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歷史題

2022-01-31 20:38:07 字數 5392 閱讀 1371

1樓:匿名使用者

d政啟開元是指,為唐朝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治巨集貞觀是指,將貞觀之治進一步的推進,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由此觀之,此人應生活在貞觀時期(唐太宗)和開元時期(唐玄宗)之間。

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之間的人物而期間最著名的就是武則天

她是唐高宗的皇后,常年干政,最後坐上皇帝,立國號為周。

但歷史上預設周朝也是唐朝的歷史

她當政期間,吏治清明,知人善任,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

所以此題應選d

全部自己手打,樓主給點分吧~

還有,樓主,這是我高中時期做的一道原題,錯了你砍我

2樓:塞筠

武則天她延續了「開元盛世」,併為「貞觀之治」奠定基礎

唐太宗的「開元盛世」, 唐玄宗的「貞觀之治」

3樓:瓦房上的龍貓

d開元為唐玄宗年號

貞觀為唐太宗年號

均為唐朝盛世

這句話我理解是說這個人的政治作為有承前啟後之功唐太宗與唐玄宗之間有唐高宗、唐中宗、武則天等人其中政治成就高的就是武則天了

4樓:淦莊念俊艾

答:材料一比較符合事實。例如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居住在山洞之中。

人們由居住在山洞到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之中。

居住條件的改善表明人類已經由狩獵採集為生發展到有了原始農耕業,居住條件的變化有利於人類體質的增強、生存率的提高和社會生產的進步。

5樓:司恩烏雅書蘭

2.議一議:到目前為止,秦兵馬俑已發掘的四個俑坑,代表了古代軍隊編列的左軍、右軍、中軍和指揮部。其中一箇中軍俑坑未建成,裡面什麼也沒有。結合秦末的形勢,想想看,這是為什麼?

秦朝末年,社會矛盾尖銳,秦始皇死後,秦末農民戰爭爆發,天下大亂,秦朝已無力繼續建造未完工的地下軍陣,因此出現了這一情況。

6樓:匿名使用者

武則天武則天治世有「貞觀遺風」,在她治後李隆基治國稱「開元盛世」。實際上就是武則天承上啟下的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武則天發展了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又為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政啟開元,治巨集貞觀;

芳流劍閣,光被利州。

——郭沫若撰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四川省廣元市皇澤寺聯。

寺祀歷史上著名的女皇武則天(皇澤寺簡介見下「立地頂天……」聯聯釋)。上聯「貞觀」,為唐太宗的年號;「開元」,為唐玄宗的年號。這兩個時期是唐代經濟繁榮發展的時期。

武則天在位時,基本上延續了「貞觀之治」,併為後來的「開元盛世」打下了基礎。故上聯稱「治巨集貞觀」、「政啟開元」。下聯「劍閣」之名,多見於史籍,成為蜀地的象徵。

「利州」,轄境即今廣元。下聯稱女皇之美名流傳蜀地,是蜀地的驕傲,利州更被其榮光所覆蓋。聯語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武則天的非凡才能和政績予以了肯定。

