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磁通量的變化如何確定感應電流的方向

2021-07-31 05:41:04 字數 4190 閱讀 8268

1樓:匿名使用者

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是一條電磁學的定律,從電磁感應得出感生電動勢的方向。

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注意:“阻礙”不是“相反”,原磁通量增大時方向相反,原磁通量減小時方向相同;“阻礙”也不是阻止,電路中的磁通量還是變化的.

它的公式是:

e=-d/dt(nφ)

其中 e 是電感,n 是線圈圈數,φ 是磁通量。

2023年, 楞次 在概括了大量實驗事實的基礎上,總結出一條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規律,稱為楞次定律( lenz law )。

楞次定律可表述為 :

閉合迴路中感應電流的方向,總是使得它所激發的磁場來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楞次定律也可簡練地表述為 :

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原因。

一、難點分析

1. 從靜到動的一個飛躍

學習“楞次定律”之前所學的“電場”和“磁場”只是侷限於“靜態場”考慮,而“楞次定律”所涉及的是變化的磁場與感應電流的磁場之間的相互關係,是一種“動態場”,並且“靜到動”是一個大的飛躍,所以學生理解起來要困難一些。

2. 內容、關係的複雜性

“楞次定律”涉及的物理量多,關係複雜。產生感應電流的原磁場與感應電流的磁場兩者都處於同一線圈中,且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原磁場的變化,它們之間既相互依賴又相互排斥。如果不明確指出各物理量之間的關係,使學生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勢必造成學生思路混亂,影響學生對該定律的理解。

3. 學生知識、能力的不足

要能理解“楞次定律”必須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而大多數學生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還不是很強,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判斷、分析、推理常常表現出一定的主觀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以在某些問題的理解上容易出差錯。

二、突破難點的方法

1. 正確理解“楞次定律”的內容及“阻礙”的含義

(1)“楞次定律”的內容:感應電流具有這樣的方向,即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2)對“阻礙”二字的理解:要正確全面地理解“楞次定律”必須從“阻礙”二字上下功夫,這裡起阻礙作用的是“感應電流的磁場”,它阻礙“原磁通量的變化”,不是阻礙原磁場,也不是阻礙原磁通量。不能認為“感應電流的磁場必然與原磁場方向相反”或“感應電流的方向必然和原來電流的流向相反”。

所以“楞次定律”可理解為:當穿過閉合迴路的磁通量增加時,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總是與原磁場方向相反;當穿過閉合迴路的磁通量減小時,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總是與原磁場方向相同。另外“阻礙”不能理解為“阻止”,應認識到,原磁場是主動的,感應電流的磁場是被動的,原磁通量仍然要發生變化,阻止不了,而感應電流的磁場只是起阻礙作用而已。

感應電流的磁場的存在只是削弱了穿過電路的總磁通量 變化的快慢,而不會改變 的變化特徵和方向。例如:當增大感應電流的磁場時, 原磁場也將在原方向上一直增大,只是增大得比沒有感應電流的磁場時慢一點而已。

如果磁通量變化被阻止,則感應電流就不會繼續產生。無感應電流,就更談不上“阻止”了。

2. 掌握應用“楞次定律”判定感應電流方向的步驟

(1)明確原磁場的方向及磁通量的變化情況(增加或減少)。

(2)確定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依“增反減同”確定。

(3)用安培定則確定感應電流的方向。

3. 弄清最基本的因果關係

“楞次定律”所揭示的這一因果關係可用圖1(圖1在哪我也不知道)表示。感應磁場與原磁場磁通量變化之間阻礙與被阻礙的關係:原磁場磁通量的變化是因,感應電流的產生是果,原因引起結果,結果又反作用於原因,二者在其發展過程中相互作用,互為因果。

4. 正確認識“楞次定律”與能量轉化的關係

“楞次定律”是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在電磁運動中的體現,感應電流的磁場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原磁場的磁通量的變化,因此,為了維持原磁場磁通量的變化,就必須有動力作用,這種動力克服感應電流的磁場的阻礙作用做功,將其他形式的能轉變為感應電流的電能,所以“楞次定律”中的阻礙過程,實質上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

5. 多角度理解“楞次定律”

(1)從反抗效果的角度來理解: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要反抗產生感應電流的原因,這是“楞次定律”的另一種表述。依這一表述,“楞次定律”可推廣為:

①阻礙原磁通量的變化。

②阻礙(導體的)相對運動(由導體相對磁場運動引起感應電流的情況)。可以理解為“來者拒,去者留”。

6.與之相關的解題方法

電流元法:在整個導體上去幾段電流元,判斷電流元受力情況,從而判斷道題受力情況

等效磁體法:將導體等效為一個條形磁鐵,進而作出判斷

2樓:安慶地痞

感應電流是阻礙磁通量變化的。據此判斷。

3樓:回望的眼眸

感應電流阻礙磁通量的變化,比如,如果磁通量增大,那麼感應電流的磁場與原來的磁場方向相反。。反之,如果磁通量減小,那麼,感應電流產生的磁場與原來的磁場方向相同。。。

