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鬼節來歷

2021-09-26 00:13:48 字數 5808 閱讀 1914

1樓:帥帥帥

農曆7月15日是陰間最大的節日---鬼節,又稱中元節或盂蘭盆節,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日之一。民間有陽間過元霄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

因此,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鬼節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有目蓮僧者,法力巨集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

目蓮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據說當時目蓮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目蓮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蓮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蓮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

按照指示,目蓮於農歷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捱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

書上說古時候的這一天,人們會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臺。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臺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

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臺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中開始的。

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唸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覆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清代文人王凱泰曾有詩曰:「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描寫的便是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過鬼節的習俗。

由此可見,「鬼節」是因傳統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國北方的人們仍然在這一天用燒紙錢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雖然祭祀方式簡單,但基本上儲存了鬼節淳樸的意義。

因為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鬼節豐富的人文內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燒去的禮物也不同了,但永遠捎不完活著的人對遠去親人無盡的綿綿哀思和深深的懷念。但「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這個特殊的節日有著不同的感受,因為,未來的節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來,從朦朧到清晰,從思念到恐懼,從恐懼到坦然,想念過去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思考著自己今天活的經歷、內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七月十五,鬼門關大開之日。不管是燒紙錢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哀思,或者網際網路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燈,今天活著的人一起思念過去的人,共同送去對先人的祝福,是人靈性的自發,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時「活著的人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不要愧對社會和朋友,不要愧對了已經永遠離去的親人。

因為,總有一天我們要和他們相見,到時候,你可以自豪地說,在人間是好漢,在陰間也要做鬼雄!」

2樓:樂觀小山

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認為七月半是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將七月半秋嘗祭祖節稱為「中元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開啟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擴充套件資料

七月半祭祖習俗是本土文化的產物,包容的節俗比較複雜,既是民間的秋嘗祭祖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俗道僧三流合一。民間有慎終追遠的傳統,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中旬舉行。

如清乾隆《普寧縣誌》言:「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

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與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舊時,中元節不僅具有信仰維度上的重要意義,在世俗層面,也是一個群眾參與度很高、具有鮮明娛樂功能的節日。

在20世紀20-40年代,七月十四祭祖遠比「七夕」、「清明」熱鬧。人們傳承著以家為單位的祭祖習俗,祭祖先、薦時食的古老習俗直至**時期仍然是鄉村七月十四節俗的首要內容。抗戰勝利後,各寺廟還增加祈請佛力普渡「抗戰陣亡將士」英靈。

20世紀50年代,七月半祭祖依然熱鬧。但後被認為是宣揚封建迷信,逐漸邊緣化。傳統七月半祭祖都是商辦官助,可到20世紀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無力承辦,又無官助,自然銷聲匿跡。

3樓:隔壁的許小明

這**於道家的說法。道家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為"三元"),認為"三元"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別稱,正月十

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各為三官大帝的誕辰。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則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道教《太上三官經》雲: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因為懼厲的心理,民眾於日常生活中複合儒、佛、道三教,成為農曆7月15日的中元節,民間則稱農曆7月為"鬼月"。

4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七月十五,即民間俗稱的鬼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為死去的人燒紙錢和祭祀。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活著的人從來都沒有真正地與死去的人隔絕開來。

鬼、靈魂、精魄皆存在於人類的精神生活中,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實施其神祕的力量。而人們也通過心靈感知、祭祀禮儀、道德實踐等方式來表達對鬼神的尊重以及祈求鬼神的庇佑。

古謂七月「孟秋」,《禮記•月令》提到:「是月也,農乃登榖,天子嘗新,先薦寢廟。」七月作物剛剛成熟,天子就把新收的糧食貢獻到宗廟,表白自己的勤勞無逸,感謝他的保佑,告慰祖先的靈魂。

可見,七月祭祀祖宗亡靈,期盼豐收,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也是中國「鬼節」的淵源。

七月十四/十五日,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僧道俗三流合一。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彙報。三官分別以正月十

五、七月十

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民間在中元節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動,拯救那些孤魂野鬼。

5樓:永伴他樑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人和鬼陰陽相隔。

一般情況下,鬼魂是不可以停留在陽間的。只有特殊的時間,如除夕、清明、中元、寒衣時,才可以回到人間,與親屬們交流,跟著靈位走。華南地區的漢族人,最初是從中原地區逃避戰亂而南遷的。