8樓:匿名使用者

~~~~~~武則天 ,說的是 唐朝女天子---武則天這來歷兩個史書歲月"開元太平"和"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是指唐朝初期顯示的穩定盛世。因為唐太宗能任人工賢,知人善用;開言路,謙遜納諫,重用魏徵等;並採用了少許以農為本,減弱徭賦,**孳乳,厲行節儉,圓滿科舉軌制等策略,使得社會出現了平和的大局。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盛世,同時為其後的開元盛世奠基了本原。

開元盛世唐玄宗開元年間(公元713年~公元741年),政局平穩,經濟富貴,文明隆盛,國力榮華,是唐朝極盛的時期,歷史上稱這段時期為「開元盛世」。 武則天的治績武則天從當皇后著手,便介入朝政,直到讓位,前後達50年,她是華夏歷史上獨一的女皇帝。她統治時期,秉承了貞觀年間的做法,社會經濟連線繁榮,大約依舊了一個冷靜的局面。

武則天統治時,除了鼎力衝擊士族外,還做了如下一些有先進事理的事。 起初,珍貴和發展農業分娩。武則天當皇后時便向唐高宗「建言十二事」,。

箇中有勸農桑、薄賦徭,省功辛苦役,都是對發展農業生產有利的創議,被唐高宗接納。對父母官,武則天央求以農業收穫口角舉動考試政績的緊要要求,但凡州縣境內「田疇墾闢,家足夠糧」的,便予升獎;「為政苛猛,戶口流移」的,必加處分。她還夂箢編成農書《兆人本業記》,頒行世界,領導各地農業生產。

武則天還激勸狹鄉之民到寬鄉耕墾,所開瘠土,可免三年租調;遁跡農夫,不再遣送回籍,而是馬上附編;唐高宗身後,武則天規章庶民年滿50可受命徭役,比原規定縮小10年;她還屢次減免百姓賦役。這些政策和設施,都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安定。農業生產的發展,使武則天時期戶口有較大增加,永徽三年(652年);寰宇有380萬戶,至武則天退位的神龍元年(705年),增至615萬戶,增長速率之快是空前的。

其次,發展科舉制度。武則天在打擊士族同時,大力扶持庶族田主,她發展科舉制度,開創殿試,親身口試考生。天授元年(690年),她「策問貢人於洛城殿,數日方了,殿前試人今後始」。

殿試製度的出現,不單闡明皇帝對科舉的重視和留意,並且使考天生為皇帝高足,他們更忠於封建朝廷,故殿試為歷代所因襲。她始創武舉,不僅文士有科舉,學武之人也可議定科舉入仕,增加了用人邊界,提拔了軍事人才。同時擴大科舉考取名額。

唐太宗時,每年錄取進士不外8人~9人,而到武則天時期,均勻每年錄取20餘人,使庶族地主階層學問分子有更多的入仕機遇,也大大擴大了武則天政權的階級基礎。她還升高各地插手科舉考核士人的身份。唐朝各州將參加科舉考試的士人,作為貢士列名於貢給皇帝貨色的反面,武則天以為不當,她讓貢人於前、貢物於後,響應了對人才的重視。

第三,強化邊防。在唐高宗時,安西四鎮陷落於吐蕃。武則天屬意加強軍事力氣,並在長命元年(692年)打敗吐蕃,奪回了安西四鎮,又與吐蕃光復和親政策,和緩了唐蕃相關。

武則天還周旋在龜茲重設安西都護府,統帶天山南路,直至帕米爾。長安二年(702年),又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置北庭都護府,管轄天山以北,席捲阿爾泰山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廣地面區。這些,大大加強了對西北邊陲的統治。

對協調多民族核心集權國度的穩固和發展,武則天是有功勳的。 其它,武則天好文藝,想法著作取士,這對唐代詩歌和文學的發展有主動效用。她還開創「南選」,使嶺南等遙遠地域的**能就近實時銓選,又下民政治。

武則天自己雄才大要,頗有唐太宗氣宇,也能任人唯賢,她任命的狄仁傑、李昭德、王孝傑、婁師德,都是當時的人才,而她選拔的姚崇、宋璟、張九齡,後來都成為開元名相。武則天也較能兼聽納諫。恰是如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總共國家不僅基礎安定,而且繼承了唐大批所開創的政事局面並有所發展。

綜觀武則天的統治時期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時期,於是才有了"政啟開元,治巨集貞觀"一說

9樓:蘇淨非

d 武則天。

她延續了貞觀之治,併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其實你也可以用排除法了。

10樓:

說的是 唐朝女皇帝---武則天

這**兩個歷史時期"開元盛世"和"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現的太平盛世。由於唐太宗能任人為賢,知人善用;開言路,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盛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開元盛世

唐玄宗開元年間(公元713年~公元741年),政局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力富強,是唐朝極盛的時期,歷史上稱這段時期為「開元盛世」。

武則天的政績

