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日本轟炸西安的時候長安城為什麼沒有被炸掉呢

2021-08-10 02:23:51 字數 4967 閱讀 9187

1樓:

抗日戰爭期間,西安作為西北軍事重鎮和大後方重要基地,是日軍飛機轟炸的重點目標之一。鬼子對西安的轟炸持續了很長時間,你說的碑林沒有遭受到轟炸,那可能只是個概率問題。有資料顯示,自2023年11月13日起,直到2023年12月4日,日機轟炸西安累計145次。

由於英勇的中條山保衛戰指戰員們的浴血奮戰,雖然中**隊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是他們卻遲滯了鬼子的步伐。從抗戰開始直到鬼子投降,日本侵略軍沒有越過黃河。這對於西安,乃至大西北的廣闊領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戰時,作為戰略要地的西安為什麼沒有被日本侵

2樓:天蟾如月

西安並非當時的戰略要地,只是佔領西北的重地。而在整個抗戰中,西北顯然不是日軍的戰略進攻重點,只是華北方面軍控制西北需要。因此日軍自攻佔太原控制山西后就基本停止了推進。

按日軍戰力,只需在保持對潼關軍事壓力的同時,調配1-2個師團自太原走呂梁,直插榆林、延安再攻西安,沿途大路朝天又無重兵,誰能攔截?西安必破。西安一破,潼關一線即便重兵防守也不攻自破。

事實上日軍對榆林、潼關的攻擊都是小股出擊。雖然經常配上飛機坦克,卻一般只有丙種師團的一箇中隊規模出動,規模最大的一次也只有一個旅團,並且是打了就走。而對潼關則是連續轟炸,更奇葩地從37年炸到了45年!

這種雷聲大雨點小的特點充分證明了他們只是保持壓力的程度,並非真正的奪取。也就是在總戰略計劃上沒有打算過要拿下陝西。

雙方都非常清楚,日軍主力必然是自鄭州開封一線南下,企圖從長江北岸進入四川。因此有了蘭封會戰、花園口決堤的重大事件,隨後又有幾十萬軍隊參加的棗宜會戰、隨棗會戰等大型戰役級別激戰。這種規模的戰役沒有發生在潼關,又從另一個角度直接證明隴海線並不具備全域性戰略價值,不是主攻方向。

否則以國府在那裡的部隊數量(潼關只有一個軍 榆林更是誰都說不清楚的部隊)即便日軍不分兵走呂梁,僅沿鐵路推進的日軍豈有拿不下潼關西安的道理!

比如日軍大本營41年決定拿下中條山肅清太行山,10萬**將士一戰湮滅!日軍師團回頭掃蕩太行山,八路苦心經營的根據地一片灰燼,各地部隊幾乎損失殆盡!有觀點認為日軍沒拿下潼關是兵力不足,那拿下中條山後的三個師團對西南百十公里的潼關就可望不可及?

顯然沒道理。

最後,認為佔領西安就可以由此入川,那是受了冷兵器時代的三國演義影響,在熱兵器時代是不可取的。試問:幾噸重的大炮難道用手推著走棧道越秦嶺?對蜀道之難也太不瞭解了!

日軍不傻!

3樓:阿鹿小小仙女

日本將侵略中華作為舉國大計,當然也知道西安的重要性,而且也確實制定了幾次侵佔關中的計劃。日本深知,如果日軍佔領關中,那麼他們就能夠打破抗戰戰略相持階段的平衡。如果佔領關中,以西安為橋頭堡,北上清剿陝北,南下可以進攻四川,重慶。

退可以將華北和西北兩個主戰場合為一體,打通整個大陸佔領區。所以從山西失守,日軍攻佔風陵渡之時,日軍就一直對關中虎視眈眈,企圖強渡黃河,拿下關中。

日本也根本沒有打算掩蓋自己對關中的野心,從2023年11月7日,日軍第一次轟炸潼關古鎮到2023年8月15日軍投降,7年餘的時間裡日軍苦攻西安,但關中兒女浴血奮戰,拼死守關,令日軍始終無法逾越潼關半步,更別提關中了。這些都得益於關中強有力的防守,所以日軍沒有侵略西安這種說法根本不準確,不是日軍沒有侵略,而是我們守住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西安的價值小於當時的南亞市場,日本更在乎的是東南亞交通線路的保障,所以將主要兵力放在南方戰場了。

4樓:朱祁鍈

日軍兵力不足,日本人曾經想過拿下西安,然後延秦嶺南下,和從武漢朔江而上的日軍兩路夾擊四川,並發動了中條山戰役,雖然中條山戰役日軍勝利,但是兵力不足,無力繼續擴大戰果。待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大量抽調兵力南下,就更沒實力進入陝西了,戰爭後期日軍層發動過對潼關的戰鬥,但那時日軍日薄西山,在中**隊的抵抗下,未能成功

曾輝煌無比的長安,為何會如此沒落?