中國人安土重遷,遷移的時候還要帶上祖先的靈位一起走。

但是,相傳某一波漢族人南遷時候,敵軍很快就要殺到,這時離七月十五還有一天,他們來不及等鬼節來臨,就提前一天過完鬼節,然後趕緊帶著祖先靈位出發了。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罷了。

事實上,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俗,一天的開始不是在晚上十二點,而是在晚上十一點就開始了。因此七月十四晚上十一點時候,也算得上是鬼節。

6樓:綠茵無極限

老家有一句話「七月半的鬼,六月二十四的水」,意思是到那一天,這兩樣東西是一定會日期而至的。農曆七月半,叫鬼節,接祖,送祖,就是接鬼,送鬼;農曆六月二十四,此時已是夏末,無論之前如何幹旱,這一天,一定會下大雨。

我不相信有鬼。但是老人們,是相信或者說惟願鬼是會來的,回來享受給他們的祭品,燒給他們的紙錢。

七月半,或者提前一天,黃昏,很多人家就會在院外、路邊、河邊送鬼。一些老奶奶,蹣跚著纏過或者沒纏過的小腳,提著或大或小一提籮東西,酒肉、水果、麥芽等祭品,領著個半大孫兒,或者小媳婦,到路邊去送鬼。

忽明忽暗的火,照得他們的表情十分可怕。其實,跟在老奶奶身後的半大孩子,或者年輕小媳婦,往往也現出害怕的樣子。

其實送鬼,是要先迎鬼的。

小時候,我記得每年七月初,就要把祖宗的鬼魂接回家來,叫做接祖。外婆做得很認真。六月底,就買好各種紙,折金銀定的金黃紙,列印冥幣的土黃草紙,包封金銀定的包封袋。

接祖時只擺酒飯水果等祭品,在門外插上香,在祭祀的供桌前,也要插上幾把或者幾柱香。貧窮農家,沒有香爐,外婆一般都是把香插進一個矮點的酒瓶口,或者在一個大碗裡盛滿灶坑裡的火灰,把香插在碗裡,有時也把香插在一個大蘿蔔上。

外婆對祖宗很虔誠,怎樣貧窮,七月接祖回來,都要給祖宗鬼魂吃肉喝酒,準備豐盛的飯菜。每天吃飯前,必定要恭恭敬敬地站在供桌前,擎著點燃的香,虔誠祭拜,有時她會讓我跟她一起上香,祭拜。我聽見她很虔誠地呼喚著一個個我根本不認識的祖先的名字,叫他們回家來,來享用祭品。

她還向有的祖先鬼魂道歉,表達感情,說是常去看他們的住房墳墓的,不過由於貧窮和忙碌,沒有經常維修他們的住房墳墓,可能致使他們的墳墓陰宅漏雨漏風,並且給他們許願說,一定會在什麼時候幫他們培土、修繕一下。然後外婆還會趁機委婉地埋怨他們,已經燒給他們足夠的紙錢了,每個節氣都祭拜他們,為什麼還要來糾纏家裡的活人,為什麼不保佑家人無病無災。我在一旁或者後面,聽著外婆跟我根本看不見的鬼魂說話,她含糊陰森的聲音,叫我心驚膽戰,我以為她看見了一個個作古已久的鬼魂飄飄而來。

看著繚繞飄渺的青煙,烏黑低矮、陰暗陰森的農家瓦房,我經常全身毛骨悚然,甚至心驚膽戰。

祖先鬼魂,當然不會真的來把祭品吃掉。我觀察過無數次,不敢問外婆。有一次,終於憋不住了,問外婆,祖先為什麼沒有把祭品吃掉。

外婆說不清楚。不過,祭祀完之後,她就會很快把水果拿一個給我。外婆疼我,知道我想什麼。

那時貧窮得很,鄉村裡很少能吃到水果,祭祀的水果,一般是很好的紅梨,有時還會有蘋果和香蕉,鄉村裡更難見。

接祖前,要焐麥芽,我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麥芽長在一個個大碗裡,或者小盆子裡,長得很高,撐住了碗邊,甚至可以提著高高的嫩綠麥芽,把碗也提起來。麥芽放在供桌上,不知道是不是象徵子孫興旺,醞釀一種生機勃勃的氣息,還是因為知道祖宗都是農民,忘記不了莊稼,因此擺幾碗旺盛的麥芽在供桌上,讓祖先鬼魂看了歡喜。

