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的生活習俗是怎樣的啊,初次去那該去什麼地方

2021-10-03 08:00:28 字數 4844 閱讀 3253

1樓:匿名使用者

生活習俗——伏日吃薑,節令飲食習俗。流行於長沙、湘潭、株洲等地。

2樓:匿名使用者

湖南人偏愛醃製的辣椒,初次去的人,如果不能承受太多的辣味,不妨吃之前跟廚師打聲招呼,以免吃多辣椒上火

湖南有哪些風俗?

3樓:禾木由

1、湖南花鼓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南花鼓戲藝術便有較大發展,由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整理創作的《打銅鑼》、《補鍋》、《劉海砍樵》等劇目,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的喜愛。2023年,花鼓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過小年,每年的臘月二十四,舉家休息聚餐,稱「小孩子過年」。家家籌備年貨,作豆腐,殺年豬,送年節,備點心,炒旱茶,寫春聯,扎燈籠,忙得不亦樂乎。

3、年三十夜,長沙農村家家會在火爐中燃著一個楓樹蔸,叫「年財佬」。男女老幼圍爐共話,長輩給小孩壓歲錢,全家品吃豬腳燉蘿蔔,歡坐待旦,叫「守歲」。所謂「有錢無錢,蘿蔔過年」。

4、大年初一民間的講究、禁忌頗多。有的於除夕在大門合縫處貼紅紙「財」宇,在當眼處貼「開門大吉」、「對我生財」之類的吉利語,開門時高聲誦之,叫開門見喜、開門見財。出天行時,觀風向天色,卜來年收成。

5、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又名燈節。長沙燈市,多篾扎紙糊各式燈籠,或懸之庭戶,或列之街衢。是日家家點燭於灶臺屋角,戶戶煮食元宵縮,頑童則持彩燈相戲。

農家除在豬欄狗窩雞坍暗角點燭外,還在田頭地邊燃火,意在除蟲,祈求豐收。

4樓:匿名使用者

湖南有以下風俗:

1、湖湘文化:是指一種具有鮮明特徵、相對穩定並有傳承關係的歷史文化形態。當然也指湖南幾千年歷史沉澱下來的文化底蘊。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俗風土人情,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值得一**竟。

2、方言文化:湖南方言指湖南境內的方言,其中漢語方言包括湘語、西南官話、贛語、客語,另外,還有湘南土話、鄉話這一些尚未確定歸屬的方言。湖南的少數民族語言主要有苗語的湘西次方言,土家語的龍山土話、保靖土話、孟茲話,侗語、勉語以及壯語。

3、節日文化:湖南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全國56個民族,都有居民在境內生活。湖南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湘西、湘南和湘東的邊遠地區,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語言、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

4、嫁娶文化:湖南是多民族省份,有漢族、土家族、苗族、瑤族、侗族、白族、回族等51個民族。其中世居的有漢、苗、土家、侗、瑤、回、壯、白族等9個民族,世居少數民族大多數居住在湘西、湘南和湘東山區。

土家族婚禮別具一格,姑娘在出嫁時要唱「哭嫁歌」,送親時姑娘和母親唱「發轎歌」,新婚夫婦進了洞房,歌手就唱「賀喜歌」和「拜客歌」。

5、飲食文化:湘菜,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個地方菜。是漢族飲食文化八大菜系之一。湘菜歷史悠久,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烹調技藝已有相當高的水平。

湖南地處我國中南地區,氣候溫暖,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優越。湘西多山,盛產筍、蕈和山珍野味;湘東南為丘陵和盆地,家牧副漁發達;湘北是著名的洞庭湖平原,素稱"魚米之鄉"。

6、湖南禁忌:湖南人的性格以熱情豪爽著稱,新世紀初著名歌唱家***以一首《辣妹子》讓湖南的湘妹子「享譽全國」。

在「不怕辣,辣不怕」的「潑辣」背後,掩藏著的是湘妹子臨水而居的柔情。面對人生的逆境,湖南人秉持的信條是「吃得苦,耐得煩,不怕死,霸得蠻」,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精神激勵,才有了湖南如今中部崛起大省的繁榮。

7、湖南傳統建築:湘西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地處湘、鄂、川、黔四省邊區,乃古蠻夷之地。特有的生活方式等結合了山區的建築材質、新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的經濟發展背景,創造了獨特的建築藝術。

如堂屋、火塘、門扇、窗櫺、柱頭、天花板等,統稱湘西民居或民居文化。

8、湖南湘劇:湘劇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與民間藝術和地方語言巧妙結合,富有湖南民間地方特色,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9、湖南祁劇:祁劇是湖南省漢族地方戲劇種之一。它又稱「祁陽班子」,**初年稱「祁陽戲」,因形成於祁陽而得名「祁劇」。

10、灘頭年畫:灘頭年畫是湖南省寶慶(現在為邵陽市)隆回灘頭鎮漢族民間工藝品之一。是中國漢族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種類在最盛期達六十多種。那麼灘頭年畫有哪些藝術特色呢?

