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 陶淵明,飲酒 陶淵明

2021-08-25 23:13:07 字數 6135 閱讀 7326

1樓:夠望_埖塰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在東園裡的青松,被各種各樣的繁茂的雜草淹沒,使其挺拔的姿態完全不能展現出來。這本來是極為普通的自然現象,但詩人用一個「沒」字,將青松與雜草的關係及鮮明表現出來。

原本俊秀的青松,由於身在東園的雜草之中,雜草出盡了風頭,人們愛這柔嫩可人的雜草甚至還勝過愛青松。

作者感嘆自己少年好六經,有濟世之志,而世道艱險,淹留無成。乃安道守貧,隱居躬耕,甘歷飢寒之苦,而又孤獨沒有知己。詩人以卓爾不群、獨傲霜雪的青松自喻,表達了自己不願與世俗和官場黑暗同流合汙的高潔傲岸的情操以及「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的百折不撓的決心。

詩人以卓爾不群、獨傲霜雪的青松自喻,表達了自己不願與世俗和官場黑暗同流合汙的高潔傲岸的情操以及「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的百折不撓的決心。

2樓:鬼妃兒

原有二十首(《飲酒20首》),這是最著名的一首。   飲 酒 【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huán)。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3樓:匿名使用者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樓:匿名使用者

陶淵明的《飲酒》組詩共有20首,這組詩並不是酒後遣興之作,而是詩人借酒為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他在《飲酒》第二十首中寫道「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可見其用心的良苦。這裡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這首詩以情為主,融情入景,寫出了詩人歸隱田園後生活悠閒自得的心境。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脫塵俗煩擾後的感受,表現了詩人鄙棄官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思想感情。後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然居住在汙濁的人世間,卻不受塵俗的煩擾。「車馬喧」,正是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鑽營的各種醜態的寫照。但是,陶淵明「結廬的人境」,並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麼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

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然後自己回答「心遠地自偏」。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地與他們沒有糾纏了。這四句,包含著精闢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淨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

「心遠」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有了「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閒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脫俗!這兩句以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閒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

蘇東坡對這兩句頗為稱道:「採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見」字也用得極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採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

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機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麼勝景,致使詩人如此讚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也是詩人無意中看見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黃昏景色中,飛鳥結伴飛返山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正像詩人擺脫官場束縛,悠然自在,詩人在這裡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從這大自然的飛鳥、南山、夕陽、秋菊中悟出了什麼真意呢?是萬物運轉、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則嗎?

是對遠古純樸自足的理想社會的嚮往嗎?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嗎?是直率真摯的品格嗎?

詩人都沒有明確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問題,讓讀者去思考,而他則「欲辨己忘言」。如果結合前面「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來理解,「真意」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人生不應該汲汲於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汙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當然,這個「真意」的內涵很大,作者沒有全部說出來,也無須說出來,這兩句哲理性的小結給讀者以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想象餘地,令人回味無窮。

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敘理,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或抒歸隱的悠然自得之情,或敘田居的怡然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於情趣,又饒有理趣。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那樣景、情、理交融於一體的名句不用說,就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群已忘言」這樣的句子,雖出語平淡,樸素自然,卻也寄情深長,託意高遠,蘊理雋永,耐人咀嚼,有無窮的理趣和情趣。

5樓:歡歡歡歡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東牆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迴翔遠山的懷抱。

南山仰止啊,這有人生的真義,我該怎樣表達內中深奧。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樓:匿名使用者

東園的那棵青松,被叢生的雜草淹沒了英姿。雜草在歲寒濃霜中紛紛枯萎,青松這時卻彰顯其特立不凡。人們不會留意那成片森林,而一棵獨樹才令眾人驚奇。

在松樹下掛上酒壺,同時陶然眺望遠方。人生短暫猶如瞬間夢幻,何故要被這塵世的羈絆所束縛。

希望對你有幫助

7樓:匿名使用者

此詩之精神境界與藝術造詣,可以喻之為一完璧。上半幅純用比興,讚美青松之高姿。下半幅縱筆用賦,發舒對於青松之知賞,以及珍惜自己人格之情懷。

全幅詩篇渾然一體,實為淵明整幅人格之寫照。全詩句句可圈可點,可謂韻外之致味之而無極。尤其「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二句,啟示著人人挺立起高尚的人格,則高尚的人格並非與眾不同,意味深遠,極可珍視。

《詩·小雅·裳裳者華》雲:「唯其有之,是以似之。」只因淵明堅貞高潔之人格,與青松歲寒不凋之品格,特徵相似,所以此詩借青松為自己寫照,境界之高,乃是出自天然

8樓:手機使用者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

陶淵明《飲酒》(此中有真意)真意指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詩的最後兩句既照應了開頭,又給人以回味的餘地。「此中」即詩人為之神往的大自然之中,亦即「心遠地自偏」的「結廬」之地。

「真意」指什麼,詩人沒有說出。「欲辯」一句使人慾知「真意」之所在而又戛然而止。此語出於《莊子》:

「辯也者,有不辯也,大辯不言。」又:「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

」詩人晚年頗受老莊哲學的影響,有消極避世的思想,如《飲酒》詩中曾慨嘆:「吾生夢幻間,日沒燭當秉。」但此詩中所說的「真意」之不可言說,乃是表現詩人「任真自得」的天性、意趣。

他在《歸園田居》中說:「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又說: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詩人厭惡官場生活的爾虞我詐,厭惡「世俗久相欺」的汙濁社會,一旦歸到大自然,就覺得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他要在無車馬之喧,無名利之逐的大自然中尋求樂趣,堅守節操,這就是他的「真意」所在。

10樓:六月飛雷

指陶淵明安貧樂道和與世俗的各各不入,覺得沒有與那些俗人解釋這「真意」的必要.

