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什麼標誌著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2022-02-04 06:29:13 字數 5362 閱讀 3621

1樓:匿名使用者

正式形成的標誌是曹操滅張魯,最後一個獨立政權被消滅。當時遼東公孫家是曹操的實際屬國。

2樓:一代天驕

從曹操赤壁之敗開始形成,到229年孫權稱帝正式形成

3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意思啊,聽不懂,說明白點啊

4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想問的到底是什麼啊?

什麼標誌著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5樓:

魏蜀吳三個政權的建立標誌著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

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6樓:天之行地之坤

你好!延康元年(220年)冬,曹丕篡漢稱帝,建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黃初二年(221年)劉備為了延續漢朝、興復漢室,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

孫權於建興七年(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稱帝,國號「吳」,改元黃龍元年,史稱「東吳」。後又遷都建業,自此三國正式鼎立。

曹魏正始十年(249年),曹魏重臣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控制了大權。炎興元年(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征蜀漢,與蜀漢大將軍姜維發生拉鋸戰,鍾會被擋於劍閣,鄧艾避開姜維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劉禪投降,蜀漢滅亡。泰始元年(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黜曹魏皇帝曹奐而稱帝,建立晉朝,史稱西晉,仍定都洛陽。

太康元年(280年),晉武帝司馬炎大舉伐吳,孫皓投降,東吳滅亡,三國時代結

束。你問的是三國鼎立當然是三個國家都立國了稱帝了。

滿意請採納哦!

7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要嚴格來說,應該是孫權建吳。三國指的是三個國家政權,當孫權229年稱帝時,正式開始了三國。

三國鼎立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8樓:哈公主病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乘劉表病死之機率大軍南下,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劉備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  。此時魯肅到備處探聽情況,劉備也派諸葛亮出使江東,雙方結盟,共抗曹軍。

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於赤壁,曹軍退回北方後,平定馬超、韓遂西北聯軍,統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國鼎立局面。孫權、劉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

劉備成功逼降荊南四郡;而孫權部將周瑜也向荊州南郡發兵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

211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佔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向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呂蒙襲殺關羽,佔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漢軍相持。

222年,張飛被殺,劉備出兵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益州,劉備不久便駕崩於白帝城  。之後不久,在諸葛亮、孫權的努力下蜀漢、東吳恢復結盟關係,共抗曹魏,至此,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9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過程(簡單說):200年,曹操打敗袁紹,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後來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地區。208年,曹軍與孫權劉備聯軍決戰赤壁,大敗而回。

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陽;221年,劉備建立漢(史稱蜀),定都成都;222年,孫權建立吳,定都建業。

奠定曹操統一北方基礎的戰役是官渡之戰。200年袁紹十萬大軍,主力直逼曹軍所在地官渡,曹操只有三四萬人,曹操火燒袁軍糧草,大敗袁軍。

208年曹操率二十多萬大軍南下,想要統一南北,孫劉聯軍五萬人馬在長江沿岸的赤壁一帶和曹軍對峙,周瑜指揮聯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孫權接受魏的封號稱吳王,以武昌(今湖北鄂州市)為都,實際並不受魏的控制,到公元229年也即皇帝位,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三國之間雖不時發生戰爭,但疆域大致穩定:魏與吳、蜀間的界線是長江與淮河之間、今大別山、湖北漢川至興山一線、大巴山、秦嶺,而吳、蜀之間以今湖北的西界、貴州務川至臺江一線、廣西西界和中越邊界為界。

在曹操平定烏桓以後,東北的疆域基本已恢復到東漢中期的範圍,但鮮卑人已大量進入緣邊地區,魏國的實際控制範圍縮小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漢末黃巾之亂後形成諸侯爭霸的局面,經過幾十年的相互征戰和吞併,最終形成了魏蜀吳三個超級的軍政勢力集團,三國鼎立的形成既有三大勢力機遇的偶然性,也有歷史局面的必然性。

曹魏:作為三國最強大的國家,曹魏雄霸北方,君主曹操官宦出身,是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詩人,善於廣納人才,麾下武將謀士無數,攜天子令諸侯,不過好色多疑的弱點給他帶來了幾場失敗,從而錯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孫吳:江東孫氏在江東經營三代,籠絡江東士族,勵精圖治,經營長江天險,擁有天下最強大的水軍,吳主孫權繼承父兄基業,重用人才,繁榮經濟,對外遇敵於國門外,對內震懾眾文武老臣,一心收復荊州,卻又畏於魏國壓力不得不連蜀抗魏。