5樓:晁群

長安(今西安),曾在1千多年的時間裡,先後做過十一個王朝的首都,但從公元907年唐代滅亡後,似乎就衰竭沒落了,這是為什麼呢?

據《舊唐書》記載,公元883年,各路藩鎮的唐軍攻破長安城後,就像流氓土匪一樣,到處搶劫,並且縱火焚燒長安城,以致輝煌壯麗的大明宮,燒得也只剩含元殿了。黃巢的這場動亂,是長安城沉淪的開始。此後,長安城內外的政治動亂,徹底毀滅了這座千年古城的根基。

從唐朝末年開始,軍閥的毀滅也導致唐朝以後的各王朝不在長安建都。據《舊唐書昭宗紀》記載:朱溫命令長安全城軍民,即「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間廬舍,取其(木)材,浮渭(水)沿(黃)河而下,長安自此遂丘墟矣」。

隨著洛陽和開封的崛起,長安逐漸毀滅。

但長安徹底沒落還是因為長期的政治動盪,唐朝滅亡後進入五代十國,長安周邊卻仍然戰亂不斷。當時整個長安城從盛唐時期的百萬人口減少到了只有十萬人。北宋初期,趙匡胤曾經想過先遷都洛陽,最後再遷都長安,但最終也放棄了。

唐朝滅亡後,為什麼再也沒有人定都長安了呢?

6樓:吃鯉魚的小可愛

長安其實就是西安的古城,擁有著多年悠久的歷史。它一度是西周、西漢、隋、唐等王朝的國都,也是我國歷史上最悠久的都城之一。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經濟繁榮的都城為什麼在唐朝之後,在沒有一個朝代在此建都呢?

長安在古代的時候是屬於關中地區,隨著朝代的更迭,長安這一個城市就已經在開發。從漢朝一直到了唐朝,在這期間,長安一直作為都城。長安也不斷地在開發。

由於長安的過度開發,使得環境變得更差,資源越來越低。在古代,我們一直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國家。由於人類可以利用的資源變少 ,也使得長安的糧食完全難以供養起長安城裡的居民。

其實,唐朝滅亡之後,宋朝的開國君王趙匡胤曾經就打算遷都長安,為此他還做了很詳細的計劃。但是這一計劃遭到了很多**的反對。因為很多數的**已經在開封買了房子,大部分**在開封的根基非常的牢固。

在之後的朝代,也有的君主打算將國都搬到長安。他們派遣**在長安考查,最後發現長安那個地方不在適合作為國都。

翻看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在這5000多年的歷史裡,人口也發生了流動。隨著朝代的變遷,我國的經濟重心和生產力也漸漸的搬向了南方。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大運河的開通,將都城定都在南方地區也使得南北互通,加深了南北地區的交流。

7樓:驚鴻

關中地區在漢末的時候已經遭到了戰亂的破壞,加上自然環境的原因,關中地區已經不適合再做都城了。

8樓:河工大校草

因為後來的時代裡,經濟重心不斷南移,長安已經不再適合做一個好的都城了,所以才被後代人所忽略了。

9樓:luu陽光的

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長安其實並適合當首都,之前只是因為經濟較為發達的緣故,在唐朝之後,這個弊端就顯露無疑,就再也滅有哪一個朝代將他作為首都了。

10樓:遠方巧之鶴

唐朝時期,長安作為首都已經顯示出了自己的不足,就是太過於偏西北,而廣大的東南地區尤其是江浙地區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成為了首屈一指的富庶地區,而長安離這些地方太遠了。運輸糧食等物資很不方便