11樓:匿名使用者

指隱居生活得的真正趣味。

12樓:耽於遲慕殿

所謂「真意」,其實就是心遠地偏所帶來的任意自得的生活意趣.

13樓:隋莊雅鄭炎

1、「真意」,即人生的樂趣,陶淵明隱居在他得一方田園之中,他的人生樂趣便是如此,淳樸自然,素華映月.

2、他「性本愛丘山」「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詩人厭惡官場生活的爾虞我詐,厭惡勾心鬥角的汙濁社會,大自然的純真像另一個世界,他要在無名利逐的大自然中尋求樂趣,堅守本性,這就是他的「真意」.

陶淵明飲酒其五中的千古名句是什麼

14樓:呂敬嬌

「心遠地自偏。」是這句。

飲酒·其五

(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5樓:匿名使用者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原文: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6樓:匿名使用者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20首

17樓:霓鑀

飲酒二十首·序   衰榮無定在   棲棲失群鳥   結廬在人境   秋菊有佳色  青

內鬆在東容園   清晨聞叩門   有客常同止   故人賞我趣   少年罕人事   幽蘭生前庭   子云性嗜酒   疇昔苦長飢   羲農去我久

陶淵明的飲酒(其五)的解釋。

飲酒 陶淵明主旨

18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五言古詩中,詩人通過對田園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閒欣賞與捕寫,表達了自己厭倦官場腐敗,決心歸隱自潔,超脫世俗的人生追求。

19樓:大江蘇振振

表達了詩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 情懷。對自然恬淡寧靜生活的喜愛,對自然的熱愛,對世俗生活的厭惡。就這些吧

陶淵明的《飲酒》主要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0樓:匿名使用者

飲酒·結廬在人境》是晉朝大詩人陶淵明創作的組詩《飲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詩。這首詩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寫詩人於勞動之餘,飲酒至醉之後,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之中,採菊東籬,遙望南山。全詩情味深永,感覺和情理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表現了作者悠閒自得的心境和對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黑暗官場的鄙棄和厭惡,抒發作者寧靜安詳的心態和閒適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寫出了作者欣賞以及讚歎大自然給人帶來的情感。

21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作者對自然風光的喜愛與田園生活的樂趣,展現出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潔身自好的高潔品性。

飲酒陶淵明這首詩主要描寫了什麼內容

22樓:木子子木

1、詩人在於大自然的親近中獲得了歸隱田園、遠離世俗的寧靜安詳、閒適自得的心境.

2、若「見南山」的「見」字作「望」.如果是「望」字,這詩就變得興味索然了.為什麼不能作「望」?

因為「望」是有意識的注視,缺乏「悠然」的情味.還可以深一步說:在陶淵明的哲學觀中,自然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存在,所以才能具足而自由;人生之所以有缺損,全在於人有著外在的追求.

外在的追求,必然帶來得之驚、失之憂,根本上破壞了生命的和諧.所以,在這表現人與自然一體性的形象中,只能用意無所屬的「見」,而不能用目有定視的「望」.2、厭棄世俗,陶醉自然.

3、因為「見」字生動地描繪出了作者在東籬下采菊時的悠閒,不是有意去「望」,而是無意所「見」,從而很好地表現出了詩人悠然恬靜的心境.

賞析詩人歸隱後心境恬靜,不與權貴交往.悠然自得地欣賞自然美景,無疑是一種精神上的安慰和享受,因此他認為這種隱居生活含有人生真正的意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兩句,展示出作者熱愛自然的情感和曠達的心胸,最有妙處.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悠然」一詞道出了詩人內心的悠閒,恬靜,自由;「見」字顯示詩人採菊石,不經意間與南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情態.此二句妙在自己無心見山,然悠悠遠望,心與物遊,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一句蘊含著這樣的哲理:

心靈既遠遠的擺脫了世俗的束縛,即使身居喧囂人境也無「喧囂」之感.「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此情此景中的田園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該用怎樣的語言來表達.實際上,作者的真正意思是:

這其中有生活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別,去用語言來表達呢?詩人並非真的「忘言」,只不過一切已盡在不言中了.

陶淵明《飲酒》五首,陶淵明《飲酒》十二首全部!

其一 衰榮無定在,復彼此更共之。制 邵生瓜田中,寧似bai東陵時!du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zhi 達人解其dao會,逝將不復疑 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其二 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善惡苟不應,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帶索,飢寒況當年。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其三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飲...

飲酒其七陶淵明表達的思想感情,陶淵明在飲酒中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思想感情?

主旨本篇是 飲酒 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詩歌的主旨是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 得意忘象 之說領悟 真意 的思維過程,富於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繹。詩中寫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寫了幽美淡遠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著萬物各得其所 委運任化的哲理 這哲理又被詩人提煉 濃縮到 心遠地自偏 此中有真意 等...

閱讀《飲酒》,完成下列各題。(5分)飲酒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

小題1 2分 不好。見 字精妙地表達出詩人看到山不是有意為之,而是詩人採菊時山的形象無意中映入眼簾,如熟友相見,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更好地表現詩人悠然自得的形象。小題1 3分 只要人心恬淡靜謐,即使身處鬧市,也像住在偏僻幽靜的地方一樣。略 閱讀陶淵明 飲酒 其五 完成下列小題。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