劉蜀:蜀主劉備根基最淺,只有皇室宗親的名號,起點低勢力弱,征戰半生,在文有諸葛馬良武有關張趙等人的協助下,先取荊州後得益州漢中,終成蜀國勢力,連吳抗魏,蜀主劉備為人仁厚,心有大志,親近下屬,愛護子民,能禮賢下士,善於籠絡人心,能讓部下為他效死力,具有極高的人格魅力,但為人太重感情,不具梟雄潛質,行事不夠果斷。

個人認為三國鼎立的關鍵在於赤壁之戰,曹操的戰敗給了孫劉喘息和發展的機會,成就了吳蜀的誕生!

簡述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的歷史背景和過程.

11樓:貞觀之風

歷史背景:東漢末年,各地出現許多割據一方的軍閥,他們彼此長期混戰,最終曹操統一了北方,孫權接手父兄基業開拓江東,劉備屈居江夏隨時準備爭奪天下。

過程:208年,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獲勝,劉備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荊州,這樣孫權、劉備、曹操三分天下的雛形開始出現。

215年,劉備奪取了四川,曹操拿下了漢中,孫權統一了南方。作為赤壁之戰的戰果,孫劉平分了荊州。至此,三國鼎立基本形成。

12樓:加菲貓的鬍子

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向荊州進攻,而劉表也在此時病死,其次子劉琮接位並向曹操投降,劉備見此,決定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此時孫權部下魯肅到劉備處探聽情況,劉備也派諸葛亮出使到江東,雙方結盟,孫劉聯軍便以周瑜、程普為都督抗曹,雙方隔江相對,周瑜利用火計在赤壁大敗曹軍,曹操退回北方(詳見赤壁之戰)。

孫權、劉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劉備向荊南施壓,成功逼降荊南四郡;而孫權部將周瑜也向荊州南郡發兵,用了很長時間,最終攻克南郡。孫權為向劉備示好,將其妹嫁給劉備。

而孫權為拓展勢力,佔據了交州。其後,周瑜曾想出兵攻打益州,但在途中病逝。魯肅接替其位,並將南郡借給劉備。

而曹操在南方戰爭失敗,轉移向西發展,曹操欲進攻漢中張魯,西涼諸軍閥疑其將攻擊自己,在211年起兵,共推馬超、韓遂為首領,曹操率軍鎮壓,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

三國鼎立

三國地圖在荊州的劉備,受到益州之主劉璋邀請,入蜀幫助劉璋防守張魯、曹操的入侵,劉備口頭答應,但入蜀後不斷收買人心,雙方最終在212年決裂,劉備調兵直指成都的劉璋,雖然其間軍師龐統中流矢死,但仍於214年成功逼使劉璋投降,劉備成功入主益州,留下關羽防衛荊州。同時,曹操曾南下攻擊孫權,最後雙方撤退。

215年,曹操快速地得到漢中,而同時孫劉兩家開始爭奪荊州擁有權而發生戰鬥,兩軍對壘。但劉備得悉曹操得漢中,危害蜀地安全,便和孫權平分荊州,回師益州,但雙方關係經已惡化。216年曹操就任魏王,一年後,劉備進攻漢中,而曹操內部有守將叛亂,孫權也偷襲合肥,漢中成功落入劉備之手,曹操雖曾揮軍要奪回,但都不成功。

219年,劉備自封漢中王。

同年,關羽率荊州軍北上攻魏,但主戰、剛接魯肅之位的呂蒙突襲荊州,並擒殺關羽。220年,曹操死,曹丕登位,並逼漢獻帝禪讓,建國號魏;而於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孫權向魏稱臣,而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同年,劉備以報關羽之仇為名東征孫權,孫權派出接替呂蒙的陸遜迎戰。

結果劉備慘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詳見夷陵之戰)。223年,劉禪登位,蜀吳再度結盟,最終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形成。229年,吳王孫權稱帝,建立吳。

13樓:海風心情

(1)背景:東漢末年,各地出現許多割據一方的軍閥,他們彼此長期混戰。

(2)過程:

①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後,又陸續消滅一些軍閥,統一了北方。②208年,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中打敗曹操,曹操退守經營北方,孫權在長江中下游的勢力得到鞏固,劉備佔領荊州大部分地區,又進佔益州。

③220年,曹丕建魏.221年,劉備建漢.222年,孫權建吳.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三國鼎立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14樓:微風的輕柔

三國的問題可謂是老話長談了,在我們中國的歷史當中,只有三國是最有熱度,最熱門的一個話題,也是我們討論最多的一個歷史時代;甚至我都認為沒有之一,也是遊戲開發商和一些影視作品應用最廣泛的一段時期。我們愛歷史喜歡歷史的人總想知道歷史真相是什麼樣的,也想知道三國鼎立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來說說正史上的三國是什麼樣的:

公元二二零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拉開序幕。第二年,公元二二一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

公元二二九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今南京),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曹魏政權享國46年。蜀漢政權,享國43年。孫吳政權享國51年。但我們大部分廣義認為,184年黃巾之亂進入群雄割據的時代,就是三國的開始。

如果說三國鼎立的原因,我們客觀來講可能就是,赤壁之戰。赤壁之戰以後,曹操兵敗南下,再也不敢輕舉妄動對東吳用兵。孫權在江東六郡的地位得到了鞏固。

劉備在諸葛亮等能人的輔助下,佔據湖北,湖南部分地區,又攻取西川。至此,三國鼎立的雛形慢慢展現出來。

可是我個人認為三國鼎立,從官渡之戰就已經形成了。這是有依據的,各位看官聽我娓娓道來:我們都知道諸葛亮版的《隆中對》,他建議劉備不與曹操爭鋒聯盟東吳孫權,先取荊州,再取益州(具體內容各位可以去參考《隆中對》)。

這個戰略規劃可謂退可攻,進可守。最低目標,三分天下,成就霸業。

可是在此之前就有本沮授版本的隆中對,可惜袁紹是個草包沒能聽從沮授的建議。再來看看東吳版的隆中對,早在諸葛亮出茅廬的七年前,魯肅就為孫權提出了一個巨集偉的戰略藍圖。魯肅認為大漢王室不可復興,曹操兵強馬壯,力量爆表。

讓孫權鞏固江東,等待天下有變。可派兵西進,消滅黃祖,再消滅劉表,最後奪取益州,與曹操劃江而治,尋找機會消滅曹操,統一天下。因為魯肅認為劉表也是一個草包,沒遠見。

兩個兒子也是無用之才。後期因天下有變,戰略轉向劉備,提出了聯劉抗曹。

其實不用我們分析,當時歷史豪傑們都已看出天下三分!這就是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和三國鼎立的原因。

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鍵性戰役是什麼

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後曹操實力下降無力統一三國 赤壁之戰。曹操方面經此大敗短時間內無力再戰,結束了曹軍南下攻勢,孫劉獲得喘息機會,此後孫權鞏固江東,劉備謀取西蜀,各自壯大勢力。曹操無法短時間擊敗任何一方,遂形成三方割據局面,互相牽制。因此說赤壁之戰是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鍵性戰役 赤壁之戰 建安十三年曹...

歷史上的三國鼎立為什麼形成的,三國鼎立是怎麼形成的

而各路軍閥,由於對待人才的態度和方法不同,導致其成就和結局也各不相同,如董卓 呂布 袁紹 袁術等人都因不注意招攬人才或不能量才用人而難免敗亡 曹操 劉備 孫權則都因知人善任 馭才有術而成就霸業。以袁曹為例,應該說統一北方的主動權本來是在袁紹手裡,因為與曹操相比他有許多優勢 河北袁氏 四世三公 的門第...

三國鼎立的意思是什麼,三國鼎立什麼意思

三國鼎立,指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魏 蜀 吳三國,三分天下,成犄角對峙局面。魏吳蜀三國對峙著打當時的中國分為三份 東漢未年群雄並起,戰亂導致的在各個軍閥之間的爭鬥中最後,由曹操,劉備,孫權,鬥爭形成的各據一方的鬥爭形式,東漢末年諸侯並起。互相之間不斷吞併。最後形成了,三大諸侯國魏蜀吳,這三個國家都想把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