對於進餐時間,古人講「食不時不食」(《論語》)。

在不應進餐的時間用餐,被認為是一種越禮的行為或特別的犒賞。如《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聽說劉邦欲王關中,曾怒而下令「且日享士卒」,藉此犒勞將士,激發士氣。

漢代以後,一日兩餐逐漸變為三餐或四餐。並且,三餐開始有了早、中、晚飯的分稱。早飯,漢代稱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後所用之小食。

至唐代,寒具始有點心之稱。《能改齋漫錄》雲:「世俗例以早晨小食為點心,自唐時已有此語。

」至今,我國許多地區仍稱早飯為早點。午飯,古人曾稱之為「中飯」或「過中」。

2樓:淚海潰堤

人類產生時早餐就有了,過去基本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時間表活動,一天兩餐,早晚各一頓。

3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開始才有早餐的!之前 都只認為一天 只需要吃兩頓就夠了即晚產和午餐!

最早的點心出現在哪個朝代?

4樓:叭叭

點心是糕點之類的食品。相傳東晉時期一大將軍,見到戰士們日夜血戰沙場,英勇殺敵,屢建戰功,甚為感動,隨即傳令烘製民間喜愛的美味糕餅,派人送往前線,慰勞將士,以表「點點心意」。自此以後,「點心」的名字便傳開了,並一直延用至今。

唐宋「點心」的名字,有關烹調資料記載,例如,宋人吳曾撰的《能致齋漫錄》中有如下的一段描述:

世俗例以早餐小食為點心,自唐代之時,已有此語。按唐人鄭修為江淮留後,家人備夫人晨饌,夫人顧其弟曰:「治妝未結,我未及餐,爾且可點心。

」吳曾與梁紅玉同一時代,並其成書於高宗紹興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間,所載唐人鄭修一事有按有據,應當足信。

清朝清顧張思的《土風錄》卷六,「點心」條下雲:小食曰點心,見《吳曾漫錄》。唐鄭傪為江淮留後,家人備夫人晨饌,夫人謂其弟曰「治妝未畢,我未及餐,爾且可點心。

」由文中可知點心古時亦指晨饌。

同書又引周輝《北轅錄》雲:「洗漱冠柿畢,點心已至。」後文說明點心為饅頭、餛飩、包子等,在唐朝已有此名了。

而茶食一名,據《土風錄》雲:「乾點心曰茶食,見宇文懋昭《大金國志》:『婿先期拜門,以酒撰往,酒三行,進大軟脂小軟脂,如中國寒具,又進蜜糕,人各一盤,曰茶食。』」薩其瑪

傳統點心編輯

中國的傳統點心一般最常見的是「八大件」和「八小件」。

八大件也稱北式糕點,以北京地區為代表。京式糕點,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滋味各異,具有重油、輕糖,酥鬆綿軟,口味純甜、純鹹等特點。代表品種有京八件和紅、白月餅等。

其中京八件有大八件、小八件和細八件之分。八件是採用山楂、玫瑰、青梅、白糖、豆沙、棗泥、椒鹽、葡萄乾等八種餡心,外裹以含食油的面,放在各種圖案的印模裡精心烤制而成。形狀有腰子形、圓鼓形、佛手形、蝙蝠形、桃形、石榴形等多種多樣且小巧玲瓏。

入嘴酥鬆適口,香味純正。特製是細八件,製作精細層多均勻,餡兒柔軟起沙,果料香味純厚。外形也有三仙、銀錠、桂花、福、祿、壽、喜桃等八種花樣,是京式糕點中的優質產品。

八小件舊時,北京人探親訪友要攜帶禮物,講究送「京八件」,即「大八件」、「小八件」。這原是清胡皇室王族婚喪典禮及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禮品和擺設,後來配方由御膳房傳到民間。其主要成分是精白麵、白糖、豬油、蜂蜜及各種果料籽仁。

所謂「八件」,即八樣點心,一般有麻餅、棗花、卷酥,有的刻上福、祿、壽、喜等不同字樣。有圓形、桃形、正方形等,裝在一個長方形紙板盒內。「小八件」是雙份,十六件裝在一個紙盒子裡。

