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對明朝滅亡時間說了字,結果字字應驗

2022-01-19 07:38:42 字數 2060 閱讀 2819

1樓:貝塔旅行說

朱元璋當時問劉伯溫明朝何時會滅亡,劉伯溫說了四個字「逢貞必亡」,也許是巧合或者是後人所說,還有人說是為了讓百姓知道滅亡是天意,所以才故意這樣傳言的。劉伯溫也是謀臣,很多人說他感知能力很強,可以預判比較準確,所以當時為了能夠讓劉伯溫出山,朱元璋也是下了些功夫。

很多民間人當時都流傳著關於劉伯溫的故事,還有些人用他和諸葛亮比較,不過都是「能掐會算」之人,很多事情相傳,在劉伯溫幫助朱元璋得到明朝君主後,整個人也是特別的傲氣,可是就算是鞍前馬後,為了明朝效力,可是卻也沒什麼稱謂,劉伯溫自然就呆不下去了,想要隱居,就像是面對帝王,總是覺得一不小心就會說錯話了。

當時朱元璋問劉伯溫這樣的難題,其實他也思考了很久,關於回答的四個字,還有另一種說法,劉伯溫為了巧妙回答,說了遇「順」則止,究竟是什麼意思,當時的朱元璋還不清楚,時間告訴了他答案,之後有種說法是和李自成和順有關係,當然了後人也不會妄自揣測。

只是當時說因為建立了大順政權,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滅亡,不過也是後來預言實現後都這樣說,首先從建立大順政權,到後來的大順字號,而且那時候的帝王是「順」字稱號,所以不管是什麼時候導致明朝滅亡,總之就是很碰巧了,也更是讓民間傳說變的多了些色彩,尤其是對於劉伯溫這個人有了更多的「神祕感」。

2樓:言十的日月

劉伯溫能夠**未來,當初朱元璋問他明朝滅亡時間,他說了「遇順則止」,這個「順」就是李自成的大順王朝,明朝也是被他給滅了。

3樓:原來你在已不在

古代的看卦象還是很靈的,劉伯溫說了「遇順則止」,並且分析了很多,但是朱元璋意會錯了,最後滅亡則是李自成的大順政權。

4樓:離寫

朱元璋曾命令劉伯溫去**明朝滅亡的日子,他在卜卦之後說出了答案:遇順則止,只要明朝在未來遇到「順」,就會滅亡。

5樓:我愛琳茵

伯溫對明朝的滅亡時間說了四個字「逢貞必亡,結果他的**都應驗了。

6樓:

或許是碰巧吧,劉伯溫當時說了「遇順及止」,後來明朝被大順王朝滅了。

7樓:小司分享

劉伯溫死時說了「遇順即止」,後來傳到崇禎朝的時候,果然被李自成的大順攻破北京,崇禎皇帝身死國滅。

8樓:窗簾布

因為劉伯溫這個人是非常厲害的,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所以他說的這四個字才會得以靈驗,再加上後來人的神化,劉伯溫就變得更加玄乎了。

9樓:小瓶蓋的時代

很有可能只是後人杜撰的,當時劉伯溫對明朝滅亡時間說什麼話誰也不知道。

對待歷史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讓那些所謂的虛假文字成為了歷史。

朱元璋問:明朝何時滅亡?劉伯溫算出4字,為何最後朱元璋卻誤會了?

10樓:勇敢去飛舞

朱元璋希望自己的王朝千秋萬代,可是劉伯溫卻算出朝代時間並不長。

11樓:靜好

劉伯溫算出四個字遇順則止,然後朱元璋誤解成了三百多年的歷史,其實是遇到了大順政權。

12樓:

因為當時朱元璋認為自己的國家可以存在300年,劉伯溫卻不這樣認為。

13樓:時光匆匆

遇順即止,朱元璋沒有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後來才知道,多年後的大順推翻了明朝。

14樓:橙味氣泡酒

劉伯溫遇順即止,朱元璋以為自己的國家會存到300多年。

15樓:新世紀怪人

當時劉伯溫算出「遇順即止」,順指的是大順政權,而朱元璋卻理解錯了。

16樓:小人物

朱元璋以為明朝在他家族的帶領下可以千秋萬載,所以就誤會了。

17樓:欣欣向榮

在古代不缺這樣聰明的人,但是有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反而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關於明朝滅亡的題

一,政治腐敗。明朝後期,昏君迭出,奸臣當道,財政入不敷出,橫行,民不聊生。二,軍隊建設落後,明初兵將兵離,導致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軍隊戰鬥力低下,剋扣軍餉之事時有發生,士兵厭戰情緒強烈。將領不習兵事,生活腐化,紀律鬆散。良將屢遭 雖然先進,卻需耗巨資。難以普及。三,農民起義不斷,制約了明朝大部分的軍...

明朝滅亡後,朝鮮真的那麼懷念明朝嗎,為什麼

如果關係特別好的話,還是會懷念明朝的,還是有真情存在的。那就是在明朝的時候,朝鮮得到很大的好處。明朝把朝鮮列入不徵之國,並推崇儒學,學習漢文化,與明朝友好往來。朝鮮當時可能會很懷念,但是現在已經忘記了。可能兩國比較交好,所以才特別懷念明朝吧。應該不會懷念吧,現在都很少提到這方面的資訊。從歷史和事實上...

唐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明朝滅亡的原因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麼

安史之亂之後農民起義軍越平越多,連年乾旱,外憂內患,力量越來越弱,各路軍閥割據土地,開始了藩鎮割據,大唐被四分五裂。最後朱溫滅了唐哀帝定都洛陽改國號為樑,五代十國正式開始。唐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朝廷內部 之間的爭鬥以及安史之亂地發生,萬物盛極必衰,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根本原因是當時唐玄宗不早朝時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