4樓:匿名使用者

阻礙它增大的方向就是了

怎樣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

5樓:隗淑蘭司釵

楞次定律的定義是:感應

電流的磁場總是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就比如說你的這幅圖,如果x(紙面向裡)在增強,那麼感應電流產生的磁場就要阻礙x的增強,也就說明感應磁通量應該是·(紙面向外的)。再應用右手定則,大拇指指向自己,那麼四指的方向就是感應電流方向。

反之如果x在減弱,那麼感應電流產生的磁場應該向裡是x,阻礙它的減小。同理右手定則。

不懂可以繼續追問。

6樓:安慶地痞

楞次定律:閉合迴路中感應電流的方向,總是使得它所激發的磁場來阻止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首先判明穿過閉合迴路的磁通量沿什麼方向,發生什麼變化(增加還是減少);然後根據楞次定律來確定感應電流所激發的磁場沿何方向(與原來的磁場反向還是同向);最後根據右手定則從感應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來確定感應電流的方向。

7樓:秋鴻有信

感應電流具有這樣的方向,即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這就是楞次定律的內容,它的應用需要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深對楞次定律的理解:

從磁通量變化的角度來看,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要使感應電流的磁場來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原磁通量)的變化.

原磁通量增加,則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與原磁場方向相反.“增反”

原磁通量減弱,則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與原磁場方向相同.“減同”

8樓:匿名使用者

楞次定律為我們提供了判斷線圈中產生感生電動勢或感生電流方向的方法,具體步驟是:

在閉合迴路進入磁場的過程中,怎樣根據通過閉合迴路的磁通量的變化來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9樓:雨晴世界

進入磁場時,磁通量變大,所以感應電流的磁場和原磁場方向相反,然後用右手螺旋定則確定電流方向,此題中電流方向為逆時針。

由楞次定律怎麼判斷電流的方向 10

10樓:匿名使用者

【楞次定

律判斷電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並沒有直接指出感應電流的方向,它只是概括了確定感應電流方向的原則,給出了確定感應電流的程式。要點是感應電流的磁通量反抗引起感應電流的原磁通量的變化,而不是反抗原磁通量。如果原磁通量是增加的,那麼感應電流的磁通要反抗原磁通量的增加,就一定與原磁通量的方向相反;如果原磁通減少,那麼感應電流的磁通要反抗原磁通的減少,就一定與原磁通量的方向相同。

可按以下程式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1、穿過迴路的原磁通的方向,以及它是增加還是減少;

2、根據楞次定律表述的上述涵義確定迴路中感應電流在該回路中產生的磁通的方向;

3、根據迴路電流在迴路內部產生磁場的方向的規律(右手螺旋法則),由感應電流的磁通的方向確定感應電流的方向。

【楞次定律】感應電流具有這樣的方向,即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楞次定律還可表述為: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反抗引起感應電流的原因。

楞次定律公式:e = vbl (v為杆在磁場中移動的速度)

楞次定律(lenz's law)是一條電磁學的定律,可以用來判斷由電磁感應而產生的電動勢的方向。它是由**物理學家海因裡希·楞次(heinrich friedrich lenz)在2023年發現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從b圖(b-t影象)可知,b隨時間均勻減小,表示穿過線圈的磁通量均勻減小;根據楞次定律,線圈中產生的感應電流的磁場阻礙磁通量減小——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與原磁場的方向相同——垂直於紙面向內(×),根據安培定則,感應電流沿著順時針方向

物理關於磁通量正反面與感應電流方向的疑問

根據 楞次定律 中的 增反減同 電流方向應該始終是a d c b a 你這樣的抄理解是不對的,首先磁通量是一個向量,你們老師也應該說過,磁通量 的符號所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正穿或者反穿,而何為正穿就是人為規定的了,無非是拿來區分而已。如題目中所講,下來的時候穿過金屬框的磁通量減少,左邊蕩上去的時候穿過金...

怎麼用右手螺旋定則判別磁鐵的感應電流

不是磁鐵的感應電流,而是導體 閉合迴路的一部分導體 中產生的感應電流。再者,右手螺旋定則不是判斷感應電流的,而是判斷電流方向與電流激發磁場的磁感線方向間關係的。判斷感應電流方向與磁感線和導體運動方向之間的關係用右手定則。右手螺旋定則和右手定則不是一回事,它們分別用在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理現象中。1 右手...

關於楞次定律怎麼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左力右電 楞次定律 感應電流具有這樣的方向,就是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楞次定律是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一般法則。右手定則 伸開右手,使拇指與四指在同一平面內且跟四指垂直,讓磁感線垂直穿入手心,使拇指指向導體運動方向,四指方向為感應電流方向。右手定則只適於判斷閉合電路中部分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