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作者生活年代和成書時間

2022-02-14 16:00:45 字數 4084 閱讀 8039

1樓:雨說情感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蘊涵著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學著作,這是從先秦孟、荀到兩漢馬、班諸家一致的看法。

《春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記載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歷十二君,共二百四十二年的史事。所謂編年體,就是按照年月日的順序,把紛亂的史事梳理開來,一件一件掛在時間的鉤子上。

春秋之際,諸侯間非戰即和,戰則大國侵伐小國,和則小國朝聘大國,而霸主為炫耀武功,更是頻繁召集盟會。因此《春秋》所記,以侵伐、朝聘、盟會之事最多。

據元代陳則通在《春秋提綱》中統計,有「侵伐」二百七十二例,「朝聘」一百五十四例,「盟會」一百九十八例。

另有「雜例」二百一十七例,包括婚姻、蒐狩、祭祀、土田、城築、宮室、災異等,尤以災異最詳,日食、星變,霜雹、水旱、蟲患、**、山崩,無不備載。

擴充套件資料

1、傳統今文經學家的觀點,即以《春秋》為政治學著作,持此說者如清人皮錫瑞,近人徐復觀、呂思勉、胡適等;

2、古文經學家及近代「古史辨」派學者的觀點,即認為《春秋》是歷史學著作,古文經學家如晉人杜預,近人錢玄同、顧頡剛、劉節等人堅持這種看法;

3、調和說,即認為《春秋》「亦經亦史」,持此說者如錢穆、雷戈。就「亦經亦史」的說法,錢穆認為《春秋》是一部「亦經亦史的一家言」,理由是古無經、史的區別,經、史之分是後代才有的觀念。

2樓:殘陽

春秋是記載魯國的編年史,所記載的是公元前七百二十二年到公元前四百八十一年。相傳孔子對春秋做過整理和編定。儒家就把春秋當做儒家的經典,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所以春秋的成書時間也是在春秋時期。

3樓:冷侃娛文

答: 孔子「作春秋」的原因,史記中是這樣記載的:「餘(太史公)聞董生曰:

『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

『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4樓:繁星浮雲

儒家經典之一。編年體春秋史。相傳由孔子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記載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間的史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5樓:鍾愛王道兔

孔子!春秋時期孔子整理編撰的

6樓:完美假知己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7樓:陽光文學城

答:《春秋》是古代中國的儒家典籍,被列為「五經」之一。《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據傳是由孔子修訂的。

書中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由於《春秋》的記事過於簡略,因而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詳細記錄的「傳」,較為有名的是被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

寫作動機

孔子「作春秋」的原因,史記中是這樣記載的:「餘(太史公)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司馬遷對《春秋》極為推崇:」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

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 學術界對於《春秋》的史學價值存在質疑。胡適認為:

「《春秋》那部書,只可當作孔門正名主義的參考書看,卻不可當作一部模範的史書看。後來的史家把《春秋》當作作史的模範,便大錯了。為什麼呢?

因為歷史的宗旨在於『說真話,記實事』。

《史記》的作者生活年代和成書時間

8樓:陽光文學城

答: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漢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南芝川鎮)人.著有《史記》,《漢書·藝文志》著錄有《司馬遷賦》八篇;司馬遷

《隋書·經籍志》有《司馬遷集》一卷.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我國第一部曆書《太初曆》完成,司馬遷就開始撰寫《史記》.

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司馬遷因為替李陵辯護,而被關入監獄,並處以宮刑(當時叫腐刑).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司馬遷出獄,後當了中書令.直到漢武帝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記》全書得以完成.

9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前145年(漢景帝中元五年),生於龍門。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建元元年),6歲,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太史公自序》:

「談為太史公,仕於建元元封之間。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公元前136年(漢武帝建元五年),10歲,在夏陽耕讀。

《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陽,年十歲,則誦古文。」 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建元六年),11歲。

竇太后死,漢武帝罷黜黃老之言,發動尊儒。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元光元年),12歲。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司馬遷時在夏陽耕讀,時在長安求學。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元朔二年),19歲,從夏陽遷居長安。

從孔安國學《尚書》,從董仲舒學《春秋》。孔安國為侍中。 公元前126年(漢武帝元朔三年),20歲,開始外出遊歷,回長安後,為漢武帝近侍郎中,隨漢武帝到過平涼、崆峒,又奉使巴蜀。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元封元年),36歲。漢武帝封禪泰山,司馬談病死洛陽。司馬遷到泰山參加封禪。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元封三年),38歲,正式做太史令,一邊整理史料,一邊參加改歷。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42歲,《太初曆》完成,開始編寫《史記》。 公元前99年(漢武帝天漢二年),47歲,漢武帝攻打匈奴,騎都尉李陵投降。

司馬遷為其辯護,下獄,遭宮刑。(不過《史記》一半左右都是在他入獄的時間中完成的) 公元前96年(漢武帝太始元年),50歲,漢武帝改元大赦。司馬遷出獄後當了中書令。

公元前91年(漢武帝徵和二年),55歲,《史記》全書完成。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自己去看吧

10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遷生活在西漢漢武帝時代,成書時間約為公元前91年

11樓:完美假知己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12樓:段小雨

司馬遷(前145—前87年後),漢武帝時期啦。在公元前104年,司馬遷開始著手編纂《史記》,於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記》。

13樓:飛雨流星

《史記》是我國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

《春秋》是什麼時候寫成的

14樓:杜陽陽

《春秋》,又稱《麟經》(《麟史》)。是魯國的編年史,經過了孔子的修訂。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記載的內容基本是可信的,但是卻不完備。 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聘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

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而魯國的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以前曾認為《春秋》一書孔子曾經修訂。

現在則認為是魯國的史官所作,與孔子沒有關係。

15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時期其實是(春秋)這部書大概的著成時期,所以時間不能確定到哪一年,你可以參考歷史年表。

16樓:十二顆永恆之星

應該比金字塔建立的時間晚

長城和運河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生活

長城和運河 抒發了作者對祖國的喜愛之情 文章中心思想 長城和運河 描寫了在祖國上空俯瞰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這兩項偉大工程的壯麗景象,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勤勞勇敢,抒發了詩人熱愛祖國 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抒發了對祖國或者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同時對我國勞動人民靠著聰明才智而創造的偉大壯舉...

20世紀30年代上海的時代背景和生活環境拜託各位大神

你問,問題地方不對,這裡都是新上海人為主,就是老上海人也就40歲,也很難回答你的問題,去其他地方問 記得采納啊 30年代上海背景資料 有人說30年代的上海充盈著燈紅酒綠,瀰漫著靡靡之音,在昏暗曖昧的暝色軟風中買醉銷魂,只要在電影中看到跑洋行的買辦,穿旗袍的太太,在教會學校讀英文的小姐,從法國留學回來...

我國四大名著問世的時間先後順序和作者是什麼

施耐庵 1296年 1370年 中國 家。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水滸傳 的作者。出生於江蘇一代,興化白駒場人。關於他的生平資料正確性有所爭議,也有查無此人之說。主要是水滸傳一書作者素有爭議,有一考為該書根本非施耐庵所寫,而是羅貫中所寫。在 電視臺拍攝的電視劇 水滸傳 中,將作者寫做施耐庵和羅貫中。羅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