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上三旗到底是哪三旗?有說是正黃 鑲黃和正藍,又有說正黃 鑲黃和正白的,到底是什麼

2022-01-22 08:59:44 字數 3601 閱讀 4238

1樓:凮起雲湧

清朝八旗中的上三旗是指:鑲黃旗、正黃旗和正白旗。

清朝在進入北京以前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由皇太極親自統領,也是皇太極自己的親兵。所以稱為上三旗。

在清朝進入北京以後多爾袞為攝政王,便把自己親自統領的正白旗太高進了上三旗,因為多爾袞和豪格是對立的關係。

所以把豪格統領的正藍旗貶低到了下五旗,從此以後八旗的上三旗就成了鑲黃旗、正黃旗和正白旗,從此以後也就沒有再變過。

2樓:zz雲舒

上三旗是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

八旗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皇太極時編一漢軍旗,加上努爾哈赤編制的蒙古旗和滿洲旗,合成八旗。

清入關前,八旗中的正黃、鑲黃兩旗由皇帝直接統領,其它6旗分別由子侄統領。順治八年(2023年)多爾袞死,順治帝親政,收多爾袞所轄的正白旗歸皇帝統領,於是形成了上三旗與下五旗。

擴充套件資料

八旗制度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

結伴而行的狩獵活動因人數增多而需統一指揮,以旗幟為標誌作導引而不使方位錯亂。女真人在對外防禦與征伐過程中採取以牛錄額真統領牛錄的組織形式,旗幟在滿語中稱為「固山」,因而這個高於牛錄的最大的單位即稱為固山,漢語稱「旗」。

清代的八旗軍,包括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在行軍、駐營時所居的位置是固定的。在《八旗通志》中有如下的記載:「兩黃旗位正北,取土勝水。

兩白旗位正東,取金勝木。兩紅旗位正西,取火勝金。兩藍旗位正南,取水勝火,水色本黑,而旗以指麾六師,或夜行黑色難辯,故以藍代之。

」八旗制度與清政權相始終,它既是清王朝取勝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終走向衰敗沒落之路。

辛亥革命後,清王朝覆滅,八旗制度自此廢除。

3樓:天淨

清軍入關前,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由皇太極親自統領,是皇帝的親兵,稱為「上三旗」。

入主中原後,多爾袞將自己所領的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豪格統領的正藍旗降入下五旗,此後未再變動。於是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成為「上三旗」。

上三旗每旗設滿、蒙、漢三軍,分別為鑲黃滿、鑲黃蒙、鑲黃漢,正黃滿、正黃蒙、正黃漢,正白滿、正白蒙、正白漢。

皇帝可任命皇子統領。原則上都為皇帝親軍,但實際上只有滿、蒙上三旗才能充任,漢軍上三旗實缺額。由滿、蒙上三旗中選拔郎衛,負責宮廷內侍衛。

其中優秀者,則日侍禁廷,供驅走,稱御前侍衛,稍次者為乾清門侍衛。內廷侍衛人員必須由上三旗滿洲、蒙古軍中選任,漢軍不得與。

擴充套件資料

八旗的歷史考據

「八旗」是有清一代社會結構與軍事建制合二為一的組織形式,到中後期已經演變為這一特殊組織形式的統稱,所以這一組織裡以民族為基礎編制的滿洲部隊、蒙古部隊和漢族軍隊,分別被稱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必須放在前邊才能準確表達這個含義,清朝的文書和口頭表述也都是這樣稱呼的。

近代,大量的文字把「八旗」放在後面,稱作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八旗,其意義就被混淆了,在這裡有必要更正,舉個例子來講,漢軍從來沒有過八旗組織,只有八旗組織裡面有一部分漢人組成的軍隊;八旗中還有高麗佐領(朝鮮人)6個、俄羅斯佐領1個,番子佐領(藏族)、回子佐領(維族)各1個。另外單獨設有八旗察哈爾遊牧於張家口外。

由於漢軍編成八旗,所有旗下成員都是旗人,也稱漢軍旗人。因此,應說旗人是由滿、蒙古、漢三族人組成的,而不能說旗人都是滿人。

4樓:魚要糧

上三旗: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由皇太極親自統領,是皇帝的親兵。

八旗滿洲,指代八旗中的滿洲旗份佐領,與八旗蒙古、漢軍不同,清代滿人全部編入八旗,部分誤稱為「滿洲八旗」。與八旗蒙古、八旗漢軍構成八旗軍的整體,皆以兵籍編制。

分屬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以鑲黃、正黃、正白為上三旗,正紅、鑲白、鑲紅、正藍、鑲藍為下五旗,並按方向定該旗的位置。以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居左,封稱左翼。

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居右,封稱右翼。主體是騎兵,他們的普通士兵分為三個等級,馬兵,戰兵和守兵,軍餉依次降低。

5樓:藍色大劍

其實兩個說法都對的。

因為兩個不同的皇帝使用了不同的上三旗。

清代由皇帝直接統轄的三個旗。滿洲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清軍入關前,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由皇太極親自統領,是皇帝的親兵,身份高貴,條件待遇優厚,稱為「上三旗」。