11、蠶燈舞:長鼓舞長鼓舞分「單人舞」、「雙人舞」、「群舞」等型別。它有72套表演程式,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動物細節。

其動作特徵是粗獷、勇猛、奔放、剛強、雄勁、彪悍、灑脫。

不管是跳、躍、蹲、挫或旋轉、翻撲、大蹦、仰騰等動態,都表現了瑤族人民熱情奔放、堅強勇敢的性格特徵。

12、寶慶竹刻:寶慶竹刻是從實用竹器工藝中脫胎出來的一種集觀賞、實用於一體的民間工藝。

寶慶屬西高東低半山區半丘陵地貌,盛產楠竹,自古竹器製作業十分發達,是中國竹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寶慶竹刻這朵民間藝術奇葩雖然在歷代戰亂和20世紀60年代屢受嚴重摧折,仍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13、湖南道教文化:湖南道教始於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65-581)。晉太興年間,女官祭酒魏華存至我省南嶽潛心修道16年,宣講上清經錄,成為湖南最早的道教傳播者。

由此推算,湖南道教已有1700餘年歷史。

14、土家族擺手舞:擺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傳統舞蹈,主要流傳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烏江流域,以重慶市秀山縣、酉陽縣、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湖北恩施自治州的來鳳。

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龍山、永順為主要傳承地,共有四節。現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改編的新版擺手舞,更易於學習和傳承。

15、新化山歌:新化山歌,是主要流傳於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民間的民歌。新化山歌,其內容廣泛、調式古老、風格獨特、音韻簡樸、結構多變,**特色鮮明,表現形式豐富多樣,句式長短有致,俚俗方言襯詞較多,說唱風味很濃。

5樓:金果

湖南有以下風俗:

1、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淳樸重義」,「勇敢尚武」,「經世致用」,「自強不息」。「淳樸」,即敦厚雄渾、未加修飾、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脫之性。「重義」,即強烈的正義感和向群性。

二者融貫,構成了獨特的湖湘文化。

2、湖南方言

湖南方言,包括湘方言、西南官話、贛方言、客家方言,另外,還有湘南土話、鄉話這一些尚未確定歸屬的方言。湖南是一個方言複雜的地區。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許多人既能說本民族語言,又能用漢語方言進行交際。

3、湖南戲曲

湖南省現有地方戲曲19種,藝術表演團體近100個,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湖南花鼓戲。花鼓戲《老表軼事》入選2007——2023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資助劇目,實現了在國家級精品劇目評選零的突破。大型山水實景節目《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成功上演。

4、湖南精神

忠誠、擔當、求是、圖強。

5、白族火把節

主要活動:張家界市區域內的白族人舉行的火把節,與消滅害蟲、保護莊稼有關。這一天的晚上,各家都要點火把,全村的火把集中起來後,人們從火堆上來回跨越,以祈求火神祛邪避災。

6、四月八

介紹:四月八日為佛祖釋迦牟尼生日,南朝時即有是日以香水浴佛,共作龍華會之習。長沙古有造烏米飯(俗稱青精飯)之俗。

瀏陽的一些地方,此日將寫有「四月八,佛祖先。毛姑娘,請上天」的紙條呈「十」字形貼於廳堂廊亭處,據說可防毛蟲瓦蛆。

7、端午節

介紹:民間以為劃龍船可禳災(古人認為五月是惡月,多災)。瀏陽新開一帶,在端午前一個月,即戰鼓催人,謂龍舟鼓,村民歡聚演練,龍舟競渡氣氛提前到來。

8、六月六

介紹:古稱天販節,俗稱「杯官生日」。官,亦稱鄱官,相傳是災害之神。是日城內多設醮,以禳災。農家則剪紙為田神,上塗雞血,舉之於竹竿,每田插一根,叫敬官。

湖南的民風民俗、節日習俗?

