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幾歲開始作詩的,李白杜甫分別幾歲開始寫詩

2021-07-28 15:56:35 字數 5343 閱讀 3119

1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南下到了楚州。楚州是漢代的淮陰,韓信的故鄉。當年韓信年少時被惡少欺凌,經受胯下之辱。

韓信被打得半死,又幾天沒進食,暈了過去。幸虧一漂母相救,才活過來。後來韓信成為大將軍,千金答漂母,傳為佳話。

他又找到當年欺負他的人,那些人嚇得跪地求饒,韓信卻笑著拿出**答謝他們。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李白困窘時也遇到一「漂母」,買來酒,殺了雞款待他。「哈哈,看來我將來也有飛黃騰達之日,必湧泉相報今日之恩情。

」楚州安宜徐縣令熱情接待了他。這縣令倒是一個好父母官,抓生產,重蠶桑,到處都是青青綠葉,隨風搖曳,讓人心曠神怡。麥子長勢良好,豐收在望。李白有詩《贈徐安宜》:

白田見楚老,歌詠徐安宜。制錦不擇地,操刀良在茲。

清風動百里,惠化聞京師。浮人若雲歸,耕種滿郊岐。

川光淨麥隴,日色明桑枝。訟息但長嘯,賓來或解頤。

青橙拂戶牖,白水流園池。遊子滯安邑,懷恩未忍辭。

翳君樹桃李,歲晚託深期。

這一天,李白騎馬出了城。陽光燦爛,空氣清新,鳥兒在樹頭上覓食。紫紅的桑椹在微風中輕搖,多麼誘人。

李白不由憶起小時候同小夥伴一起,選那又紅又飽滿的桑椹吃。吃完之後,弄得嘴上像塗了口紅,還有的人弄得滿臉都是,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哈哈大笑……一隻黃鸝進入了李白的視線,它拍打著輕盈的翅膀,飛到桑樹上,去啄桑椹。李白忽然感傷起來,年漸不惑,還在異地漂泊,於是作《白田馬上聞鶯》:

黃鸝啄紫椹,五月鳴桑枝。我行不記日,誤作陽春時。

蠶老客未歸,白田已繅絲。驅馬又前去,捫心空自悲。

李白離開安宜,到了揚州。故地重遊,依然是青山綠水,笙歌處處。一群群少年遊俠,騎著高頭大馬,身著華麗衣服,在大街上橫衝直闖,如入無人之地,老百姓避之不及。

言語粗俗,州縣官吏卻待為上賓,原來他們即赴邊疆。只要能立大功,便可升官發大財,甚至可以紫袍玉帶面聖。

李白遊金陵,州長勉強接待了他。吃的不過粗荼淡飯,住的不過普通房間。那些趾高氣揚的遊俠卻可以自由出入府衙,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上等客房。「這個世界怎麼就這樣了呢?」

李白遇見韋參軍,兩人相處很融洽。李白作《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贈送給他:

潮水還歸海,流人卻到吳。相逢問愁苦,淚盡日南珠。

聞說金華渡,東連五百灘。全勝若耶好,莫道此行難。

猿嘯千溪合,松風五月寒。他年一攜手,搖艇入新安。

李白到了杭州,聽聞杭州刺史李良為人慷慨且樂善好施,李白前去拜訪。李良接見了他,並邀請李白同遊天竺寺。從靈隱到天門山,周圍數十里,統稱為天竺山。

靈隱與天竺諸峰,統稱為武林山。東晉時期,印度和尚慧理登武林嘆曰:「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何來飛來此地耶?