過去,遇到女兒回孃家,給長輩拜年等,都要去糕點鋪買一盒大八件提在手中,大方而漂亮。

大八件一般是八件一共一斤,小八件一般是八件一共半斤。

大八件、小八件。以八塊不同品種糕點配搭一組為一斤稱大八件,一般作送禮用最相宜。小八件也是八個品種分十六小塊為一斤。

作為禮品,都以大八件為主,質量都是很高的。八種不同糕點的名目,大八件為:一、翻毛餅,二、大卷酥,三、大油糕,四、蝴蝶卷子,五、幅兒酥,六、雞油餅,七、狀元餅,八、七星典子。

小八件比大八件小一號:一、果餡餅,二、小卷酥,三、小桃酥,四、小雞油餅,五、小螺絲酥,六、鹹典子,七、棗花,八、坑面子。後四種最受小孩子歡迎。

特別是棗花,用棗泥扭成花瓣,非常美觀。

南北區別

從文獻上看來,點心與茶食兩者原有區別,性質也就不同,但是後來早已混同了。

南北「點心」

據考察,北方的點心歷史古,南方的歷史新,古者可能還有唐宋遺制,新的只是明朝中葉吧。點心鋪招牌上有常用的兩句話,我想借來用在這裡,似乎也還適當,北方可以稱為「官禮茶食」,南方則是「嘉湖細點」。———周作人《南北的點心》

5樓:嶏壯颺帉唙

「點心」一詞首見於《唐書》。書載,鄭修為江淮留後,家人為夫人準備晨饌。夫人曰:

「治妝未畢,我未及餐,爾且可點心。」這是「點心」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比前兩個傳說早二百年。宋代吳曾撰寫的《能致齋漫錄》中記有:

世俗例,以早晨小吃為點心。清代樑紹壬撰的《兩般秋雨盒隨筆》也記載有:進正午後小食曰 點心。

由此可見,自唐代以後,人們已經習慣將午前進食的食物(麵食)或飢餓時進的食物叫點心 久而久之點心二詞也發生了變化,成了某些食物的專用名稱

家樂氏從什麼時候開始做早餐的?

6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家樂氏就開始bai在美國生du產玉米片了,算是穀物

zhi早餐的先驅了。當dao時的美國逐漸出現了第一內

批的職業容婦女,很多媽媽早上先要幫孩子們準備早餐,之後才可以去上班。而家樂氏產品的出現,讓他們能夠在方便的穀物片裡倒上牛奶或者酸奶就可以做出美味營養的早餐,節約了大量的時間。現在家樂氏的產品發展到上百種,穀物早餐也成了很多家庭的營養早餐形式。

7樓:匿名使用者

這還真的是不是很清楚啊

燈會最早在哪個朝代,看燈籠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

燈會 即燈展 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元宵節時,由 舉辦的大型的燈飾展覽活動,並常常附帶有一些民俗活動,極具傳統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節,漢族民間有觀賞花燈的習俗。燈會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東漢順帝時沛國豐人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創 五斗米道 而舉行的 燃燈祭鬥 儀式,要算迄今瞭解到的最古...

閹人從哪個朝代有的,太監是從哪個朝代開始有的?

好像是秦國吧,在那才有的皇帝,才有一定的制度.太監是從哪個朝代開始有的?皇宮裡出現閹人是哪個朝代?請問太監是從哪個朝代開始有的?從秦國時開始有靜身男子服侍了 應該是明朝吧,以前就不叫太監,叫宦官 從哪個朝代開始,宦官才全部變成閹人的?從大秦帝國開始,宦官就已經變成閹人了。此後宦官就一直流傳到了清朝,...

太監是從哪一朝代開始的,太監是從哪個朝代開始有的?

太監在中國出現的很早,根據現有的資料推測,大約早在夏商的宮廷中可能就有了太監的存在。而太監本為官名,唐高宗時,改殿中省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監,少監,只有地位較高的內監被稱為 太監 後宦官亦通稱為太監。巡 元官署以其為主官者不少,隋 唐有大監,大 或作 太 亦與宦者無關。明內廷有十二監,主官均稱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