6樓:影視觀察員

湖南的民風民俗有湖南永州的瑤族敬鳥節、湖南張家界的「黑神會節」、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偷月亮菜」、湖南邵陽的四八姑娘節等。

湖南永州:瑤族敬鳥節

永州古稱零陵,是湖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同樣永州是瑤族聚居地區,在永州的江永地區,歷來有蘆笙節,盤王節等傳統民俗,也有大家也許還不太熟知的「敬鳥節」。

每年農曆二月初一這一天,江華瑤族民眾穿上本民族的節日盛裝,高高興興地去趕「鳥會」。傳統的鳥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富於奇特的魅力。一般都有比鳥、歌鳥兩項活動。

「比鳥」,通俗點來說類似於「鬥雞」表演,兩鳥相鬥越鬥越勇,贏得一方獲得喝彩聲不斷,頗有趣味。「歌鳥」就是關於一場以鳥為主題的歌唱表演,活動中男女互對瑤歌,唱到動情處,吸引對方為之所感染,也類似於相親大會,以鳥為由,以歌為煤,尋求姻緣。

2.湖南張家界:「黑神會節」

在湘西地區,張家界的黑神會節也相當的神祕。武陵源地區,每逢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一日,是一年一度的黑神會節,節日裡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的盛裝,都趕往張家界龍鳳庵坡腳下的中湖鄉過節。

3.湖南侗鄉:中秋之夜「偷月亮菜」

新晃位於湖南西部邊陲的侗族自治縣,這裡的中秋夜流行一種「偷月亮菜」的古老習俗。在侗鄉人的傳說裡,中秋這天晚上,月宮的仙女會把甘露灑向人間,甘露代表無私,因此這一夜人們可以共同享受瓜果蔬菜的鮮美。

侗家的單身姑娘利用這一時機,在月圓之夜打著花傘,找到自己心上人家的菜園去「偷菜」,並故意叫喊讓對方知道,以此傳情。

不同身份的人偷的菜也不一樣,單身姑娘偷成雙生長的豆角寓意收穫愛情。嫂子們則偷肥瓜或翠綠的毛豆,此處象徵著胖小子。小夥子也會去偷,希望仙女賜予他們幸福。

有趣的「偷月亮菜」讓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色彩。

4.湖南邵陽 :全城歡慶四八姑娘節

苗家姑娘節好比平日裡大家過的2月14日西方情人節,七夕中國情人節,這一天對於苗族青年男女來說就是他們的「表白日」,只是他們相對來說更加隆重,全城歡慶。

姑娘節除了吃黑米飯外,苗族群眾還用喝燒米酒、唱大歌等方式來慶祝。白天他們會在林間僻靜之處的茶棚內互對情歌,互訴衷情。這種合唱形式的山歌叫「歌 」。

苗寨群眾從小人人會唱。婚嫁、待客時唱,吃飯、喝酒時唱,甚至連飲茶、擔水時也唱,它已經融入於我縣苗族群眾的日常生活之中。2023年四八姑娘節已獲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湖南常德安鄉人過春節的習俗,湖南人習俗,湖南人過春節的習俗,

荊楚歲時記 有正月初一 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 的記載。常德舊俗,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一清晨,雄雞初鳴之時,由男戶主起來開啟大門鳴放爆竹,叫做 開財門 現時鳴放爆竹多在北京時間零點正。這一天,全家男女老幼都穿新衣,叫做 去舊迎新 堂前燈燭輝煌,香菸繚繞,閤家敬過天地 拜過祖宗後,晚輩要向長...

湖南人跟湖北人的區別,湖北人和湖南人的性格特點有什麼差異,有什麼共同點?

全國各省中,最差的就屬湖北人和湖南了人。湖北人小氣,斤斤計較,搬弄事非。湖南女的比較潑辣,不講道理,但湖南人整體還算地道,比湖北人好太多。不管是湖南還是湖北,都是女的拖後腿。個人感覺湖北人經商的多,湖南人在廣東浙江多,湖南人吃苦耐勞,湖北人精打細算,一個在洞庭湖以南,一個在洞庭湖以北所以稱湖南湖北,...

湖南人為什麼喜歡辣的東西 湖南人為什麼愛吃辣?

湖南人為什麼愛吃辣?為什麼慢慢養成了吃辣的習慣呢,主要有幾個原因 湖南地形多山,氣候潮溼 悶熱。早晚溼氣太重,吃辣椒可以去寒。吃辣椒可以代替食鹽下飯,古代食鹽都屬於官家專賣,湖南本地不產食鹽,並且,湖南山路太多,交通極為不便,極大的加大了買賣食鹽的運輸成本。而辣椒很下飯,並能有效降低魚類等菜品中的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