11樓:夏沫沫沫丶丶

原因:一:不祥之地,不少王朝亡於此地;二:地理位置,距離北方外族太近,容易被攻擊;三:環境不好,數百年的戰亂,自然資源已接近貧乏。

12樓:驕陽的小哥

因為關中地區在漢朝的時候就因為戰亂環境遭到了很多破壞,自然環境嚴重受損,不適合自給自足了。

13樓:彼岸草蕁

首先長安位置偏北,距離北方蠻夷太近,危險大;再者,長安交通不便,不利於經濟繁榮發展。

14樓:溫晴cc丶

長安其實並不算是一個很有利的位置,也不方便溝通其他地方的經濟文化,不方便運輸,所以就沒人定都了。

15樓:橘瓜

長安的地理位置實在不算好,它的交通運輸也不是很方便,這影響了經濟發展,所以以後的人都定都其他地方了。

16樓:匿名使用者

長安的交通是很不便,不利於中原和江南產糧區的糧食運輸,而且也養不起大量的人口,長安不適合定都。

唐朝時的西安為啥叫長安? 還有為啥可以當當時的首都啊? 10

17樓:匿名使用者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

周文王時就定都於此,築設豐京,武王即位後再建鎬京,合稱豐鎬,西安簡稱「鎬」(hào)即源於此。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興建長樂宮,高祖七年(前200年)營建未央宮,同年國都由櫟陽遷移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名長安城,取意「長治久安」。

18樓:恰同學少年李富

你好,先說下西安為什麼叫長安吧,眾所周知秦始皇將都城建在了咸陽,而咸陽和西安的距離就現在來說西安國際機場就是在咸陽,古代距離就更近了。西安以前並不叫做長安,而是漢高祖劉邦取勝後聽取了張良的意見建都西安的。並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接下來再說說為什麼西安可以當首都,西漢初立,劉邦手下許多大臣都勸說劉邦定都洛陽,可是為什麼定都西安呢,用張良的話來說,洛陽雖綿延幾百年,東有成皋,西有餚函澠池,背靠黃河,前臨伊、雒二水,地理形勢堅固易守,但它的腹地太小,方圓不過數百里;田地貧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敵,非用武治國之都;關中則左有餚函之險(即餚山與函谷關的合稱,相當於今陝西潼關以東至河南新安縣地),右有隴蜀叢山之溢,土地肥美,沃野千里;加上南面有巴蜀的富饒農產,北有可牧放牛馬的大草原。既有北、西、南三面的險要可以固守,又可向東方控制諸侯。諸侯安定,則黃河、渭水可以開通漕運,運輸天下的糧食,供給京師所需。

如果諸侯有變,就可順流東下以運送糧草,足以維持出征隊伍的補給。這正是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啊!所以就定都西安了。

那麼唐朝為什麼定都西安呢?個人認為,首先西安作為周朝和秦朝兩個比較早期王朝很發達甚至是都城的城市,自然而然就成了文化經濟政治中心,而後來西漢,隋,這兩個朝代都立都西安自然而然西安的繁華顯而易見。尤其唐朝前面的隋朝是定都西安的,什麼時候標誌著取締了另一個朝代呢,就是都城被佔領。

一個朝代的都城被佔領基本上也就意味著滅亡了,所以唐朝代替隋朝的最大標誌是唐朝在隋朝的都城建立了都城,另外西安也確實有那些優點。

當時日本被中國人被迫投降簽訂的條約是什麼

當時日本被迫投降簽訂的條約是 無條件投降書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頒專布停戰詔書,接受 波屬茨坦公告 15日,天皇廣播詔書 9月2日,日本 代表正式簽字無條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國 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確認。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 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9月...

唐朝時還公田啥意思,唐朝時日本的名稱是什麼?

唐代土地制度本質上是國家有所制,即國家掌握大量的無主荒地,並按照人口的多少均分給民眾耕種,而民眾並不具有土地的所有權,而是在一定的年齡階段擁有土地的使用權。整體而言唐代授田分為兩類,一是永業田,是不需要歸還 二是露田,在年老或者死亡之後歸還。制度設計規定了土地歸還以維持田地能夠長久的授受,保障國家土...

二戰結束時各國GDP排名,二戰時日本德國經濟世界排名?

德國是法蘭克福,法蘭克福,是德國首都和德國最大城市,是德國最大金融中心和德國最大經濟中心。那時候還沒有廣泛的gdp統計,通常用工業產量來衡量各國經濟實力。依次為美 蘇 德 英 法 日 意。綜合國力直接決定了戰爭的潛力,而經濟實力又是綜合國力中最主要的部分。由排名可知,盟國的工業實力明顯強於軸心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