」故山名「天竺」,峰叫「飛來」,寺喚「天竺寺」。靈鷲天竺山猿猴甚多,峰上有「呼猿洞」,就是慧理養猿處。而更早是南朝劉宋時,靈隱寺住持智一禪師曾在山上養猿,

人稱「猿父」,能呼猿喚猴。「冷泉猿嘯」成為古錢塘十景之一。天竺寺內有天王殿,圓通寶殿,藥師壇場等等。

兩人遊玩了半日,在樟樓休息。但見湖光山色,雖是秋季,也自有嫵媚可愛之處。天上雲捲雲舒,雁過留聲。

李白見李良隨和便欲請李良向朝庭舉薦,恐怕沒有問題吧?只是此時此景,說這種事是不是大煞風景,傷了大家的雅興。李白作詩《與從侄杭州刺史良遊天竺寺》:

掛席凌蓬丘,觀濤憩樟樓。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遊。

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覽雲測變化,弄水窮清幽。

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詩成傲雲月,佳趣滿吳洲。

這首詩寫得還不錯,李良倒是讚賞,卻不高興了,問題就在題目「從侄」兩字上,李良暗想:你我初次相見,你不過長我幾歲,就倚老賣老,我堂堂刺史大人豈是你的侄兒,我怎能在下屬面前抬起頭來?

李白滿懷希望拜訪李良。守門的很是不屑:「你就是李白吧,我們李大人已經外出了。

」李白問:「不知何時回來?」守門的說:

「可能是三五天,也可能是一兩個月,你不用等啦。給,這是我們李大人給你的。」李白做夢也沒有想到是那首詩惹的禍。

李白只得回到金陵,溯流而上。船停泊在當塗縣牛諸磯旁。其時一輪秋月高懸於空中,灑下一片銀輝。

看到月亮,李白開始心痛。離家許久,可還是四處碰壁,何時得遇伯樂?望見牛渚磯,這不是晉代鎮西大將軍謝尚提拔袁巨集的地方嗎?

那袁巨集本是一貧苦之人,靠為他人駕船運貨度日。也是這樣的夜晚,謝尚的船經此地,忽聽得有人高聲誦讀自己的《詠史詩》,遂邀至船中一敘。謝尚見他學識淵博,與他通宵過旦暢談。

然後任他為佐史,從此袁巨集聲名大震,終成一代名士。「我亦能高吟,為何不見謝將軍?」於是口占一詩《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李白又到了荊州,滯留數日,無果。秋風漸冷,思家心切。

李白卻在嶽州巧遇王昌齡,王昌齡長李白十多歲,有「詩家夫子王昌齡」這美譽。既有婉約的《閨怨》:

閨中**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也有豪壯的《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也聽聞過李白的作品,兩人一見如故,真是相見恨晚。從談話中得知:王昌齡被貶,正要去嶺南。

李白問:「這是怎麼回事啊?」王昌齡搖頭苦笑,說了其中的原委:

王昌齡開元十五年中進士,授河南汜水縣尉。這九品芝麻官,每日無非是拜迎長官,聽候差遣,實在是無聊之至。王昌齡又考上了博學巨集詞科,進了祕書省,可依然是九品。

王昌齡聽聞周子諒**牛仙客不具備宰相才能,而周子諒乃李林甫所薦。周子諒自然敵不過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反被參了一本,結果是周子諒差點喪命。張九齡是周子諒的舉薦人,愛牽連,被免去宰相之職。

從此,李林甫大權在握,無人可比。王昌齡官職雖小,卻心憂天下。一日多喝了幾杯,免不了議論時事,劍指李林甫。

此事傳到李林甫耳中,懷恨在心,小題大做,王昌齡被貶嶺南。

李白為王昌齡鳴不平,也說到自己的苦處:拜謁十年餘,卻報國無門。王昌齡長嘆一聲:

「兄弟啊,世道已變。『衣冠半是征戰士,窮儒浪作林泉民』,朝庭現在是重武輕文。」李白道: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開戰,不知要死多少人。朝庭怎能置百姓的生死於不顧呢?我得上書。

」王昌齡說:「奸臣當道,你的信皇帝收不到,你可能反受其害。」臨別時,王昌齡有詩《巴陵送李十二》:

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

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雲。

此詩句句寫景,卻有深意,委婉地告誡李白不可輕易上書,聰明的李白怎會看不出來呢?

