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是什麼字

2022-01-08 16:38:28 字數 2089 閱讀 1125

1樓:達興老師

蠡字讀音為:lí 、  lǐ

蠡部首:蟲,筆畫:21,五筆:xejj

釋義:[ lí ]

1.瓢。

2.貝殼。

3.本義:蛀蟲齧木。說明:木柱通常半露在泥牆外,所以白蟻群最多隻能形成半包邊的態勢。

4.會意。字從彖(tuàn),從雙蟲。

「彖」本義指豬嘴上吻部大於下吻部,並能半包住下吻部。引申為「包邊」。「雙蟲」指很多木頭蛀蟲,如白蟻之類。

「彖」與「雙蟲」聯合起來表示「蛀蟲群集在木柱上,像包邊那樣半包住木柱」。

[ lǐ ]

1.用於人名,范蠡,春秋時人。

2.(lǐ)蠡縣,地名,在河北。

漢字演變:

1.蠡測[lí cè]

以蠡測海的略語,比喻以淺見揣度:管窺~。

2.蠡瀆[lí dú]

即 蠡湖。

3.瓠蠡[hù lí]

用葫蘆製成的盛器。

4.蠡琖[lí zhǎn]

螺形的小酒杯。

5.越蠡[yuè lí]

指古代越國名臣范蠡。

6.蠡勺[lí sháo]

一瓢勺。

7.銅蠡[tóng lí]

銅製的螺形鋪首。

8.追蠡[zhuī lí]

鐘紐欲斷。

9.蠡殼[lí ké]

貝類的殼。加工成透明薄片,可裝窗格。

2樓:暴走少女

蠡是個多音字,讀作lí,lǐ或者luó。

本義是蛀蟲齧木。說明:木柱通常半露在泥牆外,所以白蟻群最多隻能形成半包邊的態勢。

會意字。字從彖(tuàn),從雙蟲。「彖」本義指豬嘴上吻部大於下吻部,並能半包住下吻部。引申為「包邊」。

「雙蟲」指很多木頭蛀蟲,如白蟻之類。「彖」與「雙蟲」聯合起來表示「蛀蟲群集在木柱上,像包邊那樣半包住木柱」。

讀lǐ時意思是蟲蛀木,引申為器物久磨將斷的樣子,也作人名、地名用字。讀luó時通「蠃」,蜾蠃。

其部首是虫部,筆順是撇折、橫撇/橫鉤、橫、撇、彎鉤、撇、撇、撇、捺、豎、橫折、橫、豎、橫、點、豎、橫折、橫、豎、橫、點,共21畫。

相關詞語有很多,比如范蠡、彭蠡、蠡園、蠡測、蠡城、蠡瀆、蠡口、蠡琖、追蠡、蠡湖等。

擴充套件資料:

詞語解析:

一、范蠡

1、拼音:fàn lǐ

2、釋義:字少伯,華夏族,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

二、彭蠡

1、拼音:péng lí

2、釋義:即彭蠡湖,一說為鄱陽湖古稱。

三、蠡園

1、拼音:lí yuán

2、釋義:位於無錫市風光秀美的蠡湖之濱,是國家重點名勝區「太湖」的主要景點之一。

四、蠡測

1、拼音:lí cè

2、釋義:比喻見識短淺,以淺見量度人。

五、蠡城

1、拼音:lí chéng

2、釋義:指春秋越國都城。因范蠡而得名。故址在今浙江紹興 。

3樓:匿名使用者

蠡 lǐ

〈動〉蟲蛀木。引申為器物久磨將斷的樣子。

「蠡,蟲齧木中也。」《說文》。段玉裁注:「蠡之言剺也,如刀剺物。」

◎ 蠡 lǐ 人名、地名用字。

如:范蠡(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蠡縣(在河北省中部);蠡湖(在江蘇無錫市東南)

◎ 蠡 luó〈名〉通「蠃」。蜾蠃。

「諒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陳力而相追。」漢· 班昭《東征賦》。注:「蠡與蠃古字通。」

4樓:郝誼鬱燕子

基本字義

● 彖tuàn ㄊㄨㄢˋ

◎《易經》中解釋卦義的文字:~辭(亦稱「卦辭」)。

5樓:匿名使用者

蠡(音同李),無意字,用於人名或地名,河北省有個蠡縣。

6樓:靜水蒼穹

蠡,拼音為lí,lǐ。

蟲蛀木,引申為器物經久磨損要斷的樣子。

7樓:梯石草

蠡 [lǐ]

.[lǐ] 蟲蛀木,引申為器物經久磨損要斷的樣子。

蠡饗螫霰是什麼字,誰幫我用簡體翻譯出來

那幾個字已經都是簡體了 hhhhhhhhhhhhht 蠡li 二聲 饗xiang 三聲 螫zhe 一聲 霰xian 四聲 讀音肯定是對的,但是聲調就不太準了,不是記得很清楚,應該沒問題!漢語洴音 分類 說明 首頁 百科導航 地方導航 當前位置 首頁 現代 翟的廣州話怎麼讀 兩種讀音 第一種 dik6...

這是什麼字, 這個是什麼字

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就在他們一家人幸福地享受生活時,建國突然被抓起來關進了監獄,理由是他的文章具有反動性。建國的入獄讓阿珍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在多方奔走無路的情況下,阿珍只好接受現實。她回到家中,看到冰冷的家,嗷嗷待哺的兒子,不禁潸然淚下。但第二天,出現在人們面前堅強的她,依然那麼端...

這是什麼字,這個是什麼字?

春池嫣韻 被戲稱去他媽的。看起來像 去他媽的 正文 春池嫣韻 落款 曾塞外先生囑書 辛卯秋 劉繼武 這是什麼字?bi ng,關中方言生僻字,合字,象聲字。繁體筆畫56畫。用於陝西關中地區的麵食biangbiang面。bi ng也是一種口語化的象聲詞,有時為口頭禪,或童語。此字出於陝西關中的一種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