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經濟兩問,關於中國經濟問題。

2022-01-04 04:12:38 字數 5115 閱讀 2235

1樓:匿名使用者

做這個事,純粹就是為了之前的回憶0607

關於中國經濟問題。

2樓:

國外大牌現在都對中國市場垂涎三尺,中國卻在開拓海外市場,還要擔心經濟危機,很矛盾不是嗎?

商品歸根結底是給人用的,中國的人口有14億,比美國加歐洲(包括俄羅斯)都多得多,為什麼還要去海外找市場?中國出口的不是飛機大炮和高科技產品,大多是小商品,日用品這些大眾貨,更是本國人民也能夠大量消費的商品,那為什麼還要以比本國**還低的**出口到國外呢?因為在國內消費不了,真的消費不了嗎?

不是的,是大眾能夠消費掉卻沒有錢消費,為什麼沒有錢消費呢,問題出在分配製度上。

舉個例子:你知道中國人創造100元價值的商品只能得到大約43元的報酬嗎?其他的錢哪去了?

20多元國家拿走了,30多元資本家拿走了。這裡說的43元還是總報酬,實際製造商品的工人能拿到只能更少,大約30多元吧,而製造出的商品價值100元卻不可能只賣100元,商人還要加價**,這樣當生產商品的工人拿著30多元看到商店裡自己製造的打著130元價籤的商品只能是一聲嘆息了。所以中國人並不是消費不掉自己生產出來的商品而是沒有錢消費,大量的資本流入了國庫和資本家的口袋,但資本家是不會成噸成噸的買些襪子背心塑料涼鞋搬回家的,所以大量的中低檔消費品只能尋求出口。

而國外廠家也看中中國的分配不均問題,大量向中國出口本國的高檔消費品,奢侈品,即使中國只有1%的富人,那麼在14億的基數下也是無限巨大的市場。中國為了限制本國資本的流出就向這些進口產品徵收高額的稅收,以致在中國購買這些產品的**要遠遠高於國外,但這些對於那些少數富人來說也根本不算什麼。

所以中國的根本問題不在於近出口。一直說擴大內需,內需我們是有的而且很大,只要能從分配製度上做出改變,讓大眾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果實,大家手裡真正有錢了消費得起了,鬼才要把自己辛苦生產的商品低價賣到國外給洋人用呢。

3樓:匿名使用者

1:經濟危機會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當然對我國產生的影響也各不相同 。

2:大力開拓海外市場是指什麼,加大出口?投資國外資本市場?

收購國外企業?都是老調調,什麼出口轉內需啊,其實製造業已近開始轉移了,馬來西亞,越南,泰國這些地方,勞動力成本比大陸低得多的多。不要買到不良資產,**國債,增持**。

我覺得就這兩點注意。

3:對中國目前的發展模式來說,人口是很重要。內需,勞動生產率,國民總產值,都是。但不應該對所有經濟體制而言。

(暑假無聊幹什麼?知道答題去吧..)

4樓:記得糾正我

中國真正應該解決的問題是貧富差距的問題

5樓:鳳鳴人文大觀

中國經濟問題繁多,根源到底在哪?專家十個字總結

有關中國經濟的問題(高分)

6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牛頭不對馬嘴的回答……就算引用,也不要引用2023年的呀……現在都2008了……

其實你的問題,在你的闡述中就回答了一部分了。就是「世界經濟的蕭條造成了各國在中國企業的order大幅度降低,過於依賴出口和製造業的中國經濟也大幅度滑退... 」

我國出口創匯的確是gdp中是很大的一塊!說白了我們中國的gdp增長就是在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大量出口拉動起來的。這次世界經濟的蕭條當然對我國的出口造成重大影響。

我們經濟倒不是說下滑,而是增長放緩,這和下滑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中國經濟中投資的比重很低啦~日本韓國和中國都屬於高居民儲蓄率的國家。我們國家市場經濟活動中還是以**買賣為主導,為什麼呢?因為基礎設施的投入,和這一塊比起來其他的市場行為規模就比下去了。

現在經濟增長放緩是全球性的,我們收到波及很正常,我對gdp增長還是看好的,出口那塊大可以由基礎設施那快來填嘛……(面子工程可能又開始回暖了~)

