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四大都督裡面誰最牛B,東吳四大都督,誰最厲害,誰最差?

2022-01-11 20:58:11 字數 3562 閱讀 9732

1樓:我真的是柳上惠

三國演義》中,稱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為東吳四大都督。其實,正史中,這四個人都沒有擔任過「大都督」這樣的職務。但因為這四人曾先後統領東吳兵馬,為孫權保一方平安及建立霸業立下汗馬功勞。

所以,演義**便把他們稱為「大都督」。

而且,這四任大都督中,都有職守上的承接關係,以孫權的話說,周郎之後又子敬,子敬之後有子明。呂蒙死後,夷陵之戰中又冒出個陸遜,在危急之中拯救了東吳。而在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之戰中,陸遜獻計呂蒙詐病麻痺關羽,也算是與之前的三大都督有關聯了。

所以,把這四人放在一起比較,也是大可一比的。

假如以《三國演義》來衡量,僅以智慧論此四大都督,周瑜毫無疑問的要排在第一位,然後是呂蒙、陸遜、魯肅。但是,《三國演義》為了突出諸葛亮、關羽,抹掉了魯肅很多歷史功績,成了劉備集團的一枚棋子。從正史看,魯肅恐怕不是羅貫中筆下的有點迂腐的仁厚長者,而是胸懷大略的智謀之士,其智慧不亞於諸葛亮。

因而,東吳四大都督若按正史排名,魯肅當為第一,其智慧也要高出周瑜、呂蒙、陸遜一籌。

魯子敬最先提出「三足鼎立」的戰略謀劃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魯肅率部投奔孫權。在一次聚會上,孫權對魯肅的言論很感興趣,便在會後留下了他,單獨請教天下大事。在這次談話中,魯肅對孫權提出了建立霸業以爭天下的戰略構想。

魯肅說:「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

」這應當是「三足鼎立」的最早模型,魯肅腦海中的三足,指的是東漢王室、曹操、孫權,不包括當時尚在四處飄零的劉玄德。

後來,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獻「隆中對」,也提出了「三分天下」。然而,此時,已經是公元207年的事情了。所以,歷史朝著三足鼎立方向發展,孫權這一方勢力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可以說,「三國」的形成與魯肅密不可分。這一點,周瑜、呂蒙、陸遜都不可與之相提並論。

魯肅的「三足鼎立」方略並不只是一種構想,而是有步驟的步步推進。當時,魯肅對孫權說:「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毫無疑問,魯肅的戰略步驟首先是奪取荊州。這一點,也為曹操、諸葛亮所共識。但是,魯肅提出奪取荊州,然後鼎足江東計劃時,曹操正在北方平定諸侯,諸葛亮尚在隆中躬耕。

假若孫權此時進兵荊州,恐怕會有很大的勝算。魯子敬認為「鼎足江東」戰略的前提就是「北方多務」,曹操等軍閥忙於逐鹿中原而無暇南顧。孫氏又與劉表有世仇,興兵攻打師出有名。

即便不能搗毀荊州老巢,但攻佔後來與劉備爭奪的長沙等地,奪佔部分荊州轄地,提前向西擴張,也不至於後來處於被動的局面。

但是,孫權缺乏其父兄的壯志雄心與武力膽魄,魯肅提出「鼎足」江東計劃時,孫權竟然這樣說道:今盡力一方,冀以輔漢耳,此言非所及也。

在這樣的自保策略下,孫吳不斷錯失機會,竟然連一個江夏都打不下來。好不容易打下來了,由不敢堅守,只是掠走了部分人口便退兵回東吳了。直到曹操揮師南下,魯子敬才催促孫權,趕緊建立孫劉聯盟,以抗曹操,力保「鼎足」。

借荊州到底是對是錯

孫權因為自己缺乏霸王膽氣,錯失了佔據荊州的最佳時機,使得魯肅不得不在曹操南下之際,火速催促孫權,聯絡劉備,希望劉備幫助劉表的兩個兒子穩住荊州局勢,抵禦曹操下江東。

此時,孫權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派魯肅北上聯絡劉備。但是,魯肅出發之後,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迫使荊州劉琮投降,佔據了三家都希望得到的戰略要地。面對不利局面,魯肅並沒有放棄,而是星夜兼程倍道,在當陽見到了劉備。

原本打算投奔蒼梧太守的劉備集團因為魯肅的到來改變主意,決定與孫權攻抗曹操。

劉備、諸葛亮之所以答應魯肅的計劃,其中肯定有交換條件。從後來的歷史程序來看,這個條件大概與荊州有關,也就是後來的「借荊州」。

魯肅見到劉備後,得知他們將投蒼梧太守,恐怕預料到了事情嚴重性。一則,江北失去一道抵禦曹操的屏障,孫權將孤身迎戰。以孫權的膽識,投降是極有可能的。

第二,蒼梧(今廣西梧州一帶)遠離主戰場,劉備完全可以靜觀事態變化,如諸葛亮所盤算的那樣,無論哪家得勝都可從中漁利。假如劉備從蒼梧發起攻擊,向東、向西、向北,都有望實現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目標。

然而,在諸葛亮的計劃中,最優選擇就是佔據荊州,然後西取巴蜀。魯子敬既然開出了這樣的條件,便能跟滿足劉備、諸葛亮的需求,這筆買賣也就順利的成交了。

其實,借荊州是魯肅為實現戰略置換所行的一步險棋。當時,孫劉兩家都沒有把握單獨自保,必須聯合起來,才有望對付乃至擊敗曹操。既然聯手,就得共享戰爭成果。

「借荊州」說白了,實際上就是瓜分擊敗曹操之後由孫劉兩家佔領的地盤。因為,荊州原本不是劉備的,更不是孫權的,談不上誰借給誰。「借荊州」應當是把該分給孫權的地盤暫時借給劉備,而孫權這方需要打下其他地盤來交換。

因為達成了這樣的條件,劉備、諸葛亮便加以利用,以「賴賬」的方式,借而不還。雖然如此,東吳卻籍此實現了「鼎足江東」,歷史也因此進入三分天下時代。假如不把荊州「借」給劉備,孫權敢滅了這個維繫三家暫時平衡的劉氏集團嗎?