其餘五旗,正紅旗、鑲紅旗、正白旗、鑲藍旗、鑲白旗,稱為「下五旗」,由親王、貝勒、貝子掌管,駐守京師各地。入關後順治皇帝憑藉**政權的政治經濟力量,掌握正白旗,撥出正藍旗,上三旗調整為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

6樓:峽江車上

是由清朝皇帝管轄的正黃旗、鑲黃旗,還有加上攝政王多爾袞的鑲白旗,多爾袞被出去宗籍後由皇帝收回並管理鑲白旗,被稱為上三旗,其它五旗為下五旗。

7樓:彭斌彭斌

早期是正黃、鑲黃和正藍,後來多爾袞當權的時候,把自己統轄的正白旗提上來,把正藍貶落了,多爾袞死後順治就沿用下來了。

8樓:匿名使用者

正黃旗鑲黃旗

正白旗(正白是在順治後才被提為與正黃、鑲黃一樣地位的,原來只有兩旗)

9樓:衛翠陽

上三旗為鑲黃、正黃、正白。

正藍旗是下五旗之一

10樓:匿名使用者

正黃,正白,正紅

應該是先「正」再「鑲」

清代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說,其中上三旗是指(正黃、鑲黃、正白)?

11樓:匿名使用者

上三旗是清代由皇帝直接統轄的三個旗。滿洲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清軍入關前,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由皇太極親自統領,是皇帝的親兵,稱為「上三旗」。

餘下的正紅旗、鑲紅旗、正白旗、鑲白旗、鑲藍旗,稱為「下五旗」,由親王、貝勒、貝子掌管,駐守各地。

入主中原後,多爾袞將自己所領的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豪格統領的正藍旗降入下五旗,此後未再變動。多爾袞病逝後,順治皇帝接管正白旗的統領權。

滿人說得上三旗是哪三旗?

12樓:手機使用者

清代由皇帝直接統轄的三個旗。滿洲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清軍入關前,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由皇太極親自統領,是皇帝的親兵,身份高貴,條件待遇優厚,稱為「上三旗」。

其餘五旗,正紅旗、鑲紅旗、正白旗、鑲藍旗、鑲白旗,稱為「下五旗」,由親王、貝勒、貝子掌管,駐守京師各地。入關後順治皇帝憑藉**政權的政治經濟力量,掌握正白旗,撥出正藍旗,上三旗調整為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 上三旗為鑲黃、正黃、正白。

每旗設滿、蒙、漢三軍,分別為鑲黃滿、鑲黃蒙、鑲黃漢,正黃滿、正黃蒙、正黃漢,正白滿、正白蒙、正白漢。皇帝可任命皇子統領。原則上都為皇帝親軍,但實際上只有滿、蒙上三旗才能充任,漢軍上三旗實缺額。

由滿、蒙上三旗(內務府三旗)中選拔郎衛,負責宮廷內侍衛。其中優秀者,則日侍禁廷,供驅走,稱御前侍衛,稍次者為乾清門侍衛。內廷侍衛人員必須由上三旗滿洲、蒙古軍中選任,漢軍不得與。

「上三旗」實行郎衛制,紫禁城內接近皇帝的要害部位,全由內務府選出侍衛,由領侍衛內大臣六人(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各二人)統領。分成內外兩班宿衛。內班宿守乾清門、內右門、神武門、寧壽門等內宮,多用滿人。

外班宿守太和門等外朝,兼用滿人、蒙人。求採納

商丘被稱為三商之源,這三商到底是哪三商呀商人商業

2007年7月,由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 中國城市研究院 世界城市合作發展中心等共同舉辦的 華商之都 城市品牌研究會在香港舉行。專家一致認為 最適合將 華商之都 作為城市品牌的城市,一是世界現代化商品文化大都會香港,二是中國古代商業文化起源地河南商丘。2007年12月,中國商丘 華商之都 城市品牌定位...

世人常說,四十比三,妻離子散,到底是哪三點

在生活中總有很多俗話去警戒和啟示著世人,去好好做人和過好日子,其中,四十比三,妻離子散 就是一句。這句話經常被老人用來勸喻後生的中年人,但是卻有很多人並並不懂它的真實含義,比如,比三,是什麼意思,究竟是做了什麼導致 妻離子散 的後果呢。四十比三 意思是,人到了四十歲,攀比三樣東西,就會 妻離子散 由...

溜三樣到底是哪三樣,熘三樣怎麼做?

上面的幾種材料都可以叫做溜三樣的三樣。溜三樣的介紹 1 溜三樣是山東菜,也算是北京菜,一個派系的,三樣是什麼呢,可以有很多組合,常見的是用腰子,肝尖和瘦肉來做這道菜,這道菜做好的效果就是平時吃一碗飯今天吃六碗飯。2 腰子和豬肝泡水去一下血水,豬肝切片,腰子切花備用。3 瘦肉切片,用少許醬油和黃酒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