其實我們的gdp增長那麼高本來就是件很扭曲的事情,我們的產能是過剩的,我們過度開發我們的資源,破壞我們的環境,生產出初級的產品然後出口到國外,收的還不是現金而是應收賬款……中美**中有一句話叫做「美國得到的是利潤,中國得到的是gdp".所以,這樣的出口打擊一下對我國的長期發展未免說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另外一個問題,我們gdp增長放緩也是很嚴峻的一件事,直接的後果就是失業率的攀升,像今年我們這種應屆畢業生就很難找工作了,啃老族大量出現等……

現在時代變遷得很快,什麼石油**和我國的抑制經濟增長過熱已經成為過去了,就不要再拿出來了,現在的主題反倒是拉動內需,恢復消費和投資信心,刺激經濟回暖。

ps:「中國經濟開始步入下降週期。導致中國經濟調整的力量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面:

一是經濟持續擴張導致通貨膨脹惡化,開始抑制需求增長。二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國際化和城市化動力出現階段性調整。 」一看就是前幾年的論調……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經濟開始步入下降週期。導致中國經濟調整的力量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面:一是經濟持續擴張導致通貨膨脹惡化,開始抑制需求增長。

二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國際化和城市化動力出現階段性調整。

●國際上更多地按照以通貨膨脹為基準的經濟週期劃分法來分析經濟週期對**市場收益率的影響。我國從去年三季度進入通貨膨脹階段,隨之**收益率出現大幅度下降。如果這種格局不發生改變,**收益率大跌局面很難改變;如果在供求改善和巨集觀政策作用下,中國經濟能夠順利過渡到通貨膨脹緩解時期,**收益率仍有望明顯提高。

我們認為這將是下半年很有可能出現的大概率事件。

●做出這種判斷的基本因素是通貨膨脹將出現明顯緩解,通貨膨脹率逐季回落。其次,增長擔心也會出現階段性緩解,預計四季度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0.8%,將比前三季度加快3個百分點。

●儘管目前處於向下週期階段,但是在這個向下週期中會出現一個階段性的「完美組合」:通脹擔憂和增長擔憂下降,從而為**收益率的提高帶來轉機。

***8月16日電 最新一期《瞭望》週刊載文指出,儘管由於總量關係,中國經濟對世界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中國的經濟質量和國際競爭力仍較差,與世界大國相比,中國的經濟效率、經濟結構和經濟水平均相差100年。

當中國經濟越來越受到外界異乎尋常的讚譽時,這樣的結論如同一盆冷水,令人清醒。

「經濟現代化是一場沒有硝煙的世界大戰,贏家將會壟斷世界市場、控制世界資源、掌控世界規則、操縱他國命運;而輸家則是市場被人佔有、資源被人利用、觀念被人引導、前途被人控制」。——《中國現代化報告2005》(簡稱《報告》)課題組負責人、中科院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這樣向《瞭望新聞週刊》描述對於經濟現代化的認識。

如何衡量中國經濟競爭力的實際情況,如何判斷中國經濟現代化的水平?何傳啟引入了兩個層次的比較空間中。一個是世界經濟的範疇,旨在識別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角色以及角色的變化;另一個則是與世界經濟大國之間的橫向比較。

何傳啟選擇了2023年各經濟體的表現了分析。

要刻畫世界經濟中的中國形象,可以從中國經濟總量的世界排名和世界比例、中國經濟水平的世界排名和世界差距這4個方面著手。何傳啟指出,在研究中,他們選擇了gdp、gni、進出口、工農業增加值、製造業、服務業增加值、能源消費、勞動力、人口、耕地等十多個指標,比較的跨度涉及從2023年到2023年的30多年。分析中國經濟總量的世界排名和所佔比重,可以掌握中國經濟的規模特徵,從而瞭解中國經濟的世界影響力。

從這兩個方面來看,具有真正世界影響力的在於中國的市場潛力、能源和農業等。由於中國人口和勞動力規模排名世界第一,所佔世界比重超過20%,這意味著潛在市場巨大;能源消費排世界第二位,比重超過10%;農業增加值位居世界首位,所佔比重超過10%,由於人口世界第一,所以中國農業政策對世界農業經濟影響很大。製造業、進出口的世界比重雖然不大,但上升比較快,進出口總量排名大幅提升,製造業增加值也位居世界第三位,正在形成世界影響力,這些都表明中國經濟對世界影響的擴大。