從當時的形勢看,孫權沒有膽魄,也沒有能力這樣做。從他們出兵為劉備打合肥、南郡的戰役來看,孫權遠遠不及乃兄孫伯符,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膽略與曹操形成南北對峙。同樣,攻打劉備孫權也是心中無底。

聽說劉備佔據了荊州(治所),便立即與之和婚。

所以,借荊州三國棋盤上的一個大招,絕不是魯肅的失誤。這個計劃,孫權當時是極力支援的。

孫劉聯盟為三國的形成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鼎足江東」這個總體戰略謀劃之中,魯肅在歷史即將走到拐點的時候,提出聯合劉備共治曹操,便將歷史導向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周瑜打贏赤壁之戰,其實,也是魯肅總體戰略之中的一次重大戰役。

周瑜根本就沒有魯肅這樣的戰略謀劃,鼓勵孫權與曹操決戰,僅是憑藉自家實力,根本就沒想到要去聯絡遠未成氣候的劉備集團。實際上,赤壁之戰的決戰地點是在烏林。準確的講,火燒赤壁應當是「火燒烏林」。

烏林在赤壁對岸,假若沒有劉備的配合,周瑜要打贏這場戰爭,恐怕會有不小的難度。

對於魯肅借荊州以鞏固孫劉聯盟,周瑜並不贊同,甚至還給孫權建議,以孫權嫁妹為名軟禁劉備。若此,孫劉聯盟將不復存在,東吳又將直面曹操。這條計策幸虧沒被孫權採納,否則,便正中曹操下懷。

當時,曹操聽說孫權把荊州借給了劉備,嚇得毛筆都掉在了地上。

此後,魯肅在極力維持孫劉聯盟的基礎上,與劉備據理力爭,文武兼施,迫使劉備交出荊州部分地盤,以湘江為界劃清地盤(上文提到,孫權若及時佔領這些地方,哪有這麼多事)。這其中,「單刀赴會」是魯肅約關羽談判時提出來的,而非關羽英雄氣概嚇壞了魯肅。就是這次「單刀赴會」,魯肅義正辭嚴的指責關羽,劉備才不得不罷兵「還」了部分「債務」。

東吳四大都督,誰最厲害,誰最差?

2樓:春寶說遊戲

最厲害應該是陸遜,年輕有為,解決了東吳覆滅的危機。最差是呂蒙,白衣過江殺關羽沒有大局意識,遭來殺身之禍。

3樓:猜火柴

東吳四大都督分別是周瑜、呂蒙、陸遜、魯肅,這四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所以要分哪個最厲害,哪個最差是很難界定清楚的。

4樓:體壇大拌菜

最強的非周瑜莫屬,年少成名的他擁有非常遠見的眼光和全域性戰略。赤壁之戰更是讓他聲名鵲起,若不是英年早逝,相信在他的帶領下東吳是擁有統一天下的實力。

要說最弱的人恐怕非魯肅莫屬。他成為大都督之後沒有做過什麼實際上的行動,只是一味的強調和蜀漢的同盟關係,在他的治理期間整個東吳幾乎就是停滯不前,沒有任何發展。

5樓:眾鑫新辰美

東吳四大都督是魯肅,陸遜,周瑜,呂蒙 ,魯肅是最厲害的,而呂蒙是最差的哪一個人。

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誰最厲害呢?

我認為是周瑜最厲害,因為周瑜面對的是如日中天的曹操,面對兵力的絕對壓制,周瑜運籌帷幄,在赤壁之戰中以五萬軍隊大敗曹操八十一萬大軍,後世再難有這樣的戰績。周瑜才是最厲害的,畢竟如果沒有周瑜的話,早在赤壁之戰的時候,東吳就已經滅亡了。當然是陸遜了,他的貢獻僅次於孫權。陸遜是一介書生,但卻能保證東吳幾十年...

東吳四大都督,周瑜 魯肅 呂蒙 陸遜,他們的軍事能力排名如何

先用一句簡短的話形容東吳四大都督 周瑜 文武全才,膽識過人,氣量巨集大。魯肅 長於戰略,豪爽大氣,政治嗅覺敏銳。呂蒙 勇猛將才,一將之智有餘,一帥之才不足。陸遜 低調沉穩,出相入將,社稷之臣。如果此四人只比軍事才能,不比綜合能力的話,個人認為軍事才能排名是這樣的 陸遜第一,周瑜第二,呂蒙第三,魯肅第...

四大天王時期誰最紅,四大天王當年誰最紅

四大天王,劉德華最紅,長相最帥,歌唱得最好。絕對是張學友,在國際上來說,在中國劉德華火一點 都是最火時候,具體還是劉德華 劉德華是最紅的,不過沒張學友歌唱的好,沒國富成舞跳的好,沒黎明帥氣,四大天王當年誰最紅 90年代四大天王當時最紅是黎明,其次是劉德華和張學友,接著才是郭富城。1 黎明 在20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