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戰屢敗”的曾國藩,為什麼會備受後世推崇

2021-08-23 15:06:39 字數 2230 閱讀 8506

1樓:錦鯉說文化

曾國藩是清朝末期的名臣,他飽讀詩書,而且眼界開闊,在當時就具有超前的政治眼光。不只在國家大事上有一套,治理家族也有一套,所以才有了後世流傳的《曾國藩家書》。

經常有人說為什麼曾國藩屢戰屢敗名氣還那麼大?但是如果把“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似乎就能解釋原因了。曾國藩創立湘軍時以儒家教導進行練兵,可是接連敗北,自嘲”屢敗屢戰“,甚至憤不欲生想要自殺。

他雖然前期屢戰屢敗,可這都是經驗的積累,曾國藩並沒有犯書生們常犯的不知悔改,只知道死板教條的陋習,反而吸取經驗教訓,大破太平天國。

然而曾國藩被後世人們推崇的原因,戰功只佔一小部分,更多的是他的人品,氣節,以及他的為官理念。他官居一品,被朝廷封為毅勇侯,手下將士們認為他功高蓋主,都建議他自立為王,可是曾國藩的文人氣節決定他不能這麼做。他的屢戰屢敗其實也是閃光點,任何一個人面對難關,只有拿出百折不饒的勇氣才能戰勝它,而曾國藩的屢戰屢敗也恰好能作為反映這點的良好例證。

更值得敬佩的就是他面對接連失敗所反映出來的心理素質。

曾國藩在天分上估計比不上大部分古今名臣,這也足夠能說明問題,能成功的人不一定需要天賦異稟,但是一定需要有曾國藩一般的魄力與堅持,以及對嚮往之事所展示出來的巨大決心,我認為這些精神層次的因素,才是曾國藩被後世推崇的原因。

2樓:麥苗在成長

曾國藩受到後世推崇並不是因為他領兵打戰的本領,而是他在清朝官場上為人處事和識人能力。

3樓:追求成就美好

曾國藩雖然屢戰屢敗,但是他敢於去作戰,也敢於去面對自己的失敗,所以他的這種精神備受後世推崇。

4樓:暮光夢緣

主要是這種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精神值得我們去推崇。

5樓:百度小嘉嘉

曾國潘身上還是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的,所以他才會被受後世的推崇。

6樓:做最好的

因為他對待同僚講義氣,對待國家非常忠心,這都是值得尊敬的地方。

7樓:青春恍若浮兮

曾國藩打仗,屢戰屢敗,但他卻能做到屢敗屢戰,他堅強的品德值得讓人學習。

8樓:女生心事

因為曾國藩身上有很多值得世人學習的精神,比如說他的家風。

9樓:30秒不

他比較勤奮啊,就像笨鳥先飛一樣,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非常努力的。

10樓:怎麼會生出了你

曾國藩他的家風是非常著名的,很多人都去模仿他的家風來教導子孫後代。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說的到底是誰?

11樓:匿名使用者

曾國藩、李鴻章都用過,這是一個很油滑的說法,樓上幾位談到“敬重精神”,根本沒有體會這兩個說法的真正意義。“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前面強調了敗,後面強調了戰。對於前面的說法,報到皇帝面前就是個無能的死罪,而後面的說法則值得嘉獎。

油滑到家了,其實不管是屢戰屢敗還是屢敗屢戰,完全是換湯不換藥的說法,官場的油滑盡在其中。

12樓:慕m沐白

說的是曾國藩

相傳曾國藩率領湘軍與太平天國作戰,屢吃敗仗,曾國藩上書朝廷,言及屢戰屢敗,經李元度更改為屢敗屢戰,以顯示其奮勇無畏的作戰精神。後多比喻雖然屢次遭受挫折失敗,仍然努力不懈。

屢戰屢敗,意思是多次打仗多次失敗。出自《晉書·桓溫傳》:“殷浩至洛陽修復園陵,經涉數年,屢戰屢敗,器械都盡。”

屢敗屢戰,意為多次打仗失敗還繼續堅持作戰。

出處:聞諸先輩雲:平江李次青元度本書生,不知兵。

曾國藩令其將兵作戰,屢戰屢敗。國藩大怒,擬奏文劾之,有“屢戰屢敗”語。曾幕中有為李緩頰者,倒為“屢敗屢戰”,意便大異。

元度乃得免罪.

13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的曾國藩曾多次率領湘軍同太平軍打仗,可總是打一仗敗一仗,特別是在鄱陽湖口一役中,連自己的老命也險些送掉.他不得不上疏皇上表示自責之意.在上疏書裡,其中有一句是"臣屢戰屢敗,請求處罰.

"有個幕僚建議他把"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這一改,果然成效顯著,皇上不僅沒有責備他屢打敗仗,反而還表揚了他.

"屢戰屢敗"強調每次戰鬥都失敗,成了常敗將軍;"屢敗屢戰"卻強調自己對皇上的忠心和作戰的勇氣,雖敗猶榮.

中關村大批前沿科技備受關注,為什麼如此多的成果出自北京

先行先試,釋放創新活力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 中科院北京奈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 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 北京大資料研究院 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 北京量子資訊科學研究院等產學研一體化的新型科研機構相繼成立。這些機構實行與國際接軌的聘用制和靈活薪酬模式,國內外相關領域研究人員能以全職或雙聘方式參與研究院工...

曾國藩對大清朝不是很忠心麼,但為什麼死後的諡號為文正,而非文忠

文正是中國古代諡號,曾國藩被封諡號 文正 後世稱 曾文正 即曾文正公的由來,在中國的歷史上,在唐代以後,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文人做官後,夢寐以求地想得到一個諡號 文正。而作為統治者的皇帝,是不輕易地把這個諡號給人的。在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人,大多都是當時文人敬仰的物件,如范仲淹 曾國藩等。文...

備受爭議的三亞,為什麼還是有很多東北人喜歡去

都是東北的黑龍江人,把東北的名聲都搞臭了,才有黑龍江省三亞市之說嗎!沒有東北這兩字撰稿你能餓死嗎 第一三亞冬天溫暖,氣候不潮溼。適合東北人。第二東北大部分是正規退休的,有不錯消費能力。第三東北冬天實在沒事幹。三亞度假是北方人比較鍾情,和三亞的氣候有關。和北方冬天的氣候相比,三亞氣候更宜人。1.出去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