另一方面,儘管中國經濟總量的世界排名比較靠前,但多數經濟指標的世界比重並不高。例如,2023年gdp和gni的世界比重不到4%,比2023年的世界比重還低一些,排名也與2023年一樣,這說明中國經濟的世界地位並沒有明顯改變,中國經濟的世界影響也不應高估。

如果說,中國經濟的規模特徵反映了中國經濟的世界影響力,那麼,中國經濟的質量和水平特徵則可以反映中國經濟的世界競爭力。

何傳啟分析說,中國經濟質量的世界排名,大體處於中間偏下的位置,這與中國經濟總量世界排名的前列位置是不同的。儘管2023年中國經濟效率指標的世界排名,大大高於2023年和2023年,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和gnp、工業生產率、人均製造業和因特網普及率等5個指標也已排名世界第70名以內。但是,全員勞動生產力、能源使用效率、人均國際**、農業勞動力比重、服務業勞動力比重和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等6個指標仍排名世界第80名以後,這是中國經濟的薄弱環節。

而且中國服務業增加值比重(佔gdp比例)的世界排名為第117位。可見,經濟結構調整的任務還很艱鉅。

而中國經濟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則可從經濟效率和經濟結構兩個方面得到反映。2023年,中國經濟效率與世界先進水平的相對差在24倍到73倍之間,絕對差在32000美元到83000美元之間。2023年中國經濟效率與世界平均水平的相對差距,在8倍到26倍之間。

中國勞動力結構與世界先進水平比較,農業勞動力比重的相對差距達到13倍,服務業勞動力比重的相對差距為2.6倍。中國產業結構與世界先進水平比較,農業增加值比重的相對差距為8倍,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的相對差距約為2倍。

中國人均國際**量的世界差距非常明顯,相對差距達到46倍。

在另一個比較層次中,何傳啟從經濟效率、經濟結構、經濟水平和經濟速度等4個角度展示出中國與世界經濟大國的此消彼長。

從經濟效率來看,2023年中國人均gdp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其年代差,中國與美國和英國的差距超過100年,與法國和德國的差距超過70年,與義大利和日本的差距超過40年,與巴西和墨西哥的差距超過20年。

從經濟結構來看,2023年中國產業結構,大致與美國2023年和英國2023年相當;2023年的就業結構,大致與美國2023年相當,比英國的2023年還要低。

從經濟現代化水平來看,2023年中國經濟現代化水平僅為發達國家的16%~22%。綜合年代差為,中國與美國和英國的差距超過100年,與德國和法國的差距超過80年,與義大利和日本的差距超過40年,與巴西和墨西哥的差距超過30年。

從經濟增長速率來看,儘管中國經濟年增長率超過美國,但是年增長量卻小於美國。2023年,中國人均gdp年增長量為58美元,美國人均gdp年增長量為851美元。同時,中國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在擴大。

2023年,中國與美國人均gdp的差距擴大了793美元,與日本擴大了914美元,與英國擴大了772美元。

因此,何傳啟將中國經濟的比較特點概括為:世界影響力比較大,國際競爭力比較小。因為,雖然經濟總量名列前茅,但經濟比重不高,經濟質量、經濟水平、經濟效率、經濟結構和絕對速度差距明顯。

中國經濟主要靠什麼帶動,靠什麼拉動中國經濟

地產當然算一塊大抄頭,但是現在中襲國房地產被很多bai炒房團炒高的太離譜,買du商品房也不再是為了zhi住而且謀求以暴力dao的 導致中國更多需要房子的老百姓買不起房子,但你會發現房產開發商還是不停在造房子,還是有更多的人不停在買房子,因此房價的路路高漲不能代表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其實已經到了界點,...

中國經濟應如何邁向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將如何實現

據報道,國家 改委主任何立峰制25日在 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表示,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要把握好三個維度。報道稱,該負責人表示,高質量發展不是單純追求經濟總量 經濟增速,而是更加重視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均衡發展,實現更高質量 更高效率 更加公平的發展,高質量的目標 思路和...

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與政治將面臨哪些新機遇與挑戰

經濟下行壓力 房地產市場 就業 養老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哪些新機遇 什麼是中國經濟新常態,中國進入新常態有哪些挑戰和機遇 中國經濟新常態中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結合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特點分析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哪些新的發展機遇?新常態特徵 從消費需求看,過去我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徵,現在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