送祖,就是送自己家祖宗的鬼魂。一般就叫送鬼,說自己家祖宗,當然不能這麼說,得叫送祖。

到了七月半,接回家的祖先,也孝敬得差不多了,就都要在這一天,把他們送回陰間去。我總有疑問,死去的人,鬼魂不是很快就要託生人間嗎,那麼他們的鬼魂就不存在了,幾年甚至幾十百年之後,怎麼還可以把他們的鬼魂接回來和送出去呢。

不過,大家即便都有這種想法,也不會深究,反正,接祖,送祖或者說送鬼,大家都心知肚明,都是表達對祖先的一種緬懷,一種思念而已。

七月半或者七月十四日,黃昏送鬼,所以這兩天,大家都忌諱傍晚外出,或者晚歸,害怕回魂纏身,燒完紙錢金銀定,送完鬼的人,也會匆匆而歸。這時,到處只見紙錢紙灰飛揚,紙火幽微昏暗,明滅閃爍,路人稀少,郊外路邊,僻靜之處,到處顯得陰風慘慘的。想想,那麼多被各家接回來的鬼魂,一下子都被送到昏暗的路邊,也真是可怕。

老家鄉村人迷信,慢性病久治不愈,總認為是鬼魂纏身,就要請端公來端篩盤,送禍鬼。這個鬼,就是纏身的病魔,不是七月半送鬼時送的鬼,七月半送的鬼,是自家祖先的鬼魂,是自家的鬼,不害自家人。

纏身的病魔,往往是惡鬼,孤魂野鬼,叫禍鬼。

兒時,往往可以見到村外路邊,田間地頭,有一篩子送禍鬼的禮品,照樣有一碗碗酒肉,和許多燒過的紙錢、金銀定灰。惹不了他們,戰勝不了他們,就用祭品賄賂討好他們,讓這些禍鬼滾蛋。我佩服家鄉人的聰明,理解他們的無奈。

此時,已經是七月十四日黃昏,想必已經有部分人家在路邊僻靜處送鬼了。我想起一首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那是一個上墳和懷念祖先的節日,此時又是另一個緬懷祖先的節日。

現在,許多人家已經嫌麻煩,能簡單則簡單,就在七月半這一天,既接祖,又送祖,接鬼迎鬼送鬼都在這一天。有的乾脆不接祖接鬼,直接在七月半黃昏,到大門外或者僻靜的路邊,把包封的金銀定和紙錢燒給祖先,在那裡喊叫他們的名字,讓他們來拿金銀定和紙錢,享受酒肉供果等祭品,意思是叫他們享受完祭品後,拿著燒給他們的金銀定和紙錢冥幣,就回陰間去。當然,大家都怕鬼,既然表達了對祖先的緬懷和關懷了,家門都不讓他們進一下,也可以。

何況沒有多少人信任真有鬼神?何況三輩以上,親情就淡了嘛?今天的人,還能記得祖先,簡單、草草地緬懷一下祖先,已經不錯了。

7月7日究竟是鬼節還是中國情人節

7月7日是鬼節還是情人節 7月7日既不是鬼節也不是情人節。7月7日是公曆平年中的第188天 閏年第189天 歷史上的這天發生了七七事變,也就是這天抗日戰爭拉開了序幕,經過8年的抗戰我們最終勝利,但是我們所付出的代價卻是不讓忘記的。農曆七月初七,婦女乞巧,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7月7日既不是鬼節也不是...

7月14鬼節不能做什麼事情?7月14日為什麼是鬼節

什麼都可以做 鬼節不是有鬼 只是人們用來懷念已故親人的節日 就算有鬼也不要怕 其實我真是想不通 鬼 有什麼可怕的 他會打劫?會偷錢?別這麼迷信了 有鬼就有神有神就可以治鬼 就算見到鬼 怕什麼 最多和他拼了 你看恐怖片多了吧 你是不是認為一見到鬼 鬼就會殺了你呢 但是鬼要找你 為什麼現在都不找 難道還...

生日是6月14日和7月15日的明星有哪些

6 14 山縣有朋 徐熙娣 切 格瓦拉 孟堯 朗朗 格拉芙 張真英 香香 張鳳書 王媞 比嘉愛未 埃拉諾 布魯默 斯托夫人 馬爾可夫 數學家 卡爾 蘭德施泰納 abo血型系統的發現者 川端康成 日本新感覺派作家 朱志淞 布魯斯 鮑文 水島大宙 埃拉諾 譚政 軍事家 溝端淳平 唐納德 特朗普 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