2樓:匿名使用者

13歲!!!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

3樓:書覓山

10歲在他的自選集是以《古風·大雅久不作》排列為卷首

是第一首詩

4樓:匿名使用者

10歲在他的自選集是以《古風·大雅久不作》排列為卷首

是第一bu

5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10歲`

我也來個10吧

6樓:

5歲開始的,史記上可以看到

李白杜甫分別幾歲開始寫詩?

7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詩歌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代表作有:

七言古詩:《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樑甫吟》等,五言古詩:《古風》59首);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幹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

《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

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李白的詩歌豐富和發展了盛唐詩歌中英雄主義的藝術主題。他和同時代的其他文士一樣,具有恢巨集的功業抱負,所謂「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慧,願為輔弼。

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就是他最執著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複雜的權力結構中從事政治活動的實際能力,也許是很可疑的,但作為詩人,這種信念更多地成為他追求和歌頌壯麗人生的出發點。他從無數古代英雄的風度、氣派中吸取力量,把現實的理想投影到歷史中去,從而在詩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畫廊。

他歌頌崛起草澤、際會風雲的英雄,如《樑甫吟》寫太公望:「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髮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八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

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歌頌視功名富貴如草芥的義士,如《古風》其十寫魯仲連:「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

吾亦澹盪人,拂衣可同調。」歌頌愛才若渴、禮賢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難》其二中的:「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臺!」讚美傲岸不馴、堅持布衣尊嚴的名臣,如《樑甫吟》中的酈食其: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

」他筆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動盪變亂的非常時期在歷史舞臺上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渾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贈酬友朋的詩中說:「風水如見資,投竿佐皇極。

」(《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在醉醒後自抒其志雲:「傅說板築臣,李斯鷹犬人。欻起匡社稷,寧復長艱辛。

」(《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   自安史之亂起,李白視形勢如楚漢相爭,並以張良、韓信自況:「頗似楚漢時,翻覆無定止。朝過博浪沙,暮入淮陰市。

張良未遇韓信貧,劉項存亡在兩臣。暫到下邳受兵略,來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後,又以謝安自比: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歲投軍時,還以西漢大俠劇孟自許:「半道謝病還,無因東南征。

亞夫未見顧,劇孟阻先行。」   李白把排難解紛的濟世理想和縱放不羈的個性自由統一起來,以求得圓滿的人生。他對人生道路的設計是分兩步進行的:

首先是建立奇功偉業,如雲:「苟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贈韋祕書子春》)「兩龍爭鬥時,天地動風雲。

酒酣舞長劍,倉卒解漢紛。」(《送張秀才謁高中丞》)而功成之後,卻又不貪戀富貴名位,而以「五湖」、「滄州」為家,嚮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干謁求仕期間不諱言這一點:

「功成拂衣去,搖曳滄州旁。」(《玉真公主館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時不放棄這一點:「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

」(《翰林讀書言懷》)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贈韋祕書子春》)這種人生理想集中表現了詩人「羞伐其德」和熱愛自由的意識:

「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   從藝術成就上來講,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

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並至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杜甫,李白的詩各三首求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各10首

杜甫 贈李白 杜甫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野人對羶腥,蔬食常不飽。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亦有樑宋遊,方期拾瑤草。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悲陳陶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

寫陶淵明 李白 杜甫 李清照的名句

陶淵明bai 採菊東籬下,自然見南du山.李 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zhi.長風破浪會有dao 時,直掛雲專 帆濟滄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屬.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蘇 軾 千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絕唱鄉野對庭梧抄,閒摘桂花b...

李白幾歲開始吟詩,李白的古詩大全

生平 李白少年時代的學習範圍很廣泛,除儒家經典 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並 好劍術 相通道教,有超脫塵俗的思想 同時又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他青少年時期在蜀地所寫詩歌,留存很少,但已顯示出突出的才華。李白約在二十 五 六歲時出蜀東遊。在此後10年內,漫遊了長江 黃河中下游的許多地方 開元...