武則天從當皇后開始,便參與朝政,直到退位,前後達50年,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統治時期,繼承了貞觀年間的做法,社會經濟繼續發展,大致保持了一個安定的局面。奠定了開元盛世的基礎。

11樓:吳子漁

開始了開元之治,像貞觀之治一樣,盛世之治。

c、唐玄宗

一道歷史題

12樓:溪劉

韓非是法家,去法制園地

孫武是兵家,去軍事天地

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但孔子提倡有教無類,孟子提倡兼愛非攻,所以孔子去教育觀察,孟子去自然與環境

13樓:寶琬

可以試著對號入座:

韓非——法制園地

孫武——軍事天地

孟子——自然與環境

孔子——教育觀察

14樓:匿名使用者

韓非法制園地 孫武軍事天地 孔子教育觀察 孟子自然與環境

15樓:

孫武去軍事天地 韓非去法制園地 孔子去教育觀察 孟子去自然環境

16樓:匿名使用者

韓非法制園地,孟子自然與環境,孫武軍事天地,孔子教育觀察

一道歷史題!!!

17樓:六一遠

漢文帝劉恆[1](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57年),漢朝第5位皇帝,諡號「孝文皇帝」。漢高祖劉邦四子,惠帝劉盈弟,母薄姬,初為代王,建都晉陽。惠帝崩,呂后分立劉恭、劉弘為帝。

呂后死,齊王兄弟興兵伐呂,周勃、陳平見勢亦響應,夷滅呂氏一族,史稱「盪滌諸呂」。功臣派畏齊王勢壯,貪代王勢孤,擁立之。公元前180年登基為帝,在位期間,繼續執行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的政策,使之在位23年成為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的過渡時期。

後世將這一時期與其子景帝執政的時期統稱為「文景之治」。

(百科裡就有你可以自己查啊?何必在這裡等答案能?)

18樓:憑樂令利

d南宋時還沒有《紅樓夢》

19樓:卿峰保真一

33.(2023年4月廣州市高三二模)乾隆年間的一首《竹枝詞》寫道:「呼郎早趁大岡墟,妾理蠶繅已滿車;記問洋船曾到幾,近來絲價競何如」該情景應出現在

a.天津地區

b.上海地區

c.蘇杭地區

d.珠三角地區

答案:d

解析:「呼郎早趁大岡墟,妾理蠶繅已滿車」,說明古代男耕女織的生產方式,「記問洋船曾到幾」,說明當時絲織品出口到外國。當時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只允許廣州一口對外**,故此情景應出現在珠江三角洲地區。

20樓:餘司徒

這個複雜的問題你才5分?我靠!

21樓:文刀

啊?給的分數的也太少了,你可以自己查書的

每個人對這種問題都多少有些個人觀點的

22樓:獨飇力姣麗

我國在滿清統治之前一般是男子梳髮髻的髮型,然而自滿清入關後,由於其統治需要,強令漢人改梳滿族髮式,違者死罪,也就是所謂的「留髮(髻)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髻)」。

自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被迫對外開放,西學派和洋務派提倡將象徵封建腐朽的辮子剪掉,廣泛號召西式髮型,辛亥革命前後,人們逐漸把留辮子看成是保守派的象徵,而剪掉辮子就成了進步派的象徵

一道歷史題~

23樓:匿名使用者

比如 造船~~~ 瓷器~~~ 紙幣的出現等等~~&………………

24樓:ginny·幻彩

活字印刷術,火藥的廣泛使用,指南針

一道高一歷史題,一道高一的歷史題

內服與外服制度 內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動區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屬國,商王通回過兩種不 答同的管理制度來處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務。由此,商王控制著聯盟的實際權力,與各附屬國形成了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臣服於商族的部族,大都是迫於武力征服才承認商王的中心地位。臣服只是在商王強大的軍事征服下才結成的一種臣屬...

一道歷史題

1.中華民族的孕育時代,也就是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遷徙 大融合的時代。據傳說和考古發掘,炎黃時代至堯 舜 禹時期,黃河中游的炎 黃兩大部落,不斷地碰撞融合,結成聯盟向東推進,戰勝了以泰山為中心的太昊 少昊集團,建立起號令黃河流域各部落的大聯盟,並擊敗江漢流域的苗蠻集團,成為可追溯的中國早期民族融合的核...

一道歷史題

改革開放前人員流動一般上是黨組織安排,比如從上海天津派遣大批技術工人支援三線建設,這些技工奔赴四川 貴州 陝西等地的三線軍工企業。改革開放前工人們一般不可以自己去外地工作,第一,當時不是自主擇業,你在哪個單位就業基本上一輩子的勞動關係就固定下來,允許調動但是審批手續麻煩。只有特殊情況才允許調動到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